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中国人为什么想要废掉汉字?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方生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39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前一阵啊,有小伙伴跟我说,发现一个问题,山西跟陕西,按咱们说汉语拼音都是shanxi,但是为啥我看好多地方标英文,也就是汉语拼音,山西是shanxi,但是陕西是Shaanxi,有两个a,这是为啥呢?
|图源于网络
这个事儿啊,其实是废除汉字这个风潮遗留下来的产物,对,你没听错,一百年前,中国历史上有过一阵废除汉字的风潮,确切地说,是汉字拉丁化风潮,也就是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
那这股风潮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今天就来详细说一说。
这股风潮的源头,得追溯到清朝末年中国的悲惨现实。
一次又一次的列强入侵、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赔款,让中国人彻底丧失了民族自尊心,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中国精英,开始全面学习西方。
除了军事、经济、工业这些国家大事,在文化上也开始全面地崇洋媚外,很多知识分子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被抛弃,尤其是汉字,这是阻碍中国发展的拦路虎,应该全面废除汉字,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
|图源于网络
比如谭嗣同就说,“尽改象形文字为谐声”;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陈独秀说,“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魔窟,废之诚不足惜”;蔡元培说,“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等等这些一线大学者纷纷发声。
当然了,也有替汉字辩护的,比如辜鸿铭、林纾等等国学大师,但是他们势单力孤,顶不住汉语拉丁派的围攻,毕竟,当时的社会现实一再证明了,中国自己的东西就是不如西方的好使。
而且,拉丁派之所以坚持要废除汉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汉字对于扫盲工作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鲁迅先生就说,为什么中国大多数人民都是文盲,都很难接触到先进的文化?
就是因为汉字太难了,上千年来,汉字都被上流人垄断了,你有权有势的人当然可以慢慢学习汉字,但是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哪有心思学习这么难认难写的汉字?
拉丁字母就不一样了,英语就26个字母,随便排列组合,就能表达出所有的音节,然后用这些音节来表达汉语就行了,这样,只要认识了二十几个拉丁字母,然后你又会说汉语,那就自然能看懂拉丁化的汉字,也就扫盲成功了。
正是在这样的风潮之下,有不少人就把汉字拉丁化付诸实践了。
|《中国音标字书》 图源于网络
一九零几年的时候,就有两套方案产生,一套叫《江苏新字母》,一套叫《中国音标字书》,但是前者是以方言为基础,后者缺点太多,根本没法推广。
真正靠谱的方案,是在20年代末产生的,当时苏联跟国共两党的联系都很紧密,汉字拉丁化这事,苏联也掺和了一脚。
从1921年开始,苏联就在国内推行拉丁化新文字方案,把国内少数民族的语言用拉丁字母来拼写出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没有文字的民族,把语言固定下来,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扫盲运动。
当时在西伯利亚东部地区有至少十万华人,这当中大部分都是来挖矿砍木头的劳工,基本上全是文盲。
苏联一开始教他们认汉字,发现效率很低,毕竟苏联本来可能也找不到多少能教汉语的老师。所以,苏联科学院就打算也把汉语给拉丁化了,领头的是著名汉学家郭质生。
这个郭质生原名叫弗谢伏罗德·科洛科洛夫,是个中国通,还翻译过《红楼梦》,可见汉语水平相当了得。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 图源于网络
当时中国学者瞿秋白也在莫斯科,参与到了设计工作当中,最后是在1928年左右,联合设计出一套汉字拉丁化的方案,称作《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
这套草案,其实跟咱们今天用的汉语拼音差不太多,主要区别有这么几点:一是区分尖团音,这是古代汉语里的两种发音,比如说宝剑的“剑”跟弓箭的“箭”,一个是“jian”一个是“zian”,今天的普通话里已经没有这个区别了,只在部分方言里还有保留。
第二点,除了极个别情况之外,抛弃了汉字的声调,瞿秋白、郭质生他们认为,汉语的声调是一种落后的元素,应该抛弃掉,你看欧洲那些语言,都没有声调,说明声调没用。
这种观点是当时一味地崇拜西方文化的一种体现,有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咱们这些事后诸葛亮就没必要多加批判了。
第三点,就是个别字母的拼写有区别,就不细说了。
就在郭质生、瞿秋白研究汉字拉丁化方案的时候,南京国民政府的方案也在同期正式公布了。
|《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图源于网络
1928年9月,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先生公布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这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官方效力的汉字拉丁化方案,最早由林语堂提出倡议,主要的设计工作是赵元任、刘半农等大学者来完成的。
这套方案,除了x和v以外的24个英文字母都用上了,设计得非常复杂,它的一个特色,就是用不同的字母组合,来表示汉语的四个声调,比如说爱这个音ai,国语罗马字里边的四声分别是ai、air、ae、ay,不用跟后来的汉语拼音一样加那个声调符号,表达得非常清楚。
