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仙人跳” 这么老的套路,为何还有人上钩? | 循迹晓讲

谢承汇 循迹晓讲 2022-04-22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 | 谢承汇

策划 | 谢承汇

责编 |马戏团长

全文约3500字 阅读约10分钟


有一种经典骗局相信各位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艺作品中都有所耳闻——仙人跳。


大概套路是:一美女勾引“饥肠辘辘”的男子,双方正要点燃“干柴烈火”的时候,闯入一群男人,说他们通奸,让男人赔钱,受害者往往付出不少代价,才能平安。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广东地区,“仙人跳”有一个更加诙谐的别称——“捉黄脚鸡”。


◇ “色字头上一把刀”,切记


为什么在广府人会把“仙人跳”称为“捉黄脚鸡”?


因为在当地祭祀的时候一般需要公鸡,但公鸡不下蛋且数量少,就很难捉。当地人开动脑筋,想出了用母鸡做诱饵的方法:先把谷子撒在门外,母鸡跑来啄食;撅着屁股的样子让公鸡十分鸡动。此时,失去理智的公鸡就会扑到母鸡身上嘿嘿嘿,这时只要抓住公鸡深色的双脚,就能轻松抓住。


由此看来“捉黄脚鸡”相对“仙人跳”这个称呼来说,更接地气。


近几年,随着网络媒体传播,不少人开始意识到这种骗局的可怕,私下里也相当注意这种骗子。不过还是会有人在这里栽跟头,可见这种骗局的可怕。


其实这种仙人跳的骗局,古已有之,而且受害者也是不少。什么是仙人跳?从字面就能看出端倪来:仙人跳,仙人跳,就算神仙来了,也跳不出这个陷阱。




仙人跳是一种经典的江湖骗术,之前我聊过一次江湖骗术,提到过骗子主要分“风马燕雀”四大门类,仙人跳就属于“燕”门。写成小燕子的燕,实际上是艳丽那个艳。简单说就是利用美色,勾引受害者,然后行骗的套路。


我国传统名著《水浒传》中有一个情节:宋徽宗赵佶在李师师的闺房中会见宋江,双方就诏安一事达成重要共识。其实,那就是一次仙人跳。


◇ 《水浒传》中赵佶中了吴用的套


当年宋徽宗元宵夜,出宫私会李师师,宋徽宗兴致大发,荷枪实弹准备跟李师师实战。李师师犹抱琵琶半遮面,神神秘秘说:“官家别性急,稍等一下。”说完转身会闺房了。宋徽宗还在兴奋YY,没想到,一个黑脸大汉从屏风后面出来了,谁啊,宋江。这是军师吴用的计策,让宋江在这跟宋徽宗说诏安的事儿。楼下还埋伏了另一个黑脸大汉李逵,准备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宋徽宗被逼无奈,只能答应了宋江诏安的要求。


这当然是笔者的一种解读,但在《水浒传》成书的明代以及故事反映的宋代,确实有不少关于仙人跳的记录。


宋末元初的词人周密,写过一本杂史叫《武林旧事》,回忆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全书共十卷。里面就有仙人跳的记录,“有所谓美人局,以娼优为姬妾,诱引少年为事。


◇ 《武林旧事》,周密(1232年—1298年或1308年)著,周密也字公瑾


到了明代,仙人跳的案件更多。凌濛初所著的《二刻拍案惊奇》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虽然《二刻》是本小说,但其中的故事都是现实的反馈。书中有诗云:“睹色相悦人之情,个中原有真缘分。只因无假不成真,就里藏机不可问”。这段诗写的相当隐晦,有些“懂的都懂”的意味。

       

◇ 《二刻拍案惊奇》,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著。


其中有个故事写的相当精妙。浙江有个考生去临安参加乡试,在客栈住下后,看到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妇,风情万种,对自己频送秋波。考生按捺不住心中的寂寞,在店小二的撮合下,跟少妇相识。


他从少妇口中得知,其丈夫在外做生意3年了,生死未卜,自己一直住在这个店里,寂寞难耐。双方“执手相看泪眼”一番,约定当晚互相安抚一下。


◇ 加入这样的少妇对我仙人跳,我也上当


到了晚上,少妇环佩叮当来到考生房间,就在你侬我侬,半露酥胸之际,突然外面一个男人高喊:“娘子!我回来了!”少妇的老公就这么巧的回来了。考生为躲抓奸,财物都没拿,仓皇出逃,结果当然是人财两空。


在这个故事里,少妇、店小二、“老公”都是同伙。


仙人跳这种骗局最强大之处在于,无论你什么身份,都会陷入困境。考生人生地不熟会上当,大人物也一样。除了玩笑说的宋徽宗,历史上还真有不少大人物,在这栽了跟头。最有名的要数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了。

              

◇ 年轻时的黎元洪


黎元洪年轻的时候,在武昌带兵。年轻人,又整天跟大老爷们在一块,自然欲火焚身,得了空就往青楼里钻。年轻时候的黎元洪长得很精神,加上行伍出身,魅力四射。很受青楼女子的青睐,居然被青楼头牌“危红姑娘”看上了。


姑娘有心让黎元洪给他赎身,这事儿不能太主动,怎么办呢?姑娘跟青楼老鸨子商量,一起做扣设计黎元洪。


一天,黎元洪又来这个青楼消费。老鸨子特意准备了一大桌酒菜,让危红姑娘陪黎元洪喝酒。姑娘一杯一杯陪黎元洪喝酒,青楼女子,酒量都大。黎元洪很快喝多了。等他在醒过来,发现自己赤身裸体躺在床上,身边是同样赤身裸体的危红姑娘。


