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1年11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让西方人恐惧的“黄祸”究竟从何而来? | 循迹晓讲

瑞鹤 循迹晓讲 2021-11-23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瑞鹤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35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前几天,有个中国著名摄影师,给某大牌拍得照片引发网络争议。我们先看她拍的照片。


 怎么说呢,国际大牌对“美”的认知,还真不是咱们一般人能Get得到的


 这些观点怎么说呢,笔者虽然不喜欢她给某大牌拍的东西,但动辄把这些上升到“丑化中国女性”甚至“反华”的高度上来,也是有什么大病。


照片一出来,女主角是眯眯眼,头皮还是清朝的样子,网友都说这是西方对黄种人的刻板印象和污蔑。这些网友的观点对错与否,各位心里自有答案。


但谈论到西方对黄种人的刻板印象和歧视,这个话题还是很值得聊一聊的。


现如今,凭借着各种左派运动的所谓“矫枉过正”,黑人们在历史上受到的歧视,恐怕是没有人能不正视了。与之相对的,黄种人在历史上受到的歧视,其实造成的影响要恶劣得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对黄种人的歧视这个问题,受到的关注远远不如对黑人的歧视那么多,这不得不说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事实上,过去的西方白种人对黄种人,尤其是中国和日本,不仅歧视,还多了一重恐惧


在19世纪末,西方有一种很流行的思潮,说黄种人会团结起来和欧洲对峙,甚至征服世界。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黄祸”理论。黄祸的产生非常荒诞,而它的影响之大又往往被低估,实在是令人感慨。

 

◎ 黄祸之肇始

 

“黄祸”这个说法,正经被提出来是19世纪后半叶,但在此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欧洲人就已经对东方人心存芥蒂了。


这背后的原因,首先是启蒙运动之后,欧洲人自恃科学理性,东方被贴上了“野蛮”,“专制”,“封闭”的标签,成了欧洲文明的反面教材。其次,欧洲人到19世纪中期跟东方人打交道之后,发现他们跟非洲不同,非常抗拒欧洲的文明,大清的洋务运动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凡此种种,欧美的排华风潮此消彼长,18世纪末,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等学说的提出,客观上起到了为“黄祸”论火上加油的作用。19世纪初,英国驻马来西亚总督拉斐尔斯危言耸听地叫嚷东南亚的华人移民在“建立第二个中国”,则意味着西方在东南亚的排华实际是“黄祸”论的延伸。

 

◎ 马修·菲普斯·希尔(1865年7月21日—1947年2月17日)


在这种背景下,黄祸论应运而生。英国作家马修·菲普斯·希尔在19世纪末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后来这些小说被编在一起,以《黄祸》之名出版,“黄祸”这个概念算是进入了大众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希尔本人就是个黑白混血儿,在当时,这样的血统在西方也是备受歧视的,希尔在主流社会受了一肚子气,然后把这种气撒在他一辈子都没去过的中国身上,他在小说里明确提出,中国和欧洲的不同,会导致中国仇视欧洲,将来中国和西方必有一战。

 

光这么说可不行,那群拖着辫子的满大人连洋枪洋炮都用不利索,你说他们将来会跟欧洲和西方为敌,谁信啊,你证据呢?希尔开始引经据典了。当年的成吉思汗技术多落后,装备多原始,不照样打到了多瑙河么?


◎ 成吉思汗代表着欧洲人对黄种人的恐惧


在欧美,“成吉思汗”就是代表着他们对黄种人的痛苦记忆,德国人施迈茨纳提醒他的同类说:“中国正在异常热心地学会和开办欧洲人的工业、技术和交通事业。至于这个东亚大国的数不尽的人重又开始流动,使欧洲第二次为蒙古人所淹没这种危险,那就更用不着说了。”

 

光有成吉思汗还不算,希尔继续添油加醋。比成吉思汗更古老的上帝之鞭阿提拉打到塞纳河,把罗马帝国搅得天翻地覆,希尔说那可是来自东方的匈奴人。其实希尔在这里犯了个错误,阿提拉所属的匈人,跟匈奴完全是两个概念。


◎ 匈牙利阿提拉博物馆的阿提拉雕像,虽然他不是匈奴人,但他有很大概率是黄种人


但对阿提拉的恐惧算是刻在了欧洲人的骨子里,既然过去成吉思汗和阿提拉都差点征服欧洲,谁知道以后中国人不会再来这么一次呢?希尔这么一说,还有模有样的,就由不得大家不信了。

 

◎ 被钦定的“黄祸”


不过吧,希尔这么搞,影响力也毕竟有限,一个不知名小说家的书能卖出去多少本呢?真正让黄祸论大行其道的,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这位高调地宣称,自己就是黄祸论的发明者,到底他这个黄祸论有没有受希尔的影响,实在是无从考据。不过,威廉二世让自己的宫廷画家画了一幅画叫《黄祸图》,全名是“欧洲各民族,团结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画面远处,代表日本的佛陀正骑着代表中国的喷火巨龙,准备蹂躏欧洲的村子。而画面近处,代表德国的天使米迦勒正在号召代表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女神,保卫欧洲。


◎ 威廉二世的黄祸图(欧洲各民族,保卫你们的信仰和家园!)


