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程回顾 | 第二届清华大学“计算法学”主题夏令营暨新竹清华大学数据治理夏令营圆满举行

清华大学于2018年4月正式启动了“计算法学方向全日制法律硕士学位项目”,面向全国招收优秀学生进行法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研究型学习,致力于培养出一批既精通法律规则、又熟悉信息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为法律行业和法治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在新时代推进法治化与信息化双向赋能。


2019年7月15日至19日,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清华大学法学院成功主办了第二届清华大学“计算法学”主题夏令营暨新竹清华大学数据治理夏令营。来自大陆重点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等本科专业的45名学生,和来自新竹清华大学的15名学生齐聚清华园,共同探寻计算法学与数据治理的前沿与使命。


本次夏令营设有开营仪式、计算法学学科发展高端论坛、信息科技与法律专题讲座、法律科技行业发展沙龙、数据治理学术前沿讲座、数据治理实务前沿讲座、两岸清华交流会、计算法学就业前景交流会、参访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参访互联网企业与法律科技企业、学生成果汇报展示、结营仪式等议程,从法律与科技、学术与实务、政府与企业等多重视角向营员们展示了“计算法学”的潜力与魅力,增进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学术交流与行业理解。


新竹清华大学数据治理夏令营

开营仪式暨两岸清华交流会


7月15日上午,新竹清华大学数据治理夏令营开营仪式暨两岸清华交流会举行,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刘晗主持。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致辞。申卫星向来自新竹清华大学的师生们致以热忱的欢迎,正所谓“两岸清华字有繁简音相同,地有远近心相通”。两岸清华共享历史渊源,并在新时期同时意识到了法学教育与信息科技相结合的重要性,本次夏令营正是双方加强合作互信的重要一步。


新竹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科技管理学院副院长彭心仪致辞。彭心仪指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法律人面临着跨学科的挑战与冲击,应当认真思考自己的角色与定位。清华大学在软硬件、文理工科上都具备独特优势,可以引领计算法学交叉学科的发展。


随后,来自北京清华大学法学院的申卫星、高丝敏、吴伟光、刘晗等老师和来自新竹清华大学的彭心仪等老师、来自台湾理律文教基金会的陈彦廷就计算法学交叉学科发展、两岸清华的历史合作与未来展望等话题展开圆桌讨论,新竹清华大学的营员们逐一介绍了自己的多元背景以及对本次夏令营的理解与期待。



最后,两岸清华互赠礼品,希冀友谊长存。




其后,两岸清华的师生一同参观了校园,感受水木清华、钟灵毓秀。


数据治理学术前沿讲座


7月15日下午,数据治理学术前沿讲座召开,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刘云主持。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洪亮做了题为“数据权属的法律问题”的主题发言。王洪亮指出,数据的概念包含物理层、符号层、内容层,在计算机技术下,硬件、代码、信息可以分离。我国法上的数据保护框架涵盖民法总则的原则性规定、数据载体的物权、个人信息的财产化、侵权法、信息的著作权、商业秘密与竞争法、数据交易的合同权利等,数据信息上不适宜设定绝对权,但数据代码上或可设定有缺口的绝对权。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副教授张欣做了题为“从算法危机到算法信任—算法治理的多元路径和中国方案”的主题发言。张欣指出,算法社会带来了个人主体性的丧失、个体不公的结构性锁定、传统治理框架的频繁失效这三大危机,算法治理主要分为欧盟的个体权利范式、美国的外部问责范式、中国的平台责任和个体权利的复合型范式。各国的立法者应当避免焦虑性治理,理性确立算法治理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做了题为“数据治理的中国实践:以案例为视角”的主题发言。刘晓春指出,我国数据治理的重要问题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数据权属、数据跨境流动、数据共享、数据竞争等方面,其中一类是从“个人v.企业”的民法视角切入,另一类是从“企业v.企业”的商业竞争视角切入。综观相关案例,根本问题在于数据利益的分配,我国可以综合运用立法、司法、标准和行业规范等径路。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金瑞做了题为“网络平台经营者对第三方应用的数据安全管理责任”的主题发言。刘金瑞从Facebook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头腾大战、我国《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30条引入,并指出,平台对第三方应用收集、利用数据的管控存在缺位,法律有必要对此进行利益衡量,确立平台对第三方接入的登记审查义务、第三方经平台和用户的双重同意义务、平台对第三方违法行为的及时报告义务。


