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TM的,叫TM的,好的战争片? |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瑞鹤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41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战争是人类历史中绕不开的话题,电影中也专门有一类战争片。和其他电影比起来,战争片是有先天不足的——历史上发生的战争结局都是注定的。
这是一个无可避讳的剧透,比如《决战中途岛》这部电影,肯定会以美军战胜日军而告终。类似地,《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希特勒肯定会在地堡里自杀。
既然如此,这样的电影看什么呢?什么样的战争电影才算好呢?这其实是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
◎ 还得是人性的矛盾
诚然,战争片当然要尽可能地复原战争的场景。由于道具的限制,很多战争片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如人意,比如《拯救大兵瑞恩》,那里头的德军“虎式坦克”其实是用苏军T-34坦克底盘改的道具,远不如电影《狂怒》的剧组拉来真的老虎来拍,但这不妨碍《拯救大兵瑞恩》成为电影史上永恒的经典。
类似的事情,大到航母军舰,小到腰带扣,很多军迷朋友都有非常多能说的——实际上,从道具的角度讲,没有一个战争片是完美无缺的。
◎ 《拯救大兵瑞恩》这个电影经典到什么程度呢?那里的虎式坦克道具其实都是错的,但因为这个电影太过经典,会有模型爱好者专门做出这辆“错误的虎式坦克”来参加模型比赛
即使如此,如《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经典还是不少,这些经典的共同之处在于,通过对不同层级战争参与者的刻画,描摹了人性的复杂——战争是一个非常极端的场景,在这里,人性的内在矛盾被以几何级数放大,而任何战争的参与者,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其实都不是“工具人”,“纸片人”,任何的行动都有其内在动机在。
也就是说,能够把人性背后这些动机的矛盾刻画清楚,甚至深刻,这样的战争片就可以算是好的了。
◎ 《拯救大兵瑞恩》的海滩登陆片段——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W411p7A6/?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0
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战争片可以用各种CG特效还原当时的装备,但对于这种“基于人性的深刻矛盾”,了解的远远不如之前的一些经典深刻(当然,很多剧情出于各种“政治正确”,要么与史实矛盾,或者自相矛盾,也很重要,这不是装备考证的范畴),这也就造成了这些年的战争片质量普遍下滑——我说的,绝不只是抗日神剧。
◎ “抗日神剧”在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专门建有非常严肃的词条
◎ 战场上的士兵
不论战争有多宏大的理由,具体的血腥厮杀是由士兵来执行的。“为什么而战”这个问题,在士兵脑子里并不是“为了XX主义”,“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之类,而是这么一个很残酷的问题——“是不是只有杀死敌人,自己才能活”。
这种情况下,战争就变成了“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地仇恨一个陌生人”,而这种仇恨的根源,可能只是生存本能,或者“对穿同一种军装,说同一种语言”的兄弟的同情。如果跳出战场,这样的仇恨可能是非常荒谬的,这也成了很多知识分子反战的理由。
但是,在真实的战场上,这样处于朴素情感的仇恨非常真实。除了“必须完成任务”的理性和“必须服从命令”的本能之外,这种仇恨是驱使士兵们奋勇向前,或者坚守阵地的重要动机。
能把这种朴素情感表达好的战争片,在塑造人物上算是达到了及格线。
与之相对,一些不那么好的战争片会把那些宏大叙事的东西带到战场上的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身上,这样的片子,不用说军迷,正常人看了都会觉得假。
举个例子,《兵临城下》之所以是一部很不错的战争片,其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在于,主人公瓦西里在前线奋勇作战,目的并不是“为了XX主义”或者“逃避督战队的子弹”,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活着”,“救出同伴”,以及“从政委手里抢到心爱的女人”。相比于那些宏大的主义,这样的理由显然更为观众熟悉,所以,兵临城下的塑造很成功。
◎ 《兵临城下》从主角塑造的角度来讲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战场上不只有仇恨,既然大家都是人,那也会有同情和尊敬(参见《战马》这部片子)。
另外,既然都是人,人性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些不那么拿的上台面的“负能量”,比如说胆怯,嫉妒,犹豫不决,等等等等。这种“负能量”在战场这种放大器中,是会成倍增加的,而这种放大了的负能量,会要了自己或者战友的命。在真实的战斗中,上述的东西是大概率会发生的。
◎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厄本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当中有一个让很多人恨得牙痒痒的角色,那就是充当翻译官的厄本。
他为人优柔寡断,胆怯懦弱,在守卫小镇的战斗中,他身上挂了一串机枪子弹,负责给前线递弹药。但是,德国人打过来的时候,厄本怂了,隔壁的战友同党卫军殊死搏斗,他瘫坐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后来,德国人用匕首干掉了厄本的战友,从屋子里出来,看到瘫坐在地上的厄本,很鄙夷地看了一眼然后就走了——这个场景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一个角色呢?
