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对了,做什么都容易成功;生态位错了,做什么都容易失败。-
*生态位对了,做什么都容易成功;生态位错了,做什么都容易失败。
*什么是生态位?它为什么重要?
意思是「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占据一定的空间,发挥一定的功能」。
一、原始生态位
二、现实生态位
①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胜出:
②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死亡:
③蓝海变红海,弱者需要寻找新的原始生态位:
三、生态位重叠
四、错位竞争
如何寻找生态位 ?
一、个人的生态位
向内看+向外看。
①先量自己的筹码
②再找自己的天堂
筹码+天堂,就完成了整个向内看的过程。
什么是向外看?
有三个重要的指标:市场规模+变现能力+竞争对手。
二、企业的生态位
也是从三个维度去分析:市场规模+变现能力+竞争对手。
市场肥+好变现+无对手+有基因,
如此才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好战略。
*来源;思维有了模型
*作者:模型君
*经授权转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内容仅作为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建议
生态位对了,做什么都容易成功;
生态位错了,做什么都容易失败。
为什么它这么重要呢?
因为人也是生物,但凡生物就必然遵循一些基本的生存法则,比如错位竞争。而生态位就是一门研究生存与竞争的学问。
所以,不论是动物也好,人也好,还是企业也好,都有自己的生态位,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才能在这个世界更好的生存下来。
很多人花了大几千,甚至大几万的钱,去学习职业规划、学习品牌定位、学习企业战略,最后好像什么也没学到,该迷茫还是迷茫。
因为市面上很多课程教的都是术层面的东西,没有深及本质。用老子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那么职业规划的道是什么?定位的道是什么?企业战略的道是什么?就是生物学所说的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生物学思维,最初是由J.Grinnel提出,用于研究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后来逐渐被发展完善,并开始延伸到商业领域。意思是「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占据一定的空间,发挥一定的功能」。怎么理解这句话?其实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玄机,它只是第一原理 ,从它引申出来的东西,才是我们要去努力理解的东西。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这很好理解,对吧?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吃鱼,有的鸟抓小鸡。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进化出如此纷繁复杂的生态系统?我百度了一下,全世界大约有26000种鱼,也就是说就鱼而言,就有26000种生态位。最让我感到奇葩的是,这个世界居然有种叫做食蚁兽的动物,就是这货,长得贼大,舌头贼长,看起来贼吓人,结果只吃蚂蚁。。。如果我们所有物种都是一样的生态位,我们吃一样的食物,住在同一个空间,能不能和睦共处呢?
能!前提是资源是无限的,食物无限,空间无限,这样物种间就没有竞争,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能和睦共处。这种没有竞争、没有天敌的生态位,就叫做原始生态位。
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蓝海市场。虽然说资源不是无限的,但是基本上是完全够用的,所以大家可以相安无事。就像我们的祖先“鱼”,一开始这个世界上只有鱼,大家都生活在远古海洋里,由于资源丰富,所以物种间的竞争不激烈,大家都可以生活在同一片远古海洋里,享受着同样的资源。
但是这种状态不会一直维持下去,因为一旦资源充足,生物就会疯狂繁衍,所以每个物种所分得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少,直至达到一个阈值——部分生物靠现有资源已经很难生存。这个时候,弱者就必须另谋出路——去寻找新的生态位。
于是我们的祖先开始从海洋来到了陆地,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陆地又是一个原始生态位,资源够用,没有竞争,没有天敌。
但是这种状态也不会维持太久,因为一旦资源无限,生物就会疯狂繁衍,所以每个物种所分得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少,直至达到一个阈值——部分生物靠现有的资源已经很难生存。有的吃草,有的吃肉,有的会飞,有的行走……最后每个生物都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大家互相制约,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平衡态。好,我们现在来梳理一下,从人类的整个进化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发?