两岸学生交流会


7月15日晚,两岸学生交流会举行,为参加本次夏令营的大陆学生与台湾学生提供了互动破冰的平台。所有营员随机分为六组,在披萨与炸鸡的香味中展开了组内交流。随后,在“断”手指、你划我猜、K歌之王、谁是卧底、口是心非等小游戏的跨组比拼中,营员们收获了欢乐、增进了友情。




计算法学夏令营开营仪式暨

计算法学学科发展高端论坛


7月16日上午,清华大学计算法学主题夏令营开营仪式暨计算法学学科发展高端论坛举行,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丝敏主持。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做了题为“计算法学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主题发言。申卫星对来自两岸清华的营员们表达了热忱的欢迎,并介绍了清华法学院的历史与发展。申卫星从概念沿革、国际发展、中国背景等方面阐述了计算法学的起源,从科技的法律问题、法律大数据分析、智能法律应用三方面阐述了计算法学的内涵,并介绍了“清华大学计算法学方向法律硕士项目”的背景、使命与人才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教授张涛做了题为“人工智能发展与计算法学”的主题发言。张涛介绍了符号学派、链接学派、行为学派等人工智能主要流派,并指出,机器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等技术在法学领域有重要应用。未来的法学将由纯粹文科发展为文理交叉学科,由单纯依赖条文和人的主观推理判断,发展为利用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客观、精准、快速的决策过程,计算法学的发展意义深远。


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副主任彭伶做了题为“智能科技时代法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努力”的主题发言。彭伶指出,公检法等实务界高度重视并深度应用智能科技,而法学界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关注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法治社会、法学学科、法学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领域等方面,都应重视智能科技产业对法律共同体的影响。智能科技将赋予法学研究新的内涵,也将赋予法学研究人员新的使命。


中国航天科工网络信息总体部主任王宁做了题为“政法科技创新畅想”的主题发言。王宁介绍了关乎国家安全战略的航天科工产业发展,并指出,实体世界迈向万物互联、虚体世界迈向万网融合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政法领域正面临体系化创新的挑战,需要海量数据的汇聚、多学科的融合、跨专业人才的协同。推动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要紧盯科技发展前沿,在激烈竞争中掌握政法工作主动权。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系主任、教授张小劲做了题为“从计算社会科学到计算法学”的主题发言。张小劲分析了计算社会科学发展的八大机遇,并指出,大数据时代将促成数据密集型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即利用超级计算能力直接分析海量数据以发现相关关系,进一步获得对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新认识。清华大学计算法学的崛起和发展即是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尝试,对法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刘知远做了题为“面向法律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的主题发言。刘知远指出,自然语言是法律的载体,法律领域具有大量、优质、丰富的文本数据,自然语言处理具有案例检索、文书生成、判决预测、合规审查等广泛的应用场景。与此同时,法律领域具有高度专业、富含知识的特点,需要把数据驱动方法与专家知识相结合,在应用场景中实现人机协同。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合伙人俞思瑛做了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观”的主题发言。俞思瑛指出,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和经济背景下,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是法律人正在面临的挑战。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希望莘莘学子能以使命为驱动,助众人前行,建立起真正的全球观、全局观和未来观。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儿童保护官员苏文颖做了题为“科技向善和数字童年”的主题发言。苏文颖指出,在数字时代,儿童保护问题已经是线上线下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的问题,希望更多学子投入到计算法学,在制度设计层面、在产品或服务诞生之初就确立关于伦理和科技向善的核心考量。


