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立平:企业为什么不愿意投资?我接触到的几种观点以及我的一点看法

立平坐看云起 老孙荐读 2024-05-29

私人部门贷款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是当前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经济反弹的动力不足,就业情况的严峻,消费的萎靡等现象,均与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在另一方面,这又造成在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大量的资金贷不出去,在银行空转,造成M2迅速攀升。

那么,问题的原因何在?我将我最近看到或接触到的几种观点介绍整理如下,最后谈谈我的看法。

关于这个问题,这几年影响最大的是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关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问题,辜朝明的主要观点可以概述如下:日本为什么会出现30年的经济停滞?是因为经济泡沫破灭之后,企业、个人背负了巨额债务,破灭之后,人们不是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主要目标,而是把负债最小化作为目标,挣点钱都还债了,也不贷款了。没有贷款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就没有发展。

后来,辜朝明也对中国做出了类似的分析。辜朝明认为,资产负债表衰退已经在中国部分地区发生了,很多中国企业从2016年到2022年期间都没有借钱。如果家庭在储蓄,而企业不借钱,那么,就会出现类似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情况。

随着辜朝明著作在中国的出版,以及他几次接受记者的采访,对辜朝明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特别是他应用这个理论对中国经济所做的分析,出现了很多的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问题上:

第一,就对日本本身问题的分析而言,辜朝明正确指出了现象,但对原因的分析却是错的。比如,有经济学家就指出,日本的经济停滞的原因,不在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而是在于如下三个因素:资产泡沫破灭之后的疤痕效应、人口减少带来的内需不足以及来自中国制造业物美价廉商品的竞争。

第二,退一步说,即便辜朝明对日本经济停滞原因的分析是对的,这个分析能不能适用于中国可以说,正是在这一点上,辜朝明的观点引起更多的质疑。从表面看,中国现在确实存在日本停滞时期存在的那些典型现象,即企业不愿意投资。但原因是在于企业的债务沉重,急于减少负债而不愿意贷款投资吗?

很多人认为,辜朝明是把错了脉,找错了原因。许多学者指出,中国企业贷款投资积极性低,最主要是下面三个因素造成。一是前些年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打压了投资的积极性;二是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在投资上更为谨慎;三是移民倾向的影响。我原来也曾经写过一篇《孙立平:怎么感觉人们挣钱的兴趣有点下降?》,可以参考。

第三,既然企业不借钱,那就由政府来借?应当说,在这个问题上辜朝明遭到的批评和反对是最强烈的。因为辜朝明有个观点,在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是没有用的,即使增加货币供给,即使降低利率降低储备金率,企业还是不借钱。因为他这时要还债。那怎么办呢?由政府来借。通过政府借债,让经济转起来。这个主张,当然政府是最爱听的,但对中国经济状况更为了解的中国学者,很自然的反对这样的主张。

下面回到企业为什么不愿意贷款、不愿意投资的话题上来,并说说我的一点看法。

我承认,对于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单一的答案。而且,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也不尽一样。减小债务的负担,避免不确定性的风险,对未来的信心不足,都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但在我看来,过剩与内卷造成的机会空间的压缩和逼仄,也许是是更根本的背景与原因。

最近这一段时间,有一句话我重复了很多遍:就算信心的问题解决了,你让他去投资什么?

现实是,房子房子过剩,汽车汽车过剩,家用电器家用电器过剩,生活用品生活用品过剩。举目各个行业,不过剩的行业有几个?有人会说,那还有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啊。且不说这些行业中已经存在的拥挤和过剩,就算有机会,空间能有多大?又有多少企业能够染指?

所以,事情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关联阅读:


孙立平:反思:不能能有多快就多快


孙立平:一个社会存在矛盾和冲突是正常的,可怕的是形成主要断裂带


孙立平:回过头看,18、19是很重要的两年,很多迹象出现在那个时候


孙立平:大通胀从何而来?这个解释很有意思,但最终还是把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弄错了


孙立平:加剧的过剩: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孙立平:内卷:从一个段子说起


孙立平:现在每一次改革实际上都成了扩权的过程


挖茶俱乐部精品系列



孙立平教授拼配的一款福鼎白茶


香甜均衡,鲜爽与醇厚兼备


对饮茶品茗感兴趣的朋友

可以加上面的微信

由其拉入挖茶俱乐部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