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华人告诉你,东京扔垃圾和上海有什么区别
(本文用亲身经历详细介绍了实际日本垃圾分类过程和与国内的一些对比,文章比较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耐心阅读,希望你能通过对比有所收获,花了我整整一天时间才写完,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感谢各位支持转发。)
昨天和上海的朋友们聊了一晚上的垃圾分类,被上海复杂又有许多不合理的分类和管理方法震惊了。本以为上海的复杂只是分类方法的复杂,聊完才知道原来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作为长期生活在东京的上海人,仅以此文以个人视角分享在东京实际扔垃圾的流程体验,不聊假大空的虚的东西,看一下试点中的上海能有哪些调整的可能性,或许在国内的朋友看了能有些许共鸣。
日本作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制度最完善的几个国家之一,曾几何时,知乎上讨论日本有什么缺点的时候,最著名的“伪论点”就是:日本的缺点是垃圾分类很麻烦。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之一,怎么到这些人眼中还能变缺点了?实际在东京生活了这么久,并没有觉得日本的垃圾分类有多么麻烦,相比之下整个环节也很合理人性化,正是靠着每家每户的努力才能造就这么干净的街道和环境。
东京世田谷区官方网站
https://www.city.setagaya.lg.jp/
ごみ リサイクル(垃圾与回收)也是单独一个大类
垃圾回收一直都是重点项目
所有具体的分类方法 日期等等都会在网站公示
日本垃圾分类是由每个区自行开展的
因此每个区都会有一些微小区别
先说下日本大部分地区的垃圾倒出方法,是定点定时不同种类收集制。
定时指的是,在每一个规定的垃圾收集日(不同种类垃圾是分开来收的,不是每天都来收,也没有专人守候,如果没到扔的日子就存在家里,一切全靠自觉),早上8点前或者前一天晚上,轮到哪一类垃圾来收,提前放在指定的地方即可。每次会有市政府的垃圾车顺着每条小路来收走,因为垃圾车是挨家挨户沿途去收的,因此并不会很准时的8点来,对居民来说也没那么急迫。
定点指的是,根据每家每户住居形式的不同(日本没有类似中国的小区,而是街区制,所以也没有围栏),有专用垃圾箱的扔垃圾箱里,没有的可以扔在路边指定区域(会有网罩罩着防止被乌鸦弄的到处都是),住在高级公寓里的24小时都能扔,甚至还有专业分拣工帮忙分类,这一部分费用也包含在物业管理费之中了。下文只说我们家目前扔垃圾的情况。
和上海的朋友聊下来,目前上海主要是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垃圾桶设置太少,朋友家100幢楼3000户居民的大型小区只有8个投放点,原本的垃圾桶全部被撤走,新的垃圾桶也太小完全不够扔。而很多老小区又有停车难的问题,很多路面全被车占据,因此也没有空间来放很多垃圾桶。很多小区也因为低廉的物业费而无法很好的支持回收活动。
第二,定时定点,早晚各2个小时才能扔,过期不侯。早出晚归的上班族会比较麻烦。
第三,分类过于复杂,而其中吐槽最多的是,湿垃圾必须破袋倒出,因为垃圾袋本身属于干垃圾,这就直接导致了湿垃圾的箱子发出恶臭,下雨天或者高温天不堪设想,这也是吐槽最多的一点。
以上种种反而加剧了垃圾乱扔的情况,比分类前还更脏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出现了环卫工人下岗,高空抛物,马桶堵塞(很多人直接往马桶冲湿垃圾下去了)和马路边垃圾桶的爆满等等本末倒置的情形。我个人认为目前试点阶段出现问题最好不要着急向全国推广。接下来我继续说在东京的垃圾分类法。
摄于昨天上海朋友家楼下
投放点太少 时间太紧张
直接导致了垃圾“爆桶”
反而比分类前更脏乱了
东京家门口的垃圾箱
可燃垃圾每周三周六收走 可以提前放进去
旁边黄蓝色的箱子是专门收玻璃瓶和饮料罐的
每周三下午扔在这,每周四上午收走
东京的垃圾分类大致分为5类:资源,可燃垃圾,不燃垃圾,塑料瓶,大件。我们准备了1个大垃圾箱放可燃垃圾,和3个塑料袋分别存放塑料瓶,玻璃瓶或铝罐,不燃垃圾。
网上有些营销号所说的日本垃圾分类有三十多类什么的,都是细分小类,而大类只有这5类,在扔的过程中是符合习惯顺序的。其中,塑料瓶也算做资源的一种,因为回收渠道不同而分成了资源和塑料瓶两类。一般家庭80%以上的垃圾都是可燃垃圾,操作起来很简单,直接就是无脑扔,垃圾袋装满后扎紧袋口扔进门口的垃圾桶即可,也不需要把可燃垃圾再去细分成干垃圾和湿垃圾。