信息科技与法律专题讲座


7月16日下午,信息科技与法律专题讲座举行,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刘云主持。


新竹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科技管理学院副院长彭心仪做了题为“大数据与隐私”的主题发言。彭心仪指出,大数据在交通、医疗、营销、治安等诸多领域为社会生活带来了进步,与此同时,平台从业者要注意隐私保护和科技发展的利益平衡,个人隐私资料应与大数据作法律上的区分对待。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做了题为“民法典编纂与数据权利体系”的主题发言。申卫星指出,目前正在编纂的民法典对隐私权、个人信息相关权益作了专门性规定,填补了数据保护法律体系中上位法的缺失。在以数据为主要驱动力的数字经济中,应注重数据权利的人格属性和财产属性,建立起完善的数据权利体系。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崔国斌做了题为“网络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的主题发言。崔国斌指出,以财产法和侵权法的变革为例,每次技术革新都有可能引发法律的不适应,进而产生法律具体规则的变化。对于人工智能创作、网络转播电视节目信号、网站内容聚合、云存储内容分享、微信小程序等实践中的新问题,都值得进行计算法学方向的实证研究。


新竹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林勤富做了题为“人工智慧与未来司法”的主题发言。林勤富指出,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成效瞩目,智能辅助审判技术可以提高判决的一致性,从而促进司法的稳定性和预测性。与此同时,也应注意算法偏见、算法黑箱等问题,将不透明、不可预测、不确定的司法程序类型化。


计算法学就业经验交流会


7月16日晚,计算法学就业经验交流会举行,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刘云主持。


清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校友周颖做了题为“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的主题发言。周颖指出,这个时代的律所业务越来越多地涉及互联网、大数据、高科技,因此更需要复合型律师,及早参与到产品设计、宣传营销、商业模式的合规环节中。目前,法律科技也在深刻影响律师的工作方式,更智能的办公系统和文件管理系统促进了远程协作与知识管理。


清华大学法学院计算法学科研助理、校友邬丹做了题为“走向法律智能…吗?”的主题发言。邬丹指出,近年来裁判文书公开、案件卷宗电子化,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创造了契机。法律智能产品的研发需要法律人和工程师向彼此的话语体系与思维模式靠拢,通力实现法律知识体系的解析与重构,以“法律代码化”促进“普惠的正义”。


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姜嘉莹从美国的地域视角分享了法学生的三种发展方向,包括学术科研机构、律所和企业。姜嘉莹介绍了美国法学院关于计算法学的总体发展和研究重点,美国顶尖律所中法律科技相关的团队概况,以及美国科技公司对于法律问题的关注焦点。


美团点评法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校友罗治兵做了题为“企业研究工作漫谈”的主题发言。罗治兵指出,法务并不一定是审合同、做合规或搞诉讼,其主要从事的是法律研究工作,把握国际国内环境、公司战略与产品,推进与政府、高校、协会、媒体的外部合作,撰写立法意见、行业报告、课题材料,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访互联网企业


7月17日上午,夏令营一行来到阿里巴巴北京中心,感受了阿里巴巴的办公环境、企业文化与商业模式。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刘晗致辞。刘晗指出,在后工业时代的信息革命挑战下,新型交易关系众多、法律规则尚未明确,以互联网纠纷的三方模式为例,互联网企业的商业实践为技术与法律融合带来了新的经验。


阿里巴巴集团法务部总监王莹致辞。王莹高度肯定了计算法学中“技术+法律”的跨界理念,并以阿里智慧法务为核心,探讨了信息革命背景下法律行业、法律人的自我革命和升级迭代。


阿里大文娱高级法务专家李颖通过音乐、文学、游戏、体育、影视等板块的真实案例,介绍了“以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升级”的工作目标,以及创新型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生态系统。