威廉二世很为这幅画得意,他去访问其他欧洲国家的时候,总是把这幅画当礼物送给其他国家的王室,而欧洲各国报纸也会争相转载这幅图,于是,在大众媒体的报道下,威廉二世的黄祸论人尽皆知。


威廉二世为什么热心鼓吹黄祸呢?这倒不是说他有多仇恨中国人和日本人,而是有自己的小九九。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威廉二世一直主张要在海外获取殖民地,自然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呢。但是,德国殖民起步太晚,等他们想染指中国和东亚的时候,这里已经被其他欧洲大国给瓜分了个七七八八。这种情况下,德国是既想要殖民地,又不想得罪这里的其他列强,树立共同的敌人,就成了威廉二世的解决之道

谁是共同的敌人呢?当然是跟欧洲文明格格不入的黄种人啦。中国肯定没得跑,而在当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迅速崛起,又刚刚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这也是个黄种人的国家,真要论起黄祸,怎么能少了日本呢?于是,在威廉二世的安排下,日本陪着中国,成了黄祸的主角。

 

◎ 反映列强瓜分中国现状的“时局图”,既然德国也想在中国抢地盘,跟其他列强搞好关系,树立共同的敌人,这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威廉二世这个黄祸论提出之后不久,中国和日本发生的一些事情似乎都在佐证“黄祸论”的正确。1900年义和团事件爆发 ,在此之后,几乎所有的西方报刊都把“黄祸”当作热门炒作的话题。


在中国生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英国人赫德,撰文称“未来人们需要对付黄种人问题,也许是‘黄祸’问题,这是一种确凿不移的事,正如同明天太阳必定要升起一样”。赫德宣称,如果白种人对黄祸放任不管,“将来的义和团将拥有一切可以用钱买到的武器,到那时人们就不能对‘黄祸’再置之不理了……五十年以后将有几百万个义和团团员在他们的政府一声号令下立刻全副武装地排成密集队形,这一点是丝毫不容置疑的。”

 

◎ 1899年漫画《黄祸的辉煌》,该种族主义漫画描绘了一个反殖民主义的清朝中国男人站在一个被杀死的白人妇女身边,这个妇女代表了西方世界。


没过几年,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了俄国,这是自从成吉思汗以来,第一次有黄种人战胜白种人。战争之前英、法、德、美诸国虽然倾向于偏袒日本,但俄国战败之快之惨,却难免使得西方国家惊愕不已。战败的俄国自然大叫“黄祸”,英、美的报刊书籍也再次对“黄祸”口诛笔伐。


这其中,也不乏各种社会名流。比如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就曾经表示,未来一定会发生种族战争,如果日本控制了中国且两者结合,就会对盎格鲁撒克逊人产生严重威胁。

 

◎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成为了黄祸主要描述的对象


◎ 黄祸的影响

 

在20世纪初的几次大事之后,“黄祸”成了英美主流思潮中的一部分,并对他们的对外关系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这当然会影响中国和日本的命运。

 

“黄祸论”对中国的影响,最直观就体现在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当中,这个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所谓的“民族”,到底是“驱逐鞑虏光复中华”的汉族呢?还是整个中国境内被西方列强歧视和防范的所有人呢?


孙中山对此的认知也是经历了一系列改变,最终,这个三民主义的“民族”,其实指的就是中华民族,中国要屹立于世界之上,和西方各国平起平坐,在“黄祸论”甚嚣尘上的当时,这是孙中山先生了不起的理念

 

而这个“黄祸论”对日本的影响,到后来产生了更严重的后果。


从20世纪初年起,日本移民在各地尤其是在美国受到排斥,美日矛盾加剧,美国报刊对日本的攻击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很久。本来日本是主张脱亚入欧,彻底融入西方社会的,但在这种黄祸论之下,日本怎么做都不行,最典型的案例,日本是一战战胜之后的“五大国”之一,但后来在华盛顿裁军协定中,日本却只能拥有美国60%的主力舰吨位,日本代表认为自己受了不公正对待,而美国也没想用日本人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们,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最终不可调和,可以说,这就成了太平洋战争的根本原因,而日本帝国,也在这次战争后彻底完了蛋。

 

顺便说一句,二战时候,由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算是不宣而战,美国在道义上是站在了高地,所以对日本的战时宣传,是理直气壮地沿用了“黄祸”的思维(具体参见:在二战宣传中,美国人像极了种族主义罪犯 | 循迹晓讲),而二战那会儿不少美国军人对日本人恨之入骨(比如那位叫嚷要不断杀死日本人的哈尔西),其深层的思维动机,也还是黄祸。

 

当然啦,黄祸论的本质还是基于种族主义,二战之后,种族主义随着纳粹的罪行曝光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黄祸论在明面上是不能提了。

.

 

◎ 黄祸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傅满洲,当然,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一个文学形象这么简单


◎ 漫威老板想恰中国饭,根本过不了咱们这关


◎ 前段时间漫威电影《尚气》上映了,男主角尚气的扮演者刘思慕还曾表示对原漫画的设定不认可


◎ 幸好,刘思慕在某夹博有个人频道,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的观察“为啥我们不喜欢《尚气》和刘思慕这个香蕉人”


但任何历史事件也都有强大的惯性,这样的黄祸论到现在还在一些电影和游戏中有遗存(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傅满洲)。作为一种理论,黄祸论的动机不管多荒谬,但它曾经影响巨大,我们在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之时,这是不可忽视的背景。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苏联“军神”朱可夫被遗忘的惨败 | 循迹晓讲


“彩礼”究竟是历史传统还是文化陋习? | 循迹晓讲


古代“污点官员"如何重启仕途?| 循迹晓讲


抄英国海军作业的日本,为何结局这么惨?| 循迹晓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