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腓尼基到迦太基:罗马共和国最大对手的前世今生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熊掌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58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熟悉罗马历史的中国读者一定不会对迦太基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罗马共和国从兴盛走向辉煌的重要标志就是在两次布匿战争里战胜了地中海彼岸的大国迦太基。在与这个地中海大国的战争里,罗马人既忍受过坎尼会战失败的痛苦,也品尝过扎马会战胜利的喜悦。
|扎马会战 图源于网络
人们对两次布匿战争中的经典战役津津乐道,但对于超级反派迦太基的身世来历却是知之甚少。
其实,和罗马进行地中海争霸战的这个阿非利加的王者,不过是一个以航海和贸易为核心的古老文明漫长辉煌历史的一抹余辉而已。在罗马共和国崛起前,这个文明已经在地中海上纵横千年,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航海“帝国”。
帝国前传:近东海岸的腓尼基城邦
今天黎巴嫩重要港口贝鲁特以北3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历史遗迹。
历史学家们在此发掘出公元前2800年的神殿遗址,这个遗址被认为是沿海城邦比布鲁斯兴起的证据,也被看作是腓尼基文明的起点。
|比布鲁斯城遗址 图源于网络
公元前1400年左右,在《旧约圣经》中称为迦南的地区存在着一些城邦国家。比较著名的有比布鲁斯、推罗及西顿等,在这些城市里居住着精于航海和贸易的腓尼基人。
在埃及和近东各王国的外交文书里,就有腓尼基城邦写给法老阿肯那吞的信件。腓尼基和埃及往来的原因,是因为腓尼基拥有埃及需要的物资。
例如,黎巴嫩雪松就是腓尼基发展对外贸易的物质基础。和一般雪松不同,黎巴嫩雪松木质坚韧,树干粗大,不但不容易腐蚀,还分泌芳香的树脂。
黎巴嫩雪松既是上等的造船材料,又是埃及棺椁的首选木材,另外还可以作为芳香剂和防腐剂。除了埃及每年需要进口大量之外,黎巴嫩雪松木材在东地中海各地也极为抢手。
|黎巴嫩雪松 图源于网络
考古学家们还在腓尼基城市推罗的遗址中找到了大量的女巫骨螺残片,腓尼基人从螺中提炼古代珍贵的紫红色染料。
腓尼基人对外积极销售木材、染料、金属制品、手工艺品等货物,而从当时的克里特岛购买橄榄油、从埃及购买黄金、从奇里乞亚购买白银、从塞浦路斯岛购买铜等原料,进行加工再出口。
位于今日叙利亚塔拉基雅港北部的古城乌加里特是当时腓尼基城邦中最繁华的一个,其领土广达200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0000。在公元前1200年海上民族大入侵之前,一直手执东地中海贸易之牛耳。
海上民族入侵破坏了上古时代的第一个航海贸易网络,迈锡尼、乌加里特等重要贸易城邦从此在历史中消失。
与此同时,赫悌王国灭亡,巴比伦、亚述等强国次第西向近东沿海地区,使得近东地区不得不经历了一次政治、经济甚至文化上的“大洗牌”。
仅就迦南地区而言,被后人称作“巴勒斯坦人”的菲利士人和闪族的以色列人先后到来,在迦南各自建立起自己的城邦国家。北部的比布鲁斯、推罗等城邦忙着分割乌加里特留下的贸易遗产,将商业网络进一步向西延伸,扩展到整个希腊半岛。
而“腓尼基”的称呼第一次被希腊学者写入史书中,意为“从东方海上而来的商人”。
|意大利拉温纳市的圣维塔教堂镶嵌画中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所披的紫色罗马长袍,就是用骨螺紫作为颜料 图源于网络
也有学者认为“腓尼基”这个词由“红色、紫红”衍生而来,因为从东方贩运到西方的珍贵货物之一就是红色染料。
不论如何,这时候迦南沿海城邦的商人开始以“腓尼基”之名活跃在东地中海上的迦南沿海各城邦,并频频在各个文明的早期文献和史书中“露脸”。
