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朝老臣”张廷玉谨慎一生,乾隆为啥要抄他的家? | 循迹晓讲

谢承汇 循迹晓讲 2022-07-18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谢承汇

策划:谢承汇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500字 阅读约10分钟


之前文章中,有一篇关于乾隆朝的内容(详情参见:乾隆十三年发生了什么?让“宽仁”的皇帝走上黑化之路 | 循迹晓讲),那篇文章里我说:乾隆十三年之后,他对手下官员特别刻薄寡恩。我看评论区里有不少朋友评论,让我举个具体例子,说明一下乾隆皇帝的手段多残忍。今天,故事来了。这就是清朝著名的张廷玉案。


通过这个案子,充分体现乾隆皇帝的狭隘。提前做个预告,这篇文章不适合清粉儿,尤其是乾隆帝的粉丝阅读。


张廷玉是清朝著名大臣,其父张英是雍正的汉族老师。张廷玉从康熙朝开始当官,历经康雍乾三朝,位极人臣,三位皇帝对他评价都特别高。


尤其是在雍正朝,张廷玉参与了雍正朝每一件大事小情。张廷玉也成为雍正皇帝最信任、最倚重的官员。雍正皇帝真是一天都离不开他。有一次张廷玉病了几天没上班,病号之后,雍正跟他说:你不在,我胳膊疼。这意思就是张廷玉是我的左膀右臂,少了张廷玉,我跟断了条胳膊似的。


◇ 影视剧《雍正王朝》中的雍正帝和张廷玉形象


张廷玉为官多年,可以从康熙朝末期的政治斗争以及雍正朝高压统治中幸存,主要原因在于,张廷玉有一套成熟的为官策略。他把这套策略总结成一句话:万事万当,不如一默。说白了就是少说话。张廷玉惜字如金,从不讨论有关皇帝的问题,也从不主动结交其他大臣


后人总结他的为官方针时,在他的日记中发现四点,可以作为任何时期官员的准则。今天在此先不赘述,之后文章会细说。


正因这样,张廷玉成功从康熙朝活到乾隆朝,光荣地成为一名“三朝元老,托孤老臣”。雍正皇帝临终前,甚至允许他“配享太庙”。


“配享太庙”可是古代官员最高的荣誉,太庙是每年皇帝祭祖的地方,在张廷玉之前,能进太庙的都是满洲官员,尤其以开国武将为主。张廷玉也是有清一代,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族官员。这个荣誉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雍正死后,乾隆登基,张廷玉作为托孤老臣,自然也对乾隆皇帝忠心耿耿。不过他很快发现,乾隆皇帝跟雍正不一样。雍正属于手段狠,但是为人直爽的人。乾隆手段也狠,但是为人更阴险,而且锱铢必较,特别记仇。


乾隆帝画像


张廷玉知道,如果还留在乾隆身边,迟早出事儿,弄不好连命都丢了,逐渐产生退休的想法。从乾隆3年开始,经常跟乾隆说自己岁数大了,希望能退休回家。乾隆那会儿刚登基,根基不稳,肯定不能同意张廷玉退休。这件事儿就一拖再拖。


直到乾隆13年,政治敏感性极强的张廷玉,敏锐的预判到乾隆政策的变化,于是萌生必须隐退的想法。正好赶上元旦乾隆请大臣吃饭,宴会之后把张廷玉单独留下来聊天。张廷玉看乾隆心情好,就再次提出要退休的事儿。


乾隆一听就变脸了,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说激烈不是因为俩人吵架了,而是俩人都引经据典,对退休的事儿争论不休。


乾隆最后跟张廷玉说:我爸让你配享太庙,你自己说,自古以来哪有盛世的忠臣主动退休的。张廷玉明白,这话属于把天儿聊死了。自己再说什么就不是忠臣该干的事儿了,只能告退。


◇ 影视剧中张廷玉画像


乾隆非常开心。要知道,乾隆皇帝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如今连张廷玉这种三朝元老,饱学鸿儒都被我说的哑口无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二天上朝,当着满朝文武,对张廷玉各种挖苦,弄的他下不来台。还把官员退休这种事儿,上升到了“是否对皇帝忠诚”的高度。顺带手取消了官员退休的权利,从此开始,清朝官员给皇家办事儿只能干到死。


