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终极pk! 来pick你的最爱 | 2020年 SRC 风景4+1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终期答辩

SRC SRC街景研究中心
2024-08-30

 导  读  


6月7日,2020年SRC风景4+1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在线上成功举行了终期答辩,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师生与企业代表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汇报答辩。此次“SRC风景4+1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易兰规划设计院共同举办。易兰规划设计院长期以来专注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营造和城市街景的提升,首提“街景重构”概念,与国内多所知名院校及研究单位成立了SRC城市街景设计研究中心。SRC风景4+1校企联合毕业设计是国内首创的将毕业设计聚焦于城市"街景重构"专题,以实际项目为导向的毕业设计,同时也是国内首创以建筑院校与农林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相结合共同参与的毕业设计。

本次线上汇报答辩在全网多平台直播,持续时长达八小时,有超过6000名观众观看了本次直播,受到学界与行业内广泛关注。


  2020年SRC风景4+1校企联合毕业设计活动LOGO


  主 持 人 开 场  

参与终期汇报答辩活动的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邵郁教授,景观系系主任吴松涛教授,邵龙教授,余洋副教授,张一飞副教授,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主任胡晓伟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郑曦教授,张晋石副教授,曹珊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张青萍教授,杨云峰副教授、王慧老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董芦笛教授,陈磊副教授,周文倩老师,杨光炤老师;易兰规划设计院创始人、首席设计师陈跃中先生,易兰副总裁唐艳红女士,易兰首席设计师工作室负责人李雪松女士,易兰项目合伙人高中鹏先生、魏佳玉女士;SRC城市街景设计研究中心李泽琨先生等。同时,我们还特别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设计总监夏子康先生毕设项目的甲方代表北京小堡艺术区投发公司副总经理袁欢先生。本次活动由余洋老师担任主持人。


SRC风景4+1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终期汇报答辩师生合影

  SRC风景4+1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终期汇报答辩网络虚拟教室




 嘉 宾 致 辞 


邵郁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感谢北林、南林、西建大三所兄弟高校导师与易兰规划设计院企业导师们给予同学们悉心的指导。疫情让我们无法面对面的进行这次联合毕设,虽然是一种遗憾,但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一个礼物,让我们记住很多,也反思了很多,反思我们的未来,以及我们能给这个社会所带来的未来,非常有意义。教育不是高校自己的事,我们都在共同推动着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SRC联合毕设工作小组已经走在了前面。感谢易兰设计院与兄弟高校,在这几年的合作中与哈工大结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与深厚的友谊。

陈跃中 易兰规划设计院创始人、首席设计师,SRC街景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人 :

各位高校学院的领导们老师们大家好。SRC校企联合毕设非常特殊,对高校、设计院、甲方来说都是独特的思考与体验。这次联合毕设经历了很多的坎坷,易兰的团队与导师们在紧张的组织工作中完成下来很不容易。城市街景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起点,不单单是功能与美学,它还渗透到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方方面面,是风景园林行业目前的学科前沿,同学们的选择是值得肯定的。这四所高校是我们认为最好的学校,易兰对各位同学也会一直敞开大门。感谢各位高校的老师同学,感谢易兰团队的小伙伴们,也感谢甲方也参与我们的活动。

袁欢 北京小堡艺术区投发公司副总经理:

各位嘉宾、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非常荣幸参加这次联合毕设活动。感谢易兰规划设计院把通州宋庄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SRC校企联合毕设为我们甲方提供了许多开发与建设的新思路。预祝本次终期答辩活动圆满成功,预祝同学们前程似锦。

吴松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系主任、教授:

感谢各个高校与易兰的导师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与付出,希望SRC校企联合毕业设计这种前沿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够长久地持续下去,越做越好。欢迎大家在疫情过后到哈尔滨做客。预祝本次答辩活动圆满成功,预祝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后前途光明。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小组成员:

刘康晟、王锡尊、富胤淇、孟凡钰、焦楠、沈孙乐、薛博洋(15级风景园林) 马逸飞(16级交通工程)

指导教师:

余洋、张一飞、胡晓伟 



未来城市学院

校训:未来回归简单 The Future becomes Simple


设计说明:

