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古人置办年货可是认真的! |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主讲:谢承汇
◎ 策划:谢承汇
◎ 责编:马戏团长
◎ 全文约32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行为,请在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昨天是小年,过了小年就是年,先在这里祝所有朋友新年快乐!
中国人,每年到了这会儿都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儿要干,就是买年货。现在几年物质丰富了,平时吃的也好了,过年的时候没那么热闹了,买年货也不那么积极。只有在各种短视频平台上以及各种朋友圈里,依稀可以看到赶集囤年货的影子。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买年货的传统,就连皇帝也不例外。不少熟悉循迹的朋友,一听“自古以来”这几个字,总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群歪屁股的,又要借古讽今、贬低我们的传统文化”了。
今天就不是,今天要讲得“自古以来买年货”的传统,确实是真的从很久以前就存在了。
▲ 上面为循迹的微信视频号,点开即可观看视频。1.点开视频后暂停;2.点击右下角的“小窗播放”并返回,即可边听音频内容,边浏览文章;3.别忘了关注视频号-循迹讲堂,星标、转发、点赞、评论四连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买年货的记载。《诗经·七月》就有这么一段描写:“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当时的新年跟今天时间还不太一样,当时的岁首是十月,每年十月一号是新年。所以才会在九月的时候准备新年的东西。
那个时期,人们对过年的态度也跟今天不太一样,现在人过年主要为了团圆放假。先秦时期,人们过年叫过年关,那会儿人觉得每到这个时候,鬼怪横行,需要用各种仪式驱邪,准备的年货也都跟祭祀有关系。
诗经里记载的“曰杀羔羊”也是祭祀是用的,当然了,祭祀之后,羔羊是给人吃的。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准备“黄纸符文”还有珍贵的酒,用来祭祀鬼神,顺便跟老天爷祈祈福。
◎ 桃木辟邪的传统也一直流传到现代
普通百姓酒肉肯定是没有了,普通百姓在那时被称作“蔬食者”,也就是吃菜的人,吃不起更别提祭祀用了。一般也就准备一点儿桃树树枝。《庄子》曰:“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
按照《庄子》的说法,桃木可以辟邪,鬼都害怕,老百姓准备这个主要也是为了驱邪用。直到今天,有些人也认为桃树枝啊,桃核这类的东西可以辟邪,家里有个小孩,还会在门框上用红线栓个桃核,希望孩子平平安安的。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桓大司马老师的观复博物馆,申申老师什刹海活动
到了汉武帝时期,过年的时间,终于跟今天同步了,不再是以十月作为岁首,而是每年的一月。过年也不再单纯为了辟邪,而是增加了一些祈福的意思,祈求大家健康平安。
那会儿,人们会提前准备一种叫“五辛盘”的食物,所谓五辛,指的是“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这五种香辛蔬菜。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五种东西可以强身健体,放一起吃效果翻五倍。据说东汉神医张仲景,把这五种东西,包在面里,起了个名叫“饼饵”,就是现在饺子的祖师爷。
到了唐朝,人们特别热衷一种“屠苏酒”,唐朝人孙思邈把各种草药泡在酒里,分给乡亲们喝,后来自家酒不够用了,干脆把草药分别装好,分给街坊,让他们自己泡酒。说是喝这种酒能强身健体。渐渐的这种屠苏酒在唐朝就流行起来了。
每到过年,人们都会提前准备屠苏酒当年货。
◎ 孙思邈画像
一般来说,古人普遍认为,酒只有老人和贵族可以喝,但屠苏酒是个例外,甭管什么岁数,过年的时候都要喝一口。而且过年的聚会上,屠苏酒要让年轻人先喝。主要是因为,喝了这口酒,就有长大一岁。年轻人早点儿喝,寓意快点儿长大,老年人晚点儿喝,寓意慢慢变老,祈求老人长寿。
除此之外,过年祈求平安的传统一点儿也没减少。
两晋南北朝时期,丹药非常流行,人们在炼丹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火药。这东西遇火会爆炸,发出光和响声。到了唐朝,人们已经可以比较精确的控制火药的量,既保证它发出声响,也不至于伤人。于是唐朝人,发明了炮竹,新年放炮也成了传统,一直到前几年,为了防止PM2.5,放炮才渐渐被人放弃。
