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女性复仇

Pei Artlog 2021-12-03


【trigger warning】本期内容涉及R级内容,请理智阅读,如有不适尽快关闭!


本人是资深(复仇)题材爽片爱好者,所有观点都是基于一个cinephile的角度,无学术、无引战式讨论,谢谢。


17年大热一时的女性复仇爽片《Revenge》





复仇题材作为主流电影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一直承受着五花八门式谩骂,三观不正、血腥暴力、道德谴责都频繁出现在各类影评中,但不得不承认,复仇题材电影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情绪宣泄出口,部分时候可以拿来无脑式减压,“愚蠢”但爽,你觉得“恨”却离不开。复仇可以说是人类这种情绪化动物的基本应激,毕竟在还未修炼成佛之前,憎恨和愤怒也需要一个出口。作为一个三观基本正常的观众,大家在现实世界里都是守法公民,但这类题材却可以满足个人潜藏的施虐欲(不是)和被道德所束缚甚至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毁灭欲,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黑暗面。 但褒贬不一,特别是一些大女主荧幕形象的女性复仇电影,因为本身的性别因素,更可能刺激到部分人脆弱的神经,导致批判声音不断。这其中当然也存在一些导演利用女性身体和固有的性别刻板,故意制造一种“反转式”荧幕形象和暴力及其中潜藏的权力关系,来满足部分(男性)观众视觉和心理上的猎奇、受虐和窥私。



Rape-Revenge Film



从主题上来看,这里所说的rape-revenge film 是一种电影类别,由其名可知它同时涵盖了rape和复仇。其实这个类别本身就反应了一部分现实:在权力下游、受到侵害和威胁的始终还是以女性为主,那么复仇作为“弱势”一方的重生自然就由女性角色演绎。按照众多此类电影的套路来看,情节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女性主角遭到侵害(性侵)——幸存——复仇。


女性复仇电影最早兴盛于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的美国——在解除了严苛的审查限制后,社会对于性政治和anti-rape movement的广泛讨论,以及其对第二波女权主义的影响,使得这类电影开始逐渐占据人们的视野。由于女性身份的”独特性“,女性的形象也从”柔弱“的受害者转变成”强大“的复仇者,这种叙事的变革,冲击了主流对于女性荧幕形象的期待和束缚,在此意义上来讲,女性复仇电影可以看作是(主流)对于阐释女性主义的一种尝试。(Jacinda Read, The New Avengers. Feminism, Femininity and the Rape-Revenge cycle, 2000, p.10)


这里,我主要浅显地从”主流“或者好莱坞式、商业片的角度来谈一谈我对女性复仇电影的理解和看法,当然,还有更多非主流和独立女性复仇作品值得被讨论,对这些影片的诠释和分析,也赋予了女性复仇电影更多可能性。


古早的翻拍版《我唾弃你的坟墓》(2010),一部上映后被观众大肆抨击的复仇视觉爽片,堪称为女性复仇电影的经典之作。其高光时刻多数集中在电影中后半部分的复仇中,因为本身主题的残酷性和暴力色彩,并且为了淋漓尽致地展现“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一复仇电影的基本信条,本片被归为B级或者R级。抛开电影叙事,女性的政治身份也在这里得到了一种另类的阐释——施行伤害和受到伤害的人,在父权社会支配的主客体框架中被构建出来,使得人们不加思考就可以轻易将其对号入座。男性以及其权威对女性群体的整体束缚和压制,在女性角色的复仇下,在“阉割“(castration)和血肉飞溅的光影之中,被重新洗牌,成为了电影媒介中被支配的和无法动弹的对象。惊悚和暴力美学式的女性叙事的再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还原了复仇者觉醒和重生之后心理上的施虐(sadistic)快感。







女性的自我救赎



原始复仇类电影的老掉牙套路主要还是以男性主角为中心,一般是在其家人(多数是女儿)遭到侵害后,对始作俑者进行复仇,看似父亲式的复仇和救赎,实则是男性中心的英雄主义暗涌。在父亲或者丈夫一幕幕的高光和主角光环下,女性角色甚至从头至尾隐形。女性受到侵害的事实被整个复仇主题所利用,可实际展现中却缺少对真正女性受害者的叙述。这样的套路在商业动作片中不占少数,众多我们熟悉的作品中都有对复仇杀手的角色塑造,如《飓风营救》《疾速追杀》等爽片,在爽的同时也不忘加一把“英雄救美”的戏码。


随着女性声音越来越响亮,不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女性复仇电影颠覆了以往女性始终被救赎的逻辑,而是选择自我救赎,从创伤中死灰复燃。女性观众想要看见的,是如何从创伤中解脱出来,不仅是身体上的复仇或者是自毁式救赎,更多的是精神以及心理层面的叙述。当然,爽片之所以爽,视觉享受肯定不容忽视,血腥暴力依然是场景构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女性观众也可以拥有减压式乐趣,从中获得(施虐)快感,在吊打曾经侵害过你的人时,获得极致的心理满足感:毕竟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一定比做始终只能被“救赎”的配角强吧。此时女性是复仇电影中货真价实的人,而不只是某位杀手父亲的女儿。(This is an industry realising when a woman is raped, it is a tragedy because that woman is a human being, not because she is a daughter)





为什么复仇?


