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战时期,苏联空军志愿队真的没让「中国人破费」吗? | 循迹晓讲

布理思 循迹晓讲 2021-03-23


|循迹晓讲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布理思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4800字 阅读需要13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1937年,苏联为了让日本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淖,决心援华,派遣苏联空军志愿队(以下简称志愿队)来华助战。

|“没让中国人破费”  图源于网络


诚然,志愿队在中国战场上为当时羽翼未丰的中国空军提供了相当大的助益。但是他们真的像某公众号所宣称的,“没让中国人破费”吗?

 

01

早有定论的薪俸

 

早在苏联志愿队援华之前,中国政府就已经聘请过德、法、美等国的志愿飞行员。并且至少在1932年就已经形成聘请外国军事顾问、 技术员的一整套制度方案。


1932年9月1日的“军事委员会临时会议记录”就规定:“聘金宜由聘用机关支付”1936年,德国方面要求中国给予被聘用德国技术顾问每月薪金1000马克且“来往车费在外,适当居住及饮食之供给”。


|马克斯·鲍尔(左),德国总参谋部军官,炮兵专家,蒋介石聘请的第一个德国顾问;汉斯·冯·塞克特(右)德国军事家,一战期间任德国陆军参谋总长。1934年受聘为蒋介石政府的军事总顾问。图源于网络


1937年中,国府正式确定 “德国专家在华工作津贴办法”其中规定:德国专家津贴分为甲乙丙三等:甲等每月八百元、乙等每月五百元、丙等临时酌定。每月由资源委员会分发具领,同时提供往来中德及在中国内地之旅差费。

 

无独有偶,1937年宋美龄聘用陈纳德的条件就是:“月薪1000美元,附加报销所有费用。配一名司机一名翻译并有权驾驶中国空军的任何一架飞机”可见当时中国政府经形成一套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及志愿者的薪酬制度。


理论上,这套薪酬制度应该覆盖整个外聘人员,事实上也不尽然。

 

|杨杰(1889—1949),云南大理人,曾任陆军大学教育长和驻苏联大使 图源于网络


1937年9月17日杨杰与苏联政府举行第四次谈判时曾提到:“贵方所派之教官及技术工程人员系敝政府聘请者,自当由敝政府给酬惟其标准如何,请酌定知。


俄国谈判代表拔也夫答“关于此项问题,余等尚未计及”随后苏方在谈判中就提出了中国聘请苏联空军志愿队应付薪酬数额的标准,9月26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成员拔也夫在给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的报告中写道:“列平同志提供了一份中国人答复我们要求的电报。此前我们曾要求中国人就如下问题做出决定:


(1)所有援华苏联教官统一由驻华武官指挥,并通过他们拿报酬

(2)月酬由中国政府通过苏联驻华武官支付

(3)我们教官的薪酬应在900-1500华币之间浮动,且应报销公差住宿及旅费

 

这是苏联方面初次就中国聘请苏联教官 (属于苏联空军志愿者序列) 应付薪酬标准提出的方案。


|1936年中央航校二期学员 图源于网络


那么,如何看待苏联军方提出的这个薪酬标准?

 

一方面,苏联方面提出的这个志愿者聘请薪酬标准远远高出当时中国同级官佐薪金,如在抗战前担任空军入伍生队中尉区队长的劳声寰回忆:“我本来是少校营长,到职后变为空军中尉区队长,但薪俸由一百三十五元(国难薪八十元)升到一百五十元。”而国民革命军陆军的上将,月薪也只有八百元法币(九一八后只拿国难薪二百四十元)。


即使是被誉为“天之骄子”的空军,一级空军中将的月薪也才达一千五百元,刚刚和志愿队上校 (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最高军衔)打了个平手,是中国同级官佐 (上校月薪合计六百六十元) 薪酬的两倍多。


而苏联志愿队员最低薪酬 (普通军士月薪应为标准方案中的最低九百元) 也要比中国空军最低官佐准尉薪酬 (月薪一百元) 高九倍。前文所引中国空军的薪俸,还是由于通货膨胀,在战时提升了标准。


抗战初期中苏人员之前薪俸之不平衡可见一斑。

 

|亚力山大·冯·法肯豪森(修正:上图应为汉斯·冯·西克特) (1878年10月29日-1966年7月31日),最后一任德国顾问团团长 图源于网络


但另一方面,该薪金标准又要比国民政府聘请的其他外国志愿队员的薪酬标准要低


1937年国民政府聘请的德国专家月薪一千马克(约合一二零九法币),另外再领取津贴八百至五百元法币不等,1935年德国军事顾问团总顾问法肯豪森陆军步兵上将的月薪则高达三千法币。