我们的设计场地为于北京通州运河商务区北区,定位为以运河为轴线的高端商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我们通过之前分析问题以及结合通州商务北区未来发展潜力,提出未来城市学院的概念,希望未来城市中人与人、人与城市学院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且让商务区的人可以更加在街道中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一种实验性并且更加符合人尺度的使用体验。其中包含健康学院、生态学院、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院,多方位解决城市街道各种不同的问题。

街道划分与设计目标

总平面图

人文学院部分是对运河文化、京城文化、场地拓扑结构、以及分享机制规划,体现场地中的人文关怀。前期通过对运河文化资源的分析,设计运河文化系统,将形象展示,历史文化科普等节点穿插在整个场地,加强运河文化暗示。


在生态学院部分,我们重点考虑的是绿地系统、雨洪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通过对场地绿地斑块、基质、廊道的整理,建立场地绿色网络。场地各细节部分考虑低影响开发处理,应对雨洪带来的问题。防灾系统的规划结合场地及周边绿地,逃生路线的规划能满足在突发状况下的人员疏散。

管理学院,设分时系统、智慧城市、管理运营三部分。分时系统考虑不同街道的属性与功能,设定年、周、日三套机制,能有效满足不同人群对场地的不同需求。“Life+”理念的提出让场地在未来自发的形成一些管理组织对场地进行管理,结合智慧城市系统的加入让人们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艺术学院下设夜景交互、导引系统、游戏系统。夜景结合导引系统能清晰梳理场地分区及结构,能使人群在场地中活动路线更加明确。游戏系统的加入也考虑到场地使用人群的心理状态,希望通过对街道空间的游戏体验设计加强人与街道的互动,增加人与人的交往频率,是很好的街道形象展示与提升街道活力的方式


人文学院部分是对运河文化、京城文化、场地拓扑结构、以及分享机制规划,体现场地中的人文关怀。前期通过对运河文化资源的分析,设计运河文化系统,将形象展示,历史文化科普等节点穿插在整个场地,加强运河文化暗示。


健康学院主要研究目标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设立场地的慢行系统,将车行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作整体串联设计,并利用一些特殊空间的氛围营造,给使用人群安心舒适的环境,并创造彼此交往的户外空间。


结合上述五个学院的研究目标,小组成员进行总体设计以及节点设计,将“未来城市学院”的理念与愿景落实在场地,希望可以给未来通州商务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想法,在落实的同时希望可以给未来创造适合生活的人居环境。



答辩环节

向上滑动阅览


郑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教授: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游戏学院,但是健康学院的讨论还不够深入。在这样比较高密度商务核心区,对城市界面与室外空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给人群产生了怎样的体验变化,可以再讨论一下。


董芦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教授:

同学们做的很有意思,通过艺术化的布局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在北京的气候条件下,对大家所做的艺术化场景,在使用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需要大家探讨。


夏子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设计总监:

1.景观规划层次(植物,亮化,设备,街道家具,指标系统缺乏细部设计说明)
2.与周边建筑的关系说明分析不足(与建筑半户外空间的连结)
3.游戏空间的运营以及与其它活动,生活的冲突
4.假日,夜间的活动,管理策略
5.商业零售之间的互动为何?
6.缺乏总体的主题定位(场所感,体验性,活力,需求问题),与传统cbd有何不同?
7.临水并不亲水的问题
8.各种空间尺度并不衔接
9.总体分析与个别街廓设计的衔接不足
10.总体表述与作业内容的表达很完整


王慧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师:

同学们的工作量非常饱满,设计上各具特色。在阐述过程中,虽然提出了学院这一里面,但是没有完整的说明白空间与学院的关系。希望同学们对一些小场地的设计与场地之间的联系再探讨一下。


魏佳玉 易兰规划设计院项目合伙人:

部分同学在设计成果中缺乏对植物设计的展示,也有同学在植物设计中用到了与当地气候不是很适宜的植物。植物是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之一,希望同学们再进一步阐述。


杨光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教师:

同学们需要再思考场地记忆的如何符号化,从单纯的符号进入到场景化,最终上升到场所化。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虽然设计了很多的活动内容,但是对服务人群的活动需求与时间段分布需要再做一个统筹。


李雪松 易兰规划设计院首席设计师工作室负责人:

