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东剧变三十年:东欧各国的社会转型失败了吗? | 循迹晓讲

涂洋洋 循迹晓讲 2020-10-30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涂洋洋

图片/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4000字,大约需要1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在简中文互联网上,关于苏东剧变,大家往往认为这些国家的社会转型是失败的,尤其是经济方面。

 

比如俄罗斯连续十年GDP下降、罗马尼亚沦为欧洲妓女的输出地、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乱、到处是一派乱糟糟的无序民主等等。

 

▲搜索到的相关文章 图源于网络


又或者说,这些国家的经济转型方案都是西方学者设下的陷阱,目的就是让这些原苏联的加盟国缓不过劲儿来。

 

事实上,这些说法都存在很大误区,下面笔者就来简单聊聊在苏东剧变后,这些东欧国家的现状。

 

01

波兰


波兰这个国家在简中网络上很容易被一些人讽刺,但讽刺的事情却都发生在冷战结束前。

 

1939年,纳粹入侵后,波兰组织了流亡政府,直到冷战期间,这个流亡政府依旧存在,尽管只有西班牙和爱尔兰两国承认(以及15万二战波兰老兵)。

 

冷战结束后,波兰流亡政府将全部法统象征(含总统旗帜、国玺、总统印信、总统绶带、1935年宪法之正本)交与民选总统瓦文萨,波兰流亡政府就此宣告停止存在。

 

▲瓦文萨(左)与雷沙尔德(右) 图源于网络


现在的波兰政府不仅继承了流亡政府的法统,也继承了流亡政府的大政方针(亲西方)

 

波兰在1990年代一直奉行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需要指出,波兰和俄罗斯都采取过休克疗法,但波兰所需的债务免除与美欧援助被及时满足,因此避免了经济崩溃。


和俄罗斯连续十年GDP下降不同的是,冷战结束后30年波兰经济一直保持增长

 

▲波兰1987-2019年GDP增长曲线  图源于网络


为什么波兰发展这么好?

 

在我国驻波兰经商参处对波兰的国情是这么简介的:波兰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数量丰富且成本较低,税赋较轻,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不存在汇兑限制

 

笔者认为,要想让这些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还需要加上一个必要条件——加入欧盟。尤其是波兰与德国接壤,这对于波兰来说是非常巨大的优势了。

 

自波兰加入欧盟后,国内的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即使是在欧洲金融危机期间,波兰经济依然保持着正增长。

 

加入欧盟后,波兰的基础设施建设受益明显。从2004年5月到2013年底,波兰共获得欧盟各种援助基金超过700亿欧元,绝大部分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波兰的产品出口和海外市场也随之扩大,从而拉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波兰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  图源于网络


在入盟前的2003年,波兰与欧盟的贸易额只有135亿兹罗提(约合45亿美元),而2013年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了1000亿兹罗提(约合333亿美元),十年间,双边贸易额翻了7倍。

 

波兰前外长西科尔斯基曾表示:如果不加入欧盟,波兰的发展起码要落后五年。

 

同样是这个波兰,在上世纪80年代却是一个经济不能自主,本国利益必须服务于经互会整体利益(主要是经互会最大成员——苏联),对外债务高筑无法偿还、对内消费品市场严重短缺,国内经济严重失衡的国家。

 

这说明,主要制约波兰经济发展的其实是它不合理的政经制度

 

▲团结工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图源于网络


如果波兰能不受苏联摆布,独立自主的进行改革,经济也许会有所起色,但苏联通过经互会、华约等经济军事组织控制了波兰,最终让波兰丧失了改革的机会,直至团结工会上台。

 

说到底,波兰之所以转轨成功其实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让波兰在剧变后坚定不移走西方道路的信心,来源于全社会的共识,而在一个没有社会共识的国家,当它面临波兰这种决定全民未来的选择时,就会畏首畏尾,即便做出选择,也会陷入持续的动荡和不安中。

 

 

02

波罗的海三国与捷克


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时期,其发展就高于苏联加盟国的平均水平。

 

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海三国积极发展本国经济,大力推行私有化和自由贸易政策,国家经济总量得到了较大提升。

 

在国家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波海三国GDP增长的主要依靠,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占比都在50%以上,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更是达到70%之多。

 

▲1995-2019年爱沙尼亚人均GDP(欧元)  图源于网络


波罗的海三国的经济优势一是经济自由度高,外汇管制程度低,政策保障较好。如,爱沙尼亚对外汇没有管制,对国际支付无限制,任何货币、无论数量多少都可以自由兑换、汇出汇入。当然,其它两国的外汇政策也相对宽松。

 

二是波海三国公民受教育程度高,大学普及率高,基本上都能讲一至两种外语,特别是英语和俄语使用十分广泛。

 

三是波海三国工资水平在欧盟范围内相对较低,月工资一般不超过1000欧元。根据欧洲统计局数据,2014年波海三国均为欧盟国家中最低月工资少于500欧元,立陶宛300欧元、拉脱维亚360欧元、爱沙尼亚390欧元。

 

波罗的海三国的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比重过大),决定了其经济非常容易外部环境影响。例如2008经济危机时三国经济都受到了重创。但无论如何,三国均属于高收入经济体并是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1987-2019年捷克人均GDP(美元)  图源于网络


除了波罗的海三国外,还有捷克。

 

商务部的网站上是这么介绍捷克:自1993年1月1日起,捷克成为独立主权国家,成功实现经济和社会转轨,依靠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冶金,纺织,制鞋,木材加工,玻璃制造和啤酒酿造等产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2004年5月捷克加入欧盟,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总结捷克成功的原因,包括强大的工业底子、优越的地理位置、民众受教育水平高、有竞争力的科研院校多、拥有大量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再加上良好的基础设施等等,使捷克在综合成本上具有国际竞争力。

