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玄学:What's Your Name
作者 | 凯娃子 太喜
插图 | 网络
编辑 | 凯娃子
前几日和一位叫王磊的同事在大悦城约饭,走到三层转角时,一个广告牌让这位兄弟浑身战栗,只见亮红色LED上赫然写着13个大字:王磊,你女朋友喊你清空购物车!
王磊惊呼一声:What!我特么根本就没对象啊。一转念,他又立马掏出手机,拍下这段喊话准备发条朋友圈:「母胎Solo」二十余年,终于找到归宿。姑娘你联系我,别说清空购物车,咱就是买辆车都行!
可还没等他摁下「发布」键,LED上的喊话摇身一变:张伟,你女朋友喊你清空购物车!唯一不动的是左下角的落款:「618 网易考拉海购」。我突然反应过来,这广告的套路真是防不胜防。
我们每个人身边几乎都会有一个叫“张伟、李明、刘洋、王磊…”。之前有一份《中国首份姓名报告》,里面列举了中国重名最多的的30个姓名。
中国重名前三十强
网易考拉就是利用大量的「重名效应」,吸引将近750万重名的「张伟、王伟,王芳,刘洋…….」在看到这个广告牌位时惊呼一声:What!
「重名」在中国是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你若在街上大喊一声「王磊」,恐怕十几个人都会回头望着你问:叫我干嘛!
这样尴尬的场景跟中国人的取名用姓密不可分。中国人多姓少,目前使用的姓氏约为 3050个,在汉族中有87%的人仅用了100个常用姓氏,而在这100个姓氏中,李、王、张、刘、陈、杨等 19个大姓的人口占了汉族人口的 55.6%,即全国大约有一半人口只使用这 19个姓氏。另外,当今社会单名盛行,也就是二字姓名较多,这也大大增加了重名的概率。
但若放之古代,「重名现象」恐怕就大大减少了。因为古代人的取名用姓有着一套繁复的程序和规矩。
1
古人怎么聊 What's your name
不同历史时期的姓名,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取向。
夏商时代(公元前1800年),古人们崇拜太阳神,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分别叫做「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种崇拜太阳神的习俗被引进了夏商帝王的命名中,于是就有了像夏朝的胤甲、孔甲、履癸。
到了两周(公元前500年),取名奉行「五则六避」,其明确指出了取名应忌讳什么。鲁桓公儿子出生,「公问名于申繻」,申繻回答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正所谓有假——「取于物为假」,即以婴儿出生时发生的事情来命名。孔子的儿子出生时,有人送大鲤鱼表示祝贺,于是孔子借这件事给儿子取名「鲤」,字「伯鱼」。
孔子为其儿子取名为孔鲤
另外周人取名还讲究六避:不用国名,不用官名,不用山川名,不用隐疾名,不用牲畜名,不用器币。比如古代将牛、羊、猪等畜牲用作祭祀时的供礼,如果取名自牲畜,那就不能用牲畜来祭祀了。
南北朝(公元500年)是佛教盛行的时代,佛教对当时人们的意识产生很大作用,因此这一时期的人名全是佛教的影子,诸如菩提,普贤,文殊,弥陀等等,西域味儿十足。南北朝的道教同样盛行,因此这一时期二名中常用「之」字。书法大师王羲之一家三代人:王羲之——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桢之、静之。
到了唐末宋初,佛道渐衰,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巩固,所以一般文人爱好取名“文雅士”等字。同宗血统也使得「字辈谱」渐渐流行起:取名时按谱用字,凡是同宗同辈,一代选用一个固定的字表辈分。字辈谱的流行,使命名形式由「姓+名」改为「姓+字辈+名」,譬如李清照,李清闲,李清晰。这便很接近现代人的取名选姓的方式了。
宋朝常见的“字辈谱”
非常有趣的是,古人的审美也植入到了他们的取名中。在以肥为美的年代,古人名字里就常出现“肥”字,比如春秋鲁国大夫「季孙肥」,西汉初年的齐悼王「刘肥」。更厉害的是,北魏的高育曾经被太武帝赐爵「肥如子」。
2
王建国和王浩轩之间
差了100个王图强
在如今爷爷奶奶一辈的人名中,带有「福禄喜寿,荣华富贵」等字眼的比较多。新中国成立前,大部分名字带有祈求平安长寿的色彩。
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名用字多有建设国家振兴中华之义。所以在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多用“建振兴昌盛”等字命名。
我们对新中国成立后30年各阶段人名做了一个小的调查,结果惊喜地发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0年)
郑解放、泰建国、叶南下、高正明
抗美援朝时期(1950-1953年)
宋卫国、方卫平、邓援朝、姚抗美
20世纪50年代中朝(1954-1957年)
高建设、申互助、色和平、张建强。
大跃进年代(1958-1959年)
孟跃进、滔胜天、藏红花、王超英、方卫星
文革时期(1966-1976年)
黄文革、张要武、郑红卫、李造反、齐忠红
文革后
韩振兴、李跃华、朱富旺、姜文明、申学文、黄献礼、高四化
每个人时期的名字都有着特定的时代含义,从1984年在北京召开的姓氏、人名用字分析统计成果鉴定会来看,取名用「红」字的额度越来越高,第一时期(新中国成立前)仅占0.136%,而到第三时期(文革十年)则猛增到2.15%,跃居人名用字首位。