今天的汇报非常精彩。可能由于汇报时间的限制,大家对前期规划的阐述有些不足。空间与建筑的互相渗透,也是公园城市的一个关键点,需要同学们再详细描述一下推导过程。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小组成员:

李珈莹、潘瑞琦、余卉、刘宇彤、顾骧、姜卓君、张雅茹(16级风景园林、园林) 任慧(15级城乡规划)

指导教师

郑曦、张晋石、曹珊

 

成员照片

 

LAB城市艺术实验场

——宋庄南区规划设计


设计说明:


通过与世界级艺术区的案例对标,结合上位规划与前期分析,我们提出宋庄定位和“LAB城市艺术实验场”的概念。将艺术作为试剂,运用创新手法使艺术结合商业、艺术融入生活,反应出富有艺术特色的活力街区。并依据主题提出了AB实验、LA实验、LB实验、LAB实验策略及相应措施。

总体规划


基于“LAB城市艺术实验场”和总体规划,小组成员分组对重点街景和地块进行深入设计,通过不同的街道定位确定相应的主题,运用实验性的概念和想法搭建艺术交流、展示、宣传平台,调节场地原有矛盾,重构街景。


徐宋路设计1:

在宋庄艺术实验场中以“焕活、传承、融会”为主旨,打造徐宋路三大实验区,进行街景重构的实验。规划街区结构为“一轴、五区、四心、多点”。主要节点有雕塑文化广场、快闪广场、商业体南区、艺博公园、纪念广场等。

徐宋路+商业体南


徐宋路设计2:

通过现状分析和前期规划,将徐宋路划分为一轴、四区、三中心多点式结构分区,通过联通、重塑、激活等设计策略,开辟艺术交流展示空间、延续焕活宋庄文化,打造高品质街道空间、搭建城市会客厅,最终构成以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复合城市街区。

徐宋路+小堡文化广场


徐宋路设计3:

徐宋路与中心绿地部分,将艺术试剂与宋庄记忆进行合成,生成了“不定格”街道的概念,并相应提出不定格时间、不定格流向、不定格温度三个策略。在交通、建筑等方面详细设计,最终形成汇聚商业、艺术与生活的核心街区。

徐宋路+中心绿地


小堡南街设计1:

设计整体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为核心进行展开。徐宋路两侧使用了不同的设计语言。其中小堡南街东侧设计理念是回顾以及延续宋庄文化,因此提取了表达出历史流淌的曲线元素。小堡文化广场代表了宋庄正在发展的现在以及正在展望的未来,主要采用了折线形的设计语言与较为鲜艳的铺装色彩。

小堡南街+小堡文化广场


小堡南街设计2:

小堡南街以艺术为原料,加上对艺术纯粹的追寻,这就是画家村的由来;南一街融合更多的智慧与创意,反应出更多的宋庄原创艺术作品;中心绿地融合艺术、商业、生活,反应出宋庄更美好的未来。过去现在与未来相结合,构成主题“穿梭于时空之间”。

小堡南街+中心绿地


潞苑北大街设计1:

本次设计地块位于通州宋庄艺术南区,设计结合场地日常购物娱乐、文化展示以艺术融入生活的主题,以建立宋庄印象、创造地标构筑、增设节事活动、修整临街立面、丰富植物配植等策略来打造体现宋庄气质、承载生态功能的对外门户街道。

潞苑北大街


潞苑北大街设计2:

结合定位提出“艺术定制”和“生态购物”实验性概念,着重打造门户艺术,改善生态体制。规划街区结构为“一轴、四区、五点”。主要节点有艺术剧场、展览花园、艺术沟通天桥、生态走廊、商业体北区。

潞苑北大街+商业体北


答辩环节

向上滑动阅览

邵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北林的同学设计体系比较完整,工作量充足,完成度高。我认为大学本科的学习目标是学习基本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同时也是设计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的目标是将五年的学习成果整合应用。街景重构还应该将原有系统的问题与重构的愿景阐述清楚。


夏子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设计总监:

