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考察报名(9.6-11)| 民族·喀什·解码西域:多元一体的共生地带
在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历史时空中,“西域”因其地理空间上的枢纽性,宗教文化上的多样性和历史传统上的融合性而充满着神秘与传奇的色彩;而在广义的“西域”范畴内,位于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被称为“南疆”的地理空间又尤为重要。
这一区域主要以喀什为中心,主要包括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山脉高原,它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既有寂寥荒凉、人迹罕至的戈壁大漠,也有商贸繁荣、农耕发达的绿洲聚落,还有雪山耸立、牛羊遍地的游牧文明。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商贸往来的必经区域,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地带,同时,这也是轴心文明的中间地带,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共生地带。
今年9月,我们邀请你与优秀学者一起深入南疆,探寻文明何以交汇,多元何以一体。
01
西域:轴心文明的过渡地带如果我们从纯粹地理角度打开“西域”就会发现,西域处于整个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也是广义上的“中亚”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用“游牧-农耕交错”概括这一区域,也可以用“商业贸易发达”来理解这一空间,但构成我们理解这一区域底层逻辑的最重要视角,乃是这一区域在空间与时间层面的双重破碎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过渡地带”的历史效果。
一方面,包括南疆在内的广大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始终无法克服其周期性的继承危机,这就构成了在时间上的破碎性,这一地区始终缺少能够长时间统治的内生性强势政权;另一方面,雪山、高原、荒漠、绿洲交错分布的这一区域,存在着不少生活在绿洲地区的农耕族群,但是,由于绿洲规模很小,彼此被大漠戈壁相隔开来,这又形成了空间意义上的破碎性。
这样一种双重破碎性形塑了下述历史效果:在进入现代之前,这一区域无法成为轴心文明的核心地带。农耕的绿洲定居区域由于本身规模较小,因此总是无力保护自己,而游牧部落又由于在时间上的破碎性无法形成可以长时间治理的帝国王朝。
由此,这一区域在历史上产生了鲜明的地缘政治特征:其一,在进入现代世界之前,这一地区总是会有某种强大外部力量介入此地,例如公元前300多年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8世纪初的阿拉伯帝国以及盛极一时的盛唐王朝。
其二,外部力量无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都会由于该区域特殊的地理状况和高昂的治理成本,只能在这一区域进行间接统治,这就保留了这一地区符合自身社会历史结构的自我主体性。
其三,这一定居区域的诸多城市,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空中彼此互不隶属,既从不长久地被外部世界直接统治,又在高频度的相互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塑造,形成了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一区域也形成了一个“游牧-定居”共生体。
02
丝路:欧亚大陆的走廊枢纽自然地理条件与地形地貌特征是文明得以生成的约束条件,而人类在历史情境中的社会行为则是文明得以演化的关键密码。
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这一区域所具有的过渡地带属性,使得交错性分布的绿洲河谷与高山草甸各自形成了自身的“自治”传统,而这又天然地适合于贸易对于自由秩序的要求。由此,商贸枢纽也变成了这一地区的历史命运。
处于地理意义上的中亚地区,在历史中形成了包括撒马尔罕、布哈拉、喀什噶尔、和田、叶尔羌、库车、鄯善等在内的商贸名城,而喀什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东方与西方,罗马与大秦,正是藉由这条贯穿东西的商贸走廊建立起生生不息的连接。
如果说商贸往来基于人的形而下需求,那么宗教文化的往来交互则是基于人对于彼岸世界的形而上的探求。历史上处于几大轴心文明交汇过渡地带的“西域”,伴随着连绵不绝地贸易往来和零星爆发的局部战争,这一区域也成为不同文明相互遭遇、相互融合的自由通道。
诞生于印度本土的佛教,便是通过这一区域传播到中国的,却也衍生出与印度佛教截然不同的形态,从而进一步激活与释放了佛教本身的可能性。不仅如此,伊斯兰文明也是在这条通道上与佛教文化、儒家文明发生关联,并互相影响、互相塑造,文明本身也在这一时空中,互鉴共生,在层累的历史中刻画着人们的生活世界。
03
一体:中华民族的时空场域以喀什为核心,西至塔什库尔干自治县的南疆地区,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他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复杂绵延的历史中,衍生出了与中原地区复杂的政治关系。从清政府在18世纪平定喀什噶尔叛乱开始,这一地区的政治关系日趋稳定,各民族之间在频繁的日常交往中也形成了越来越稳定和谐的关系。
整体而言,维吾尔族生活主要生活在绿洲平地上,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养羊业为辅的生计结构,而在南疆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山地,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和蒙古族的人民又以游牧为主体的方式生活在一起,在这样一片空间中,形成了游牧-农耕的共生体系,并经由散布于绿洲的一系列商贸城市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经济-宗教-文化的复合型共生系统。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形成了独特的生计经济模式。不过,人固然是观念的动物,但人也更是习惯的动物。日常生活世界中的紧密协作、团体共生在现实层面促成了不同民族在宗教信仰上的相互尊重和在世俗生活中的彼此理解。这一区域也成为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绝佳历史场域。
在西域,我们将揭开南疆神秘的面纱,解析文明共生背后的底层逻辑,探寻多元一体背后的历史密码。
04
行程安排05
主理学者孟庆延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著有《源流:历史社会学的思想谱系》《谁的问题》,近年来围绕近现代中国的政治革命、社会转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
席会东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现任教于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西北历史研究所
主要从事地图史、城市史、边疆史地、中外交流史、丝绸之路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著有《中国古代地图文化史》《三秦经纬——陕西古代地图集》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施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著有《枢纽:3000年的中国》《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破茧:隔离、信任与未来》《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 鲜血、大地与主权》等。
06
报名方式获得报名信息国庆境外游学精选:意大利、俄罗斯、埃及、希腊、塞尔维亚……
「重构日本」人文之旅(12.25-1.2):10个关键词,5大城市,穿越古今
与许纪霖同游湘西(11·5-10),体验沈从文林徽因的苦难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