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府之国”关中,为何不可避免走向衰落? | 循迹晓讲

三喵先生 循迹晓讲 2022-01-24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主讲:三喵先生

◎ 策划:瑞鹤

◎ 责编:马戏团长

◎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行为,请在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人们一提到中国的古都,西安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而这座历史厚重的十三朝旧都所在的关中平原上也有别的城市,像咸阳,宝鸡,也都有辉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我们回望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历史的早期和中期,在定都这件事上不论大大小小的王朝,关中平原无疑是统治者的首选。但自从宋朝之后,关中就再没有被任何朝代选为都城,也就是说,关中自宋之后就衰落了


这其中的历史原因,非常值得讲一讲。

 


◎ 关中的辉煌


关中在陕西中南部,先秦时期,这里四面都有关隘把守,相对封闭,易守难攻,居高临下俯瞰华北平原。可以说,谁控制了这里,以逐鹿中原,退可以固守关中,中国早期的历史上,西周和秦都是定都这,也是从这里取了天下。

◎ 在中古时代,关中地利优势对一个处在事业上升期的王朝来说非常重要


自秦之后,关中就成了定都的首选。当时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想定都洛阳的,结果被一个叫娄敬的齐国人劝谏,娄敬穿着粗布衣裳,一顿分析,最后刘邦决定定都关中,也才造就了长安后来的辉煌。

 

当然,那会儿的关中适合定都,光是地势险峻还不够,都城里外的人要吃饭,修建宫殿总得砍树。在汉朝刚建立那会儿,这些条件关中还真都具备。很多人知道一个词叫“天府之国”,觉得这说的是四川,其实,“天府之国”最早说的就是关中


◎ 农业灌溉系统的建成,让渭河平原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产区,这对于耕战一体的秦国来说,彻底 解决了口粮卡脖子的问题,牢牢的把饭碗抓在了秦人自己手里


关中的渭河平原,所谓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适合耕种,到了战国末年,秦国搞了个郑国渠,这里的农业生产更上一层楼,养活都城的人口不成问题。

 

除了粮食得到自给之外,关中的生态环境也非常好,广袤的原始森林到处都是


据《史记》记载,西周时期,潼关附近的桃林“广阔三百里”。 《荀子》记载关中地区:“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 甚至到汉朝初期,长安周边区域还有“陆海”之称,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所以《战国策》里苏秦形容关中,“此所谓天府,天下雄国也”,这天府之国的名头,就是这么来的。

 

◎ 没木材,也没粮食了

 

但是汉朝之后,历朝历代定都关中,大兴土木,破坏生态,这树林很快就给砍光了。西汉末年,长安附近像样的森林已经基本看不到了,有几亩像样的杨树林,汉朝就建了个“长杨宫”。隋唐以来,关中地区的木材已经不够修宫殿了,以至于唐玄宗时期,营建宫殿要从现在的山西和内蒙去调拨木材。

 

树砍的厉害,造成的后果就是水土流失,再加上过度开垦,土地肥力流失,耕地质量急剧恶化,可耕种土地面积急剧缩小。到唐代宗大历年间,关中可耕种土地面积尚不到西汉鼎盛的五分之一。


◎ 2015-2020年,随着国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加大,陕西省的植被覆盖率正在逐年提高


与此同时,关中的人口不断增长。西汉末年首都长安人口也才不到三十万,而唐朝光长安的人口就肯定超过百万,这么多人挤在关中,关中自产的粮食,即便在丰年只能勉强维持朝廷的运转,很难有盈余。一旦遇到天灾,长安就会有断粮的风险。


所以,隋唐的皇室不得不一再跑到洛阳“就食”,说难听点就是讨口吃的。

 

◎ 西汉(公元2年)与唐(公元742-756年)长安户数变化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关中饥荒,暂时迁都洛阳,开了隋唐两代君主“就食”洛阳的先河。之后隋炀帝营建洛阳为东都,并开凿大运河,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预防都城潜在的粮食危机。


唐高宗李治就曾七次“就食”东都,是隋唐诸帝中,“就食”东都次数最多的皇帝。其中一次因沿途粮食准备不充分,还闹出了侍从饿死的丑闻。等到女帝武则天继位,她看着长安粮食实在不够吃,于是干脆直接迁都洛阳,看似彻底地解决了粮食问题。