"All you need for a movie is a gun and a girl." –– Jean Luc-Godard


在女性复仇电影中,受害者女性作为主角,其受到的伤害大多来自男性(社会),叙事除了刻画她们对施暴者的反击外,也从细节渗透出她们从mercy到no mercy这一微妙的心理变化,甚至用自毁制造一个令人唏嘘的结局。影片展开基本上还是以“受到伤害——死而复生——觉醒——复仇”为顺序,但不同的影片对于复仇部分的展现也有所不同。多数被认为是精神或者视觉上的爽片,对于复仇原因和主角心理变化的讲述和刻画并不详细,而是侧重于对复仇的视觉描写,比如将女性身份融合进血腥暴力场景。当然这本身对于打破女性的身份束缚来说,的确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否也失去了电影展现女性复仇出发点的机会——复仇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我要选择这样的方式进行反击?这样的复仇到底在隐喻什么?等等。

复仇本身可以被看作成一种威慑的力量,复仇者在向外界表明:这是我的利益,我的身体,我的权力。而复仇电影中的血腥暴力,则更好诠释了权力的美学体现。所谓“暴力美学”并不是只能出现在男性凝视之中,女性主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这个过程,其实更具有反抗的戏剧张力,摆脱了主流给女性冠以的顺从、被支配的形象,而用一种另类的、乖张暴戾的角色塑造来凸显抗争的力量,满足观众的情绪宣泄(catharsis)。

之前说到,大多数复仇电影都有一个既定的套路,但说到反类型女性复仇电影,就不得不提到去年的一部女性导演的作品《前程似锦的女孩》(Promising Young Woman)。女主角在昔日女性好友遭到侵害后,面对社会的无所作为和施暴者的不知悔改,决定将历史带入现实,想要重新“扮演”受害者来将施暴者推进自我谴责的无尽深渊,让每个当时选择息事宁人的加害者和旁观者都品尝已故好友的痛苦。但不同于套路型复仇影片,此片的结局和人物情感处理都略显另类。


首先,复仇系列影片在主角幸存的情况下,多数都以受害者复仇成功为结局,所有人物在因果报应之下,圆满落幕。但是这部的另类结局,是以牺牲女主角的生命为前提的,虽然施暴者最终被绳之以法,但复仇计划的主人Cassie也化为了一堆灰烬。本该属于她们的正义却需要用泯灭自身的存在和自毁的惨烈去换取,这样的结局表面上引起了许多期待复仇爽片观众的强烈不适,可正是这样的不适才能令人们反思,可能这才是真正的现实,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选择理性并不能改变性别歧视背后毒瘤般的rape文化。

其次,这个故事里有一个悲剧般的困境。女主在好友去世之后,心情一直得不到平息,觉得自己身为女性好友却无能为力,所以一直无法彻底放下。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大学的一个男同学Ryan——白人,中产,儿科医生,他的“模范”男性形象和(相比某些男性)“正常”的行为习惯使Cassie渐渐放下对男性sexual predator的戒备,并逐渐对他产生好感。然而,这看似美好的一切并不持久,在意外获得了当时的一个视频证据之后,Cassie发现了Ryan也在现场,并且当rape发生时,他也同样无所作为——证明了当年他也是加害者之一。导演巧妙地设计了这一出悲剧般的矛盾:在女性身份和女性欲望的种子碰撞后,开出的却是满地绝望的果实。Cassie的满心期待顿时间灰飞烟灭,内心被失望填充——“果然没有一个男人能够从这里幸免”。同时,这一困境也是现实生活中异性恋女性主义者的一个缩影:什么时候才能把失去的安全感夺回来?什么时候才能摆脱rape文化带来的阴影,以便她们更好地、理性地直面自身的欲望?

整部影片的场景安排和色彩基调是比较明显的“少女式”(girly-style)风,从Cassie的着装到她家里的装修以及咖啡馆和其他生活场景的场面调度(mise-en-scène),到复仇行动中不动声色、沉稳低调的风格,都造就了一个所谓”性别刻板“的对照——不要从表面界定一个女性,粉红色和少女风也可以终结你的人生。从这一点看来,这部影片也在众多女性复仇的暗黑风和杀戮血腥主题中稍显另类。


Carey Mulligan饰演的Cassie在咖啡馆工作




复仇&自我和解



男女导演对于复仇的理解和定义可以直接影响电影的艺术构造,包括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和视觉效果的安排等等。不难看出,女性导演的复仇类影片多以女性主角心理上的细微变化来主导整体叙事,重点主要放在如何从创伤中疗愈,走出阴影,如何弥补失去的一切上,如何将悲恸act out,演绎成愤怒,再勇敢直视自己潜意识中的伤痛和压抑,最后在复仇中和自己和解。在视觉上,复仇的方式不同于男性导演的血腥和暴力,而是间接利用心理上的过渡和外界的烘托,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2017年的女性导演的爽片《复仇战姬》(Revenge),女主在度假时遭到侵害,在主角光环下起死回生之后将伤害她的男性角色统统猎杀,视觉上的极致血腥和暴力,加上荒无人烟的沙漠背景设定,使整部片蒙上一层浓密的cult色彩。但多数批评也同样来自于此,缺少人物层次划分,对于复仇的叙事不够明确,全篇一条线为了复仇而复仇,女性观众看了都拍案惊奇,男性观众则瑟瑟发抖。甚至很多女权主义者表示,严格意义上这并不能称得上是一部女性主义爽片,因为女性主义的真实目的并不是效仿男权的极端方式去猎杀男性,这一点留给大家自行想象。但不得不说,相比乱七八糟的无病呻吟,这样的B级视觉体验和一气呵成的流水式剧情叙事更能给我们带来无脑式减压式的观影体验。


