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治人才培养的新任务。对公安院校而言,培养具备涉外执法、管理和服务综合能力,能够参与国际警察组织和警务活动的复合型应用警务人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举措,其必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进入新时代,公安院校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公安部全面提升域外执法工作能力和精通外国法律警务人才培养的决策部署,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强涉外警务专业学科建设,通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创新多元合作办学路径、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输送一批又一批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现代涉外警务人。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部署,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迫切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与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执法、管理与服务已然增多,对包括涉外警务人才在内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正在加紧推进涉外法律法规建设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然则,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反制“长臂管辖”,面临涉外执法人才的短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涉外法学教育力度,重点做好涉外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国际组织法律人才培养推送工作,更好服务对外工作大局。”对公安院校而言,培养具备涉外执法、管理和服务综合能力,能够参与国际警察组织和警务活动的复合型应用警务人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举措,其必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2008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最早在公安院校开设涉外警务专业,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南警察学院、吉林警察学院和重庆警察学院相继新增开设该专业。至此,开设该专业的公安本科院校达到11所,开设率达到44%,在19个公安学本科专业中排名第6位。此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设有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等培养公安涉外法治人才的相关专业。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政策引领下,为解决高素质涉外警务专业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性问题,优化专业布局、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是公安院校的必然选择。2019至2022年,11所公安本科院校涉外警务专业计划招生规模总计为2573人,年均643.25人(详见表1)。除浙江警察学院外,省属公安本科院校均面向本省市招生,近4年计划招生总数为1209人;部属公安本科院校则面向全国招生,近4年计划招生总数为1364人,省属院校与部属院校计划招生规模之比约为0.89。省属院校中,浙江警察学院年招生规模最大,2021年和2022年均为130人,仅次于同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158和135人。总体上,四年来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的招生规模相对平稳,然而随着专业设置率的提升,其招生规模必将大幅提升。
表1 2019-2022年公安本科院校涉外警务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
涉外警务专业在公安院校的开设率与计划招生规模持续提升,是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需求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与必然结果。近年来,各院校充分发挥各自办学资源优势,强化与公安机关和其他优质高校合作育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其专业内涵与人才培养质量均得到有效提升(详见表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专业2019年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涉外警务专业获批2022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警察学院涉外警务专业2020年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列入北京警察学院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浙江警察学院涉外专业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十三五”新兴特色专业,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位列“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同类专业排名第一,2021年涉外警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警官学院涉外警务专业2020年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2021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湖北警官学院涉外警务专业教学团队2020年被评为湖北省级教学团队。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为高素质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与专业支撑。公安涉外法治,或称涉外警务,是指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依法对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与刑事事项和刑事案件行使管辖权的行为,是公安涉外管理的总和。公安院校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托涉外警务专业建设,着力培养“政治强、外语精、法律通、视野宽、懂外交、能办案”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现代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应坚持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公安姓党”政治属性,坚持贴近实战、突出实用,坚持公安涉外管理和犯罪防控并重,着力强化公安涉外法治人才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和全球胜任力的全面培养。一是忠诚可靠的政治品格与国家情怀。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首先要夯实“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筑牢“忠诚为魂”政治根基,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能在复杂的涉外警务环境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国内与国际法内外兼修的法律素养。公安涉外法治人才既要有“大德”,也要有“大才”,做到德才兼备。“大才”就是要国内法与国际法内外兼修,要在精通国内执法的基础上,掌握重要国际条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制度和国际刑警组织规则,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跨文化理解、沟通与交流能力。只有内外兼修的公安涉外法治人才才能有效打击恐怖活动、有组织犯罪、贩毒、走私、非法移民、洗钱、电信网络诈骗、儿童色情、贪污等跨国犯罪,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三是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全球胜任力。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法治人才培养的新任务。全球胜任力是公安涉外法治人才的关键核心能力,包括知识、认知技能、社会技能和态度、价值等四个维度,旨在全面培养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对全球性问题和跨文化知识的理解力和沟通力,对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以及全球化的思维与行动能力等。涉外警务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涉外因素,又称为外国因素、国际因素,主要是指法律关系各要素中存在外国的成分。各公安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全球胜任力的视阈下,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与精神,不断探索公安涉外法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涉外警务、出入境管理、移民管理等专业学科的新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当前,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有三种基本模式:专业化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出入境管理、移民管理,以及涉外警务等专业的特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其中,涉外警务专业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全国已有44%的公安本科院校设置该专业。