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如何客观评价CSSCI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汇智澳门”

作者:仲伟民  桑海

                         仲伟民                            

桑海


目前被学术界期刊界普遍关注的期刊评价指标,大约就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俗称“C刊”或“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俗称“北大核心”)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俗称“社科院核心”)。三家都可以说是某种期刊排名榜,但后两家公布结果时,学术界、期刊界的反应总体平静,而C刊目录发布却每每一石激起千层浪,甚至遭到媒体热炒。这正说明C刊在我国学术评价及期刊评价中地位举足轻重。



此次C刊目录公布后,果然又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一些原来比较著名的期刊降格为扩展版一些原来不太知名的期刊进入了正版,引来惊讶连连;一些学者、主编提出C刊选刊机制不利于人文学科,某些期刊存在互引假引等“潜规则”更有学者主张取消C刊。对C刊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对于它,我们简要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误读与异化

CSSCI只是一个引文数据库,将其视为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目录、排行榜、评价工具,是外界的误读和异化,内中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个事实:CSSCI是基于学者的引用行为和引文著录内容研发的一个引文数据库其基本功能是检索工具,而不是评价工具,更不是期刊排行榜。只有CSSCI来源期刊,并不存在所谓的南大核心”,称之为核心”本身就是一种误读。

确定来源期刊目录是为CSSCI引文数据库选择适当的数据源,它的标准除了政治标准、规范标准外,只能是引文数据。从目前来看,总被引频次和他引影响因子这两个指标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各学科期刊的影响力。但同时也要清楚,基于引用的文献计量指标只是用来遴选来源期刊,不能直接用于期刊评价。如果说CSSCI与评价有何关系,那只是因为它为内容评价提供了辅助的数据工具。尽管实践证明,引文统计与定性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这也只能说明引文索引是一种有效的工具,而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评价尤其是对创新性等学术价值的判断,只能依靠基于内容的定性评价。对期刊进行评价,需要根据评价目的选择运用CSSCI数据库或其他学术引文数据,进行引文分析和同行专家评议而不是直接用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数值等量化指标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目前的实际情况是,C刊目录被视为核心期刊、排行榜或评价工具,其为检索而依据某些量化指标设立的数据源被视为期刊质量的标准。当下学术体制中,学术资源为行政权力所控制和管理,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的现象,而行政权力的所有作为都离不开评价,这就使得似乎天然具备的“公正性”的量化指标受到了特别重视。正因为CSSCI的引文数据库之于学术研究的价值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公认,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学术机构直接将C刊目录作为学术评价及期刊评价的依据。这就形成了用引文数据来衡量刊物,再用刊物来衡量文章,然后以文章数量来衡量学者水平的奇特逻辑链条,在C刊发文也就成了学者们头上的光环或者枷锁。于是,不管主观意愿如何,CSSCI已经在懵懂之中被体制的力量推上神坛,赫然成为一种权威的学术评价同时也为千夫所指。很显然,C刊被异化成为学术评价的标准其根源在于学术体制对C刊和CSSCI的指责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评价问题。

二、呼唤建设性批判

既然对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的需求客观存在,我们不如少来些于事无补的“打嘴炮”,多做些建设性批判,让相关机构尽量做得更好。  

期刊评价目前在中国如火如荼,不仅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运作,商业机构和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参与。无论我们赞成或排斥,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都如影随形,难以摆脱,甚至已经成为学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源恰恰在学术体制。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对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的需求都是客观存在,评价机构及其产品也将长期存在下去。我们与其意气用事,倒不如努力促动学术体制特别是评价机制的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在对评价机构进行批评的同时,也要从正面提建设性的意见,让他们尽量做得更好。

几年前,我们曾对所有学术评价机构提出过严厉批评,包括CSSCI。今天,对于他们的不足,我们仍然应坚持批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改进,这也是我们批评的意义所在。从到目前为止各学术评价机构所做工作来看,唯有CSSCI是一个开放而标准的引文数据库,不仅对学术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亦可为同行评议提供数据分析的客观工具,这是其他以排行榜为唯一产品的评价机构所无法相提并论的。

对CSSCI的所有批评主要集中在对来源期刊即所谓C刊的遴选。迄今为止,CSSCI已经进行过10次来源期刊遴选,除第一次是采用了千位教授投票选刊的方式之外,都是依据引文数据进行。除政治标准和规范要求之外,主要使用总被引频次和他引影响因子两个指标,指标权重为2:8,均在期刊学科分类中进行数据排序。20年来,这一排序依据为各界基本接受,并未有人提出过强烈异议和可操作的替代性方案。此外,CSSCI评价中心近年来的改进有目共睹,比如,增加了二级学科期刊的分类,加强了对异常数据的剔除等等。当然,他们做得并非已尽善尽美,改进仍然是必需的。然而,如果我们真的把CSSCI灭了,学术评价是会更好还是更差?答案自在人心。