1.宋庄空间特色是什么?建筑?空间?街道?体量?颜色?建材?特色为何?
2.现况发展或调整最需要什么?解决现有问题应该摆第一!
3.现有建筑与空间的分析不足(拆,修,改,重建)
4.缺乏细部设计的平,立面图(有尺寸)
5.景观具体调方案,整缺乏具体图面,多为效果图,落实执行的效果不足!
6.有构想,有策略,但以这样的尺度规模而已,设计成果不够具体!
7.街景中建筑物的部分是很重要的!(街道建筑型态,尺度缺乏分析与改造构想)
8.特色与有趣的空间是很重要的!(缺乏空间连结与系统化构想)
9.每位同学分析深度与表现成果不一
10.余同学前一位以及顾骧同学的内容较完整,分析构想与表达均较好
11.建议制作完整动画表达,否则不容易呈现规划效果!


胡晓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同学们对交通规划都有相关的考虑。交通的连续性应该考虑,有同学提出的七十米设置人行天桥不太利于连续性。同学们在交通设计后应该在平面图上体现出设计尺度。建议同学们对智慧交通系统再探讨一下。风景园林的理念对我们交通规划学科也有很多启发,谢谢大家


唐艳红 易兰规划设计院副总裁:

街景重构的设计是一个跨专业的课题,涉及到上位规划、建筑、交通、市政等等,那么我想提醒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的风景园林、景观专业在这类课题擅长方面什么?比如说宋庄这个街区有它自有的特征,宋庄的这个街景和学院路应该有什么不同。那么我们要分析场地独有的特点,找到解决这块场地问题的路径。比如说有没有考虑艺术家、公众参与、标识设计等等。


陈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

同学们的工作量饱满,图纸丰富,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设计比较完整。请同学们举例阐述对前期用地规划改动的思路过程。对于一些小场地,似乎与其他城市其他场地有很多同质化的问题,应该让设计再强调一下在地性,强调与在地人群的联系。


杨云峰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

大家的图纸量很大,有的图可以阐述的更详细一些,不必追求时间均质。在阐述中缺乏将框架与节点的结合,策略没有统一,容易让导师理解不清楚。确实因为没有去过现场导致大家的设计很难将在地性更好的融入。大家的效果图画的不错,但是部分图纸有脱离场地的情况。


王慧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师:

虽然对场地考察的条件有限制,但是同学们在前期其实将很多问题理解整理清楚了,但是没有很好的在设计中体现出来,比较可惜。压缩非机动车道策略,对人行道扩大了范围与功能,这种策略的依据需要再探讨。


袁欢 北京小堡艺术区投发公司副总经理:

框架与策略的统领关系有点凌乱。图纸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细看确实存在一些同质化问题,应该让每个场地有自己的主题,场地之间的动线安排应该规划清楚。对开发建设者来说,需要设计者给我们一个建设量的体现。植物设计上不宜郁闭度过高。水景设计要考虑北京的气候条件与水的来源。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小组成员:

苗慧婷、程蓓佳、谢榕怡、魏天恒(16级园林) 赵玥(16级风景园林) 闫婷(16级城乡规划)

指导教师:

张青萍、杨云峰、王慧



第二艺术“+”                   

——宋庄街景重


随着历史的发展,宋庄的社会结构开始变得复杂,各方的利益诉求相互间存在大量冲突,其根本是对土地权属和使用方式的诉求这样的矛盾,我们决定对宋庄进行改造,使其形成异托邦空间,满足不同主体的各种需求。

结合场地本身,其历史性在于宋庄共时并置了几个原本因历时性不同而不能并存的空间,展示了时间片段的叠加。通过对场地问题的总结,基于宋庄的异托邦空间特质,我们提出“第二艺术+”的设计概念街景设计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折叠,我们希望每一个进入宋庄这个异托邦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第二重身份,居住在宋庄的艺术家与居民,可以抛开成见,回归属于他们共同的异托邦,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探索异托邦的同时,可以在这个反身之镜中获得与城市截然不然的体验。


我们的设计分街景设计与街区运营两部分。由潞苑北大街和徐宋路定街景的主基调,多点结合,部分区域通过空间分离的手法形成异托邦空间,街景规划方面增加绿地,合理规划交通。街区运营希望以构建游戏社区的方式,达成一定程度的利益融合。

