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制空权,乌军靠啥把俄军坦克变成一堆废铁? |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瑞鹤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200字 阅读约10分钟
这几天俄国的“特别”军事行动,出动了大量坦克。说起来,坦克一向是俄国的王牌,他们的大兵团机械化作战,核心也是坦克部队。
◇ 俄国装甲车在乌克兰道路上猛烈燃烧
但是现在,俄国人的坦克突击不好使了,乌克兰步兵用各国援助的反坦克武器敲掉了他们不少坦克。这些反坦克武器正在彻底改变战争的规则,有了它们,步兵也有了跟坦克对抗的资本和勇气。而这些武器的发展历史,本身也是一部传奇。
自坦克在一战中被发明出来,这种“铁骑”在战场上基本就是横着走。一般步兵手里就一杆步枪,几个手榴弹,而坦克动辄都是十几吨,几十吨的铁疙瘩,步兵想干掉坦克,哪怕打伤坦克,都基本不可能。
◇ 英国博文顿坦克博物馆的展示场景,在坦克刚发明出来的时候,步兵的确非常忌惮这东西
久而久之,步兵当中就流行了坦克恐惧症,见到坦克就本能地往后退,战线也就会因此崩溃,那么,如何让普通士兵不再对坦克产生恐惧,这个问题让各国开始绞尽脑汁,研发单兵反坦克武器。
早期单兵反坦克武器当中,最有故事的一种叫莫洛托夫鸡尾酒瓶,它的名字来自于二战时候的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
1940年的苏芬战争,苏联军队悍然出动飞机轰炸芬兰城市,造成大量平民伤亡,遭到世界各国的强烈谴责。这时候,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宣称:“苏联飞机没有向芬兰人民扔下炸弹,而是去贫民区为贫苦的芬兰人民空投面包。”
◇ 1939年11月30日,苏联军队的飞机善意轰炸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也就在这一天,苏联21个师约有45万人散步到芬兰,苏芬战争爆发。
◇ 右边这位的名字,以这种方式出名了
这种鬼话谁信呢?消息传出,芬兰军民便将苏联投下的炸弹谑称为“莫洛托夫的面包篮”。既然你在声称空投食物,那热情好客的芬兰军民总得投桃报李不是?所以,前线用来对付苏联坦克的燃烧瓶被称为“回敬莫洛托夫的鸡尾酒”,以回赠苏联投下的“面包篮”。
“莫洛托夫鸡尾酒”做起来特别简单,在酒瓶里倒上汽油之类的易燃物,再装上白糖洗衣粉之类的让它变浓稠,用一根布条连着外面,点燃布条之后扔出去,这样酒瓶子撞碎之后,汽油就会在目标上烧起来。别看坦克是个铁王八,但它的发动机总得有进气口,如果扔的好,汽油顺着进气口流进发动机,这坦克就废了。
◇ 1940年2月1日,阵亡的约400名苏俄士兵中的一部分。
◇ 苏军一脚踢到了芬兰这块铁板 图为芬兰士兵用莫洛托夫鸡尾酒招待苏军坦克
这场战争中,弱小的芬兰面对苏联这样的庞然大物毫不退缩,他们大量使用莫洛托夫鸡尾酒瓶,摧毁了许多苏军坦克。
莫洛托夫鸡尾酒经此一战,在各国前线部队大量装备。在二战的岁月里,坦克在战场上横冲直撞,但冷不丁总会有不长眼的坦克装甲车,要么开进城市,要么陷入埋伏,就被这么个小小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给干掉了。
反映二战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那里一辆德国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就是开进城区废墟,让二楼的美国伞兵扔了俩莫洛托夫鸡尾酒给干掉了。
◇ 《拯救大兵瑞恩》中被莫洛托夫鸡尾酒点燃的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
◇ 莫洛托夫鸡尾酒是二战步兵的重要装备
在战后,虽然技术日新月异,但莫洛托夫鸡尾酒还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太好做了。
现在乌克兰国防部,就在网上专门发布教程,教大家怎么做这东西。当地很多军民拿着莫洛托夫鸡尾酒,准备冷不丁给俄国坦克来那么一下子。再先进的坦克,真要是被命中要害,那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 乌克兰利沃夫一家啤酒厂生产线专门生产莫洛托夫鸡尾酒
◇ 乌克兰一位酿酒的小哥酒都不做了,用酒瓶做了许多莫洛托夫鸡尾酒
不过,莫洛托夫鸡尾酒也有缺点,毕竟靠人扔,距离有限,而且没准头。随着技术的进步,第一代靠谱的反坦克武器终于诞生,这其中的代表是美国的巴祖卡火箭筒和德国的铁拳反坦克武器。
这些东西终于能有个瞄准装置,而且射程可以到几十米了。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击毁坦克的效率,战场上步兵面对坦克也第一次有了可靠的武器。1945年柏林战役的时候,德国已经没什么坦克了,但那些忠于希特勒的狂热小孩子,就用“铁拳”在柏林城里干掉了好几百辆苏联坦克。
◇ 到了柏林战役的时候,连小孩子都人手一支铁拳,具体场景参见电影《帝国的毁灭》
