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2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宦海浮萍:富可敌国的胡雪岩下场为何如此凄惨? | 循迹晓讲

百夫长法比乌斯 循迹晓讲 2021-10-25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百夫长法比乌斯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35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仰赖权力而生,必因权力而死。”

 

最近,人民企业家们纷纷整出了大新闻,先有马氏被调查而黯然离场,再有许氏陷入破产危机,如今孟氏又脱离囹圄高调返国,不禁让人好奇。按理说商场起伏司空见惯,但并非所有市场都是自由的,也就并非所有成败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胡雪岩像


在一个2000多年都是权力主导的社会中,权力就如汹涌的暗流裹挟着一切,而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一生,就是这种权本位社会中商人发展的绝佳写照。

 

◎ 仰权而生

 

中国社会中,经商并不是随便哪个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但商人的地位却无异于阿猫阿狗


在权力的淫威下,商人跑商需要讨好官府才能被允许通关,他们承受着高昂的税率还很难染指盐、铁、酒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高利润行业,纵使部分时代的官府不愿“与民争利”而放弃官营,盐、铁等行业依旧只有少数关系户才能进入。


这一套以权为先的经济制度让中国自古以来就饱受物资匮乏的痛苦,更让市场总在关键时刻运转不灵。等到满洲入关,这种糟粕依旧未能清除,满清同样施行关传许可和皇商制度。

 

◎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开盐铁专卖之先河

 

皇商的出现决定了清代历任皇帝看待商业的视野,也促成了晚清红顶商人的出现,所以在我们叙述红顶商人胡雪岩之前,就必须要先了解什么是皇商。


皇商来源于晋商,这是一支来自山西的商人群体,他们在明末时利用商贸之便为后金输送了大量物资与情报,努尔哈赤极为重视商人的作用,曾对山东、山西等多地商人厚给资费,还利用他们作为运输媒介,向明国传达自己的宣传材料《七大恨》,晋商便因此与后金政权结下了不解之缘。


满清于公元1644年入关后,顺治皇帝面对破败的山河和征服明国全境所需的物资,急需商人鼎力相助,于是开始拉拢晋商,在紫禁城设宴款待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这八位巨贾,为彰显他们的尊贵并给予权力认可,顺治皇帝将其纳入内务府。


在为皇家办事的身份保驾护航下,他们迅速垄断了全国的铜铁、皮草、盐、丝绸、茶叶等重要产业,还参与对外贸易的官吏与军工产业的生产,由此奠定了清代的基调——权力指导商业。

 

◎ 晋商是清代皇商的基础

 

与此同时,欧洲人正乘着大航海的巨浪,在世界各处发展壮大,等时间步入19世纪,满清的闭关锁国在洋人的坚船利炮面前再也支撑不下去了,这些西人带来了先进的商业制度、技术和产品,无情的冲击着落后而脆弱的中国市场。


就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清帝国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启了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在强军的同时,大力学习洋人发展现代工业、商业。


但正如历代清帝不肯承认他国与天朝平等一样,清廷也不能让商业脱离权力的桎梏,所以筹办工厂、振兴实业的重担便落到了官员的头上,然而筹办和运营企业的活并不是官员这种门外汉可以胜任的,官员也还有更为紧要的军政事务要处理,于是官员庇护下的商人就成了具体落实的首选。


这些人身居要位,往往劳苦功高,是一方大员的左膀右臂,他们在为权力服务的同时也就能获得一定权力,因此一种新型的商人——官商便开始在晚清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 洋务运动旨在通过管办实业加强帝国的实力

 

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本文的主角胡雪岩。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安徽绩溪人,因家境贫寒而只能粗通文墨,但所幸为亲戚推荐,于浙江杭州的钱庄当学徒,期间认识了候补官吏王有龄。


很快,王有龄便扶摇直上,一路做到浙江巡抚,胡雪岩凭借这位贵人的提携,于杭州、上海等地大举发展业务,钱庄、典当行遍布各地,有了资金和权力的支持,他又进一步涉足生丝、军火和药材生意,获利无数,使“其子店遍于南北,富名震乎内外”。

 

◎ 胡雪岩的发展离不开王有龄的庇护和提携

 

虽然胡雪岩凭借王有龄的权力背书而富甲一方,但他仍旧是清廷权力体系中的外人,真正让他进入其中进而成为官商的则是以平定新疆闻名的左宗棠


1861年,太平天国攻破杭州,王有龄兵败自杀,失了靠山的胡雪岩随即转投新任巡抚左宗棠,奉上先前筹措的10万石军粮,由此得到对方赏识,被委以浙江粮台总办重任。


随后他追随左宗棠,为其在商业领域和后勤供应方面出谋出力,洋务运动期间,各地官府大员开始大办各类工厂、涉足现代商业领域,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便在胡雪岩的建议下加入其中,在福州开办船政局,而后交于胡雪岩一手经营。

 

◎ 福州船政局

 

