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俄罗斯主义:俄国为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对乌克兰动武?| 循迹晓讲

三喵先生 循迹晓讲 2022-05-22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谦虚好学盛老师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5000字 阅读约10分钟


俄乌战争打了这么久,单看俄国官方发言似乎他们受了天大的委屈,是出于“被迫”发动这次战争,给出的理由也特别理直气壮,义正言辞

在正常人眼里,俄国给出的理由就是梦呓。但如果要刨根问底,站在俄国官方的角度来看,他们这么说还真有一套坚实的理论基础做支撑。而这套理论基础就是——大俄罗斯主义”

简单点说大俄罗斯主义算是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自苏联解体后,这套理论越来越受到俄国官方的青睐,到了如今甚至成为俄国内政外交的指导方针。但比起一般的民族主义大俄罗斯主义还加了不少宗教的内容因此显得独树一帜这套理论背后是如何发展形成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简单点说,大俄罗斯主义有三大原则,那就是尼古拉一世时期,国民教育大臣,沙皇“国师”谢尔盖·谢苗诺维奇·乌瓦罗夫提出三位一体公式,即东正教、家长制和人民性”,用人话解释就是:信仰体系(东正教)、政治体系(家长制)和社会体系(人民性)


 ◇ 沙皇“国师”——谢尔盖·乌瓦罗夫伯爵(Serge Uvarov)


乌瓦罗夫的学说受到了当时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1841年《莫斯科公国》刊登的一篇文章解释了该理论出现的根源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从接触和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陋习······三项基本的原则是俄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一项原则我们保持着古老的宗教传统,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第二项原则是俄国强大的保证,维护国富民强国家统一,使我们历史一直延续下来的美好传统。在欧洲大陆上,没有一个国家敢夸口吹嘘有着我国一样如此和谐的政治环境。在当今西方各处都充斥着冲突动荡和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我们该把这些原则作为法律坚决贯彻。只有在我国,沙皇和他的民众之间的关系牢不可破毫无芥蒂:这种关系是基于沙皇爱自己的子民而民众爱戴沙皇并愿意为之奉献一切,我们的第三项原则是我们的民族意识,我们所接受的启蒙思想中真正源于我国的并被吸收和保留下来的。……因为这三项原则我们俄国才无坚不摧更加强盛。沙皇委员会中的政客们,接受这官方民族性思想的教育,他们形成了引导和教育民众的基础。


先说东正教原则。


东正教之于俄罗斯,正如儒家文化之于东亚,可谓是精神世界之根本,在信仰大俄罗斯主义的人眼中“唯有东正教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必惊讶,这是有历史依据的。


 ◇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 伊凡三世迎娶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的场景


1472年,在拜占庭帝国行将就木的时候,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为后,自认为是拜占庭帝国的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从而名正言顺地“继承”了拜占庭帝国的名分


世俗上讲,莫斯科大公国从此之后可以自称“第三罗马”,虽然罗马名号别人也可以自称,但东正教牧首却是千真万确地落户莫斯科,从此之后,俄国的前身莫斯科大公国,就成了东正教名正言顺的保护者,他们的统治者也可以自称凯撒了,俄语就是Tsar,沙皇的意思,这事儿对俄国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


在当时,西方基督教世界已经堕落,毫无希望,而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人,淳朴丰饶,紧密团结,比西方基督教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面对来势汹汹的奥斯曼土耳其,俄国就是全村唯一的希望,有了信仰加持,自然就显得与众不同。


不过,在后来的历史中,东正教逐渐成了沙皇的奴仆和驯服工具


  ◇ 彼得大帝


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一世时期,一步步削弱教会的经济实力,上到牧首下到教区的神父都要从政府领取薪奉,使其完全纳入体制内。


如此一来,俄罗斯帝国的政教一体程度进一步加强,这体现在沙皇既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又是东正教会最高首领;教会的全部活动必须按照沙皇旨意进行;任职的神职人员宣誓效忠沙皇等等。


因此,教会在日常宗教活动中不断对沙皇加以神化,并对教民宣传说,“沙皇的权力是上帝授意的,我们必须崇拜、听命于沙皇”。


所以,信仰东正教传统那可是俄国国本,一点儿都动摇不得,虽然在20世纪东正教经历了一些波折,受了一些委屈,但基本盘没有变。所以直到现在,电视里还能看着东正教牧师给俄军导弹开光,轮式装甲教堂等等。我们外人看着好笑,但这其实是俄国国本的体现,直到现在,俄国人看西方人还是多少带有点骄傲,骨子里的原因,就是这个。


  ◇ 普大帝参加东正教仪式,左边绿袍者为莫斯科大牧首基里尔一世


到了苏联解体后,面对“信仰真空”,新生的俄国急需另一种信仰填补空白。因此,俄国不断抬高东正教的地位,将其视为“准国教”。叶利钦曾说,必须对苏联时期东正教受到委屈进行拨乱反正,应对东正教对俄罗斯国家精神生活所作出的贡献给予肯定和尊重。