在埃及人的文献里,拉美西斯十一世的使者前往推罗要求采伐内地的良木,却被推罗王要求以莎草纸五百卷、牛皮五百张等货物等价交换,才准其采伐。文献还提到各城邦各有贸易船数十艘,忙于到各地进行贸易。
在荷马史诗《奥德赛》里,腓尼基人被描绘乘船四处兜售货物的商人和优秀的手工业者。有许多考古证据表明,当时的希腊人和腓尼基人商业往来频繁,希腊的一些重要场合都出土过腓尼基人制造的手工产品。
|腓尼基人制造的彩色玻璃片 图源于网络
《旧约圣经》里对腓尼基人的记载更多,在书里,推罗王希兰一世和以色列所罗门王往来密切。
在所罗门王修建犹太圣殿的过程里,希兰一世提供了大量优质木材和许多工匠协助,并提供大型商船“他拖”给所罗门,供以色列人进行红海贸易,让所罗门王积累起惊人财富。
腓尼基人的政治影响力甚至渗透到以色列后宫,《旧约圣经》里描述的著名“妖后”耶洗别就是推罗的一位公主,她主要的罪行是将腓尼基人的巴尔神信仰带到以色列。在耶洗别的父亲推罗王谒巴力时代,推罗王国国势强盛。《旧约》称其当时的推罗王国商业发达,“他的商家是王子,他的买卖人是世上的尊贵人”。
在这个时间段,腓尼基各城邦建立了一个规模不大却范围甚广的商业网络,囊括了希腊、南意大利、北非和近东、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地区。往来于各地间的“他拖”贸易船数量还不算多,经营的货物品种也以贵金属为主。
考古学家甚至认为,腓尼基人在此时绕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在面临大西洋的伊比利亚半岛西岸建立了城邦加的斯,目的是获得伊比利亚南部的银矿。传说中直布罗陀海峡岸边耸立的海格力斯之柱,也有人怀疑是腓尼基建成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腓尼基化的希腊神祗海格力士(海格力斯)。
腓尼基人能够主宰大海,却对陆地上的敌人无能为力。公元前8世纪开始,腓尼基各城邦遭到了内陆帝国的频频入侵。约在公元前738年,腓尼基各城邦被整合到亚述帝国的行省之内,必须向亚述王缴纳高额贡赋。
资料显示,推罗王国曾一次向亚述王贡献了150塔兰特黄金(约合今天的5000公斤)。
|腓尼基旧城比布鲁斯写真,当然此处的建筑已经是十字军时代修建的了 图源于网络
比沉重贡赋更致命的是战火肆虐。公元前701年,亚述攻陷了腓尼基重镇西顿和海外领土塞浦路斯岛。新巴比伦崛起后,雄主尼布甲尼撒二世围攻推罗城13年之久,严重破坏了腓尼基的正常生产和贸易。
而给予推罗致命一击的是“世界之王”亚历山大二世,横扫近东地区的马其顿大军遭到了推罗城的顽强抵抗,马其顿军队因此围攻推罗城七个月之久。
为了渡海进攻位于岛屿上的推罗城,亚历山大甚至不惜人力堆起一条长堤,将陆地和推罗岛连接起来。推罗城因此陷落,约10000居民被杀,数万人被卖为奴隶。
作为经商能手的腓尼基人在后亚历山大时代仍然活跃了一段时间,到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受到强势希腊文明的影响,腓尼基各城邦已经全面希腊化,独立的腓尼基文明从此消失在近东地区。
海上帝国崛起:迦太基成长史
作为腓尼基人殖民城市的迦太基的建成时间约为公元前8世纪,罗马历史学家特洛古斯的《迦太基史》里说,建立迦太基的是老推罗国王的妹妹艾丽莎,因为新登基的国王嫉恨旧王族,杀死了她的丈夫,艾丽莎被迫和部分官员民众一起乘船出走。
他们来到今天的突尼斯湖岬角,请求在这里上岸。最初艾丽莎只要求购买一块牛皮大小的土地稍事休息就走,当地居民同意了。
然后就是这个故事在世界各地流传的通行版本:艾丽莎将牛皮裁成长条,圈出来一大片土地,奠定了迦太基城的最初位置。
|迦太基城复原图,圆形港口区是识别它的主要标志之一 图源于网络
阿非利加居民们对这支外来势力并不反感,因为他们迫切想通过迦太基人获得来自东方文明世界的珍贵货物,当地阿非利加王甚至提议和艾丽莎结婚,将两个民族合二为一。
不过艾丽莎出于对前夫的忠贞,最后宁可自焚而死也没有接受这门亲事。