与其说是剧情需要不如说是塑造人性的需要。就是会有人在战争中如此表现(甚至还不如厄本),知识分子的那种“悲天悯人”(在雷达站放跑德国兵)和“反战”(知识分子当中不少人的反战大约来自于对战争血腥的厌恶)在厄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片子最后,厄本活下来了,假以时日,如果他多活个二三十年,没准儿就会积极地投身于越战那会儿的反战游行?
◎ 拯救大兵瑞恩的夺桥片段——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4411G7iF?from=search&seid=5296074261657700885&spm_id_from=333.337.0.0
当然啦,塑造这样复杂的人物形象之时,斯皮尔伯格导演没有被各种“政治正确”捆住手脚。
美军中也有懦夫,美军也会说脏话,也会射杀俘虏,而且主角不是黑人女人,这一切听起来像是玩笑话,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切越来越不像是玩笑了。
◎ 战场上的军官
比起士兵,军官们的形象在战争片里更多的是“工具人”。他们发号施令,带领着士兵们出生入死。
即使如此,战争片对军官的刻画也不能只是停留在“工具人”的角度。对于军官来说,“为什么而战,为什么上战场”这件事,它的答案已经不只是单纯的朴素情感了。军官的责任在于“完成任务,尽可能把每一个弟兄都给带回来”。
当然,军官们也会有自己的考量,比如“为国而战”,或者“完成任务获得升迁”,等等等等。这些因素和士兵们在战场上的动机不尽相同。好的战争片里,军官的戏份可能不会如士兵那么多,但也非常重要。
◎ 《Band of Brothers》
◎ 历史上真实的506团E连
有一部可以被当成电影的战争电视剧经典,那就是《兄弟连》,这当中塑造的不同军官形象相当深入人心。
比如行事刻板的索贝尔,堪称领导楷模的温特斯,一言不合就枪杀德军俘虏的斯皮尔斯,诸如此类。同样在《兄弟连》中,市场花园行动的一幕小镜头,一名美军军官“总喜欢走在队列前面出风头”,结果被德国狙击手射杀。
与此同时,英军的坦克指挥官明明接到了伞兵们的情报,“对面屋子边上藏着德军坦克,而英军指挥官表示“接到了上级命令,不能破坏民宅,结果一列装甲纵队被埋伏的虎式坦克杀的丢盔卸甲。
这段镜头虽然短,但对于战地指挥官行动的动机和后果,刻画得淋漓尽致——可能军官的每个命令,都有自己正当的理由,但是这些命令的后果,很可能是要让自己的手下付出血的代价。
◎ 《兄弟连》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基层军官形象
当然啦,对于军官而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维持士气”,这绝不是靠一些空洞的政治宣传就能见效的。
电影《珍珠港》会被很多人吐槽,道具穿帮啦,狗血三角恋啦,这些都是吐槽的点——但电影里塑造了(或者说重新诠释了)杜立特中校这个美国英雄。
空袭东京这件事,对日本造成的影响很轻微,即使如此,为什么要去,他是怎么让手下的飞行员士气高涨的,他为什么要亲自驾机参加这次行动等等这些问题,都在电影里有很好的表现。
仅仅从杜立特中校这么一个角色的设定上,《珍珠港》这个电影就是很成功的。
◎ 《珍珠港》当中对空袭东京的刻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p4y1Y79u?from=search&seid=4610338720046818380&spm_id_from=333.337.0.0
◎ 那些将军们
当然,战争这件事,说到底还得是身居高位的将军们去指挥。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将军们应该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后方”的角色,甚至“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果三国演义被当作“战争片”,的确会给人这种印象)。