整个扔垃圾的逻辑顺序是这样的。在日本,每天家庭产生的垃圾,首先确认一下是不是可燃垃圾,包括所有的厨余垃圾,塑料制品,布料品,橡胶类,只要扔的时候不要垃圾袋里有泔水就可以全部扔在同一个垃圾桶里。一般用45升的大型垃圾桶配合百元店的便宜垃圾袋即可(部分地区必须使用政府指定的垃圾袋,我这没有这种规定)。可燃垃圾每周固定收2次,是频率最高的,因为容易腐烂发臭。
日本和上海垃圾回收最大的区别应该就在这了吧,其实上海就是把可燃垃圾还细分成了干垃圾和湿垃圾,我没搞懂把可燃垃圾干湿分离的意义在哪里,在日本和德国都没有这种分法。这个步骤非常复杂,类目特别多,特别容易搞错,湿垃圾破袋还会导致恶臭发生,甚至有朋友看到垃圾站回收员把干垃圾和湿垃圾同时扔到了同一辆垃圾车里带走,可能是个别现象,但是真的有点没必要。
(德国是全球垃圾分类最强最好的国家,甚至近代日本在立法时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德国经验。对比之下德国的垃圾分类大类是:生物厨余、废纸、包装袋、旧玻璃瓶、有毒垃圾、其他和大件垃圾,和日本一样也是没有干湿分离的。)
世田谷区政府发放的中文垃圾分类指导小册子
表明了所有种类,投放地点,时间等等
方便外国人更好的实行垃圾分类
扔掉80%以上的可燃之后,剩下来的就很好分了。网购配送的瓦楞纸板箱,平时的废报纸广告单等等纸类,用绳子捆绑好即可,这些都是可用于回收的纸质资源。每周固定一天来收。
接下来,是食品饮料使用过后的空玻璃瓶,瓶子冲洗一下放在专门的黄色集装箱中即可。其中如果是金属瓶则归类不燃垃圾,塑料瓶则归类可燃垃圾。说白了回收员只需要回收可以重复使用的玻璃瓶。这类我们家只有酱油瓶醋瓶会扔,一个月才出一两个瓶子。
再接下来,是罐子,主要包括罐头,酒和汽水的铝罐,全部扔在蓝色集装箱中即可。因为我们不喝酒,汽水也只喝瓶装的,所以这类垃圾几乎没扔过。和上面的玻璃瓶和废纸一样都是同一天来收。
我们家瓶装水和饮料使用量大,所以塑料瓶是除了可燃之外扔的最多的。我们拿了一个大塑料袋,每次有空塑料瓶之后简单冲洗一下,拧下瓶盖,撕掉标签,捏扁了扔进去。由于塑料瓶是两周收一次,如果特别多的情况下可以去周围大超市设立的垃圾回收点扔,大部分大型超市都设立了回收点可以扔资源类垃圾,我家旁边就有三个大超市都有定点回收处,这些超市都承担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责任。
日本塑料瓶的废塑料是非常好的再生塑料粒子的材料来源,听说全日本大部分的废塑料瓶都是被一家中国公司收购垄断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废塑料产业链,赚钱环保两不误。
最后就剩下了不能烧的垃圾了,30厘米以下的全部都算不可燃垃圾,30厘米以上的算大件垃圾,去便利店买回收券,付费等人来收走就可以,费用大概在几百日币左右(相当于几十人民币)。如果是一些废冰箱废洗衣机这种的,可以转卖他人或者找专业的不用品公司上门来收走。
综上所述,你在日本产生的所有垃圾里,能用的资源尽量都会被重复利用,能烧的垃圾运去零污染排放的燃烧站烧掉,不能烧的尽量重复循环利用,实在不行的再埋了或者卖给其他国家,因为设置了大量垃圾投放点因此也没有垃圾爆桶的情况,整体循环利用率和德国并列世界最高水平。
朋友家的垃圾桶整理完的样子
整理得比我干净太多了 果断用他的图
二战后日本出台的全部环保相关法律
可以看到也是不停的在修正和推进的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目前现行的垃圾分类制度和相关立法是从1991年开始的,将近30年时间的沉淀经受住了考验,而最早的环保意识则要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江户时代,当时的江户地区(即现在的东京)已经在粗略的分类了,甚至当时许多道路都是用垃圾中的碎瓷片重复利用铺的。30年的实践,300年的意识,日本的这套模式并没有那么容易学会。
其实日本在推广过程中也有很多国民不理解这种复杂的制度,甚至至今还有小部分日本人认为垃圾分类弊大于利,指责它是“费时费力无用功的面子工程”。并且在神奇的大阪地区,好多朋友和我说他们根本不分类,电视上也有过相关采访,大阪人与普通日本人完全不同的豪放和热情居然也反映在了垃圾分类上。
社交平台上日本人吐槽垃圾分类没必要的视频也不少