刚才从先秦说到唐朝,过年这件事儿还是没离开祭祀那些事儿,包括祈求身体健康也类似祭祀,准备的年货也都是这方面的。到了宋朝,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融合。过年这事儿终于有了点儿团圆快乐的含义,准备的年货也有了变化。
宋朝有本书叫《武林旧事》,在其中有一章,专门介绍了宋朝人过年时准备的年货,腊药、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春帖、金彩、缕花等等等等。从这个年货清单里,咱们就能看到,年货里有了新衣服、春联这类东西。说明宋朝人们过年,已经跟现在有点儿类似了,准备的东西也差不多。
过年了,大家团圆在一起,自然要讨个口彩,说点儿吉祥话儿。宋朝人过年会专门准备柿子、桔子和柏树枝,把这三杨放在盘子里,这叫“柏柿桔”谐音“百事吉”,希望所有事儿都吉祥如意。
类似这种说吉祥话讨口彩的事儿还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贴春联,挂年画。春联一般都比较格式化,上联“福如东海”下联“寿比南山”。写在红纸上,贴在门前,图个吉利。贴春联这个习俗,就是从宋朝开始的。人们会到集市上买春联,有写好的,也有买了红纸回来自己写的。挂年画这个习俗现在不是很常见了,个别有些家庭还有这个习惯。
◎ 江南桃花坞年画
贴年画这个习惯也是宋朝时发扬光大的。一般来说年画都是画好的,有一定格式。比如说画一个大胖小子,怀抱里抱着一条鱼,意思是“多子多福,年年有余”。再比如,画个寿星老,捧个寿桃,旁边还有俩小孩玩,这叫富贵满堂。都是这种有吉祥意思的,像是六出祁山、白帝城托孤、火烧连营,这类不吉利的年画,从来不见有人贴过。
到了明清时期,过年就真跟今天没什么区别了,像是现在特流行的一句顺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年肉,二十七快杀鸡,二十八炸排叉,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就是从明清时期开始传下来的。
这个二十三糖瓜粘,现在见得不多了,这里说的是祭灶。
传说中,灶王爷每年除夕到腊月二十三都会在每家每户待着,一来保佑家里平安,二来也为了监督大伙儿,看看你干没干什么坏事儿。腊月二十四这天,灶王爷要回玉皇大帝那汇报工作。老百姓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那多说点儿好话,就要在灶王爷走之前,用糖供奉一下灶王爷,让他说话甜一点儿。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说是这种灶糖很黏,吃下去之后把嘴都粘上了。灶王爷想去说什么坏话,也张不开嘴拉不开栓了。
◎ 灶王爷画像
供奉用的灶糖在明清时期也是特别重要的东西,用麦芽糖做的,没那么甜也蘸嘴,现在白给都没人吃。过去人们吃糖很难,有点儿甜味就心满意足了,尤其是孩子。每年这会儿,家大人买了灶糖,孩子眼睛都冒光。这会儿,家大人得看住了,一不留神,灶王爷还没吃呢,孩子就把糖吃了。
清朝时期,民间为了过年买年货方便,还出现了不少“年集”。买年货也成了头等大事儿,每年进了腊月,各种集市就出现了。
先是买各种粮食,在腊八这天熬腊八粥,全家人一起喝,团团圆圆。真喝不起也没事儿,各地都有在腊八这天舍粥的。像是雍和宫,直到今天也有这个传统。之后甭管家里条件怎么样,买年货这事儿都不能马虎。鸡鸭鱼肉,春联年画,无多有少,都得备点儿。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胡思小姐姐主讲的《玩转海洋的帝国》或《海洋文明的摇篮-希腊与罗马》
不光老百姓对买年货上心,就连乾隆皇帝,对买年货也非常上心。
乾隆皇帝一生多次下江南,老百姓的很多习俗他都清楚。进了腊月,也想赶个集,图个热闹。皇帝嘛,不可能微服出宫,别被电视剧骗了,赶集是不太可能了。那自己弄个集市,还是很容易的。于是乾隆皇帝就下令,在圆明园里办个集市。小太监扮成小商小贩,在集市里卖年货,叫买的叫卖的,推车的担担担的什么都有。
乾隆大模大样的也来赶个集,过了把瘾。跟明武宗正德皇帝差不多,也跟太监讨价还价。据说还有个太监,入宫比较晚,对民间集市非常熟悉,跟乾隆皇帝面前表演的特别出彩,还得到乾隆爷的赏识,奖励了50两银子。
说了这么多,咱们也都知道了,古人对过年的态度是有个转变的,一开始过年这事儿跟祭祀祈福有关系,准备的年货也是这方面的。后来随着物质丰富,人们对过年的概念也转变成了快乐团圆。年货的形式也有了变化。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老祖宗都怎么给人送“小海鲜”?| 循迹晓讲
连杀13人的变态死于新冠,多少有点便宜他了| 循迹晓讲
写不好年终总结有什么下场?| 循迹晓讲
“天府之国”关中,为何不可避免走向衰落?|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