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斩首”泽连斯基,俄国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 循迹晓讲

陈无术 循迹晓讲 2022-04-24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陈无术

策划:陈无术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约10分钟


在现代战争中,经常听到一个名词“斩首”。


俄乌战争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据说躲过了数十次暗杀,似乎是有针对泽连斯基的斩首行动存在。那么不禁要问,斩首行动是从何而来,斩首行动真的成功了,又能起到什么效果呢?


◇ 为了尽快达成战略目的,对敌国首脑进行斩首行动,不失为一种性价比极高的手段,但显然,俄国这次挑错了对手




要理解什么斩首,我们先来看看古代东方战场。


中国古代的历史书有一个不好,那就是对战争的细节记载十分简略,惜字如金。当然这也有好处,因为这会给文学创作者留下广泛的想象空间。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武将单挑,单挑赢了,直接这场战斗就赢了(关于战争中单挑,可以参见:单挑决胜负?古代战争真这样打吗? | 循迹晓讲)。


历史上单挑的现实原型,可以认为是古代战争中的斩首行动。关羽斩颜良就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斩首行动。当时袁绍军人多势众,包围了白马,曹操紧急调遣关羽率军救援。


◇ 关羽在工作中表现深得曹老板的肯定


《三国志·关羽传》中是这样记载的:“羽远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军之中,斩其首还”。关羽骑着赤兔马,以全速150迈冲进袁绍军方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杀了颜良,不仅颜良来不及反应,袁绍军的士兵都惊呆了,还能让关羽从容割下颜良的头颅带回来。


关羽的斩首行动结果是什么呢?《三国志》只写了“遂解白马之围”,但足以让我们想象到,袁绍军一溃千里的样子。


第二个例子我们再来看看宋辽之战。


宋真宗时期,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率军南征宋朝。宋真宗在寇准的坚持之下也御驾亲征北上抗击辽军,双方就在澶州这个地方对峙起来了。原本战场进入僵持阶段,双方都无法破局。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辽军主帅名字叫萧挞凛,他觉得自己武艺高强,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守城的宋军军官就操作当时的精确制导武器,名叫床弩,把辽军的主帅萧挞凛给射死了,主帅之死重挫了辽军士气。这也是后来辽军答应议和,双方能够签订澶渊之盟的重要诱因。


◇ 被这玩意射中的感觉有多酸爽,大概只有萧挞凛自己知道了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西方。发生在古罗马和迦太基之间曾经有过三次战争,被称为三次布匿战争。


其中第二次布匿战争是罗马先败后胜,迦太基先胜后败,最终决定了西方历史的走向,也就是罗马称霸而迦太基衰落。这个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前半阶段,迦太基是怎么取胜的呢?


迦太基的主帅是汉尼拔,他先对罗马军队示弱,采用诱敌之计,诱使罗马执政官,也是罗马军团的统帅弗拉米尼轻敌冒进,只率领少量军队通过环境复杂的特拉西美诺湖附近的森林,结果中了汉尼拔的埋伏,罗马军队大败,汉尼拔斩杀了罗马统帅弗拉米尼。


因为失去了执政官,罗马军团群众无首,随后汉尼拔就轻松击溃了在伊特鲁里亚驻守的罗马军团,把罗马逼入了生死存亡的绝境。


到了中世纪的时候,英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内战,发生在执政的约克王朝和反叛的兰开斯特王朝之间,对垒双方是约克王朝的理查三世和兰开斯特王朝的亨利·都铎。


◇ 玫瑰战争


理查三世在英国历史上是个不是特别光彩的传奇人物,莎士比亚也根据他的生平创作了长篇剧本《理查三世》。


发生在理查和亨利之间的博斯沃思原野战役中,原本理查的军队数倍于亨利,但亨利成功策反了理查手下的两位贵族临阵倒戈,在战场上斩杀了理查。现代考古学家研究发现,理查的头颅被利刃削去了一半。莎翁的剧本当中,理查临死前高喊着,A horse, a horse, my kingdom for a horse!理查死后,约克王朝军队的溃败,英国历史也进入了兰开斯特王朝。理查的王国并不能换来一匹战马,但亨利却用对理查的斩首换来了整个王国。