1938年法国军事顾问团的总顾问年薪也有二十万法郎(约合一万法币)。而中国空军聘请陈纳德,月薪达一千美元且报销一切费用。


这种待遇远远高于当时苏联志愿队官兵的薪金,估计苏联军方当初并不清楚中国聘请欧美外籍志愿者的高薪酬情况,所以苏联军方所提出的援华志愿者薪酬的初步方案相比而言显得十分低调。

 

然而这种情况很快得到修正,苏联军方随后即提出加薪要求。


12月16日国防人民委员会特别差事官上校兰戈沃伊请求国防人民委员通告正在莫斯科谈判的杨杰将军:


“苏联驻华武官报告了中国航空委员会愿意为苏联志愿者提供的薪酬标准比较而言(这种薪酬标准)要比给其他外国志愿者所提供的薪酬低几倍,请杨杰转告中国政府我们的志愿者和教官的薪酬标准,最起码应与其他服役于中国军队的外国志愿者差不多。”


除此之外,因公牺牲或伤残还需要发放一笔补偿金。


这份文件表明,苏联军方已经掌握中国政府战时聘请欧美空军志愿者薪酬标准的情报,故而要求中国政府一视同仁。


至于中国政府是否满足了苏联军方的加薪要求,迄今尚无法确知。


|来华助战的苏联航空志愿队伊-16战斗机 图源于网络


不过根据当时中国寻求外援的迫切性,以及苏联军方所提要求不算过分的具体情形,中国政府应该会满足苏联的要求。这在当时情势下实际上是一个没有理由拒绝的 “合理” 要求。

 

1938年4月16日孙科曾有密函致杨杰:“前方希望苏方志愿军参加作战至为急切,从前招待不周之种种错误,我方自应切实纠正,敬请吾兄即向苏方详为解释。至待遇条件,可据前年十一月周主任至柔致兄马电所开各条酌商请派。”很显然中国政府已经答应了12月16日苏联军方所提增加志愿队薪金的要求。


可惜,迄今我们尚无法看到周至柔的“马电”,了解其所谈 “待遇条件” 的具体内容是否符合兰戈沃伊所提要求。

 

另外,不仅苏联空军志愿队从中国政府拿取薪酬,不属于 “志愿者” 序列的苏联空军驻兰州空军基地人员及驻防空军中队也享有经济待遇。


1938年8月2日,驻苏大使杨杰致电蒋介石,汇报第二次贷款协议及其签署情况,其中第四点谈及:“伏帅代表请速汇兰州苏负责人古德金上校法币廿万元备苏运输人员之用,汇后祈示”蒋介石批:“请孔院长速办”。


此外,蒋介石在其1939年2月16日的日记 “预定” 栏里也写着:“4、 兰州俄人之待遇”这些都可以证明:驻防 “兰州俄人” 亦由中国政府供养。


此外,有些负责运送武器到中国的苏联轮船上的海员也获得了现金奖励,如1938年8月29日蒋介石有电报致驻苏大使杨杰,通知他去领受一万美金给苏联船员作为奖金。

 

02

值多少钱?


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内部即有放弃法币之说,但国民政府内部决策层认为通过货币让沦陷区人民始终认可国民政府,弥补抗战初期军事败退所带来的负面评论和人心动荡。


随着国民政府节节撤退,在沦陷区依旧可以兑换法币


事实上在1940年之前,法币的贬值程度是相对较低的。所以我们可以先利用战前法币与美元3:1的汇率换算。可得一个最低薪酬(九百法币)的志愿队员一个月的工资可以换成三百美元,也就是8.6(246.8克)盎司黄金


那么他们的薪水在今天相当于多少美元呢?


21世纪10年代以来,金价在1160-1668美元之间浮动,笔者即取1300美元作为一盎司黄金的价格,得出最低薪水的志愿队人员月薪也有超过美国收入中位数的月薪(11180美元)


03

充足的后勤供应


由于目前问世的志愿队飞行员回忆录着重描写的都是在中国的战斗等细节,有关生活方面反而着墨不多,我们先以一位苏联卡车司机的回忆抛砖引玉:


“汽车停放完毕,接着的任务是吃饭,一进食堂,我们连自已的眼睛都不敢相信了,一张张八仙桌,一副副窗帘,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每张餐桌旁放4个椅子,屏风后是为“米斯妥”(即Mister)们安排的,显得有条有理。餐桌上摆着凉菜、鲱鱼、蘑菇、罐头、香肠。还有一瓶莫斯科白酒和一瓶红酒,还有好几样糖果,块状巧克力,每人还发给一盒“卡孜白克”苏联高级香烟。大家入座后,穿白衣的中国服务员来到桌旁,以半通半不通的俄语问我们‘想吃什么?请点菜!’我们也没有客气,点了菜,他们很快送来了我们所点的饭菜,更难为的是,这些饭菜全是按俄罗斯口味做的。”“我们在拉运武器的整个三年中,各个城镇的伙食都是这样安排的,只是在较小的食宿点没有白酒罢了!饭菜也都是俄罗斯风味的,并供应水果,供应的全是苏联高级香烟。