2000年左右,随着身边的外国人变多,沿海地区的父母开始流行给宝宝取洋名字,于是班级里总会有个叫“安妮”或者“安琪儿”的女生。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有11个华盛顿、3871个乔丹、754个戴安娜和16个金正恩。
到了现在,取名更多地强调好听好玩有记忆点。为了避免「重名现象」,父母们也是煞费苦心,从四五字名(如:易烊千玺)到名人混杂(如:王因斯坦),再到生僻字怪字(如:张壄嬿),更有很多孩子无辜躺枪,父母「无心插柳柳成荫」,为商家做起广告营销,比如这位「果粒橙」先生。
网友调侃“果粒橙”的名字
而在2016年新生婴儿姓名统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梓萱」和「浩然」,怀孕期间的妈妈们言情小说和韩剧确实没少看。
3
你的名字暴露了你的出生地
不同历史时期的姓名大有文化和槽点可挖,不同地域的姓名更是如此。
北师大文学院王泉根教授曾在重庆遇到过这样一件趣事:某日医院就诊时,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医生问了姓名、年龄后,不禁高兴地说:可把你找到了!王教授一脸懵逼。老医生解释说,他是浙江绍兴人,已有数十年没回故乡了,计划退休后回去看看,很想找同乡人了解一下去绍兴的交通情况。
他见王教授的名字中有一个「根」字,于是断定他是绍兴人。一问果真如此,王教授是在绍兴市上虞县出生的。
原来,绍兴人取名用字喜欢选用「根」字,如龙根、苗根、志根、学根等。鲁迅先生一岁时曾被大人领到长庆寺拜和尚为师,师父给他取了一个法名,就叫「长根」。鲁迅的笔名「长庚」就是由长根来的。
鲁迅是绍兴人,其笔名叫“长庚”
绍兴人还喜欢选用「阿」字取名,如阿贵、阿兔、阿三。此种风习在浙东乃至上海都较流行。阿字在绍兴、上海话中结构能力十分强,它经常作为词的前缀出现,用途甚广,比如阿伯、阿叔、阿哥;用于子女排行,可叫为阿大、阿二、阿三……其他还有各种用途,如「我们」叫阿拉,反应迟钝叫阿木林,对小孩子昵称阿囡。
由此看来,取名用字深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取名用字最能体现地域性特征的是山西人。山西人取名(主要是农村)有两大特点,一是爱用反义词。为人父母者,总是盼子成龙,望子女长得俊俏,而山西人给孩子取名却偏偏喜欢选用丑、赖、傻、憨等贬义字,如二丑、丑蛋。
其实小孩并不丑,而是父母爱至极点,故意反说。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取的名字却是赖狗、傻宝、憨子。孩子瘦弱胆小,父母就给他取以凶猛强悍的动物名字,如虎娃、龙龙、虎子等。
山西农村小孩常见“狗蛋”等别称
以前广东人取名爱用「帝」字,如孙中山先生的幼名就叫「帝象」。1879年他就读于檀香山英教会所设的意兰尼书院时,就是以帝象”Tai-Cheong)幼名注册的。当时广东男子取名惯用“帝”字,因为当地习俗信神,凡儿童出生未久,其父母即膜拜所信奉之男女神像,称为「谊父母」,并作为孩子的名字。如孙中山的幼时塾师叫郑帝根,邻居有叫杨帝卓的。
另外广东人取名前多会先算命,从五行来看命中缺什么,便用名字来补,如刘鑫鑫、李森森、王淼淼、方炎炎、郑垚垚。《围城》里的方鸿渐的名字就来自渐卦上九爻(第六爻,阳爻)的爻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除了名字,姓氏文化在中国的地域差异更加明显。「李王张」是中国目前姓氏人数最多的三个大姓,它在全国的分布范围及其广泛。
李姓的全国密度分布图
李姓在西南、华北是常见的姓氏,在全国的分布集中于河南(10.8%)、四川(10.1%)、山东(8.3%)三省,其次分布于河北、广东、湖南、湖北四省又集中了李姓的23%;东北地区的李姓密度也较高,三省李姓大约占全国李姓人口的10%;河南省为李姓第一大省,占全省总人口的10.2%。
王姓的全国密度分布图
东北地区、河北东部、山东大部、江苏北部、安徽东北是王姓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2.3%,王姓3007万,约占全国王姓的33.8%;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地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地区;而北方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位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河南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1.5%,为王姓第一大省。
张姓的全国密度分布图
山东、河北、东北地区、江苏和安徽北部是张姓人口最多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5.3%,张姓人口3341万,约占张姓总人口的39.4%;在河南、山西大部、四川、湖北、安徽南部、浙江北部张姓人口较多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6.1%,张姓人口2098万,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4.7%;山东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4%,为张姓第一大省。
4
名字取得好,恋爱谈得早
人们常拿彼此的名字开涮,名字不仅是人们相互称呼的代号,也是社会心理和文化认同的纽带。
