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尖”在四川①】华都核设备:专一技之长 许万家灯火
编者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些核心技术涵盖了众多高精尖工业科技,这当中不乏川企的身影。我们将推出系列节目“高精尖在四川”,聚焦我省各类专精特新工业企业,看他们如何强化创新精神、苦练内功。今天,一起去位于成都的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看看企业面对复杂的核电生产,如何实现核心零部件的“四川造”。
这几天,位于成都的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批用于漳州核电2号机组的控制棒驱动机构零件刚刚完成验收,即将发货。这些设备零件虽貌不惊人,但却是作为国之重器的“华龙一号”机组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主任工艺师 徐建平:控制棒驱动机构是核反应堆上唯一的动设备,如果把核反应堆比作一台汽车的话,那么控制棒驱动机构就相当于汽车上的油门和刹车。
一台控制棒驱动机构由钩爪、线圈、密封壳等7大组件构成,这好比核反应堆的“心脏开关”,这要求内部的这些零部件的运动不仅准确、迅速,同时还要承受反应堆内部高温环境下往复循环动作产生的磨损。
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研发部部长 王学良:我们现在看到的零件是华龙一号控制棒驱动机构组件里面的一个重要零件,它叫钩爪。它的作用主要是抓着我们的驱动杆,一步一步地往上面走行程。
王学良告诉记者,在每一根控制棒驱动机构内,都会有6个这样的钩爪。过去就是这样一块长约7厘米、宽约3厘米的钩爪,核心制造技术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其售价高达数十万元人民币。为了打破国外垄断,整个研发团队吃住在车间,夜以继日地反复试验, 在经历了近300次失败后,终于逐步突破了特种堆焊探伤、耐磨层硬度范围与均匀性等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钩爪零件的国产化。
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研发部部长 王学良:我们之所以要研制钩爪,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成本;第二方面就是实现我们核电的自主化生产,解决西方对我们的技术的卡脖子,让我们的华龙一号能够实现安全地走到海外去,能够推广到世界。
如何让钩爪做到经久耐用,它的制作加工工艺可是这个工厂“独门绝技”。在场内的堆焊车间,企业生产部副部长荆晶向我们进行了演示。
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 荆晶:在焊接过程中,因为焊材这个东西它会有轻微的杂质产生的。他需要通过他的手法轻轻地把渣往中间的方向去推,这样子的话在我们后期产品成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机加工的手段,把整个杂质聚集的区域给清除掉,对师傅的整个手的稳定性要求是非常高的。
荆晶表示,公司每年都会预提不低于上年销售收入7%的资金来确保研发投入。如今新研发的钩爪不仅耐用性、可靠性大幅度提升,在极限试验中创造了世界最高运行纪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不仅是钩爪,在企业的加工车间,整套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每一个零部件的生产,都对加工工艺有着近乎于严苛的要求,在企业工作了十余年的专业技术数控车工汤虎对此有着很深的感触。
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数控车工 汤虎:控制棒驱动机构在我们这一部分的话有60多个精加工的零件,我们精加工里面公差最小的也就只有0.01毫米,当于就是我们头发丝的1/8左右。
技术打造品质,创新赢得未来,如今华都已经成为国内三家拥有核反应堆控制机构生产资质的企业之一。随着国家省市三级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省市科技系统重大成果转移转化等一系列补贴扶持政策的出台,也不断为企业创新注入了源头活水。眼下华都正在从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朱清: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程度,以达到我们在整个控制棒驱动机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为(我国)整个核电的事业做出比较突出的贡献。
立足核电领域的突出优势,华都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长期从事装备制造领域研究的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胡晓兵看来,创新、掌握关键技术为其打开了成长空间,而未来四川还应该在政策、人才领域给予这样的企业更多的支持。
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胡晓兵:四川省实际上已经针对装备制造业成立了不少的产业联盟,比如说精密数控产业联盟,包括工业机器人的产业联盟等等。但这些联盟目前它都还是一种松散式的联盟,建议出台一些相应的比如财税政策,甚至一些专项的项目支持政策,来促使这样一些配套企业和盟主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还应该组建专门针对装备制造行业一些专门性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高端的这种独立学院,才会涌现出更多的像华都这样的一些高精尖装备制造企业。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