根据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分别将潞苑北大街、徐宋路小堡商业广场段、徐宋路文化广场段-小堡南街东边空地、小堡南街的分区 主题命名为头号惊喜、新手视界、创艺空间及秘密天台,分别对应游戏模式中的登陆通道、新手大厅、任务广场及生活区。

分区设计结合游戏模式介入的方式完成,预想宋庄是一个大型的现实增强角色扮演类游戏的实景地图,对宋庄的街景设计则相当于对游戏场景的设计,我们首先为宋庄设定了一个虚拟形象作为游戏的引导者,并将外来游客设为玩家,将宋庄内的原住民、艺术家、商铺老板等设定为其他游戏角色。

 在设计中,宋庄作为游戏实景地图,将场景设计在满足日常生活、游览需要,同时应承担触发游戏剧情的作用,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为所有游戏的参与者打造沉浸式体验。

生态方面在场地的生态规划中,运用了海绵城市、慢行系统、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扩大绿地面积,连接绿地系统,构建绿色网络,主要在沿街绿地和城市公共绿地中设置雨水花园,附近的建筑屋面改造为绿色屋面,使其雨水排入就近的雨水花园。同时结合透水铺装及连续行道树,完成场地中的水循环利用。结合雨洪管理APP方便相关人员查看当地实时情况。



答辩环节

向上滑动阅览

张晋石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汇报条理清晰。整个场地研究详实充分,对人群、物质空间调查详细,图纸绘制精美,查阅了研究文献作为现场调研的补充。宋庄小镇本身一方面有些问题,但另一方面也有场地潜质。做设计应顺势而为,有时不是去创造,而是挖掘场地的潜力。设计师个人的创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尊重场地本身的特质。不要把效果图理解成一种效果表现,更重要是表现设计。这组的图面表现采用插图风、拼贴风,容易回避场地本身的问题,更容易回避掉场地的潜质。不能回避空间的尺度感和设计感。

 

曹珊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设计成果非常丰富,完成度非常高。两点建议:一,对场地本身的分析和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场地本身背后所蕴含的特色和文脉。只有对场地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出打动人的设计。二,设计表达,需要进一步深化。比如效果图的深入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图面表达核心还是要表达设计的理念。另外场地现场以民房为主,现在设计的商业中心,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同周围村庄的形态的融合。

 

高中鹏 易兰规划设计院项目合伙人:

设计逻辑清晰。汇报方面,一因为这种线上的形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清楚设计内容,可以考虑加入动画解析。二对场地各个方面的解读,落到总平方面要表达清楚,一遍听者充分了解。表达清楚从场地解读推导到设计成果的合理性。三设计主题的回应,要在设计成果表达上体现。设计深度上,需要让设计真正的落地,让设计成果和场地实际相结合。

 

张一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副教授:

三个层次来说:一关于表达,很多图纸用拼贴插图的风格,比较适合表达整体氛围,设计细节相对缺失。比如立面,有些比例失真。二关于平面图用地性质划分,需要用标准用地类型来划分,可以更好的与规划结合。三关于交通和停车的问题,与周边地块交通结合的合理性,需要各位同学充分予以重视。



周文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系老师:

这次4+1 的模式,需要从开题到场地分析到最终的设计成果,需要是一个连通的闭环。我发现许多同学的设计成果,其实是和开始的场地分析相背离。这样引发了我们的思考,需要对设计深度充分思考。南林的图面表达非常精彩,但最后落地的设计手法,需要跟图纸的表达手法结合。设计最后的落地手法和表达形式和构筑物设计,需要表达出宋庄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让宋庄的当地人真正能够引起共鸣。街道不是平的,我们需要思考街道所涉及的真正的空间元素是什么,不能简单的从平立剖来理解,比如U型空间、第二天际线、界面、侧界面还有对景面等,面对不用的元素我们需要运用相对应的手法来处理


袁欢 北京小堡艺术区投发公司副总经理:

终期汇报“第二艺术家”的主题和游戏设定,比之前更加深刻,设计主线更加清晰。但前面精彩的主题和分析,在最后的设计收尾表达上没有强调出来。图面表达缺乏现场感,缺少人视角度,设计手法的细节没有体现出来。之前“修补”“更新”“改造”的理念和策略,后期并没有很好的体现。缺乏园林绿化方面的考虑。

