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所谓的“纯血”汉人吗?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晋北剑圣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5500字 阅读需要2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近日某社交平台用户突然发帖声称因无法接受基因检测的结果,感到信仰崩塌,茶饭不思。广大吃瓜网友看到当事人自寻烦恼、没事找事的窘境时,互联网上很快就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了起来,出现了大批同一格式的“段子”。
|“发现自己血统不纯怎么办?” (图/网络)
在这片欢快的氛围中,我们今天来正本清源一波,讨论一下地球上真的有“纯血汉族”这个物种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何为民族?
著名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代表性著作《想象的共同体》中,提出了“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
也就是说,民族并非自然界先天存在的东西,而是一批人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共同形成了彼此是“同一群体”的“想象”。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种“想象”是“虚构”、“捏造”的,而强调“民族”这一概念是后天形成的,当有关共同体的“想象”形成的时候,民族便是真实存在的。
可基因差异确实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现象,一个近几千年才形成的文化概念,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影响几万年乃至十几万年前就存在的自然现象。
事实上汉民族形成的过程,也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
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王朝是都城位于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的夏王朝,夏王朝的疆域并不明确,但大概能确定的是,夏王朝的东部有东夷,南部有三苗,这些都是与夏人多次发生战争的异族。
按《说文解字》的解释,“夷”的本意是“一人负弓”,夏商时代东方有很多善于射箭的民族,因此当时将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东部省份的许多民族泛称为“东夷”。发源于河北地区的商部落,在夏王朝眼中无疑也是“东夷”的一支。
但随着商王朝取代夏王朝,统治中原,夏王朝故土上的民众,并未将商人视为外来入侵者,这无疑是中国历史早期的民族交融。
|殷商时代的发型,在后世中原人眼中无疑非常奇怪 (图/网络)
商王朝建立后,与其他东夷部落展开了漫长的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商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纣王在位时,都未能终结。
后续的周王朝以及齐、鲁等诸侯国又和东夷进行了漫长的征战与文化交流,到春秋战国时,中原人已不会将淮河流域、山东半岛的居民称为东夷。等到秦汉之后,“东夷”一词指的便是朝鲜、日本、琉球等国的居民了。
|《史记》记载姜子牙建立齐国后,顺应当地的风俗,5个月后便向周公报告政务,鲁国国君伯禽移风易俗,三年后才报告,周公因此感叹“后代鲁国必将臣服于齐”
这股“由夷变夏”的历史趋势,显然是上古时代的另一轮民族交融。这位在知乎发帖,声称自己祖居山东,理应是没有蛮夷血统的纯种汉族的网友,显然忘了,在夏商时代,山东尚属“东夷之地”。
至于有关三苗的记载,则大部分带有传说性质,这些史料大部分认为三苗源于九黎,而九黎部的首领便是大名鼎鼎的蚩尤。
若是从这个角度来考量,三苗恐怕连炎黄子孙都算不上(南宋时期志怪杂史的《路史》认为蚩尤是炎帝后裔,但大部分史料并无类似的说法)。
|传说中的蚩尤像
传说中三苗的活动范围大致在长江中游一带,战国时的一些学者更是提出三苗主要活动在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的区域,被舜、禹征伐后,逐渐消失。
虽然这类上古时的传说往往不能全部采信,但若是联系春秋初期,南方的头号大国楚国的国君公然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拥有精美玉器的良渚文明在中国传统史料中找不到对应的传说,有可能并不为夏商时期的人所知
我们便不难发现,一直到西周时代,长江流域尚且存在过很多习俗与中原人迥异的民族。
而近些年,对良渚文明、三星堆文明的不断发掘,也证实了在中原的夏商之外,中国大地上还存在诸多独特的古文明。
随着西周衰落,平王东迁,大批被称为戎狄的外族进入中原,中原诸侯也开始了和蛮夷的“相爱相杀”。
面对北方戎狄强大的军队,中原腹地的卫国、邢国都曾遭到重创,不得不举国迁徙,靠其他诸侯国的帮助才延续国祚;加上同时期被称为南蛮的楚国大举向北扩张,《春秋公羊传》不禁感叹“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想象中夏商时代的四夷分布图
在这种背景下,齐桓公率先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领导各国一起扛北狄,令齐国率先在诸国中称霸。
但口号归口号,尽管中原人时常会和戎狄打的头破血流,但若有利可图,双方又会毫不犹豫的展开合作。