在事物一开始的时候,由于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很大,所以竞争不激烈,大家都可以活得很好。这就是我们常说蓝海市场,第一批进入蓝海市场的人也被我们叫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但是蓝海不是永恒的,因为地球上的资源不是无限的,竞争者很快就会涌入进来。于是每个人能分得的资源开始越来越少,竞争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直至达到一个阈值——弱者无法靠现有的资源生存下去。
①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胜出:第一批吃螃蟹的创业者,一定要在巨头进来之前,迅速做大,形成规模效应,这样当你跟巨头的生态位发生重叠的时候,就是他死你活。这也是为什么创业者需要拉投资、需要烧钱的原因,就是为了在巨头进来之前,运用先发优势,迅速做大,然后成为绝对的强者。
②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死亡:如果第一批吃螃蟹的创业者一直磨磨蹭蹭,没有利用好先发优势,导致巨头进来的时候没有人家强,最后只能是他活你死。想一想某讯、某巴巴,它们利用雄厚的资本,以及超强的组织能力和技术优势,杀“死”了多少创业者。残酷吗?残酷,这就是商业世界,跟动物世界一样,弱肉强食,适者生存。③蓝海变红海,弱者需要寻找新的原始生态位:最终不论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胜出,还是巨头胜出,这片蓝海都将变成红海。如果你觉得你干不过人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寻找新的原始生态位,在那里成为第一。不要在有巨头存在的生态位里拼第一,要去新的生态位成为唯一。这方面张一鸣和王兴做得很棒,社交有腾讯,电商有阿里,没关系,我们还有新的生态位,比如外卖、短视频。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的「小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在一个小的生态位中的优先地位」。
造成上面这种激烈竞争现象的原因是:资源有限+生态位重叠。
资源有限并不能导致竞争,但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果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发生了重叠,那么必然就会出现一个结局——只有一个物种能活下来——更强的那个物种。如果你想活下来,只有一条路可选——放弃现有的生态位,去寻找新的原始生态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不得不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从海洋来到陆地的原因。去新的生态位还有一线生机,留在现有的生态位就只有死路一条。
当资源有限时,没有两个物种能在相同的生态位共存。——生态学家 高斯
这种通过寻找新的生态位,来避生态位重叠,从而避免激烈竞争的生存策略,就叫做错位竞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的生物,奇葩如食蚁兽、蜂鸟,都是错位竞争的结果。
想一想,淘宝都那么强大了,为什么京东还能做起来?淘宝和京东那么强大了,为什么拼多多还能做起来?淘宝、京东、拼多多那么强大了,为什么蘑菇街、一号店、唯品会、当当网还没死?
因为虽然电商这个市场是有限的,但是淘宝、京东、拼多多、当当网,它们的生态位并没有完全重叠,淘宝主打全品类,京东主打高品质,拼多多主打低端和团购,它们的生态位大部分是错位的,这就避免了“你死我活”的结局。
正如《生态位现象》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在动物界,凶猛动物之间为了避免因争夺食物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它们寻找食物的时间必须是错开的;市场竞争也是如此,如果两个企业同时去争夺同一个生态位,必定会造成“两败俱伤”。——《生态位现象》
也就是说,无论是动物还是企业,弱者要想生存就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尽量在不重叠的生态位或者少重叠的生态位中谋求发展。
其实企业界跟生物界是一样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态位。许多规模和实力都很弱小的中小型企业,也可以与那些庞然大物的巨型企业,在一个市场中共同生存和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拥有不同的生态位。
弱者要想在这个世界中生存下来,就必须把自己的生态位跟强者的生态位错开,只有当你们的生态位不发生重叠或者很少重叠的时候,你们之间才不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如此,你才能在这个艰难的世界中活下来。前两天朋友打电话过来,说自己虽然已经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但是依然觉得自己很菜、很迷茫,问我怎么办。高考以后,你职业生涯的第一件事,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只有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你的努力、你的才华,才能被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选对了“生态位”,干什么都容易成功,选错了“生态位”,干什么都容易失败。
纵观成千上万企业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虽然原因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生态位”的选择制约着最后结果。
同样的资源,为什么在这个企业能成功,在另一个企业不能成功?同样的一个平台,为什么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不能成功?同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前期能成功,后期不能成功?这些都是“生态位”在决定一切。
所以,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all in之前,第一件事情,也是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选对了生态位,干什么都容易成功;选错了生态位,干什么都容易失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经验。生态位分为两块:个人的生态位和企业的生态位。两者基本相似,略有差别。
对于个体来说,找生态位的方法分为两块:向内看+向外看。
人生其实没那么难,第一个是量量自己口袋里的筹码,每个人的筹码都不同;再来就是寻找自己的天堂。其实人生没那么难,赚钱也没那么难,你只要拿两张A4纸,左边写你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右边写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选择自己喜欢又擅长的,然后把它做到极致,一定会容易成功。
筹码就是你的能力圈。你最擅长做什么?你有什么资源?你有什么天赋?你过去的经验;你过去的沉淀……所谓天堂,就是你发自内心喜欢做的事。如果我们讨厌一件事,即使我们再厉害,也很难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只有我们真正发自内心喜欢做一件事,我们才能把这件事做到极致。不过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因为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哲学问题,即,我是谁?来自哪里?
大自然给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一个适应其生长的特殊环境——生态位,且每一个生态位都具备一定的优势,也就是说要发现自己的生态位,这也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认识自我。
但是注意:一定不要把测试结果当做真理,它只是帮你了解自己的一个途径。首先,你所选择的领域市场规模一定不能太小,小到你无法生存;其次,这个东西好不好变现?最后,这个领域竞争激烈吗?有没有无法超越的巨人?