 

夏子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设计总监:

1.各种型态规模的展销空间系统配置与设计
2.主客共享!使用者优先原则!
3.防救灾,送货的主要车行动线应有安排,保障基本车行需求。
4.各种服务空间,设施的比重为何?分布?以表达呼应各种使用者需求!
5.街景应包含建筑,空间型式,植栽,街道家具设施,招牌,亮化,指示系统等等。
6.口袋空间与院落等等的考量纳入系统(线性空间过于冗长,就无聊了!),如商业文化中心区就很有趣!
7.宋庄经过你们规划设计后,如何积极地呈现他的过去(记忆环境),现在(改善成果)与未来的预留发展与创意蓝图!
8.现代化智能的设施设计很好!模块设施也很好!故事线的安排也很好!
9.总体停车空间的安排配置很重要。
10.利用拆除与重建的过程,见缝插入公共开放空间很重要。
11,立体化的建筑空间设计是本组特色之一,很好,多设计才是!(中度改造的街区可适用)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小组成员:

石天慧、肖承芙、叶茜雯、谌贻萍、韩加米、周秦璇、倪安然、李歆雨、官豪(15级风景园林)

指导教师:

董芦笛、陈磊、杨光炤、周文倩



宋庄“新”生

——文化碰撞与空间变奏


设计说明:

宋庄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门户,其北邻首都国际机场、南接城市副中心客运枢纽,交通区位十分便利,同时宋庄也被认为是北京乃至中国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原创艺术高地。上位规划中,宋庄也被赋予多种定位。首先宋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同时被定位为城乡和谐、环境优美的绿色田园新镇。也是通州区的文化旅游窗口。

宋庄从最初艺术家的安身之所发展成为现在的艺术原创区乃至以后的艺术硅谷,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艺术创作、行为艺术、交易艺术品、艺术教学、策划展览等一系列活动,同时文化艺术节的发展也具有了一定的名人影响力和海外文化影响力。


我们提炼了关键词,结合规划,致力打造活力文化城和田园艺术村交相辉映的艺术创意城镇,从而实现文化碰撞和空间变奏。


我们引入了四个设计概念,主要通过各段主题区域来展现宋庄文化和生活,通过一条主要游线将每个片区串联起来,创造以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复合城市,那我们引入的四个主题概念分别为——入胜、盛聚、博艺、寄适。


我们对基地内的交通体系也进行了梳理,依据公交站点的分布和基地现状交通,合理设计了车流线、人流线以及自行车流线,实现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完整街区设计,从而达到交通方式多样化、基础设施便捷化、步行体系完整化。

基于场地定性与现状解读,以宋庄精神的新内核为切入点,从文脉溯源、智慧互动、艺术共享、商业活力四个方面的设计达到重塑宋庄精神、营造多样盒生活、串联慢行联通、构建商业活力带的设计目标。同时是小空间、大生活的代名词,是无限可能的代名词,是潮流艺术的代名词,也是极致生活的代名词。


潞苑北大街作为城市副中心北门户形象,凝练宋庄精神,因此提炼关键词门户形象、文化表述和历史再现,此区域主要打造步行体系,吸引人群,实现慢性联通,同时结合上位规划利用北侧规划绿环与东西两侧的城市绿环联通,打造生态廊道。


印象街区和徐宋路主要打造高品质步行街区,构建城市会客厅,同时体现商业活力,实现文脉朔源、智慧活动和艺术共享,进而重塑宋庄精神、营造多样生活、串联慢行系统、构建商业活力带。


小堡南街片区主要寄以旧情,适应未来。因此保留街区肌理基底,使文化元素再现,同时注入活力点,打破红线,寻找竖向空间的更多可能。


答辩环节

向上滑动阅览

唐艳红 易兰规划设计院副总裁:

西建大同学一共两组汇报,前一组人数比较多,感觉你们的团体感、汇报的整体连续感比较好,但要打分的话每人的工作分工还需要阐述的更清晰一点。第二组因为人数少比较容易分出每个同学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建议今后在汇报的最后,把大家的工作在汇总一下也许更好 。农业景观主题中农作物种植箱,需要更周详的考虑。叙事性景观中提到了“抑”和“扬”的景观,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的城市里,需要适当减少“抑”景观成分,更多提升“扬”的景观比例。