三、在争议的背后

新版来源期刊公示后,在网络媒体和自媒体上引起比较强烈关注和争议的大约有四、五家期刊,共同点是:曾经长期是CSSCI来源期刊,但在此轮遴选中收录位置发生了变化。

整体来看,CSSCI目前收录的来源期刊总量在550种左右,约占国内学术期刊总量的20%。近年来的历次遴选,来源期刊变动的比例大体都在7%上下,可以看出CSSCI的引文数据分布和来源期刊结构都较为稳定。此次遴选,期刊变动并未超出这一范围,何以引出所谓的“争议”呢?背后的原由值得我们认真探究。首先,CSSCI正版加扩展版,总量750种左右,而此次引起争议的期刊,比例只有1%左右!99:1说明什么?不正说明学术界、期刊界对大约99%的遴选期刊没有意见,引起争议的期刊比例虽微乎其微吗?所以,不能因为有少数期刊有意见就全盘否定此次的遴选工作,乃至否定所有的来源期刊。期刊数据有变化,数据库的目录就随之变化,某些期刊进进出出是正常的现象。有人欢喜有人愁,争议在所难免,但用历史的眼光分析数据,作为多年的观察者,我们的感受是,争议的声音在逐渐降低。

其次,在CSSCI共25类来源期刊中,引起“争议”的期刊都集中在高校综合学报这一类,争议主要因为四五家著名高校的期刊或学报落选、四五家不太著名高校的期刊或学报入选而引起。事实上,只有同一学科的期刊才有比较的价值,因为不同学科因引文习惯不同会导致引文数据的巨大差异,一般说来,人文学科较之社会科学引文数据量会低很多,故不能进行简单比较。而高校综合学报恰恰是多学科的“拼盘”,在这样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报中遴选来源期刊是件非常困难的工作。此次最激烈的批评之一就是,C刊的遴选会“扼杀人文学术”,这也是笔者一贯的观点。当然,这个观点只针对综合性期刊,专业期刊一般不存在这一问题。事实上,也确实存在某些高校学报偏重社会科学而在评刊中“获利”的现象。但我们应看到,在这次选刊过程中,CSSCI吸纳了包括笔者在内的批评,已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避免因学科比重不同导致的结果偏差。例如,将高校综合学报分成两类,即“综合性学报”和“社会科学学报”,将偏重社科的学报单独列出。但具体到某个综合性学报,学科差异对引文数据造成的影响很难根本消除。需要指出的是,高校综合性学报学科边界不清不仅导致评价的困难,更使其失去了固定的读者群,许多人平时根本不看学报,只看衣冠不看人,仅凭主办单位的实力来判断学报质量的高下,一旦他们看到某些名校学报在C刊中的掉落,即出言指责选刊的不公平,而无视近年来诸多中小学校学报人在提高办刊质量方面的努力。在今天这样技术革命、竞争激烈的办刊环境中,办刊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某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学报,纵然是名校主办、名家主编,被他刊超越,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再次,此次遴选公示后出现另一种激烈的批评声音,是期刊通过数据造假跻身于C刊行列。应该说,这一指责并非完全空穴来风,近年来,的确有些期刊为了挤进C刊,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比如互引、假引、单位自引、花钱买引用等等。但是,我们不能将极少数期刊的不当行为扩大化为整个期刊界的“潜规则”。须知,大量质量上乘的期刊并不存在这样的行为,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数据造假主要通过虚增引文来实现,非期刊能独立完成,需要作者的配合,正直的作者不会容忍这样的行为,而多数期刊人也不屑于这种行为。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所谓“潜规则”正在受到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强烈指责。比如,在高校学报研究会近两届的期刊评优活动中,对数据造假的期刊实行一票否决,就有效地遏制了学报界的数据造假行为。我们也想告知期刊同行,既要督促评价机构确保数据的质量,也要把精力放在想办法、下决心办好自己的期刊上面。好杂志是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没必要眼睛总盯着别人的碗。

