查看原文
其他

南怀瑾:三个要领,让你打坐事半功倍

感恩关注👉 花雨满天生命家园 2022-03-16

















01


为什么要打坐?


现在告诉大家,为何需要打坐修定。打坐盘腿修定,与明心见性没有多大关系,真的明心见性,不一定是靠打坐的,但又有绝对的关系。若想回到本来清净面目,进一步转变这个色身,就非靠打坐不可。除此之外,无第二条路可走,而且非经修持工夫不可。


为什么?明知那个是自然的东西,但是这个自然的东西,被无始以来的尘埃涂蒙得太多,非清理不可。因此修各种工夫的目的,也就是先清理之后,才能见本来。


不要把盘腿打坐当作修定,修定姿势是无限制的,坐、站、睡、行、食,皆可定,无处无时而不定。不过我们初步不能做到止,因此必须要打坐。打坐一共有几十种姿势,不过对生理、心理最有利的,就是盘起腿来打坐。盘腿的作用大得很,如写这方面的文章,可以大发其财。不过,我有个原则,一篇文章下来,对世道人心无益处者,誓死不干,这是我的行门。


我们盘起腿来打坐,气机真正通了,那岂止身心发乐而已!我们后天的身体,不可思议的功能,都发出来了。比如老年人的气脉整个通了,就会同婴儿一样。不过,两腿气脉通了的人有没有?没有,至少我没见过。


有同学注意到佛经上说的两足尊,这不光是理论,非常对。理论上两足尊是福德圆满至尊,智慧圆满至尊。福德、智慧两皆具足,所以叫两足尊。实际上,五通里有神足通,神气充满了,直至两足。人的根在头部,虚空就是土壤,手足是枝桠,枝桠一萎缩,这个“无根树”就完了,所以有很多理由要盘腿。


把腿一盘好,真正找到路子的人,用一个很彻底的办法,懂了理,修持很快就上路了。


02


打坐的三个要领,让你事半功倍


我们打起坐来怎么办?只要“信受奉行”,信你自己,信佛说的话,自性本空。所以禅宗四祖、五祖提倡《金刚经》是有道理的,你晓得空就好了嘛!不过不是我们去空它,它本来空。我们把腿一盘,一上座,已经空掉了,不要另外去求个空,这是捷径。


第一步,腿一盘,既不求空,也不求有,眼睛闭起来。这个时代的人,眼睛耳朵都用得太多了,闭起眼来,无所谓看,无所谓不看,记住:本空!这时眼睛一闭,觉得蛮好,一刹那间,马上又觉得自己思想好多,好讨厌。不要讨厌它!如果没有思想,也不叫作人了,你不理这个思想就是了。这时我们不是知道这个思想来来往往吗?你那个知道思想来来往往的那个,没有被思想扰乱,那个是清净的,没有被思想、烦恼骗走,还求个什么呢?佛者觉也,你已经知道了自己有思想,这不是觉吗?


《楞严经》上说,我们的思想烦恼是“客尘烦恼”,如过客一样来来去去,你这个主人家,知道客人来来往往,不过当主人的不去殷勤招待,客人来了,不欢迎;客人走了,也不送。它爱来就来,爱走就走,让它自然,思想慢慢地会疲劳,懒得动了,你这主人家的那个正觉不要睡觉,看住它,如果你睡着了,客人就在里头翻天覆地了。这是第二秒钟。


第一秒钟腿一盘很清净,第二秒钟就晓得思想来了,现在告诉我们,用正觉看住它。


第三秒钟,麻烦来了,本来你是看住它,后来思想来跟你捣蛋,在那里“剪不断,理还乱”,但是你不要去剪,不要去理,它自然就疏了下来。第三秒钟的麻烦就是感觉来了,那里发胀,这里发痛,酸痛胀麻痒冷热都会发生,只要我们一静,这些现象都会来的。你打起坐来有这些现象,就是气脉初步的动。换言之,当你静下来时,不管好的或坏的感觉出现,都是因为心里比较静,气机的反应来了的缘故。


这个第三步的感受来了,怎么办呢?还是第一个道理,只要看住它,这个地方就要忍了。我年轻时,初学打坐,盘着腿也是熬不住,袁老师告诉我:忍耐一点,多熬一下,多受一分罪,多消一分业力。既然可以消业,我便熬下去了。下座以后,再盘腿就吃不消了,可是因为好胜,怕难为情,就硬熬。后来为了降伏这两条腿,住在一个庙子里,一个人关在藏经楼阁上练腿,那也是炼心,盘起腿来硬熬,心里求菩萨帮忙,大概熬了五六天,那真痛苦!连这个腿都降伏不了,还降伏其心?几天以后,本来痛苦得身子都弯下去了,忽然,咔嗒一声,腿软了下来,两腿贴得平平的,不想下座了。舒服得很。我的和尚朋友在下面想到,阁楼上那人,整天都没听见他敲引磬差人送饭,该不会出问题了吧?就在下面喊,我因舒服极了,根本不想回答,这下可把和尚吓着了,赶紧叫人爬上去,一看我坐在那里好端端的,只是不答话,原来在打坐。


这说明了什么?酸痛胀麻冷热,也是生命本能发动的一种,有一点反应就有一点影子,不管好反应或坏反应,你那个正觉看住它,千万不要加上现在的知识,密宗啊,道家的工夫啊,引导气脉向命根走啦,什么督脉通啦,一引导就完了,不但达不到气脉通,甚而引出各种毛病来(尤其是女性,千万不要注意胃部以下),你一引导反而不能成功。


有没有气脉这回事呢?如果弄得好,七天基础就打好了,是有气脉这回事。不过要无心于气脉,无心于四大,四大皆空了,气脉就成功了。成功以后,祛病延年是寻常事,不算稀奇,返老还童大概也不难吧!


——《如何修证佛法》东方出版社


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神奇的随身净水器 碧玺水宝 等你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