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异质结系列篇4:名人访谈:异质结新发展阶段

广告位招租

本文是异质结系列专题的第四篇,将以专访的形式邀请受邀人讲述中国公司开发异质结技术试点线方面的经验以及有关达到GW规模产业化的计划。

1


问题:晋能公司现今的太阳能电池开发重点是异质结技术,但公司首先开始采用的是多晶硅,然后是PERC。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在2013年成立之初,我们显然必须在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地位,以获得我们在光伏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多晶硅在当时的光伏市场中显然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单晶的价格更加昂贵,在中国不被广泛接受。但随后中国光伏市场的风向开始转变。2017年由于金刚石切割技术和PERC 技术的推动,使得多晶已经成功过渡至单晶。

2


问题:今单晶硅占领市场的趋势明显,这对于你们公司有什么影响吗?公司是否还会继续发展多晶 硅?


回答:仍会继续,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添加一些设备随时将生产转变为单晶,例如采用新的制绒工艺等。但我们看到 市场仍然对多晶硅有大量需求。只要公司有多晶硅的订单,我们就将继续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3


问题:但不考虑生产多晶PERC吗?


回答:我们对多晶PERC的稳定性仍有顾虑。单晶PERC具有更高的效率。而多晶PERC需要额外投资。如果我们要进行升级转换,我们也将转向生产单晶PERC。并 且我认为这是十分有可能的。

4


问题:那么为什么晋能决定投资异质结的试生产线呢?


回答:使我们在2016年开始开发异质结技术的主要 因素是该技术的性能非常优越。一方面,HJT技术具有高 转换效率、高双面率、低温度系数、无PID衰减以及光致衰减问题不大的优势,而且异质结具有更长的发电寿命,因此与任何其他高效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发电量。同时另一方面,异质结电池的生产流程更简单。它只需要四个主要步骤,这给了我们降低成本的机会。此外,松下首次进入异质结领域也是通过将薄膜与晶体硅结合,而我们在薄膜和晶体硅方面也拥有丰富的经验。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发展异质结技术是必然趋势。

5


问题:比较异质结电池与其他高效电池技术在成本降低方面的潜力,您认为HJT更具优势吗?


回答:杨立友:是的,通过实际生产,我们关于异质结技术的一些理论思考已得到验证。因为异质结生产工艺步骤较少,我们有信心,异质结技术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成本优势。但目前我们尚不具备成熟的平板显示器产业圈,我认为光伏行业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开发出经过量产验证的HJT生产设备、材料或工艺。

6


问题: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贵公司下一步HJT技术扩产计划?


回答:我们的计划是继续以100MW的研发规模开发我们的技术,然后以更低的成本启动第二条100MW生产线。通过采取这样的做法,我希望最终达到具有竞争力的GW 级别量产。这个目标我们目前还没有达到,预计在一年半或者两年半能够实现。

7


问题:您是否担心PERC的发展速度比异质结技术更快,其转换效率会高于大多数人的预计?这样异质结技术是否会面临发展的危机?


回答:不会有这样的担心,PERC技术的发展潜力有限。我并不担心PERC技术的研发人员宣布PERC电池可达到 更高的效率,因为其涉及许多不适用于生产制造的工艺。的确,使用这些先进工艺在实验室中达到25%或更高的效率是很容易的,但我们追求的是以低成本实现真正的大规模生产。光伏领域的专家都会告诉我们,PERC技术的批量生产效率限制可能会在23%的范围内,超过这一效率范围的可能极低。对于异质结技术,目前我们还不能达到25%的转换效率,但将PERC与HJT技术两者保持2%的效率差是切合实际的。

8


问题:那么您对钝化接触电池有什么看法?


回答:现在还为时过早。钝化接触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 在实验室中获得的高效率我认为并不适用于生产当中。异质结技术已经在大量现有或已经生产中得到验证,但钝化接触 技术尚未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

9


问题:那么与钝化接触技术比较,您认为异质结技术是否在效率方面会略胜一筹?


回答:当然。但是光伏行业里有这么多优秀人才,因此 我们也无法确定。光伏行业一直存在着良性的竞争,盲目判断在这个领域并不适用,但如果我们通过投入GW级别的生产线将异质结技术产业化,我就会担心任何潜在的竞争。现在做出的决定也许以后可能会后悔,但这也并不罕见。就像谁会想到多晶会如此迅速的退出光伏市场。

10


问题:晋能通过建立100MW的异质结试生产线,从中积累了那些经验?