 

捷克民众的生活质量在中东欧地区也名列前茅,加上银行利率较低,使捷克对外资有很强的吸引力。除此之外,捷克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取消了外贸的国有垄断,放开外贸经营权,取消进出口商品限制。


▲布拉格老城广场 图源于网络


根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8年1-9月,捷克货物进出口额为2858.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4.2%。其中,出口1498.7亿美元,增长13.2%;进口1359.4亿美元,增长15.3%。贸易顺差139.3亿美元,下降3.5%。


成为欧盟成员国后,捷克的货物贸易的80%以上都在欧盟区域内进行,其欧盟内部主要进口贸易伙伴为德国、波兰和斯洛伐克。而在欧盟区域外,捷克最大的出口伙伴则是美国。


除去经济上的因素,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和平分手也是原因之一。日韩之间就因为独岛问题,迟迟无法达成自贸区协定。

 

因此,一个和平稳定的外交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

 

03

“堕落”的东德


前文说了剧变后东欧经济社会发展不错的国家,当然也有生活得不是那么如意的地区。

 

1990年8月,东德人民议院决议东德并入西德。两德统一之后,原东德地区的企业并没有优势,所以原东德制造业很快就垮掉了。


为了维持东德民众的生活和社会稳定,西德向东部投入了大量资金,仅1991到1995年,短短五年时间就向东部输血高达7740亿马克,使东德人可以1:1地兑换西德马克,还为东部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德国统一日庆典 图源于网络


虽然统一前两国意识形态不一致,但两国民众毕竟血浓于水,所以西德对东德的“输血政策”不可谓不下本。

 

从事后看,德国政府的这项政策看似帮了原东德民众一把,其实是“好心办坏事”,这直接导致东德地区的民众丧失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而原东德地区的工人工资高、福利高、工会的谈判能力也强,导致大部分原西德地区的企业不愿在东德投资

 

▲ 2019年10月30日,德累斯顿市,德国东部的极右翼组织与警方对峙 图源于网络


所以,原东德地区的失业率一直降不下来。虽然有西德的存在,使东德转轨代价最小,复苏的最快,但结果却导致东德人的牢骚最大。

 

德国统一后,原东德民众在1990年的满意度最高,随后逐年往下降,比如东德1990年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从1=不满意到10=满意)是6.59,2005年则下降为6.32。


虽然有些“新欧洲”国家和地区(例如东德)在转轨后,民众并不算太满意,但这些国家依然是“欧洲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

 

04

东欧民众怀念苏联吗?


跟我们接受的信息不太一致,战后划入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东欧国家都不愿意走“苏联模式”。

 

比如在波兰1947年的全民公决“是否走苏联式的道路?”当时只有7%的人投了赞成票。

 

之所以一些东欧民众给外面“怀念苏联”的印象,是因为东欧这些国家的领袖基本是苏联“空降”过来的,他们在当地几乎没有执政合法性,为了赢得民众支持,不断借债提供高福利的待遇,想以此讨好民众。

 

▲ 近年来,俄罗斯社会也出现类似的情况,而产生这种“怀旧”思潮原因基本与东欧一致 图源于网络


当民众适应了这种极稳定的“大锅饭”环境后,一旦这种超稳定环境被打破(转轨后)这些人就完全不能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


所以,与其说他们怀念“苏联时代”,不如说他们怀念原来高福利时代的“铁饭碗”。


东欧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是由内在动力驱动,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的结果。绝不是外来力量强加于东欧各国头上的,与独联体国家那种“从天而降”的现代化有本质的区别。


在东欧国家里甚至不承认1945年是真正的解放,认为那仅仅是更换了占领者,而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是二战真正的结束。

 

所以,它们在剧变中提出的口号是 :“回到1947年以前去!回到1918年的第二共和国时期!回到欧洲阵营中去!”

 

▲东欧剧变 图源于网络


说原苏联控制下的东欧国家民众怀念“苏联时代”的生活,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妄想。

 

综上,在苏东剧变中,存在着不少转型成功的国家。转型成功的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而这些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都有不少的相似性。


30年前东欧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失败或成功经验,都应该成为其他国家的学习范例,而不是只看到失败的例子就拒绝变革。

 

结语


一位俄罗斯学者说过:世界历史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现代化模式,一种是“以人为主体的现代化”,另一种是“以人为代价的现代化”。

 

而“以人为代价的现代化”则是前苏联得以快速发展的精髓,红军的缔造者托洛茨基对这种模式有着极为精辟总结:“我们虽然说的是不劳动者不得食,(事实上)主要体现的是不服从者不得食,在政府是唯一的雇主的国家里,反抗就等于饿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席卷东欧的现代化浪潮,正是东欧民众在亲身体会了“以人为代价的现代化”模式后的觉醒和反抗。

 

三十年后,我们回头来看,在苏联阴影里挣扎40年的东欧各国民众,他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终于重回现代文明的怀抱。

 

参考资料:

《入欧十年:波兰人怎样看世界》秦晖 金雁

《从东欧到新欧洲》金雁

《苏联解体20年祭》金雁



(完)


为什么说「入关学」是一种强行意淫?| 循迹晓讲


「公知」是如何被污名化的?| 循迹晓讲


希特勒宣称的纯种“雅利安人”,到底从何而来? | 循迹晓讲


强人的宿命:朴正熙们为何难逃部下反叛?|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