但是,正因为每个音四个声调都有不同的拼法,这又让这套拼音法式变得非常繁琐,反倒是加重了老百姓的学习难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难以克服的困难。
当时国民政府想着循序渐进,要先用国语罗马字来取代威妥玛拼音,让老百姓用来当注音符号,然后再彻底取代汉字。
可是当时国际上通用的汉字注音系统就是威妥玛拼音,以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怎么能够动摇西方社会,让人家用你发明的新玩意儿呢?再加上国民政府的实际控制区域有限,所以这套拼音法式最终还是没能推广起来。
不过,有些元素还能在现在的汉语拼音里看到,比如咱们开头提到的问题,山西和陕西这俩省的英文,一个是shanxi,一个是shaanxi,这就是用的国语罗马字,shaan表示三声的陕。
讲到这里,可能有的小伙伴要问了,不是还有套威妥玛拼音吗?不能直接用吗?现在好多香港的还有海外华人的名字都还是用威妥玛拼音拼的呢。
原因就是威妥玛拼音,缺点太多了,它只能起到给汉字注音的作用,不能脱离汉字而存在,所以无论是瞿秋白他们还是赵元任他们,都只是把威妥玛拼音作为一个参考。
|拉丁化的中国报纸 图源于网络
话说回来,瞿秋白看到国民政府的方案以后,很快就意识到其中的一些缺陷,觉得还没有自己的方案好呢,不过也受到一些启发,于是继续完善,很快,就在1929年10月,推出了修改版的《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第二年在苏联出版。
这套方案引起了苏联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之后几年时间里,苏联搞了一系列研讨会,来探讨汉字拉丁化的相关问题。
1931年,在海参崴的华工俱乐部召开了“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这套原则和规则就是在瞿秋白的方案基础上制定的,总共有13条,归纳起来,就是必须现代化、国际化、大众化、方言化。
相比较而言,瞿秋白的方案更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它的推广程度,也比国民政府的那套拼音法式高了不少。
30年代,中国共产党以瞿秋白的方案为基础,针对国语老国音和另外14种方言,制定了15套汉字拉丁化方案,称为“拉丁化新文字”,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展开扫盲运动。为啥是15套呢?
|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方案,可以看出和后来的汉语拼音已经非常接近 图源于网络
刚才咱们说了,海参崴大会制定的汉字拉丁化原则,有一条方言化,必须得针对各种方言专门制定拉丁化方案,所以就先整了15套。
不过其中只有5套方案真正推行了,也就是出版了教学课本还有相关的刊物,哪五种呢?除了国语老国音之外,以上海话为基础的江南话新文字、厦门话新文字、广州话新文字和潮汕话新文字,另外10种没有搞起来,本来还包括四川话、苏州话、客家话、桂林话等等。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期间,对于快速解决文盲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后来还是被废止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个是技术上的原因。
汉语有一个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声调,刚才咱们讲的这两套方案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国民政府的国语罗马字,声调系统太繁琐;瞿秋白的拉丁化字母草案,直接不要声调了。
这两种办法都行不通。
再一个,汉语跟印欧语系差别太大了,印欧语系那都是拼音文字,汉语本质上是象形文字,都不是一个路子的,人家能拼音化,你汉语拼音不了啊,最简单的例子,形声字,一边表意一边表音,写成拉丁字母以后哪还能看出这些意思来啊,技术上很难还原汉语的精髓。
除了这些技术上的原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咱们开头说了,之所以有这个汉字拉丁化的风潮,原因是民族自尊心完全丧失了。
|1945年9月3日,重庆街头,民众欢庆抗战胜利 图源于网络
但是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实打实地是二战的战胜国,已经不是清朝末年那个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旧中国了,民族自尊心已经上来了,大家也逐渐意识到,用什么文字跟你国家发达不发达,其实没有必要的联系,用拉丁字母的国家多了去了,难道个个都是发达国家吗?穷国也不少嘛。
而且,自尊心上来以后,大家对于中国文化也没有那么厌恶了,都觉得中华文化还是需要传承滴,这要是汉字拉丁化以后,中国人就看不懂汉字了,那么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就都固定在古籍里边、青铜器上边了,汉字成了拉丁文了,只有搞研究的人才可能去学习去了解,普通人完全看不懂了,不像今天,咱们谁上学的时候不学个几十篇文言文啊,动不动就背诵全文是吧,公元前的史书,中学生照样能看明白,这就是文化的延续。
所以,正因为这种种原因,汉字拉丁化就逐渐丧失了群众基础,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后来慢慢也就没人再搞汉字拉丁化了。
真正在全国范围推广起来、扫清大量文盲,是靠的简化字,也就是今天咱们用的这些简体字。
而拉丁化新文字的这些方案,后来就发展成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一种给汉字注音的工具保留了下来。
(完)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正本清源:近代欧洲军队真的不如“足智多谋”的东方人吗?| 循迹晓讲
“人人字幕组”被查:他们到底侵害了谁的合法权益?| 循迹晓讲
《异星灾变》:一部科幻版的罗马建城史 | 循迹晓讲
赢麻了:两广总督叶名琛的“战狼”式外交术给帝国带来了什么?|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