事实上,将军们的角色,绝不只是“用计谋战胜对手”,从现实层面上讲,将军必须为“治军”奠定一个基调,而从艺术表现上看,如果在电影中表现将领,那么电影必须回答“战争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有一个观点一度非常盛行,那就是“好的战争电影都是反战的”,这话未必对。
有一幕战争片是电影史上的经典,它以高级将领为主角,但却很难从其中看到“反战”的影子,这就是《巴顿将军》(中国后来的一些电影,比如《甲方乙方》,《让子弹飞》都或多或少借鉴了这个电影的镜头和台词)。
◎ 电影《甲方乙方》中的假巴顿在一群真·59D坦克中
◎ 电影《让子弹飞》致敬《巴顿将军》的地方
◎ 《巴顿将军》的经典开场
《巴顿将军》之所以成为经典,表面上看是因为它塑造了巴顿这么个非常有个性的将军,脾气暴躁,性格粗鲁,对同事和下属都不好,也频频让新闻记者抓住美军的把柄,这和他在战场上的勇猛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巴顿确实是这样一个人,电影只是把这个真人的特点给再现了出来,如此而已。
《巴顿将军》的经典背后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这部电影是1970年上映的,当时,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在各种左翼势力的煽动下,国内的反战示威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国内对军人和战争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转向负面。
在这种情况下,《巴顿将军》打造的银幕硬汉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让军人的形象不那么难堪——众所周知,美国不能动不动就封帐号抓人,左派们再怎么说,政府也不能用暴力机器做什么。
在此之后,虽然左派的反战反传统运动”大获全胜“,但《巴顿将军》作为在那个时代敢于塑造美国军人硬汉的电影,也还是成为了经典。
说到底,将军们也是人。“政治正确”要求从将军到士兵们,所有人的所作所为都有如提线木偶,但显然,这其实“不是真正的人类”能做的事,无论是不是在战争中。电影中(以及真实的)巴顿将军不管有再多的争议,至少有一点,他是个正常的人,仅凭这一点,《巴顿将军》就是很了不起的片子了——在愈发要求人不当人的时代,塑造一个正常的人需要勇气。
◎ 《巴顿将军》的开场,这一段演讲放在“政治正确”审核下大约要被骂的体无完肤,但这就是真实的巴顿——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4411G7W5/
◎ 结语
总之,我自己不是什么军迷,也不想抠着装备考证错误去要求战争片。一个战争片,如果剧情合理不出格,在我看来就算及格。而如果它能塑造几个真实的人物形象,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我自以为这样的要求大约不高,但遗憾的是,达到这样标准的战争片也不是那么多。
文章的最后,推荐几部片子,我觉得还不错,至少能看的。
1,我们曾经是战士
2,拯救大兵瑞恩
3,从海底出击
4,决战中途岛
5,巴顿将军
6,硫磺岛的来信
7,战马
8,帝国的毁灭
9,血战钢锯岭
10,永远的零
11,三毛从军记
12,紫日
13,晚钟
14,野火
15,飘舞的军旗下
当然,好的战争片说是“不那么多”,但从绝对数量上也不少,欢迎大家在底下留言。
另外,还有一份不建议看的“战争片”。
1,赤壁
2,猎杀U-571
3,红尾巴中队
4,猎杀T34
5,大轰炸
6,我的战争
7,一切抗日神剧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宦海浮萍:富可敌国的胡雪岩下场为何如此凄惨?| 循迹晓讲
把什么都看作是“一盘大棋”是一种病 | 循迹晓讲
俄国为什么对出海口情有独钟? | 循迹晓讲
谁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败负责? |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