比如电商领域,市场规模很大,变现能力很强,但是阿里、京东、拼拼多都在里面,你要想进去分一杯羹,那只能是死得不能再死。
比如金融领域,市场规模很大,变现能力很强,但是金融领域人才辈出,竞争激烈,你进去也只能是做一个朝九晚五的打工人。
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在里面去切一小块蛋糕,然后深耕细作+与众不同,即保持错位竞争。
比如蔡志忠,在画画领域中,存在如梵高、莫奈、达芬奇、徐悲鸿、齐白石等众多巨人,他如何做呢?他找到的是漫画领域,先跟顶尖巨人错开生态位。但是漫画领域也有很多巨人,怎么办呢?蔡志忠再错开生态位,去画中国的经典,比如《庄子说》、《老子说》等等。
因为漫画+庄子,漫画+老子,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态位,里面没有巨人,所以蔡志忠当之无愧成为了画庄子、老子的巨人。这也是我寻找生态位的方式,我首先找到自己的筹码和天堂“写作”。但是写什么呢?那么多巨人,我怎么可能干得过别人,必须错开生态位。所以我选择了思维模型,那个时候写思维模型的人还不多,而我对思维模型的理解非常深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应该能成为写思维模型的第一人。
但是后来我发现,写思维模型很难变现,而且写思维模型的人也蛮多的,所以我必须再次迭代我的生态位,于是我找到了学习方法。事实证明,这个生态位简直绝了。需求巨大,容易变现,最重要的是没有不可战胜的巨人。
真的验证了那句话「选对了生态位,干什么都容易成功;选错了生态位,干什么都容易失败。」
企业的生态位跟个人的生态位,道理是一样的,不过略有差别。
对于个人来说,找生态位是先向内看,再向外看;对于企业来说,是先向外看,再向内看。
主要也是从三个维度去分析:市场规模+变现能力+竞争对手。对于个人来说,可能选择一个狭窄的领域,也许足够生存了;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所选择的生态位市场规模太小,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员工都养不活,做着也没前途。
另外,你所选择的那个领域离钱近还是离钱远?很多人创业是看到一个需求就开始吭哧吭哧的做,但是做了一两年发现还没找到盈利模式,这就很糟糕。
最后,你所选择的那个领域竞争对手强不强?比如手机领域,虽然市场规模大、变现能力强,但是巨头太多,如果你找不到新的生态位就一头扎进去,一定是个死。
想一下,罗永浩那么牛皮,讲话一套一套的,但是还是做不起来,为什么?
生态位跟人家重叠了,人家小米、华为、苹果先入局,比他强太多,所以最后死的肯定是锤子,而不是苹果、三星、华为、小米。
还有好多人,想灭掉腾讯的微信,瓜分阿里的电商,劝你早点打消这个念头吧,你不是黄铮,找不到拼多多这样的生态位。不如学学人家王兴,去做外卖;学学人家张一鸣,去做短视频;学学人家罗胖,去做知识服务。
不要老是盯着马云和马化腾,思考一下还有没有什么新的生态位?这让我想起中国小商贩的一个普遍现象——喜欢扎推竞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卷。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视频,刘强东讲犹太人与中国人在经商思维上的差异:说,一个犹太人去开个加油站,生意做火了,然后另一个犹太人过来就在旁边开个餐厅,第三个犹太人过来就在旁边开个洗车房……来了无数个犹太人,结果30年、50年之后,这儿变成了一个Town。但是中国人做生意呢,你开一个加油站火了,立马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前边一个,后边一个。所以在中国创业,是全世界最惨烈的一个市场。向内看企业跟个体略有不同,对于个体来说,我们有自己的性格、天赋、能力、经验等等,而企业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可以流动的集体。如果我们不具备某些能力,招具备某项能力的人就是了,或者培训就是了;也不存在喜不喜欢这个说法。不过对于企业来说,依然也是有自己的能力圈的,它也不是什么事都能做,这涉及到每个企业的组织能力和企业文化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因。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比如谷歌的基因是创新,你要让它去卖可口可乐,它可能也不行;可口可乐的基因是销售,你要让它去做科技,它可能也会干黄。
所以,不能光看市场肥不肥,有没有竞争对手,还要看你的企业有没有这个基因。
市场肥+好变现+无对手+有基因,如此才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好战略。
这就是我制定企业战略的方法论之一,从生态位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的未来大战略。但是很遗憾,企业在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时,往往喜欢从资金、产品、市场来寻找原因,很少有老板是从生态位的角度来寻找原因的。
好了,我想讲的也差不多了,最后用我很喜欢的一段话来作为结尾吧:
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不是强大,而是生存,能生存就是最好的企业,偏离自己的生态位去跟强者竞争的企业,非死不可。
世界上的好企业都是百年不衰的企业,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法国的人头马白兰地公司,这些百年不衰的公司往往都是选对了自己的生态位。
它们既是强者又是适者,强者与适者的结合,是对自己“生态位”的高度发挥。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VCBLO1
添加微信请注明:地区-企业-职位-姓名
版权说明:投行VCPE部落专注于分享企业投融资案例以及岗位招聘信息!同时对于企业我们灵活运用资本市场的各项融资工具,在企业不同战略发展阶段,为中小企业提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利器,并量体裁衣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融资方案!部分推送的融资案例未及时与原作者联系·在已知出处的情况下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欢迎各位有经典的资本运作案例投稿!
投稿邮箱:11290583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