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引文与论文的文字表述
本文内容来源于《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4期,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忠文。
◉ 史学论文的文字与如何引证和解读、辨析材料有直接关系。
◉ 只有从研读材料入手,才可能辨析史实,取舍材料,才能够融会贯通,谋篇布局,写出好文章。
◉ 将行文中用引号的直接引文与作者的叙述、分析文字相结合,来实现观点的表达和论证,已经成为学术研究中最基本的表述方式。
◉ 间接引文是将原始史料进行分析、解读、辨析后,用自己的语言将这段史料的准确意思表述出来,这其中包含了研究和斟酌的环节,是写作的必备能力。
◉ 要灵活运用注释来删削正文的“枝蔓”。
引文与论文的文字表述
马忠文
史学论文的文字问题,不单纯是如何表述的问题。史学研究必须以史料为基础,引用材料必不可少。所以,一定程度上说,史学论文的文字,与如何引证和解读、辨析材料有直接关系。材料和引文多了,文字表述的难度自然增大,提高可读性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反之,史料单薄,资料功夫不到,即使论文看上去逻辑清晰,结构严谨,读起来十分顺畅,也会因流于空疏而受到苛责。可见,处理好文字表述与史料引证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非易事。这里想根据早年的编辑经验和个人写作的感悟,谈几点看法。
首先要明确一点,消化了材料才能写出好文章。现在不少论文不好阅读,文字欠佳,是因为这些文章是靠堆材料“堆”出来的,材料没有消化好,缺乏深入思考和缜密分析,功夫投入不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是冷冰冰的,实在没有让人读下去的兴致。科技发展到今天,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如此发达,进一步助长了这种操作方式。今天不少论文写作靠“堆砌”,靠“粘贴”,效率固然大大提高,却带来了新的问题。
前辈学者当年搜集材料的方式,主要是抄材料,做卡片。这种“亲力亲为”的笨办法,看上去很原始,却能将搜集材料与消化材料同时进行,边思考,边写作,对材料的熟悉、理解、取舍与文章的构思写作基本上是同步的。他们的写作是有独立思考作为基础的。现在不少作者只搜集材料,不消化材料。没有经过咀嚼,如何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一来,写文章的功夫都花在对材料浅表的处理上,只能满足于从纷乱的材料中简单勾连出逻辑,就以为文章写完了,殊不知,这样清理出的逻辑不一定与史实相符。说到底,对材料缺乏消化,文章便没有深刻的见解,冷冰冰的资料拼凑,自然谈不上会有好的文字。
《晚清人物与史事》
有学者说,阅读史料和写好文章的关系,如同蚕吃桑叶,吐出蚕丝,再用丝织出锦绣文章;又比喻说写文章如酿酒,用的是五谷杂粮,很粗糙,但是经发酵、提纯、调制等工序,才能酿出醇香的美酒。这两个比喻非常贴切。遗憾的是,不少作者现在没有时间和心情去酝酿、发酵,而是急于出酒,有点味道就满足了。可见,根源还出在研究本身。只有从研读材料入手,才可能辨析史实,取舍材料,才能够融会贯通,谋篇布局,写出好文章。
史学论文比其他学科的论文引文多,这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史料丰富、引文规范是衡量一篇史学论文学术价值的重要指标,反过来看,繁复的引文也确实让一般读者望而生畏,失去了读下去的信心。如何简化引文,提高文字表述能力,让文章尽量流畅,具有可读性,何尝不是无数史学工作者孜孜努力的目标。所以如何引用资料,如何改善文字表述,是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
史学论文中的引证文献大致有两种情况,即直接引文和间接引文。直接引文是对史料原文的直接引用,一般用引号引起来;间接引文则是对一段史料大意的概括,用在行文中,作为上下文逻辑关联或立论的依据。写作中到底哪些史料需要直接引用,哪些要间接引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也是有一些习惯性处理办法的。比如首次披露未刊史料(前提是有重要价值),便可以采用大段的直接引文,而且格式上采取缩格、变字体的“方块引文”格式(如此处理后可不加引号),这样的技术处理,能够起到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作用。