等到了战后,纳粹德国的坦克是彻底歇菜,但苏联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却日益加大。面对红色帝国的钢铁洪流,西方世界无论是出于国际影响力的角度,还是后勤输送的角度,都不方便在第一时间派出坦克,这时候,能派到前线的只有步兵,那他们手里的反坦克武器,就成了可以影响世界战略格局的东西。
◇ 二战结束时,苏军总兵力为1280万。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飞机13.41万架、坦克10.28万辆、火炮和迫击炮82.52万门。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力到达顶峰,1981年9月14日,“西方-81”演习在苏联西部(今俄罗斯西部、白俄罗斯全境、波罗的海三国)、波兰东部和北部以及东德等广大地域全面展开,动用兵力12.8万人,各型坦克1500辆、装甲车和步兵战车2000辆,此外还有空降兵两个师、战略火箭军和陆军火箭炮兵4个师、海军1个舰队和3个陆战团参加。此次演习大方地邀请北约国家派观察员观摩。而面对苏军钢铁洪流展示的横扫欧洲的可怕前景,直接让北约观察员们目瞪狗呆。
1950年,朝战爆发,面对北方的进攻,南方李承晚政权一度濒临崩溃,美军就算快速做出了反应,但能派出来的只有史密斯特遣队的步兵,这些步兵手里拿着的是经过改进,威力加强的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正是靠着这些火箭筒,史密斯特遣队的步兵顽强地拖住了T-34/85坦克,这才有了后面的仁川登陆。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火箭筒,现代东亚史都将会被彻底改写。
◇ 不夸张地说,威力加强版的巴祖卡火箭筒,改变了整个东亚地缘政治格局
言归正传,过去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导弹发射以后,屁股上还拖着一根长长的导线,负责发射的步兵还得在一个类似遥控器的东西上不断地操作修正导弹飞行轨迹,直到它命中目标,这其实对步兵特别危险。
而且,现在的坦克设计也都考虑到这种单兵反坦克导弹的威胁,恨不得四面八方都装上了各种反应装甲,爆炸装甲之类的,导弹就算命中目标爆炸了,也对坦克无法造成损害。
◇ 俄国坦克四面八方都有这种反应装甲护体,导弹就算打中了也无法对车体造成致命伤害
但英美两国研制的标枪和NLAW反坦克导弹在这两点上做出了彻底革新。
首先是发射后不管。简单来说,就是用各种可见光和红外成像对坦克进行“面部识别”,等识别完毕了,导弹直接奔着目标就过去。在这点上,NLAW做得更绝,它不但识别目标的样子,还记录它的运动轨迹,导弹打出之后,计算机会给出一个提前量,导弹会飞到预计目标会到达的位置。
◇ 英军士兵在使用一具NLAW
其次是致命的攻顶爆炸。坦克就算设计的再严实,也不能无限叠甲,它最薄弱的地方是在顶上,这里还得开出乘员出入的口子,以及发动机的进气口。标枪和NLAW,就是利用这个特点攻击坦克顶部。
标枪导弹是在接近目标时跃升至150米高度垂直冲下,贯穿坦克顶部装甲,而NLAW则是直接飞过目标顶部,并且在到达目标上方以后,借由导弹上的两种传感器共同作用,引爆锥形装药战斗部,把敌方坦克炸毁。
◇ 反坦克导弹的灌顶攻击
最后说一句,这次在乌克兰使用的NLAW,重量只有12.5千克,也就是二十多斤,相当于我的橘猫淘淘加白猫小尾巴的重量,一个人扛一具这东西毫不费力,扛俩也没问题。所以,再加上乌克兰的坦克射手神出鬼没,俄国人非常忌惮。
◇ NLAW也就这么重
有了这几个特性,标枪和NLAW在现代战争中成了反坦克的利器。这次俄国没能在战争开打后迅速挺进,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功劳。
战争爆发后,英国给乌克兰提供了2000具NLAW,它们已经在实战中击毁了俄国的坦克,一些外流的视频显示的很清楚,一些俄国坦克被导弹灌顶摧毁,弹药还发生了殉爆,把整个炮塔都给炸飞了,里面的人自然是非常惨。
而且,俄国军队对坦克依赖特别严重,攻城也用坦克,这就等于把最薄弱的顶部暴露在外,随便一个二楼的发射位置,飞过来一个导弹,这坦克就交代了。
◇ 不知道算不算脱帽敬礼,但这一幕蛮常见的
所以,时代变了,单兵反坦克武器已经足够改变整个战争的游戏规则。而俄国军队,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在抱着几十年前的战术,那么他们在战场上遭遇挫败,也是可以理解的了——过去怪阿拉伯人弱鸡,不会用前苏联/俄罗斯的先进武器,现在还说啥?
◇ 一个经典的问题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相关线下活动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俄军空降王牌为何拿不下基辅机场?| 循迹晓讲
被踢出SWIFT,此项制裁会对俄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循迹晓讲
俄罗斯音乐家为何带头“反战”?| 循迹晓讲
顿巴斯独立:俄国人为何赖在乌克兰不走了?|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