◇ 据考古人员说,理查三世遗骸出土时,上背椎骨间插有一个带刺的金属箭头,头骨背面有利刃劈伤痕迹,伤势同史书记载的理查三世情况一致。遗骸上有10处伤口,8处在头骨,2处在身体,均在死亡前后不久形成。其中,两处头部的刀伤可能致命,其他伤口似乎是他死后的“羞辱性伤害”,包括一侧屁股的刀伤。图为:理查三世遗骸


说了这么多历史故事,其实古代根本没有斩首行动的说法。“斩首”是英国军事理论家福乐提出来的。后来美国在反恐战争充分发展完善了这个理论,认为反恐战争是一种有限战争,恐怖组织并不能通过军事行动彻底消灭,但通过斩首行动消灭对方的首领,就能最大限度遏制恐怖组织的活动能力。


从这里可以看出,斩首行动它首先是一种不对称战争,双方力量不对等。而力量特别强大的一方,却并不以彻底消灭力量弱小一方为目的,而只打击力量弱小一方的首脑。


◇ 用川普的话说,巴格达迪就像一条狗那样死去。可以参看:巴格达迪:吾之天堂,彼之地狱


在海湾战争当中,美军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打击伊拉克军队的指挥机构,后来科索沃战争,北约如法炮制,根本没有大规模的地面军事行动,不需要占领敌方土地,就结束了战争。美国对付基地组织、isis更是把斩首的精髓诠释的淋漓尽致,直接发起针对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和isis首领巴格达迪本人的行动,将他们击毙。


为什么美军的行动仅仅针对首领本人呢?


那是因为这种组织的首领往往是在政治理论中被称为卡里斯玛式权威,就是依靠头目本人的巨大个人魅力自上而下领导组织。头目被消灭,组织也就丧失了组织能力。


现在我们就可以看看古代和现代的斩首行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在于,古今斩首,都是消灭敌方首领,摧毁敌方指挥系统,打击敌方士气。


而不同点,第一,古代的斩首很多时候是偶然。而现代斩首行动往往是从谋划到实施,有一个完整的计划,最后再以精确制导武器或者特种作战小队消灭敌方首领

第二则是古代斩首只是手段,目的是后续军事行动能够取得胜利。而现代斩首本身就是军事行动的目的,不需要后续的正面战场攻击。


◇ 在巴基斯坦藏身的本·拉登被美军斩首后,对基地组织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能看到,斩首行动对什么样的人有效,对什么样的人无效。


比如萨达姆,卡扎菲,塔利班组织,对他们搞斩首行动,可能就会导致他们领导的组织一夜之间彻底崩溃。因为他们是卡里斯玛式组织,完全依靠头目个人的所谓的魅力来实现对组织的掌控,维持组织力。


那如果是现代国家呢?斩首行动就不一定有效了。因为现代国家政权讲究的的全民的参与,选谁不选谁,哪怕台上的那个人不是自己选的,但自己参与了,每个人就都是这个政权的一部分。人人都会自觉保卫它。同时,现代国家也都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一旦首脑不能履行职务,就会有第二、第三、第四顺位的接替者继续领导国家。


◇ 美剧《指定幸存者》


比如前几年有个美剧《指定幸存者》。恐怖分子发动袭击,把美国国会,总统,部长一锅端,只有一个排名最末的部长幸存,他就成了美国总统,领导国家最后战胜了恐怖分子。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乌克兰总统不幸遇袭,会有什么后果呢?后果恐怕只会是副总统或其他人选继续领导国家,或者继续按照国家的选举制度选出新一届国家首脑,乌克兰的整个政权组织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乌克兰人的抵抗只会更加坚定,绝对不可能导致国家政权组织崩溃。


因此,斩首行动对合法的、完备的现代国家政权无效


即使在美国,斩首行动的意义也是受到广泛质疑的。很多人就认为,仅仅消灭恐怖组织的头目,并不能彻底铲除恐怖主义,发动这样的军事行动可能只是美国的军事、安全、情报等机关的官员彰显政绩、推卸责任的手段而已。


即使某些国家一定要斩首:必须有足够强大的情报系统和足够数量和精度的精确制导武器。很多国家想如此行事,却力所不逮,就算侥幸成功,也只能是背上沉重的道德压力,而不成功呢,则徒增了世界人民的笑料。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相关线下活动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美国黑客为啥借道中国攻击俄罗斯?| 循迹晓讲


俄国女帝为何要对大英殖民地“上下其手”?| 循迹晓讲


“仙人跳” 这么老的套路,为何还有人上钩?| 循迹晓讲


好战不善战:俄军的战斗力为何这么拉胯?|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