抛开这些神话传说不谈,迦太基的建立是出于长途贸易的现实需要。“他拖”商船不能在深海中长时间航行。古典时代的航海一般是在距离海岸很近的海上进行的,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到岸上补给淡水和食物。
从地中海东端到西端的航程,迦太基恰好处于半程中点的位置。不论是继续向西到加的斯,还是满载货物从加的斯返回,都需要在迦太基进行停靠休整和补给。
为了寻求近东地区缺乏的白银,有很多腓尼基船只前往有“白银王国”之称的伊比利亚南部地区做买卖,迦太基城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迦太基城从建成伊始就前途光明,许多腓尼基商人离开竞争激烈的东地中海商圈,前来尚未得到有效开发的西地中海撞撞运气。这片“蓝海”里有撒丁尼亚、科西嘉、西西里、梅洛卡等物产丰富的岛屿,还有伊比利亚、南部高卢、意大利等盛产粮食和矿藏众多的地区。从迦太基出发到达这些地区都非常便利。而要想跨过地中海到非洲西海岸和大西洋上去,迦太基更是当时最理想的出发地。
|腓尼基船只浮雕,迦太基船只与其类似 图源于网络
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迦太基人和尚处在蒙昧时代的各地原住民的交易方式,迦太基人在岸上放上自己的货物,回到船上去。原住民搬出来等价值的黄金,若是迦太基人认为黄金足够多,就取走黄金。如不满意,则迦太基人继续等在船上,等原住民增加黄金到满意的数量为止。
这种交易方式往往被人们是看作淳朴时代双方守信重诺的结果。其实迦太基由于垄断了和原住民的贸易权力,对不遵守规矩的原住民可以用“封杀”贸易的手段进行惩罚,双方不见面的交易也减少了迦太基人被袭击的风险,这是一种在商业规则不完备情况下的原始交易模式。
这种不见面贸易的利润大的惊人,16和17世纪,有很多欧洲商人使用这种办法和原始部落进行物物交换,常用劣质小刀、玻璃珠、粗布等换到象牙、黄金、香料等珍贵货物,轻松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利润。迦太基人对原住民贸易的利润应该与此相当。
为了保住垄断贸易获得的高利润,迦太基人千方百计的隐藏自己的航海路线。
|公元前220年左右由迦太基人控制的地区 图源于网络
据说有一次罗马商人尾随迦太基商船,找到以锡矿闻名的卡斯特瑞德群岛的具体位置,为了避免罗马人得手,迦太基船长估计将船开向暗礁密布的海域,结果迦太基船和罗马船双双触礁搁浅。
对于那些已经纳入文明社会的地区,迦太基人就显示出商人狡猾的一面来。罗马人经常黑迦太基人的一点就是天性狡猾欺诈。罗马谚语“布匿式的承诺”,指的是在作出承诺时玩弄言语技巧,话里藏话,最后让承诺落空的迦太基人骗术。
除了“狡猾”之外,迦太基人留给现代人的印象还有残忍。在很多近现代文学作品里都有迦太基人献祭幼儿祭祀主神巴尔的描写。而这种献祭儿童的说法也被考古发现所证实。
在对迦太基城遗址进行发掘的时候,发现了埋有大量幼儿骨殖的地方。在大约两百年的时间段里,有超过20000个装着幼儿骨殖的壶被放进这里。考古学家们推测这里就是迦太基的某处献祭场所。
|迦太基城遗址 图源于网络
虽然在宗教仪式方面残存着原始血腥的元素,但政治体制方面迦太基却走在了同时代国家的前列。其国家制度被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称为“最好的一种政治制度”。
迦太基的最高领袖叫做“士师”。按照《圣经旧约》的说法,士师是由本地贵族担任的腓尼基城市最高行政长官。一个城邦的士师一般有两人,任期一年。
在士师之下,设有宗教祭司、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其权力要小于罗马和希腊的同类型组织。不过大体来说,没有这两个组织的协助,士师也难于将自己的决策付诸实施。
在行政长官之外,迦太基另设有最高军事长官“巴希琉斯”。在军队远赴海外作战时,由强力贵族中的一员充当“巴希琉斯”统帅各军。这个称号得自于希腊世界,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二世的头衔里就有“巴希琉斯”的称号,以显示自己作为马其顿大军统帅的地位。