2000年1月6日,普大帝向俄东正教会发出贺信。称东正教将“有助于俄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助于国家精神道德的复苏”,并认为东正教在俄历史及现实生活中应当成为“国家和全体人民的道德准则和精神支柱”。


讲完东正教,大俄罗斯主义当中的第二个原则:家长制传统。


只要回顾俄罗斯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只有一个大家长带领俄罗斯的历史。而且,我们看俄罗斯的早期历史,他们也不乏开明的大家长。


  罗曼诺夫王朝历代沙皇


是谁把俄罗斯从蒙古人的铁蹄下解放出来的?是伊凡三世;是谁在带着俄罗斯开疆拓土,是历代沙皇;是谁让俄罗斯有了出海口,接触了欧洲文明?是彼得大帝。


所以,在强大国力的加持之下,大俄罗斯主义者认为,自己不仅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更是“上帝选拔的民族”,俄罗斯注定会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同时相信俄罗斯是肩负了神圣的使命,受到神的指引和支持,将要实现“某种神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帮助人类走出堕落和衰亡。为了这个目的,自己就算没有自由,那也没啥。

 

不过,现在要是把这段的主语给抹了,再读一遍,会不会觉得似曾相识,好像在哪听过?这不就是纳粹的宣传么,但当时俄罗斯从庙堂到江湖,还真是这么认为的。而且,在19世纪初,俄国拯救人类的这套说辞,还真给应验了。


法国大革命后出了个拿破仑,把整个欧洲几乎祸祸一遍,看上去天下无敌,却在莫斯科城下吃了瘪,从而走上了败亡之路。


  大俄罗斯主义者笃信是俄国不断拯救欧洲


古老的预言在现实中应验,这么一来,俄国可不就是欧洲救世主么?所以,在此之后,俄国在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加持下,理直气壮地干涉起了欧洲事物,甚至一度担任欧洲宪兵的角色。


虽然沙皇的梦想后来在克里米亚战争落了空,沙皇自己也吃了瘪,但这丝毫不影响历代沙皇陛下在俄国老百姓心中的光辉形象,哪怕沙皇本人是个混蛋王八蛋,在俄国老百姓心中,无论如何这就是我们的慈父,“做儿子的,能说父亲的不是么”?这种思想理念,对俄国老百姓来说,算是深入骨髓了。

 

1998年,俄罗斯拍过一部非常著名的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通过对沙皇形象的美化和崇拜,凸显了俄罗斯人民对统治者的狂热信仰,剧中的亚历山大三世潇洒倜傥,集开明君主与慈父的正面形象于一身,既有发展壮大国家的雄心壮志,又能关心人民、礼贤下士,对其真实历史形象形成天壤之别。


剧中的俄罗斯人民更是将沙皇当作父亲一般的存在,将沙皇的存在融入日常生活当中,主人公哪怕被流放至西伯利亚,仍然将亚历山大三世的黑白照片和尼古拉二世的青铜像放在小屋中,作为自身的精神寄托所在。


当然,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父慈子孝,一团和气,这在“大俄罗斯主义”当中也能找到对应物。


沙皇是慈父,纵有千般不是那也是好的,与之相对,俄罗斯的人民,纵有千般不是,那也必须是好的,这就引出了“大俄罗斯主义”的另一个原则——“人民性”。


  托尔斯泰


俄国很多的艺术作品都在讴歌“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甚至把他们给神圣化。这当中最典型的案例当属大文豪托尔斯泰,这位曾经给短篇小说集《农民故事》作序。书里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乡下小伙到莫斯科找工作,通过一个富商家的车夫老乡说情,马上谋到了差事,但同时使一个老人失去了工作,小伙得知真相后,决心放弃这份迫切需求的工作。

 

这样的情节,无疑表现了农民身上的闪光点,这让托尔斯泰特别感动,他说就像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一样,这样的作品真诚而有意义,所以就给这书写了序言。


不仅如此,托尔斯泰出身贵族,却一生都致力于对农民的教育,当时的俄国,只有上流社会的儿童才能接受教育,下层平民的子女被认为是愚不可及,不可教化,包括贫民自己也觉得,读书不如喂马来得有意义,这让托尔斯泰非常痛苦,在他看来,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穷人的子女如果能接受教育,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才,所以他一生中数次创办贫民学校,不但在学校里教贫民识字写作,还从他们身上发掘了很多闪光点,托尔斯泰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谁向谁学习写作?是农民的孩子向我们,还是我们向他们学习》,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如此的态度和行事风格,在俄罗斯可谓是非常典型,也在文学之外给托尔斯泰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就这样,“东正教,家长制和人民性”的三位一体,组成了大俄罗斯主义的内核。