目前更常见的是行文中用引号的直接引文(适量的,而非大段的),将这些引文与作者的叙述、分析文字相结合,来实现观点的表达和论证,这已经成为学术研究中最基本的表述方式。当然,直接引文也要适量、合理。有时大量的直接引文,前后相接,引号堆积如山,不仅影响行文,也未必真正有利于学术论证。近年来史学研究中被人诟病的所谓“碎片化”问题,除了选题因素,引文繁复、琐碎也是表征之一。一些论文倾向于从史料中摘取原始引文,加上引号,通过多个完整的直接引文,形成相对严密的一段逻辑关系,用以代替作者自己的表述和分析,这样的做法,看似颇具匠心,其实未必科学。每条史料总是有特殊语境的,与今天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多少会有出入。即使完整使用一段引文,作为表述作者观点的论据,也必须要对材料本身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解读,一段话背后有些什么语境和背景,都是要有一番思考的。史学研究的原则是“论”从“史”出,可是,具体到研究过程结束后文章的构思写作,实际是观点与论据的严谨结合,其中“论”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有时甚至是一篇文章的精神所在。过分依赖直接引文的罗列,必然缺乏深度,只能是“趴着的”论文,没有提振力,文字平淡无奇也就不足为怪了。
《荣禄与晚清政局》
另一方面,间接引文也不是简单地对一段史料随意的概括和引证,而是将原始史料进行分析、解读、辨析后,用自己的语言将这段史料的准确意思表述出来,这其中包含了研究和斟酌的环节,是我们写作的必备能力。间接引文更容易与作者的论证相结合,使文字表述更流畅。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只有直接引文才能反映史料的原意,采用间接引文能否准确概括出材料本意,是存在不确定性的,这样的怀疑不无道理。但是,从根本上说,缺乏研读、分析、概括史料的能力,就无法完成真正的论文写作。每个作者研读、处理材料的能力会有所不同,但不能因此而削弱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甚至怀疑采用间接引文的方式。实际情况是,即使间接引文中也需要直接摘取史料中的某些核心词句、字句加以引用(用引号引起来),并与行文融为一体。这种形式比大段直接引文更简洁。因此,对史料多采用间接引文的处理方式,便可增强行文的流畅性。
有关材料的间接引用,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那就是直接将史料原文对接到作者自己的表述体系中,虽标明出处,却不加引号,结果是引文与作者的表述文字相间,文白夹杂,语义含混,客观上影响了主题和观点的表达。我们知道,尽管近代史料中白话文的成分明显增多,但近代概念、语词的使用、语法习惯和今天仍有不少区别。史学论文要求是以现代书面文字来表述,因此,间接引文还是要对材料进行消化和提炼,用今天的语言概括出来,凸显出作者应有的主体性,这样才更有利于主题的论证和文字的表述。
除了合理处理引文,还有就是要灵活运用注释来删削正文的“枝蔓”,用一些技巧和方法达到让正文“神清气爽”的效果。一些朋友认为注释的功能只是交代资料的来源、出处,这样看未免简单了。注释还有削减正文的“枝蔓”、使正文行文通顺、语义简洁的功能。所谓“删削枝蔓”,就是为了保证正文主题论证集中、主次分清、叙述顺畅,将一些内容放在注释中去,使文章更精干,行文更简洁。凡是容易冲淡主题,但又不得不交代的事情,都可以放在注释中说明。比如,对引文中人名、地名的说明,对引文中事件的简要解释,不一定放在正文中,可以放到注释中处理。针对一些学术观点的争论或讨论,在正文中无法回避,但又不便拿出篇幅去展开铺叙的,也可以加注释予以解决。总之,文章的文字叙述问题,根植于研究本身,有些经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
《私密中的真相:从书信日记看近代中国政治》
作者简介
马忠文,196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晚清人物与史事》、《荣禄与晚清政局》、《私密中的真相:从书信日记看近代中国政治》等。
往期推荐
观点
方圆
《学术出版道德公约》发布
数迹
多维看文摘(2021)
智汇
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
刊界
CSSCI来源期刊投稿指南(八)含新刊目录
书简
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之数据透视
撷英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