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
本文原载于《学术界》2000年第5期,第158-167页。
作者: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论点摘编
陈先生围绕网络对传统与人文研究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
◉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研究(包括教学)更多地承担继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重任。不管你喜欢与否,我们都无法抹杀这么一个事实:阐释和传播经典论著,并致力于保存与转化我们所谓的“传统”,始终是人文学者的重要使命。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
《未来时速》
◉对于网络时代的人文学者来说,最直接的受益,主要落实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自由表达以及业余写作成为可能。工具理性与专家崇拜正越来越成为保持知识分子情怀的最大压力,而所谓的“业余性”(amateurism)——“不为利益或奖赏所动,只是为了喜爱和不可抹煞的兴趣,而这些喜爱与兴趣在于更远大的景象、越过界线和障碍、拒绝被某个专长所束缚、不顾一个行业的限制而喜好众多的观念和价值”——有可能部分化解这种紧张。因此,为中才设立规则,为天才预留空间,我以为不但必要,而且可能。
其次,网络在中国的普及,极有可能打破凝定的以北京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学术/文化格局。
第三,由于网络的“超文本”(Hypertext)特征,使得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超媒体”(Hypermedia)的实现,更使得文字·图像·音响三者的结合轻而易举,且“天衣无缝”。由此而导致图文并茂、动静相宜的知识传播与接受的图景,极有可能催生新的学术意识与知识框架。
◉数码时代的人文学者,可能面临记忆力衰退、历史感淡薄、独立性减少等诸多陷阱。
《两种文化》
《知识分子论》
◉如果有一天,人文学者撰写论文的工作程序变成:一设定主题(subject),二搜索(search),三浏览(browse),四下载(download),五剪裁(cut),六粘贴(paste),七复制(copy),八打印(print),你的感想如何?
◉“信息”不等于“知识”,更不等于“人生智慧”以及“生命境界”。前者属于公共资源,确实可以金钱购买;后者包含个人体验,别人实际上帮不了多少忙。
◉读书除了获得知识,还有养成君子的功能。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学界,颇有力主“将吾国载籍,编成索引,则凡百学子,皆可予取予求,有裨探寻,岂止事半功倍”者。此举虽有章学诚、汪辉祖、阮元等作为“先觉”,但中国“索引运动”之得以形成,还是借鉴西方学术,提倡科学方法的结果。索引作为一种“助人善读其书之工具”,对现代中国学术之形成与发展,起过很好的作用。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洪业、杨联陞卷》
《现代话语》
注:图书封面选自原文参考文献。
(滑动阅览)
作者简介
陈平原(1954~),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等。
作者封面图片来源于北京大学官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观点
哲学无用论为什么是错的?
刊界
方圆
重磅!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启动
数迹
书简
出版社微信公众号概览(大学出版社 1)
撷英
智汇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扫描二维码关注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