这些千奇百怪的名字一方面影响我们的心理状况和行为, 如心理调节、犯罪行为、甚至寿命长短等。另一方面名字也会影响着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如对其身体吸引力、性格的评价。
网上常有的“姓名测试”,名字影响着一生
国外学者Twenge 和 Manis就发现对名字满意度低的人心理调节能力较差。当人们对自己的名字较为满意时,其对生活满意度高、情绪调节能力好。也就是说,名字的好坏可能决定你的性格和情绪。
另外,名字在应聘和社交网络中发生着某些神奇的化学反应。
在某些应聘中,由于名字包含了民族、阶层、性别等信息,招聘者从名字推断的信息会影响对求职者的评价,来决定会不会给他面试的机会。在求职中,HR无法掌握应聘者全部信息的情况下,应聘者的名字成为重要的信息提示。通过研究名字对应聘者求职的影响可以考察求职中的歧视现象, 如种户籍歧视、性别歧视等。
值得一提的是名字带来的户籍歧视,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差异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尤其是教育差异。而这种教育差异体现在父母为孩子所选取的名字上。研究发现,母亲的受教育水平会影响孩子的名字,所以城镇和农村的名字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一个叫「郑春花」的女生,从名字推断她更可能来自农村。
德国有一个著名的交友网站「e-Darling」,用户名字的好坏给他们带来了差异巨大的交友体验。相比拥有积极名字的约会者,拥有消极名字(没有吸引力、不受欢迎的名字)的约会者,被网友首次访问的次数较少。单身人士宁愿选择单身也不愿考虑跟一个消极名字的人约会,这就使得那些拥有消极名字的人自尊心变低、吸烟更多、接受的教育更少等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社交软件上五花八门的名字
目前在中国几大有名的交友网站上,介绍求偶者时一般呈现“名字、年龄、居住地”等简单信息,此时名字给他人的印象很可能直接影响对名字主人的第一印象。
另外,奥地利一项基于Facebook的研究发现名字的好坏会影响人们在互联网上的社交互动行为,一个拥有积极名字的人在 Facebook 发出好友申请后被接受的概率(39.3%)明显高于一个拥有消极名字的人被接受的概率(22.9%)。
一个人的名字确实神奇,它很可能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婚娶和失业。
比如一个叫「史珍香」的女孩,即使多爱笑,她一生的运气估计都不会太好;而叫「刘龘(dá)翾(xuān)」的少年,但愿你最好一辈子都不被老师罚抄名字。
看到这里,惟愿你能时刻警醒自己:你的名字输在起跑线了不可怕,绝不能再让你孩子的名字输在起跑线上。(大误)
参考文献:
[1]王泉根. 当代中国人取名用字的时代性与地域特色——中国人名发展简史之九[J]. 寻根,2012,(04):121-124.
[2]苏红,任孝鹏. 名字的心理效应:来自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2015,(05):879-887.
[3]李娜. 汉人取名的语言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4]王泉根. 中国人取名用字的地域特色[N].北京日报,2013-01-14(019).
[5]李宇东. 当代中国两性取名文化对比研究[J]. 科技资讯,2016,(20):128-130.
[6]Laham, S. M., Koval, P., & Alter, A.L. (2012). The name-pronunciation effect:Why people like Mr. Smith more than Mr. Colquhou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Social Psychology, 48(3), 752–756.
[7]Lieberson, S., & Bell, E. O. (1992).Children's first name: An empirical study of social tast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8(3),511–554.
[8]Gebauer, J. E., Leary, M. R., &Neberich, W. (2012). Unfortunate first names: Effects of name-based relational devaluation and interpersonal neglect.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3(5), 590–596.
[9]Greitemeyer, T., & Kunz, I. (2013). Name-valenceand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in Facebook: Their compensatory effects on friendship acceptance. The Journal of SocialPsychology, 153(3), 257–260.
点击文字链接,可查看以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