 

汉口机场的苏联飞行员 图源于网络


抗日战争爆发之初,负责招待任务的机构是励志社。但为了安全起见,军事委员会不允许所有非军事团体为军队提供服务。由此便在1937年8月8日将各地励志社改组成为军委会战地服务团,隶属军委会第六组。


在甘新公路沿线,如兰州、武威、张掖;和志愿队的基地,如南昌、洛阳、汉口,都有战地服务团为服务苏联飞行员和后勤人员所设的招待所。


这些招待所条件丰俭不一,有些地方的招待所甚至是路边庙宇改建而来。但都配有专职厨师,服务人员和保卫人员,伙食方面也都尽量满足苏方人员要求,住宿条件也绝对不算差,大略是今日青年旅社的高配版。


毕竟,不是每家旅社都有“毛毡”“精致的花毯”和“一个个棉布枕头”的。


招待所担负需要接待苏联援华人员及养护飞机,就当时条件而言,确是一件繁重的任务。


1943年苏联驻新疆领事馆 图源于网络


因为要保证苏联飞行员具有强健的体质,才能适应飞行和空战的需要,这就不仅要有丰富的肉食供应,而且经常要有水果、饮料供应,使苏联飞行员在异国他乡始终保持良好的食欲和较好的健康状况,这在当时很落后的中国,并非易事。

 

如新疆乌苏县的招待所(新疆等地的招待所归中央运输委员会管理),地处沙漠,饮水困难,中国职员只能饮用夏季洪水泛滥时引流到沟中的涝坝水。


由于是露天的,落叶、畜粪等脏物掉入水坑,实际上涝坝水是很不适宜饮用的。而苏联客人饮的是泉水,专门由站里一辆汽车到20千米外的乌苏县城去拉

 

为了保证肉食供应,乌苏招待所也逐渐摸索了一套解决办法。猪肉在乌苏县街上买来;牛羊肉由乌苏县供应活畜,一段时间供应一次,每次几十只,由招待所出钱寄养在哈萨克人家,什么时候吃便什么时候去宰杀。


冬天易于存放,一次常常宰杀几十头,检验合格后方可食用。那时的乌苏招待所平均每天要食用两三头羊。鸡鸭则从伊犁购买,用柳条筐子装车运回招待所由杂役饲养,饲养的鸡鸭最多时达百余只,什么时候都有活鸡活鸭供食用。

 

此外,中国职员还发挥聪明才智,因陋就简,制作出了“土冰箱”,这也没什么奥妙:挖三米深的圆形大坑,直径两米,底部和周围用砖砌起来,顶端做一个大木盖,在冰窖的上面再盖上房子,使它终日不见阳光,冬天到河里砸些大冰块放在里面,这就成了冰窖。


夏天把盖子盖严,这些冰可用到来年九月前后。


此冰窖用途有二:一是可存放鸡、鸭、鱼、肉。二是可做冰淇淋。除此,乌苏招待所还会自制格瓦斯饮料,加上从伊犁、迪化买来的散装啤酒,乌苏招待所的饮料可说是十分丰富的。

 

|苏联空军志愿队 图源于网络


至于迪化,兰州等地更大规模的招待所,除了每日四餐之外,为了安排一次早饭煎一千多个蛋实属平常。而内地招待所的“七碟八碗,山珍海味,经常变换花样,还有名烟名酒招待”也是司空见惯。

 

志愿队人员还能享受到一些在当时属于“特供”的事物。


比如为了照顾志愿队人员的娱乐需求,就安排电影放映机;考虑到志愿队人员更喜清洁卫生的环境,还特地设置洗衣房、蒸汽澡堂。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志愿队做出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么中国人民为了保障志愿队付出的努力,就那么容易被忘记吗?

 

最后引用一句话:们为了保证苏联客人吃好、住好、生活好,想了很多办法,今天想来很觉欣慰

 

参考资料:

王佳贵主编,《盟国军援与新疆——新疆文史资料第24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德外交密档 1927年-1947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陈纳德著,李平译《我在中国那些年——陈纳德回忆录》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年

黄嘉谟 陈存恭访问《劳声寰先生口述历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

叶·奥索金娜著,施海杰译《苏联的外宾商店: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二)》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民70年

何应钦《军政十五年》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民70年

黄仁霖,《黄仁霖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民73年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缅甸政变:这个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循迹晓讲


为何关于「辉瑞疫苗」的谣言总是层出不穷?| 循迹晓讲


纳粹德国的「军工生产奇迹」是如何实现的?| 循迹晓讲


脆弱的科学:苏联「李森科事件」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