总的来说,迦太基的政治体制较之当时已经陷入寡头政治的希腊国家更灵活,更能团结人民。借着这样的政治优势,迦太基开始和向西殖民的希腊人展开了激烈的海上争夺。
之所以将迦太基形容为世界上第一个海上帝国,是因为迦太基在和平贸易的同时,使用武力,尤其是其庞大的舰队在地中海拓展自己的势力。崛起的迦太基和当时已经进入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等地的希腊人之间为了贸易垄断权而产生的冲突最为激烈。
|迦太基海军 图源于网络
两者间断断续续的争霸战争持续了一百多年。战争在多条战线上展开。一开始希腊人处在优势地位,援助伊比利亚的本地居民夺取了迦太基在伊比利亚的据点加的斯。
但是迦太基依靠财力和情报的优势慢慢扭转了战局,不但在伊比利亚阻止了希腊人的进一步入侵,还将登陆西西里的希腊人驱赶到西西里岛的东北部。
公元前六世纪,迦太基的国势达到顶峰,在杰出领袖马果父子三代人领导下,迦太基人将希腊人驱逐出撒丁尼亚和科西嘉岛,并收复了被希腊人占领的加的斯。将整个西地中海囊括进迦太基的势力范围。
迦太基人建立的这个海上帝国,跟后世的威尼斯共和国所建立的东地中海海上帝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在一个相当大的局部海域建立起垄断贸易网络,通过控制沿海港口来获取对内陆的贸易特权,且建立起有完善补给和休整地点的常态化商业航线。同时还手握着贩运东方货物到西方港口的特权。
|汉尼拔强劲的陆上军团其实并非迦太基军队的长项 图源于网络
和威尼斯不同的是,迦太基的这个海上帝国并不稳固,即使在其全盛时期也没有将劲敌希腊人完全排挤出西西里岛,进而无法控制对西地中海贸易网络极为重要的墨西拿海峡。
为了达成夺取墨西拿海峡的目的,腓尼基人拒绝了波斯王薛西斯一世一同出兵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邀约,而是在波斯大军进攻希腊的同时,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军队独自对西西里的希腊人城邦梅西拉(即今天的墨西拿)发起进攻。
|梅西拉港口 图源于网络
这场战役就是被后世看作是迦太基由盛到衰的转折点的梅西拉(墨西拿)战役。
梅西拉战役是西地中海地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役,迦太基人动员了从伊比利亚到撒丁尼亚的几乎全部领地内的兵员,总兵力号称30万人,有大型战舰200艘,各型运输船3000艘。
这场关乎迦太基国运的大战进行的却非常草率。希腊人派出的50000步兵和5000骑兵在迦太基人登陆后不久就赶赴梅西拉,并成功的袭击了迦太基人的营地,在最初的混战中一举击毙了迦太基的巴希琉斯哈米尔卡,并顺势击溃了整支迦太基大军,将所有船只焚毁殆尽。
|布匿战争 图源于网络
梅西拉战役后,经过两次布匿战争,直到罗马攻陷迦太基城,迦太基城邦走上了一条漫长的衰落之路。
迦太基的问题和遭到土耳其进攻的威尼斯颇为相似,即保有强大海上优势的同时,在陆地上却严重依赖不可靠的雇佣军。一旦转入陆战就无法和强大的希腊、罗马公民重步兵相抗衡。
更糟糕的是,迦太基还面临着来自后方的阿非利加原住民的威胁,多面交战更快的消耗了迦太基的国力。迦太基最后的光荣汉尼拔·巴卡更像是这个海上帝国之外特立独行的一个分支,并没有得到整个国家的有效支援。
当他挫败于陆上强国罗马传统的“坚壁清野”战法后,海上大国迦太基的末日也就注定无法避免。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为何新兴的东方强国会有取代西方老牌霸主的幻觉?| 循迹晓讲
库什远征:罗马统治者如何看待「开疆拓土」?| 循迹晓讲
精罗落泪:古罗马军团为何征服不了“福地”阿拉伯? | 循迹晓讲
正本清源:古典时代的欧洲军队真的不追求机动性和计谋吗?|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