 

邵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设计逻辑思维:生态线、功能线、文化线,但欠缺了审美线的考量。现状、问题、策略的研究方法比较完善,得出的结论比较有可信度。景观设计语言的叙事性,很有新意,但理论研究基础需要清晰。生态廊道的定义,是否考量到相关理论元素,如斑块、基质的体现。

 

张青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

团队成员的详细设计,和整体思考,亮点很多。西建大的角度同南林非常不同,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的设计地块和设计主题,这样每个设计主题的完整度比较高,但是各个设计之间的相互衔接就容易产生问题。总体规划、整体交通总控,在汇报的时候也没有很好表现。每个人的主题比较自我,有的主题不具备落地性。当地居民和外来艺术家,在这个地块的使用中有矛盾。设计更注重了场地的艺术表现,重视了艺术家的诉求,但忽略了当地居民的使用需求。

 

杨云峰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

设计的整体布局的逻辑性有点欠缺。“5g共享户外空间”的主题,在技术层面的具体落地方法需要考虑。场地现状是否有做夜光跑道的必要性,有待商榷。

 

魏佳玉 易兰规划设计院项目合伙人:

设计中一直在强调城市的林下空间和森林城市的概念,很契合现在的城市设计的发展方向。“街道味蕾”将芳香植物应用到设计中,是一种非常好的理念。通过流动动线串联不同的业态,有点类似成都的宽窄巷子。需要重视设计的门户形象,如城市主干道上的车行交通界面需要重点设计。有的主题定位,如农业景观定位的合理性需要考虑。三个不同区块的儿童活动空间,他们的共同性和益智性方面需要综合考虑。

 

高中鹏 易兰规划设计院项目合伙人:

每个同学对设计主题思考的角度都不同,工作量很大,考虑很周期,也运用了许多设计手法,但还是欠缺打动人的亮点。主题、愿景、定位,在后期的设计中需要得到充分的诠释和聚焦。设计主题可以更加细化,以避免后期设计针对性不足。要重视空间的合理性,不能通过强加一个设计主题的方式来主导项目设计。景观设计中,空间美学非常重要,不要去罗列组合空间,尤其是宋庄这种小项目,不要堆砌过多的节点,要让设计有温度,就需要从整体上考虑空间的美学。

 

袁欢 北京小堡艺术区投发公司副总经理:

设计做得非常细致,有深度,表达非常到位。但每个地块的设计和整体规划缺乏联系,与“宋庄新生”的主题缺乏呼应。



 互 动 投 票


 终 期 答 辩 活 动 总 结 发 言 


郑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教授:

这次的毕业联合设计非常成功,作为本科答辩,本次汇报水平非常高。不同学校对同一个项目有不同理解,一个团队里的不同成员对地块理解也不一样,这种交流机制给我们的设计成果带来了丰富的多样性,这也是SRC联合毕设的一种创新。街区是整个城市环境的基础单元,是人居环境最重要的单元体,无论是风景园林、城乡规划或建筑学专业,都可以找到一个交汇的点。并且街区是不断随着时代发生改变的,与人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关系,比如当下正在推动的地摊经济,包括公众的安全社交距离和隔离的设置问题,包括未来5G技术发展推动的智慧街区,都会对街区的尺度发生非常紧密的关系。这也为“街景设计”这个课题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唐艳红 易兰规划设计院副总裁:

由于今年疫情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同学们克服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首先对你们的成就表示祝贺。本次毕设最终的设计成果比较大胆、无拘无束的表达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也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给了我们在设计院中做常规设计的从业者许多启发。街景重构涉及的面非常广,包括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回到街景设计的原则:包括慢行的联通,文化的包容,功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我们做设计的时候,不要求你在哪个方面特别突出,因为设计是需要综合协作,各专业相互配合,我们需要的不是处理每个专业问题的能力,而是与不同专业人士配合的能力。希望你们通过街景重构的设计课题,学会发现场地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路径。在此也对哈工大、北林、南林、西建大高校的老师们、易兰的同事们和甲方的深度参表示衷心感谢。使得大家能够能顺利的完成这种实战特点的毕业设计课题。最后,祝福各位同学,在毕业前最后的大学生活短暂阶段,以及之后无论是走向社会还是继续深造,希望这段经历让你们有所收获,并预祝你们一切顺利。