阿里健康资深总监苏凌云介绍了智能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医药保健领域的深度应用,展示了溯源、人脸识别等技术对医疗资源优化、健康管理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和发展潜力。


营员们就感兴趣的智慧医疗、O2O业务等话题踊跃提问,与业界专家展开面对面的交流。


参访智慧法院建设成果


7月17日下午,夏令营一行来到国家法官学院,感受我国智慧法院建设成果。


通过纪录片、现场讲解、实物参观等形式,营员们直观地了解了法眼平台、大数据平台、司法公开平台、一体化诉讼服务、“互联网+”审判模式、司法新媒体应用等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理解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提升司法质效的深刻意义。


法律科技行业发展沙龙


7月17日晚,法律科技行业发展沙龙举行,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刘云主持。


华宇元典首席法律数据分析师周翔做了题为“人工智能在法律产业应用中的关键节点”的主题发言。周翔指出,基于“智慧法院建设”的需求侧驱动,法律科技创新行业积极响应,人工智能在法律中的产业应用正在从知识工程阶段向机器学习阶段迈进。目前,很多公司都在打标签,积累数据,通过人工投入为智能化扩展奠定基础。


法大大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法务官梅臻做了题为“电子合同的应用、证据塑造和类案速裁”的主题发言。梅臻介绍了以电子合同为核心的产品服务及其在地产、B2B、人力资源等产业的应用,证据标准化的路径和全流程保全电子证据链的技术方案,以及类案速裁、网络仲裁的发展情况,展现了技术对法律行业的重塑。


幂律智能联合创始人张天扬做了题为“创业小感:法律智能的实践与挑战”的主题发言。张天扬指出,“AI+法律”的核心是“加号”,法律知识+AI知识、法律业务场景+算法应用场景、法律思维+计算机思维,复合型人才是“加号”的关键,需要回答好如何将法律知识用于算法、如何将应用问题转化为算法问题、模型可解释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


科大讯飞北京研究院副院长伍大勇做了题为“科大讯飞在司法领域的智能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主题发言。伍大勇介绍了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政法领域的应用,例如语音识别之于庭审笔录转写、图像识别之于安检,以及案件卷宗自动要素抽取、自动定罪量刑、法律咨询自动问答等司法认知智能研究成果。


国双科技司法大数据事业部咨询总监舒怡做了题为“从科技部课题看智慧司法关键技术和业务发展方向”的主题发言。舒怡介绍了图的知识表达所需的数据处理过程,包含文本数据清洗、实体定义、关系定义、数据标注、算法优化等环节,并指出,智能司法包含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诉服、智慧管理四个环节,需要解决数据协同、数据标准、知识应用三个问题。


高伟绅律师行(香港)亚太区法律科技顾问容伟祺做了题为“法律科技在境外的机遇、应用场景和挑战”的主题发言。容伟祺从合同管理与分析、知识管理、文件审阅三个场景介绍了法律科技在境外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并指出,律师行业存在很多重复性、低效率的文字工作,应当拥抱人工智能的变革,而法律科技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改变律师们顽固的工作习惯。


夏令营学生成果汇报


7月18日上午,夏令营学生成果汇报举行,按选题分为互联网法治一组、互联网法治二组、法律科技一组、法律科技二组、数据治理组,营员们向学者评委和专家评委展示了自己对于计算法学领域某一课题的研究与解读。


互联网法治一组




互联网法治二组




法律科技一组





法律科技二组




数据治理组




计算法学夏令营结营仪式


7月18日下午,清华大学计算法学主题夏令营结营仪式举行,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刘云主持。


各组的评委代表都充分肯定了营员们的出色表现,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恳切的建议。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伟光作为第一组的评委代表作点评。吴伟光指出,营员们的选题非常多样化,技术流、法律流、意识流的都有,学界也在争论这些前沿问题,值得同学们继续探究。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耿林作为第二组的评委代表作点评。耿林指出,无论论文还是演讲都要把握好主题,明确核心点与侧重点,构建清晰的思路;此外,在正式的汇报演讲中,还要注意台风与着装。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张敏作为第三组评委代表作点评。张敏指出,计算法学是学科交叉发展的机会,饱含了追求一个更公平的社会的情怀。目前同学们还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期待未来能越走越深入。