在日本,如果你扔的不对,一般不会有人来罚款,而是会将垃圾留在原地或者退回到家门口,留下一张纸条,写清楚不收你垃圾的原因,下次改正然后重扔,如果次数多了会有和蔼可亲的志愿者上门来教。虽然日本的《废弃物处理法》也规定了不按规定扔垃圾会有严重刑罚(5年以下刑期,1000万以下日币罚款),但是根据以往案例来看,只有数量特别巨大,影响特别恶劣才会判刑罚款。
制作乳酪的食品厂厂长和社员一起把30公斤过期酸奶扔到下水道里,结果当地居民反应有臭味,被查出来两个人都被逮捕。
另外一个特色,日本的垃圾燃烧站在市区都有很多,外观看起来就是一根巨大的烟囱,由于符合零污染的最高排放标准,住在这附近的人不会闻到任何一丁点的臭味,对房价也毫无影响。周边的幼儿园小学都会定期带小朋友去内部参观整个环节,让小朋友们从小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增加政府对垃圾分类事业的信心,让孩子从小看到他们的政府在保护环境上做的努力(同样还会开放自来水厂之类的地方供小朋友们参观),只有干净到令人发指和拥有绝对自信,才敢长期对“祖国的花朵”开放参观。东京市区里能看到好多根巨大的烟囱头也算是一个奇观了,要知道上海的垃圾处理厂旁边的房价都是明显低一截的。
东京池袋北口的地标之一
垃圾处理厂的大烟囱
一套合理又完善的垃圾回收制度毫无疑问是评价一个国家整体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垃圾回收做的好仅仅是表象,这背后是政府的社会责任,整个产业链的支持,相关法律的出台,学校社会的教育培训,每一个生活在这的人的共同努力和几十年时间的沉淀,不断的修改不合理的地方。日本是世界上国有企业最少的国家,无数的民营企业多多少少都在为国家整体变好承担一定社会责任,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
国内垃圾分类刚起步,在学习中摸索,逐步改掉不合理的地方,其实中国垃圾分类试点从2000年就开始了,但除了让居民了解到相关知识以外,一直没什么进展,我在出国之前楼下一干一湿两个垃圾桶,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按照规矩扔过。最近国内明显下决心开始治理环境了,这真的是一件好事,你总不能一边乱扔垃圾一边抱怨环境污染。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需要结合中国国情,比如中国特有的小区制度等等,注定在国内垃圾分类模式会和国外不同,必须一边摸索一边进化,测试出最佳方案,这也是上海作为试点城市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垃圾分类是有一整套流程环节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其中只要一个环节有问题就会直接导致前功尽弃,比如之前出现的分完类的垃圾倒进了同一辆垃圾车的情况就是运输环节出了问题。我想,如果国内什么时候可以让老百姓进垃圾场参观具体回收情况,那个时候就真正做到了世界一流的环保水平。
垃圾分类,任重而道远。
家附近睡高架下的流浪汉每天也会垃圾分类
不上街乞讨 不影响他人 走到哪里睡到哪里
关于日本流浪汉现象也很有意思 有机会再写
我5岁女儿已经都懂日本垃圾的分类方法了
知识来源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幼儿园
摄于小田急超市门口的定点回收站
日本一般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率
从90年代起立法后大幅提升,从5%提升至20%
这组数据直接证明了垃圾分类的正面作用
绝不是“无用的面子工程”
https://www.env.go.jp/recycle/circul/venous_industry/ja/history.pdf
⬆️数据来源。如果对日本垃圾分类历史有兴趣的可以到该pdf中查看,其中有全部的具体数据,包括历史和未来规划,均为日本政府公开信息。如此细致的公开文档也是垃圾分类高水平的一种侧面体现。
最后附上我自己拍的照片,看一下日本这三十年来的最终成果。
摄于@世田谷代田駅
摄于@東京駅
摄于@新宿中央公園
摄于@西新宿
摄于@神楽坂
摄于@新宿三丁目
摄于@世田谷区桜ヶ丘
摄于@銀座
往期回顾
为了孩子从上海移居到东京 日本教育
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在东京
移民日本的点点滴滴
欢迎加老蔡个人微信号:a16z88
每周更新1-2篇原创日本相关文章
本公众号不为盈利,欢迎转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