回答:一开始,我们认为效率达到22.5%是一个合理的目标。显然,现在我们已经超越了这一目标。尽管我们还没有完全地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但我们相信我们已经掌握了大规模生产的技术。仅凭这一点,我们付出的所有努力就 都是值得的。我们发现了许多原来未知的因素并使其得到 控制。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达到98%的HJT量产平均良 率,这是我们能够将这项技术投入大规模生产的重要证明。很多人已经证明HJT技术在实验室规模上可达到非常高的效率,但对于生产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平均效率。刚开始时HJT电池的平均效率大约是21%;现在我们可以达到约23.7%的平均效率。我们认为这仍有提升的空间。并且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很快达到24%的平均效率。尽管由于线路设计导致部分成本降低无法在第一条产线完成,但我们已经确 定了主要的成本降低工艺,这些工艺将使异质结电池能够达 到与PERC一起实现平价上网的最终目标。我们已经确定了几个关键影响异质结电池的成本因素,并且正在积极完成解决方案,同时这些解决方案将被纳入下一条生产线的设计 中。其中一些因素涉及到HJT电池的供应链,例如用于沉积透明导电氧化物(TCO)的靶材。

11


问题:是否可以向我们介绍有关新产线的生产设备呢?


回答:杨立友:我们充分了解需要这些设备去实现什么功能,并 且能够告诉特定设备供应商我们的要求以便他们可以开发符合我们规格的设备。对于生产一线,我们直接借用其他行 业使用的设备,主要是平板显示器领域设备。首条产线帮助我们发现了许多需要优化的地方。

12


问题:用于优化生产设备投入的资金与传统PERC生产线进行比较,您认为有哪些影响HJT生产设备的成本因素?


回答:目前如果没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即使进行了设备优化,与PERC相比,每瓦的资本支出仍然会更高。但是PERC生产线的资金投入也不低。不过,当设备生产商的形 成一定生产规模后,HJT技术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13


问题:1GW的产线能否大幅降低成本?200兆瓦产能每小时6000片电池,也就是五套设备。规模并不是非常大。


回答:拥有1GW产能时,我们至少可以借此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且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甚至可能达到 100GW的产能,尽管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14


问题:假设HJT生产线的资本支出水平与PERC相当或更低。那转化为每瓦的成本是怎么样的?


回答:现在,在生产第一线,HJT电池每瓦的成本大约比多晶硅生产高出大约150%左右。我们正在采用一些解决方案来降低这一点,但是一些固定成本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HJT电池每瓦的成本比单晶 PERC生产高出大约115%的目标。

15


问题:电池等级,您认为有哪些设计方面的优化方法?例如减少银浆消耗量的方法。


回答:通过使用MBB等先进组件技术,可以节省银浆消耗量方面效果显著。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减少用于主栅的银 浆消耗量。


16


问题:在HJT电池表面金属化方面您有什么想法呢?


回答:表面金属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组件互连技术以及与浆料开发商合作进一步优化特殊的低温固化金属化浆料。

17


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您将坚持常规工艺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而不使用其他像电镀这样的新技术?


回答:我们不会拒绝采用优良的新工艺。只要这些新工艺对于HJT电池的发展是有益处的,那么我们就考虑采用它。因此,我们愿意与任何制造商合作。

18


问题:关于HJT光伏组件设计方面,您有什么想法呢?


回答:我们正在开发适用于HJT技术的新型组件技术。目前,我们遵循传统五主栅的设计以及采用MBB技术。

19


问题:对于下一代HJT光伏组件,您是否考虑过使用现在的一些先进光伏组件技术?


回答:事实上,我们已经在采取这样的做法了,但我们尚未将其运用到我们的量产中。因为先进组件技术可以与原有的生产线可以兼容,我们只需要改变电池片布局,因此我们可以随时将先进组件技术运用在量产中。该技术至少可以减少50%的银浆消耗量。

20


问题:那么您认为现在异质结技术主要面临的挑战是?


回答:现在异质结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供应链。异质结技术供应链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目前的规划不是尝试与从零开始的新公司合作,而是利用光伏行业以及平板显示器等其他相关行业已经存在的供应链。我们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想要在光伏行业中站稳是不能承受很多重大错误的。投入100MW的生产线相对容易,但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利润微薄。所以我们没有足够实力来承受错误选择的后果。

本篇采访特别感谢TaiyangNews和晋能的支持!


温馨

提醒

☞☞异质结系列篇1:异质结概述及生产工艺介绍

☞☞异质结系列篇2:异质结关键生产设备介绍

☞☞异质结系列篇3:异质结现状及未来趋势展望

商务合作:胡小姐 180 1772 743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 / E-mail:editor@testpv.com


推荐阅读

组件分析|探究叠瓦组件路线

如何保证组件产品的可靠性问题?

双面利好 | 组件对美出口即将爆发

“阅读原文”报名全球钙钛矿光伏技术与产业化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