例如镇守北疆的晋国,身为姬姓诸侯,却长期和各路戎狄“眉来眼去”,不但时常调动戎狄的军队帮助自己对付其他中原诸侯,还长期与戎狄部落相互联姻,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的母亲狐姬,便是来自白狄部落,重耳为躲避晋国内部的动荡,还曾前往母亲所属的部落避难十二年,并有了妻子。
后来重耳流亡齐国寻求机会时,还不忘和自己这位妻子定下25年之约,让她等待自己25年。而追随重耳的狐偃、狐毛也都来自戎狄部落。当然若有必要,晋国也不会放过吞并这些戎狄部落,用他们的人口壮大自身实力的机会。
|晋文公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娶了两位戎族的女子,大戎狐姬生晋文公重耳,小戎子生晋惠公夷吾
无独有偶,周襄王为了对付跋扈的郑国,不惜“出卖身体”,迎娶美艳的戎狄公主隗氏,以换取戎狄的兵马,让一众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诸侯十分尴尬。
不过戎狄后来试图借助这段政治联姻,干涉周王室内政,引发了王子带之乱却又是后话。而晋国和秦国也趁着中原混乱,将原本生活在西北的陆浑戎,迁到洛阳附近,作为制衡周王室与其他诸侯的旗子。
|陆浑戎虽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今天河南的一些地名中还保留了他们存在的痕迹
就连最早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齐国,都曾在与鲁国会盟的过程中,借口表演“四方之乐”,令戎狄雇佣兵包围会场,若非孔夫子指挥鲁国武士驱逐了这些戎狄,鲁国国君免不了要被逼迫签下不平等条约。
|孔子并非传统观念中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作为春秋时代的低级贵族,孔子可谓文武兼修
在这种既有对抗又有合作的环境下,“华夷之辩”也就变得非常灵活务实了,即使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也只是主张以文化礼义作为区分蛮夷和华夏的量度,认为只要遵循华夏的礼仪文化,即使出身蛮夷,也能视为华夏,不以血缘来讨论,否则身为姬姓诸侯,春秋时北方头号强国的晋国,恐怕就要因为长期和夷狄政治联姻,头一个被踢出华夏。
得益于这一理论,在春秋还被视为南蛮猛兽的楚国,到了春秋中后期,因为文化、风俗的改变,已经被视为中原大国,再不是蛮夷之国。
|射杀犀牛的楚国武士
不过孔子虽然提出了以文化作为区分蛮夷和华夏的标准,但文化本身也是多变的,蛮戎夷狄在和华夏的交往中,可能改变生活习惯,与此同时华夏的生活习惯也非一成不变。
例如,战国后期地处边陲的赵国就进行的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放弃了中原传统的宽袍大袖,改穿胡人方便行动的服饰。
这种改革行为在当时也曾遭到很多“传统服饰爱好者”的口诛笔伐,但胡服骑射后赵国快速增长的军事实力,很快就让这些“周服党”哑口无言。
|先秦时代中原传统服饰中并没有裤子,只有能遮住小腿的胫衣,又称“绔”。胡服骑射后才引入裤子
|胡服骑射后的赵国骑兵
在这种各民族长期交融了几百年后,来自昔日楚地的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经过汉王朝近400年的统治,汉人的民族观念最终形成。
在此之前,中华大地上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三苗早已杂居交融近千年,那请问若有所谓的“纯血汉人”的话,谁才是“正统”?
是夏商时期作为东夷之地,但春秋时代诞生了至圣先师孔子的齐鲁大地?亦或是曾经自称“蛮夷”,但却诞生了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楚地?还是长期被视为西部蛮夷,但率先一统天下的老秦人?
恐怕谁也不是,毕竟在先秦时代各个民族相互交融乃是常态,纠结谁比谁血统上更正统,根本是缘木求鱼。
既然从定义上,找不出所谓的“纯血汉人”,那么目前网络上所谓的“纯种汉人”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说到网络上一些人对正规科研成果的错误解读了,网上常说的O2、O3等名词,其实指的是DNA中Y染色体单倍型的分类。
因为染色体在繁殖的过程中会分开重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传递和性别没有直接关系,而Y染色体永远是父亲传给儿子,在历史的某一时期,某个先祖的Y染色体上出现了某些细微的基因突变,其子孙后代的基因也会遗传这个特殊的“标记”,通过追踪这些变异,科学家将划分出了不同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以此作为研究人类迁移的工具之一。
在中国汉族中最常见的单倍群O-M122(简称O2,旧称O3)于2万5千年至3万年前首次出现于东南亚,是现今东亚和东南亚最为普遍的单倍群,其中中国汉族中该单倍群占有超过50%的比例。
“常见单倍型”的占总人口的比例,比很多民族都要高。因此有不少“民族主义者”据此宣称“汉族是世界上最纯血的民族”、“O2是汉族正统”。
|百度上常见的根据“民科”饼图鼓吹汉族纯血论的“民族主义者”
这简直是用一个正确的数据,得出了一堆莫名其妙的结论,再靠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去唬不熟悉分子人类学的人。
首先O-M122也就是O2群,在东亚和东南亚本就是高频分布的单倍群,根据学者的研究,可能在2万5千年前就出现在东南亚了,当时世界范围内任何民族都还没有形成,O2自然也不可能是汉族独有的单倍群。
如果仅仅因为汉族内O2群占比较高就将O2视为汉族正统的话,那难道O-M122频率为百分之一百的独龙族才是最正宗的汉人?