1875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进军新疆,但不幸的是军费在第二年就已告急。


左宗棠无奈之下欲向洋商借款一千万两,却遭沈葆桢反对,朝廷见状从户部和各省拨款500万两,但这对于2000余万两的缺口来说不过杯水车薪,自知无法仰赖朝廷的左宗棠随即向洋商、华商借款,最终在7年间筹款2000余万两,而负责办理此事的人中胡雪岩尤为重要,他仅在上海向洋商借款就达1195万两,总共筹款1870万两,可谓劳苦功高


◎ 黄马褂有着与皇权的密切联系,象征着尊贵的身份


于是在新疆大获全胜后,左宗棠上书皇帝要求对胡雪岩“破格优奖,赏穿黄马褂,以示优异之处”,1881年光绪皇帝下旨授予其布政使衔(三品),但可戴二品红顶戴,由此胡雪岩成了一个穿着黄马褂享受皇家荣誉和特权的官商。

 

◎ 因权而亡

 

从胡雪岩的崛起之路中,我们不难看出“权力”的作用,可以说权力是胡雪岩的开路刀,是胡雪岩的攀岩石,更是胡雪岩的护身衣,但权力是把双刃剑,你用它披荆斩棘也会被其所伤,而胡雪岩的破产就是最好的例证。

 

自从荣升布政使,胡雪岩的生意便越做越大,野心也不断膨胀,他不仅局限于帮左宗棠办理洋务,处理资金问题,更开始觊觎生丝市场。


依靠其尊贵的身份(黄马褂)和官员的权力(布政使),他联合华商共同购买生丝待价而沽,其本人在1881年至1882年间更是大量购入生丝储存,希望通过供应紧缺造成价格上涨,从而在洋人那里获得高利。


事实上他也确实大大影响了当时的生丝出口市场:至1882年10月,仅他本人就已储存14000包生丝(相当于2.1万担),占1880年全国生丝出口量(8.2万担)的25.6%;占同年浙江全年生丝产量(6.35万担)的33%,全年生丝出口的66%。若算上其他华商的库存,洋人可买到的生丝无疑将大大锐减,供不应求之下,价格飙升只是时间问题。

 

◎ 一捆捆的生丝远销海外

 

但权力向来是无法战胜市场的,尤其是国际市场,就在胡雪岩满心欢喜的以为洋人只能高价购入生丝的时候,国际市场突发巨大动荡,首先是生丝需求大大减少,如法国的丝织品购入量就锐减了53%,美国则锐减了46%,其次是意大利生丝供应突然增加。


需求减少的同时海外供应增加,使得洋商对清国的生丝需求大幅减少,抬高生丝价格的企图也就宣告破产,而更要命的是生丝储存久后容易发黄,价格会大幅下跌,洋商瞅准时机静观其变,结果华商和胡雪岩只能选择低价出售库存生丝,亏损惨重。

 

◎ 欧美国家广泛需求生丝制作丝绸

 

不过生意的失败倒不至于伤筋动骨,真正让胡雪岩万劫不复的还是来自官场的倾轧


胡雪岩的靠山左宗棠与新崛起的李鸿章素有不和,伴随着李鸿章声势鼎盛的是左宗棠外放两江,没有权力保护伞的庇护,胡雪岩完全暴露在了李派的敌意之中。


恰逢生丝生意失败,李派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促使对方资金更加短缺,盛宣怀要求上海道台邵友濂延将发给胡雪岩偿还洋行的80万两暂扣下来,虽然借贷的款项是给政府使用,但仍是以其个人名义借贷,所以当政府迟迟不发这到期的款项时,胡雪岩只能从自己的钱庄挪用存款填补窟窿,而这恰好落入了对方的陷阱,盛宣怀随即向外界散布消息,说胡雪岩因为生丝生意失败而挪用钱庄款项,结果让存款者失去信心纷纷前往钱庄挤兑,造成钱庄破产。


如此巨大的金融案件惊动了朝廷,李鸿章趁机指责胡雪岩在第一次向汇丰银行借款时拿了对方的回扣,这一指责让慈溪太后勃然大怒,下旨剥夺其官职,令左宗棠严厉追究责任,并逼迫胡雪岩尽快清偿所有欠款。

 

◎ 左宗棠(左)与李鸿章(右)素有恩怨,胡雪岩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无奈之下左宗棠于1884年派人查封了胡雪岩的当铺与钱庄,20年辛苦经营的商业帝国就此毁灭。次年,左宗棠在福州因病去世,倾家荡产的胡雪岩也在同年悲愤交加而亡。


权力未能战胜市场,却用短短3年就将胡雪岩从巅峰斩落,不禁令人唏嘘,但世间几人能认清这个事实呢?尤其在权本位的社会之中,没有谁能跳脱其外,所以胡雪岩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仰权而生,因权而亡的商人,也衷心希望那些被卷到风口浪尖的白手套们不要成为下一个胡雪岩。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俄国为什么对出海口情有独钟? | 循迹晓讲


谁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败负责? | 循迹晓讲


告密的德国人:道德是什么?我爱国无罪!| 循迹晓讲


真是希特勒放走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吗?| 循迹晓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