这里想提及一部法提赫的戛纳金棕榈提名作品《凭空而来》(Aus dem Nichts)。整部电影反映了诸多社会问题:移民背景、以暴制暴等等,但是从女性主角的安排和对于女主角的细腻心理描写,从崩溃到平复再到复仇最后到和解放下,整部影片叙事的重点虽然不在于复仇,但在几次高潮迭起的法庭戏中,女主在情绪起伏中酿造着最终的复仇行动,而这样以暴制暴的复仇方式,在理性所不能到达的彼岸,是否是最“人性”的选择?本片结局有别于复仇电影的是,在她已经找到了杀害她丈夫和儿子的极右翼杀人犯,而他们因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后,她本拥有无限个复仇的机会,但她最终“放弃”了复仇。因为失去的将永远失去,而复仇的恨和愤怒会让她深陷其中,即使杀害面前这两个罪犯也不能将她的人生回转,所以她最终选择在时间中与自己和解。


女主Katja对最后复仇的幻想





批判的声音



十年前出版的Rape-Revenge Films. A Critial Study (Alexandra Heller-Nicholas)中有提到,复仇电影的出现一方面将sexual violence搬上(主流)荧幕,并以反击和暴力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的确可以增加人们对受害者群体的关注,但另一方面对于侵害的不实描写和复仇电影背后所蕴含的逻辑和意识形态,需要较“高”和更为“理性”的观众门槛,不然很容易走入歧途,与其为女性发声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复仇主题本身就有其困境:如何权衡好艺术表现和rape的关系,是个永远值得思考的问题。再者,一些电影虽然打着女性复仇的旗号,实则却在潜移默化中满足观众对rape的猎奇欲望,从而进一步异化女性身体和身份,其厌女态度在反击和复仇的幌子之下暴露无遗。


观众层面上,即便观众能从复仇主题中获得爽快之感,但不得不承认享受报复快感的前提却是需要忍受几十分钟以上对被侵害者的“折磨”,因为在这样的电影中,rape和revenge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甚至是因果联结的关系——因为有了前者的发生,才能有接下来的复仇。那么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在享受快感的同时却也“被迫”产生被害的焦虑和不适。


女性复仇主题的电影是否能成为一个独特的电影门类,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表面上这类电影虽然看似主题统一,但对于复仇的阐释和对性侵场景的再现却需要多元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谱系支撑,导演的主观感受也影响其在影片中的情感投射,所以对于复仇电影的界定,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文本的多样性。女性的复仇也不能被单纯地看作为男性欲望的载体,或是为了满足主流男性观众对女性演绎暴力的盲目迷恋,而应该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理解。



Rape-Revenge Films. A Critial Study", Alexandra Heller-Nicholas, 2011





正如上面所说,写一个女性复仇主题的剧本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主题本身涵盖的另类价值观和强烈的情感回应,使得编剧只能在影片的叙事上加大对主角侵害的严重性,由此来“合理化”最后复仇中的以暴制暴。法律制度的漏洞以及社会的漠视,都能从侧面加重观众对复仇者本身的同情和情感支持,从而获得一个看似完美的结局。但电影中倡导的价值观,也间接体现了导演的主观感受,所以一部看似以女性复仇为主题的电影,实则可能被浓烈的厌女文化所裹挟,在这一点上,观众对影片的理性接受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对于性侵的“艺术表现”也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做到客观和不美化地讲述一个“事实”,或者说,性侵场景更需要用一种批判性视角来表达。


还有太多女性复仇作品想要分享,也许之后会再续这个话题!




https://www.redbubble.com/de/i/poster/Tsch%C3%BCss-MACHIRULO-von-UtopicSlaps/44985211.LVTDI



Reference:

Alexandra Heller-Nicholas, Rape-Revenge Films. A Critical Study, London 2011

Jacinda Read, The New Avengers. Feminism, Femininity and the Rape-Revenge Cycle, Manchester 2000

Isobella Austin, Rape-revenge films are changing: they now focus on the women, instead of their dads, URL: https://theconversation.com/rape-revenge-films-are-changing-they-now-focus-on-the-women-instead-of-their-dads-155456

Carmen Maria Machado, How “Promising Young Woman” Refigures the Rape-Revenge Movie, URL: 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cultural-comment/how-promising-young-woman-refigures-the-rape-revenge-movie


文本:阿沛

校对:阿崔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