 

不过,关中和陇西毕竟是李唐王室的龙兴之地,而且长安又扼守着西北的门户,所以等到唐中宗发动神龙政变,夺回皇位,就又把都城迁到了长安。但都城迁回去了,粮食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桓大司马老师的观复博物馆,申申老师什刹海活动


没过多少年,关中爆发大饥荒,朝廷虽然紧急从关东调粮,但因道路险阻,运输所用的牛死亡率超过80%,运到长安的粮食根本不能满足救灾的需要。群臣请求皇帝移驾东都洛阳。


然而,唐中宗却认为“就食”东都有失帝王威严,并反问群臣“岂有逐粮天子邪?”那意思就是他宁可饿死,也绝不离开长安一步。

 

但话说得漂亮并不解决问题,唐中宗和继任者们根本不能解决粮食问题。唐玄宗在位的时候,五次就食于洛阳,算是用“真香”打了父皇的脸。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关东各个节度使割据,唐朝皇帝就算想就食洛阳,也都很难了。


在此之后,李唐王室只能依靠关东漕运运来粮食。但是,从黄河到渭河,这一带的河道因为水土流失早就不堪行船,所以唐朝后期,关中缺粮的事情屡屡发生,而李唐王室除了干等着,什么都做不了。

 

此后,粮食问题一直卡着唐朝皇帝的脖子。


◎ 唐德宗李适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


到了唐德宗时期,甚至因为缺粮,闹到禁军都要哗变。德宗跟太子在长安城左等右等,终于听说运粮船过了潼关,德宗皇帝喜极而泣,抱着太子喊道:“吾父子得生矣。”这哪还有一点点大唐天子的气概,简直就成丐帮帮主了。

 

所以,关中的粮食问题就这么一天天坏下去。等经历了唐末五代的战乱,长安城被黄巢彻底毁灭,想要再建都于此,那可就太难了,首先,重建宫殿的木头就找不到,就更别提养活皇室了。


既然在关中建都成本如此之大,而且无法保证粮食安全,因此,自五代十国之后,中原王朝历代统治者就再没有建都关中的,曾经辉煌的关中也就逐渐衰落了。

 

◎ 关中作为首都意义也不大了

 

当然,关中不再作为首都,除了这里生态恶化之外,还有一重原因,那就是在这里建都城已经没有政治意义了。都城的选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直面自己的首要敌人。


过去关中作为首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震慑西北的游牧民族。众所周知,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从秦汉到唐朝,威胁中原的游牧民族都是来自西北方向,像匈奴,突厥,都是如此。

 

 唐以前的,中原王朝的主要陆上威胁源自西北


可是到了宋朝以后,威胁中原的少数民族,像契丹和女真,都是出现在正北和东北方向,西北的边患看上去就没那么严重了。


所以,宋朝之后,面对正北和东北的北京,战略地位急剧上升,到了明朝朱棣直接就把都城放在了这里。当然这一切也是有原因的。在世界范围内,唐末以后,伊斯兰势力在中亚迅速壮大,这样的势力崛起,挤占了原有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他们只能往东迁徙,由此就使得中原王朝面临的外患方向转变


 唐以后,主要威胁从西北转移到东北


其实要说自然条件,北京也并不十分理想,但为了解决外患,也必须在这里定都。而跟北京一比,关中也就衰落了。明朝时候,关中被设定为“西安府”,过去的“长安”之名废弃不用,这也成了关中衰落的标志。

 

关中一千多年的变迁史反映了一条很清晰的主线,一个都城的设立势必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破坏,该不该在某地建都,说到底就是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权衡问题。关中过去作为都城,收益巨大,成本很低,建都自然是合算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此建都,成本越来越大,收益越来越小,这里作为都城,走上衰落也就是必然的了。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什么TM的,叫TM的,好的战争片?| 循迹晓讲


宦海浮萍:富可敌国的胡雪岩下场为何如此凄惨?| 循迹晓讲


把什么都看作是“一盘大棋”是一种病 | 循迹晓讲


俄国为什么对出海口情有独钟? |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