以专业学科建设为基础,以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为支撑,是高素质复合型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嵌入式培养是指在治安学、侦查学等非公安涉外法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融入“涉外警务概论”“国际警务合作概论”等涉外警务专业的核心课程,或者在治安学、侦查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中,融入公安涉外法治人才核心素养,实施跨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模式。例如在“治安案件查处”课程中,强化“涉外案件查处”,在“公安人口管理”课程中,强化“外国人、无国籍人管理”,在专业警务英语中强化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或者为公安学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与公安涉外法治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通过“治安+涉外”“侦查+涉外”等互嵌叠加,实现跨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和复合应用型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题培训模式是指从涉外警务相关岗位,选拔外语基础良好、具备较强学习能力与培养潜质的在职民警,开展涉外执法、管理和服务等相关领域的专门教育与培训,培养与其岗位职责相适配的公安涉外法治人才。该培养模式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提升民警专门涉外警务知识与业务能力为目标,具有针对性强、效力高等特点,但受困于培训时间与课程设置,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难以满足高端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需求。涉外警务对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具有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化的更高要求。对公安院校而言,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应当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依托,根据高等教育规律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专业内涵与人才培养水平。涉外警务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法律性、复杂性及其敏感性等特点,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既要遵循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与涉外法治体系的构建相结合,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突出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国际化现代警务人才。一是复合型,就是与不同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的交叉融合,培养学识渊博、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公安涉外法治人才的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不仅要吸收历史学、文学、哲学、政治学、管理学中的精华课程,更要将治安学、侦查学、公安管理学等公安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吸纳其中,实现公安涉外法治人才知识素养的内外(国内与国外法治)兼修、文史哲兼备。二是应用型,就是能将公安涉外法治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涉外警务实践,能在真实工作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要在筑牢学生涉外警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的基础上,要以真实任务为导向、以“教学练战”一体化为原则,强化实战化、情境化教学,强化学以致用与知信行统一,全面提升涉外执法、管理和服务。三是国际化,就是要以“全球胜任力”为指引,在巩固外语、汉语言文学等语言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国际关系学、外交学、域外法学等政治学、国家安全学等学科领域的优质课程,切实提升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全球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跨文化的知识与理解力,以及分析性与判断性思维能力,切实提升涉外执法的法治化与国际化水平,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话语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公安院校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国家安全、大国外交、“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为目标,积极整合国内外资源,构建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持续高效地培养一批又一批善于对外传播中华法治文明、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全球执法胜任力的国际警务人才。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强调,要“加快新文科建设”“强化重点领域涉外人才培养相关专业建设,打造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关键语种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主动服务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公安院校要聚焦国际执法合作和海外安全利益保护,立足全球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树立“大国际、大涉外、大警务、大法治、大安全”的学科专业建构思维,持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专业特色与品牌,为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系统化的学科专业支撑。课程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涉外警务专业知识,包括国际刑事案件的调查和审判程序,以及国际刑事司法的相关专业术语和概念等;二是复杂环境下的应对能力,包括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处理紧急情况、进行危机管理和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能力;三是跨文化交流能力,包括跨文化沟通、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价值观、熟悉国际标准,以及谅解和应对文化差异;四是搜捕逮捕和引渡程序,包括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工作流程,国际搜捕逮捕和引渡程序的具体规定和标准等。由于对公安涉外法治人才的认知与培养定位不同,以及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的差异,各公安院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核心课程应基本保持一致。教师是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根本,是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高素质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公安涉外法治相关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内培外引,尤其是对于新开设涉外警务专业的公安院校而言,一方面要通过优秀青年人才招录引进、公共外语课教师跨界转型等方式加强内部师资培养;另一方面要通过优质人才外聘共享、中外警务联络官交流讲学、公安实战专家驻校任教等方式加强校外师资利用。公安院校要鼓励、支持、引导涉外警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外学校建立良好关系,为专业教师海外学习和交流开辟渠道、拓宽路径、提供保障,通过统筹规划、内培外引,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建一支高素质、国际化、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涉外执法环境和任务是有效培养公安涉外法治人才专业能力重要载体。公安院校一方面要加强校外涉外警务教学资源开发,积极与院校所在地区的外事部门、涉外警务部门和单位共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架构专业课程体系、组织专业能力实训,共同开展国际警务问题研究和全球胜任力培养,探索构建校企、校局、校校合作办学路径;另一方面要与校内法律教研部门、治安学、侦查学、犯罪学等相关专业联合建设专业课程,探索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为复合型公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实质就是要把教学练战的内容与标准、程序与规范、任务与情景形成统一、完整的教学过程体系,实现专业知识与能力同步培养,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同向同行。一是要以任务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以情境化实战教学强化涉外管理、服务与违法犯罪的打击治理能力培养;二是要依托校局联动、发挥行业优势,与公安实战部门建立广泛而密切的协作机制,通过实战化的专业实习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三是要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与渠道,充分利用外警培训资源,通过授课、座谈等方式,强化全球胜任力培养;四是强化各公安院校交流与合作,通过优质师资与课程的共建共享,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全面提升公安院校公安涉外法治相关专业教学练战的整体水平。公安院校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公安部全面提升域外执法工作能力和精通外国法律警务人才培养的决策部署,以新文科建设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化多元协同共建、跨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和教学练战一体化培养,为国家培养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公安涉外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