北京幂律智能科技公司CEO涂存超作为第四组评委代表作点评。涂存超指出,法律科技领域无论是选题还是解决问题的方式,都需要有新意,并且能解决实际问题;此外,交叉思维非常重要,技术人和法律人都需要理解彼此的理念和需求。


新竹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科技管理学院副院长彭心仪作为第五组的评委代表作点评。彭心仪指出,热门话题容易发生“撞衫”,同学们在选题时要为其增添个性化的“饰品”;此外,演讲者不能过于依赖幻灯片,而要更加关注现场的表达与互动。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作总结发言。申卫星指出,清华大学拥有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法学院,历史底蕴深厚又富有创新精神。清华法学院一方面将继续巩固、发扬传统法学的优势,一方面将锐意发展“计算法学”,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申卫星为营员们选择交叉学科的勇气点赞,欢迎并祝福大家报考清华大学计算法学方向法律硕士项目。


最后,申卫星公布本次夏令营的卓越营员(17名)、优秀营员(26名)、合格营员(2名)的名单,并与评委代表们一同为营员颁发结营证书。

卓越营员

优秀营员&合格营员


参访法律科技公司


7月18日下午,新竹清华大学的营员们参访了北京华宇元典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华宇元典业务专家侯晓焱做了题为“海量裁判文书支持下的法学研究实相”的主题发言,介绍了国内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产学研用”的合作模式以及“非法证据排除”的学术研究成果。


数据治理实务前沿讲座


7月19日上午,数据治理实务前沿讲座举行,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刘云主持。


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主任熊定中做了题为“互联网新业态下的法律人新角色”的主题发言。熊定中指出,相较于稳定的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形态多元多变,具有大量的业务合规和法律管理的需求,法律人需要跟进企业的业务,及时提供合规信息与解决方案。为此,法律人需要培养检索能力、熟悉业务场景、理解商业逻辑。此外,律师在与法务的对接中,要明确需求和反馈时间,并尝试建立标准化流程。


微信法务中心副总监黄汉章做了题为“互联网企业用户数据合规与产品设计”的主题发言。黄汉章阐释了数据、隐私、个人信息、个人数据等概念的关联与区别,并指出,互联网企业收集数据应当尊重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和控制权,存储数据应当遵守关于期限和删除的承诺,共享数据应当经过安全评估并取得用户同意。在产品设计中,法务要尽早介入产品开发,合规评估要贯穿产品生命周期,隐私政策要配合产品流程。


数据治理夏令营结营仪式


7月19日上午,新竹清华大学数据治理夏令营结营仪式举行,由新竹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林勤富主持。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丝敏指出,两岸清华本一家,两校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都可以凭借理工科优势开拓计算法学领域的研究,期待未来可以相聚北京或新竹,延续两岸的情谊。


新竹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林勤富指出,两个夏令营同期举行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促进了两岸清华学生的观点交流与思想激荡,感谢北京清华大学的全程安排,大家收获颇丰。


最后,两位老师为新竹清华大学的营员颁发结营证书。


至此,为期三天的第二届清华大学“计算法学”主题夏令营、为期五天的新竹清华大学数据治理夏令营圆满举行。通过前沿讲座、实地参访、提问交流、汇报展示等形式,来自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营员们对“计算法学”有了初步理解与切身体验,也进一步深化了对数据治理、人工智能等焦点话题的认知。与此同时,本次夏令营巩固并发展了两岸清华大学的互动与友谊,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

  • 历史回顾 | 清华大学首届(2018年)“计算法学”主题夏令营


欢迎关注“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

实时获取“计算法学”新动态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