|云南的独龙族以女性纹面的习俗著称
此外苗族、瑶族、畲族、白族、土家族等民族中,O2群的比例也高于汉族,而藏族、羌族、韩国人、菲律宾人中O2群的比例虽不及汉族的51.2%,但也在30%-40%之间,难道这30%-40%的外国人,也能算汉族同胞吗?将O2群和所谓的“正统汉人”绑定,是非常无耻的“民科”行为。
|引用维基百科的数据
事实上正规的学术讨论只会称某一种单倍群在某一地区的人群中高频分布,或者某一民族内部某一单倍群高频分布,并通过极为复杂的科学手段去推测古代人群迁徙的过程,绝不会将某一种单倍群视为某一民族专属的正统基因类型。
事实上由于汉族常见的几种Y染色体单倍型在东亚和东南亚不少民族中比例都不低,因此只靠Y染色体的类型是很难推理上古民族交融的具体情况的。
而汉族这种某一Y单倍型在民族总Y单倍型比例偏高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也并非个例,引用一张经常被“汉族纯血论”者使用的老图。
|《World Haplogroups Maps》,这张图年代较早,一些细节数据可能存在问题,但整体趋势是正确的
从这张图上我们不难看出,在欧亚非大陆四周边缘地区,出现某大单倍型在某民族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大陆中心,则普遍是各种大单倍型交混的十字路口。汉族中O系特别是O2占比较高的情况并非特例,只是正常的自然现象而已。
此外对中国古人的Y染色体单倍型检测时常有令人颇为意外的结果,例如2016年2月《人类学学报》发表侯伟光等人的论文《曲阜地区孔姓群人群17个Y-STR基因做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作者团队对作者对孔子故乡曲阜地区孔姓人群的1118个例进行血样检验和数据分析,发现了三个高频倍群O2(原O3)、C2(原C3)、Q1a1-M120。
因O2作为汉族最常见的单倍型,在曲阜孔姓人中的比例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因此作者推测Q1a1-M120或C2(原C3)有可能是孔子的单倍型类群。
其中C2因为是北亚游牧民族中的高频单倍型,素来被众多“大汉民族主义者”鄙视,而Q1a1-M120现在多见于西伯利亚、美洲原住民。
按某些人“O2(原O3)为汉族正统”的地摊理论,至圣先师孔子恐将开除汉籍。
而吉林大学李添娇硕士在2019年发表了新文章《中原仰韶至龙山时期古代人群基因组学研究》。作者提取了仰韶时代到龙山时代的17具古人遗骸中的DNA,其中有5具男性遗骸检测出了单倍型。
结果如下图:
5个样本分别是O2a2b1型、O1b1a2型、Q1a1a1型、C2e2型、NO型。“大汉民族主义者”所崇拜的O系只占五分之二,这说明上古时代的人群迁移这一问题的复杂程度远远不是简单“打鸡血”的民科理论所能解释的。
综上所述,汉民族在形成的过程中,就伴随着诸多的民族交融,去探求所谓的“正统汉人”本就是缘木求鱼。
网络上所谓的“纯血汉人”一说只是一群“民族主义民科”对分子人类学成果的胡乱解释,汉族的Y染色体单倍型中存在高频分布的单倍型(O2,旧称O3),但O2在整个东亚和南亚都是较为常见的单倍型,并非某一民族独有。而这种存在高频分布的单倍型的民族,在大陆四周的边缘地区并不罕见,属于正常自然现象,这对汉民族形成并没有推动作用。
别说在无法区分基因的古代,就是在现代,正常人类(脑子里只剩“鸡血”的“民族主义者”不算正常人)也绝不会将非O2的汉族同胞视为异族,然后抱着O2的越南人、韩国人叫同胞。
分子人类学是极为复杂的一项科学,Y染色体单倍型只是科学家研究人类迁移的诸多工具中的一种,毕竟Y染色体只能说明父系关系,母系关系则需要用到线粒体DNA(繁殖过程中线粒体是由卵细胞提供的,永远是母亲传给后代)。想要研究古人类迁徙,绝不是将几种基因类型打上某一民族的标签,然后乱套一气就可以解决的。
某些“民族主义民科”断章取义、恶意解读研究结果,误导大众,以满足自己各种莫名其妙的扭曲优越感的行为可谓令人发指。
最后奉劝那位因基因检测结果茶饭不思的朋友一句,少看点地摊网文,有功夫为了虚无缥缈的“正统汉族血统”自怨自艾,怨恨自己的外婆给自己带来了“蛮夷”的血,不如多读点书提高一下自身的知识水平,顺便多孝敬一下父母长辈,毕竟“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为何英国打赢了七年战争,却丢掉了北美殖民地? | 循迹晓讲
永不退役的老兵:为何“宪法”号风帆护卫舰会成为美国海军精神象征?| 循迹晓讲
蒋介石日记的可信度有多高?| 循迹晓讲
为什么“过去三十年所有启蒙的努力”注定失败?|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