张青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

我们四个多月的SRC校企联合毕设,今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今年哈工大组织的线上毕设,非常好,明年南京林业大学需要吸取相关优点。无论老师还是同学,我们思考同样的问题,我们决绝同一块场地。希望若干年后,你们有机会到设计场地重游,能够看到现在的影子。无论今后你身在何处,当你想到这段经历,能够讲出许多故事让你自己感动。感谢参与这次毕设的各个高校和易兰规划设计院,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在风景园林教育上做出更多出色的成绩。


董芦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教授,SRC街景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人

“街景重构”的命题,是在我们国家高密度聚集城市和后车行交通时代下,城市的户外生活空间形成了资源短缺,就迫切需要将城市街道重构,转化成为社会公共休憩交往的空间,和生活服务产业空间(地摊经济)。街道第一次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规划;第二次,就是我们在做的街景重构设计。这正是这个命题的重要意义所在。街道空间的风景园林化,是落实和推动街景重构衍变,也是风景园林专业重要的任务之一。今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体现了在复杂的利益需求和基础条件制约下,如何通过街景重构设计,来形成文化的转成和人文关怀正义公平的实现,把艺术情感的力量通过空间展示,同时能够改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和品质。

这次SRC校企联合毕业设计,为街景重构设计,贡献了多样的规划空间设计逻辑。哈工大用大理念统筹多样化空间的体系化,用示范性的节点展示了实现过程。北林通过小节点场地,来整合复杂变化因素,以实验性的建构来实现艺术体验的实验性。南林通过生活场景剧本化场景化的构思,来引导设计,让场地技术成为场景功能支撑。西建大以场地文化来构建街道空间秩序,形成文化叙事的空间逻辑,探索了不同途径下进行街景重构的更多可能性。今天的答辩,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思考,文化在街道空间传承中的社会性逻辑是什么?街道空间是会成为生活的日常,还是一种仪式?风景园林丰富的要素赋予街道的生机和力量,如何通过细节的设计来让人感知?这些问题就星星之火,引发我们更深度的研究和探索。


邵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祝贺,第一这次四校加一企的活动圆满成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第二祝贺同学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四个学校都非常系统完整的完成了设计任务,每个学校各有千秋;第三,这是我们的结点和起点,即将迎来新的人生征程。总结,第一,同学们需要对这次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包括设计方法、理论、技术、团队合作等的得失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第二对这次活动的总结,通过组织这种多校、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是否达到了活动组织的初心,有哪些得失。


余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SRC街景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人、秘书长:

因为今年特殊的情况,为我们这次的活动组织提出了很多挑战。第一感谢雕塑家刘洋,宋庄这个项目对于许多同学来讲是非常陌生的空间,并不能直观感受艺术家的空间感受。我们邀请了雕塑家刘洋跟同学们分享了作为一个艺术家对于宋庄的感知,以及作为艺术家的状态。第二感谢易兰设计师李雪松和西建大老师周文倩,我们进行了许多的讨论和沟通。通过这半年线上毕设的组织,带来了一种新的交流模式和新的教学模式。变革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成果,这种线上交流和数字化记录会留存在网上成为资料,拉长了时间,扩展了空间。这种纷至沓来的技术变革和信息爆炸,也许让我们疲于应对,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这更需要我们保持明确一个方向,才能保持更清醒的头脑,有助于我们的自身发展。今天不是句号而是分号,是一场非常长的大课,我们老师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经历,也希望在特殊阶段给同学们一个特殊的回忆,这个回忆会像美酒一样越来越醇香,我们对你们的关怀和期待通过时间慢慢渗透给你们。预祝同学们前程似锦。


本次SRC风景4+1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终期汇报答辩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终期汇报答辩回放录像正在整理中,后续会上传至视频网站,敬请关注本公众号后续报道。


系列活动回顾

点击下列图片链接查看近期系列活动




推荐阅读:



扫描二维码添加SRC小编微信

获取更多动态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SRC街景研究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