进入20世纪以后,虽然俄罗斯政权更迭频繁,但靠着三位一体的大俄罗斯主义,俄罗斯人尽管在非常绝望的时候,也是抱着骄傲的态度去看世界的


  索尔仁尼琴与普大帝的会面


苏联时期的异见者索尔仁尼琴,就是写《古拉格群岛》的那位俄国文豪,他后来流亡西方,但他并没有融入西方社会,来到美国后隐居在气候非常类似俄罗斯的佛蒙州卡文迪什镇,拒绝加入美国国籍,在美的十八年内几乎拒绝了一切荣誉和褒奖,足不出门,鲜于外人沟通。


1978年他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更是狠狠地打西方社会的脸。他猛烈批判西方的虚伪和堕落,表达了对西方自由主义和普适价值观的抵制,称美国已经陷入了庸俗的物质消费主义


等到苏联解体,索尔仁尼琴回到祖国,更是为国家衰败痛心疾首。


他怒斥戈尔巴乔夫头脑简单政策幼稚,指责叶利钦实行“不负责任的自由化政策”,批评普大帝在打击寡头上缺乏手段和效率,甚至转而开始怀念起斯大林时期的强盛。


一个当初的异见者,怎么会凭吊苏联呢?很多人觉得这索尔仁尼琴大概是监狱蹲得太久不正常了,但其实并不是。


剥开人们给他贴上的标签,就会发现索尔仁尼琴就是个大俄罗斯主义者。


他揭开集中营的残酷真相、无情批判苏联的官僚主义,不是因为他追求什么普世价值,而是他认为这样只会让俄罗斯走向衰落,他追求的是一个强盛伟大的俄罗斯帝国,是沙俄时期的“欧洲宪兵”,是将欧洲文明从腐朽堕落种拯救出来的东正教帝国。


甚至在拒绝叶利钦颁给他圣安德烈勋章时说:目睹俄罗斯从欧洲强权的巅峰,堕落到当前如此悲惨的地步,我无法接受任何荣誉。


索尔仁尼琴这样的并非孤例。


大俄罗斯主义广泛地体现在俄罗斯知识分子身上,从前文讲过的托尔斯泰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尤其苏联解体后,大俄罗斯主义更是对俄国人的日常政治生活产生深刻影响,茫然彷徨的俄罗斯人纷纷呼唤着大俄罗斯主义,渴望重建一个强盛的俄罗斯。


◇ 亚历山大·杜金坚定地认为,俄罗斯将注定成为一个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超级帝国。并在其著作《地缘政治学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Geopolitics)》中说道:“新的欧亚帝国将建立在面对面对共同敌人时的基本原则上:对大西洋主义和美国战略控制的拒斥,以及拒绝任何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我们的主导。这一共同的文明力量将会成为政治和战略联盟的基础。”

◇ 亚历山大·杜金梦想中的“欧亚帝国”

◇ 俄国自民党领袖日里诺夫斯基切“乌克兰蛋糕”

◇ 前一阵去世了


从影响克宫家长的“国师”亚历山大·杜金,俄罗斯自民党领袖日里诺夫斯基,再到普大帝本人,他们都无比坚信斯拉夫文明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东正教的救世精神才能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


例如,俄国自民党领袖日里诺夫斯基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俄罗斯几次拯救了人类”,“俄罗斯每过百年就履行一次历史使命。”


1994年,俄罗斯曾进行过一次民意调查,题目是“什么思想可以成为俄罗斯整体价值观?”结果是“俄罗斯精神复兴思想”以35%的绝对优势占据第一,可见这种唯我独尊、我必最好的优越者心态深深刻入了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之中。


而也正是这种大俄罗斯主义的泛滥,让俄罗斯的当代国师杜金看到了机会,一个劲儿鼓吹俄国的优越,这也就塑造了俄国自成一派的话语体系,所以这些年不管俄罗斯在外面怎么鼻青脸肿,国内的总能把它宣传成伟大胜利,因为“大俄罗斯”不管怎样,都一定是最好的。

 

现在看“大俄罗斯主义”的三位一体,关心贫民,忠于宗教信仰,这其实都是很好的品质,但问题在于,在历史的发展中,这俩东西被有意无意地歪曲,被用作给家长制背书,甚至被用作给本国的武力扩张背书,这就有问题了。


如果说,一个大家长真相信靠这种理论思想指导政治生活实践,并且国内外通吃,无往不利,那么这个大家长真应该去喀山监狱精神病院好好检查一下了。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获得徐恺主讲的《荣耀,毁灭与新秩序-闪击苏联》音频专辑。注:购买过《荣耀,毁灭与新秩序》大系列专辑的用户,可以直接收听第一章《阴云密布》第二章《横扫欧洲》,不必重复购买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ol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添加微信号:readrenxin,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二战时期,英美的心理战为何对德国人没用?| 循迹晓讲


日美开战后,11万日裔美国人遭到什么对待?| 循迹晓讲


国本之争:万历朝推到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 循迹晓讲


土耳其海峡为何是俄国的“七寸”?|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