黎元洪还没反应过来呢,老鸨子就冲进来了,装腔作势的哭起来:哎呦,黎老爷。您干吗呢这是,不知道咱们青楼女子卖艺不卖身(参见:在古代,逛青楼是怎样的体验? | 循迹晓讲)。这让我们姑娘以后怎么办啊?说完痛哭流涕。


◇  黎本危原名叫危文绣,父母早亡后,为了生存,危文绣投身到湖北汉口的烟花柳巷,到了书寓里当起了卖唱女。后被黎元洪赎身,改名黎本危。


黎元洪也蒙了,问危红姑娘有什么主意,危红姑娘说了:奴家已经把身子交给你了,从今以后你去哪我去哪。黎元洪被架在这也没办法,不过他很仗义,一咬牙给危红姑娘赎了身,买回家当了个妾。顺便说一下,这个姑娘是黎元洪唯一的小妾,嫁给黎元洪以后改名黎本危。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湖北革命军为了请黎元洪出山,一帮人呼呼啦啦来到他家。黎元洪以为兵变了,躲小妾床底下了。革命军找半天,把黎元洪从小妾床下拉了出来。这个小妾就是黎本危,当年黎元洪被仙人跳的女主角。


黎元洪碰上的这种仙人跳属于少数,大部分仙人跳目的很单纯,就是骗钱。不敲诈你个大出血不算完。


像是清朝文学家欧阳昱写的《见闻琐录》里,就记载了大量仙人跳的故事。套路跟今天差不多,基本都是让漂亮姑娘,勾引那些单身狗,俩人你侬我侬要办正事儿的时候,跳出来几个彪形大汉,说是姑娘的丈夫,出来抓奸。


在清朝通奸属于重罪。如果地方出了这种事儿,四次以上,地方官要被革职。所以地方官打击通奸手段非常狠,无论男女,下场都特别惨,轻的打板子判刑,重的直接浸猪笼。浸猪笼属于外五刑的刑罚,是一种私行。把人装进竹笼里,沉到水里活活淹死。被抓的人害怕,不敢报官,只能花钱了事儿。这笔钱多少,那就是人家说了算了。

       

◇ 外五刑,中国传统社会的私刑,不在官方制定的刑罚内。像是容嬷嬷用的针刑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外五刑不是说有五种,而是在“笞杖徒流死”五刑之外的所有刑罚总称。图为浸猪笼


当年这种事儿在江南地区屡见不鲜,不少人被这种事儿害了,弄的人心惶惶,地方不得安宁。尤其是扬州那地儿,最为严重。道光年间,扬州知府宋献章,为了打击仙人跳,不惜派出军队,追捕仙人跳团伙。最后成功抓获十几名犯案人员,没收赃款白银一万两,犯案人员一律就地杀头。


其实这种仙人跳还只是要钱不要命,历史上还有一种仙人跳,那真是伤天害理,杀人害命。《江湖丛谈》里就有这样的记录。

       ◇ 《江湖丛谈》连阔如记录的江湖艺人们口中的社会,很有收藏价值


民国时期,江湖上有一种骗局。骗子会提前寻找下手目标,说行话叫“访”,访一些家庭条件还不错的男人,让漂亮姑娘勾引他。燕门有一套自己的话术,保证一勾一个准。然后漂亮姑娘就跟被害者约出来啪啪啪。跟一般仙人跳不一样,啪啪啪的时候不抓奸,放你回家。这些漂亮姑娘可不一般,都有花柳病,说白了就是性病。那个年代没有保护措施,花柳病传播概率几乎百分百。


过段时间,这伙骗子估计男人已经病发了,正是求医问药的时候。他们就派人到这男的家附近卖药,卖的自然是所谓治疗花柳病的特效药。花柳病放今天,都属于不好治的病,那个年代当然没有特效药。那会儿人不知道啊,而且病急乱投医,没有不上当的。好点儿的骗子,会卖他一些不痛不痒的药,吃了也死不了人。


这帮骗子特别嚣张,明知道药没用,病人肯定得回来要钱,这种情况叫“倒杵”,骗子就在这等他回来,为了接着骗钱。


真找回来了,骗子会说什么“你的病太重,需要几个疗程才能见好”“我这药需要忌口,肯定是你没忌口才没好”“我这药,只治有缘人,你跟我无缘,所以治不好你。”利用各种话术,让你一直来买药,直到破产,他们才停手。过去骗子也拜师,这些手段得专门学。各行各业都有类似的招,有机会咱们聊聊。


◇ 这种社会新闻屡见不鲜


这种骗子最起码不伤人命,还有一种骗子最毒,卖的药真能吃死人,而且价格不菲。美其名曰药材珍贵,其实就是催吐药和泻药。那些药吃完,轻则上吐下泻,重则一命呜呼。这种骗子民国时期很常见,不少人送了命,落下病根终身残疾的更是无计其数。


仙人跳这种骗局太常见了,甭管时代怎么发展,社会怎么进步,屡见不鲜。背后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欲望,二是要面子,怕这种事儿曝光了没法做人


正所谓要妞别要脸,要脸别要妞。万一真遇到仙人跳,也别慌。虽说通奸这种事儿,属于很没道德的事儿,但毕竟罪不至死。敲诈勒索可就属于判刑的事儿了,该报警报警。不过还是劝所有人,管好裤腰带,别什么花都要采。这种骗局就能离咱们远远的。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相关线下活动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好战不善战:俄军的战斗力为何这么拉胯? | 循迹晓讲


法老诅咒:挖我坟者必死? | 循迹晓讲


脱亚入欧:亚洲球队为何纷纷加入欧足联? | 循迹晓讲


“流放宁古塔”,后果真的很严重吗?| 循迹晓讲




◎ 图为1860年费利斯·比托拍摄的晚清官员 影视剧中官员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