不正当的期刊引用行为成因复杂,当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CSSCI,但CSSCI应该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保证数据质量。CSSCI是一个引文数据库,引文数据的质量是数据库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数据造假行为不仅损害学术,最终也会损害CSSCI的质量。因此,将虚假数据清除出数据库,将其制造者逐出来源期刊,CSSCI责无旁贷。只要造假,就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通过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辅之以专家的协助,CSSCI完全有能力甄别绝大部分的数据造假行为。我们很高兴地看到,CSSCI正在这样做。据笔者所知,早在上一次来源期刊遴选时,CSSCI就对存在某些“异常数据”的期刊发出信函,要求其对异常数据作出澄清,而在此次期刊遴选中,CSSCI同样进行了甄别,对个别期刊采取了严厉措施,甚至直接将这些期刊排除在遴选名单之外。希望CSSCI进一步明确规则,在杜绝数据造假方面,发挥技术的作用,尽到应尽的责任。此次C刊目录公示后引发的争议事件,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CSSCI的本质是一种可以用于评价的客观数据,其合法性和公信力都来源于此,关于C刊的种种争议,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们对CSSCI的无知和误解。对C刊或学术评价机构进行评论和批评,是我们的自由和权利,但在评论和批评之前,我们务必要做点功课,先了解学术评价、了解学术期刊,不要人云亦云或信口开河;否则,那不仅会暴露我们的局限性,也会对学术评价乃至中国学术事业造成伤害。

四、本土化与国际化

为让CSSCI做得更好建议CSSCI评价中心今后应在本土化和国际化两个向度上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进而对中国学术生态产生更多正面的影响一方面,尽管CSSCI的原理来源于SCI,是一种美国的舶来品,但其具体规则应当根据中国本土的需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具体而言,就是尊重学科发展和期刊发展规律,不断改进计量方式,使之更加贴近中国学术期刊的实际,真实反映出不同类型、不同学科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办刊水平。特别是针对中国特有的大量综合性学术期刊,应设法研制更科学更合理的计量规则。逐渐淡化“大一统”的来源期刊目录,更多地推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多元化的引文索引产品。惟其如此,CSSCI才能在学科体系建设和学术规范建设上起到积极和正向的引导作用,关于CSSCI的种种争议自然也会随之减少。另一方面,尽管CSSCI是中国本土开发的引文数据库,但不应把眼界局限于中国内地,而要有国际视野和更宽广的胸怀,尽早将来源期刊遴选范围扩展到港澳台及海外。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CSSCI不但没有收录海外华文期刊,对港澳台地区的期刊也未正式收录,这不能不说是CSSCI的一大遗憾。众所周知,在“SCISSCI”崇拜的驱使下,中国科技论文早已出现了大规模外流,虽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形势暂时还没有那么严峻,但优质稿源外流的趋势也已日趋明显。不收录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期刊,一方面会失去一批已经得到学界公认的高水平来源刊,减损CSSCI的国际认可度和作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也使内地学者与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期刊之间彼此疏离,迫使部分高质量论文流向顶着SSCIA&HCI光环的期刊。这对于中国学术界、华文期刊界和CSSCI而言,是一个“多输”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在CSSCI官网的“产品中心”里,已经可以看到“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港澳台及海外版)的设置,尽管目前其内容还是空白;此外,在“学术出版”栏目中有“港澳台及海外华文”一类,收录了32家港澳台期刊及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主办的海外期刊。这说明,CSSCI已经意识到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期刊这一片蓝海的独特价值。如今的CSSCI,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基础,应当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努力实现国际化。至于在来源期刊国际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来源刊的政治标准的把握,完全可以在确定来源期刊和数据入库时加强筛选和审读等方式来实现。中国的学术界和期刊人应该有这种学术自信。若CSSCI能更好地适应本土,同时突破束缚实现国际化,就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华文世界中最有影响力的期刊引文数据库,乃至世界上最知名的数据库之一,这对于在国际上加强中国学术话语权、提升中文学术期刊地位都大有裨益。(责任编辑:刘泽生)

(作者仲伟民系《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桑海系澳门理工学院讲师,《澳门理工学报》编辑,博士) 


本文原载:《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第125128

网络编辑:陈志雄





往期推荐



观点

论文查重是个什么鬼

方圆

博士论文老大难?四位教授来支招

刊界

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刊微信公众号全览

刊界

高校学报C刊微信公众号全览

刊界

综合社科C刊微信公众号全览

刊界

艺术学、民族学与文化学C刊微信公众号全览

撷英

高被引期刊公号热文(5月)

数迹

普通高校学术期刊的布局与结构

智汇

国家高端智库系列报告出版概览(一)

书简

在旧传统和新时代之间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扫码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