顺便说一句,上一个做出类似决定的人是朱元璋,而且朱元璋的政策是把官员的退休年龄延迟。


张廷玉从政40多年,一直小心谨慎,处分羞辱什么的,都没受过,可以想象当时的张廷玉的心情犹如吃了一顿原味爆炒苍蝇屎,恶心的张廷玉想吐。


乾隆14年,张廷玉78了。有一次乾隆皇帝假惺惺关心张廷玉的身体状况。张廷玉赶紧借坡下驴,再次提出退休的事儿。乾隆皇帝这回倒是松了口,毕竟张廷玉岁数太大了,确实干不动了。于是让他回家等消息。没多久就下旨,让张廷玉退休。


这会儿张廷玉都78岁了,再精明的人,这么大岁数脑子也跟不上了。得到自己退休消息的他,来到乾隆面前谢恩。在谢恩的时候,张廷玉干了件蠢事儿。他向乾隆申请,能不能把”配享太庙“这件事儿,落在笔头。说白了就是跟乾隆要了个保证书。乾隆皇帝自然不是很开心,但事后思量再三,也给张廷玉写了一个圣旨。


◇ 有什么话也得憋在肚子里


在圣旨中,乾隆皇帝确实保证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但也老生常谈:作为配享太庙的人,要退休合适么?乾隆皇帝的想法是这样的:张廷玉接到圣旨后,肯定会跪着爬到乾隆脚边,边抽大嘴巴边骂自己不是人。然后哭着求乾隆饶恕自己想退休的错误思想。之后乾隆皇帝“皇恩浩荡”,表示张廷玉真不容易,之后放张廷玉回家。


没成想。到圣旨时的张廷玉,病了。并没有亲自上殿谢恩,更不要说按照“导演”乾隆的剧本拍完这一出“君宽臣忠”的大戏了。乾隆皇帝看到前来谢恩的张廷玉之子张若澄非常诧异。张廷玉40多年来,从没有在这种君臣礼仪的问题上犯过错,看来真是老糊涂了。随口嘀咕几句。


万没想到,这随口的嘀咕,让张廷玉倒了大霉。一位跟张廷玉关系不错的军机大臣,听到皇帝的嘀咕。赶紧跑到张廷玉家向他转告情况,并且添油加醋地形容了一下皇帝的用语。


张廷玉78了,思绪已经不再清晰。居然第二天一早,跑到乾隆那里领罪。乾隆皇帝勃然大怒,因为他知道,自己一句嘀咕,张廷玉竟然这么快可以知道。这说明张廷玉在自己身边有眼线。至少说明张廷玉的朋党众多——这犯了皇帝最大的忌讳。于是乾隆下旨,让刑部议罪。


◇ 图源于《雍正王朝》


刑部很快找出张廷玉七条大罪——给谁定罪都这七条——并给出处理意见:斩立决。乾隆皇帝自然不会现在就杀张廷玉,而是下旨:张廷玉照常退休,但要把“伯爵”这个头衔交出来,因为这是乾隆赐他的。至于配享太庙,张廷玉你自己琢磨吧。


此时的张廷玉,就像经历旷日持久离婚官司的人,一心只想赶紧脱身,对于财富荣誉已经毫不在乎。只能自己请旨,放弃“配享太庙”的荣誉,按时退休回家。


到家后的张廷玉,早没了往日的风光,地方官员躲之不及,无人迎接。张廷玉把自己关在老家书房,一个月不见人。


一个月后,祸从天上来。


乾隆皇帝借口张廷玉的亲家为官不正——其实就是手下有俩官员贪污——迁怒张廷玉。下旨让张廷玉把“三朝皇恩”赐给他的东西全数上缴。并派内务府亲信官员德保前去收缴。


德保出发前,乾隆给了他一道密旨,让他把张廷玉家中所有“有字”的东西,悉数带回来。皇帝要在其中找到只言片语,给张廷玉致命一击


◇ “朕从不以语言文字罪人”

张廷玉早早准备好所有的赏赐,跪在府外,等待钦差前来收缴。德保来的时候,除了贴身侍卫,还从当地衙门调动了200兵丁,预备抄家。


德保借口“张廷玉还有私藏”,带人进府掘地三尺,把张府所有带字儿的东西都收走了。三朝元老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抄家,无可奈何。自从康熙39年为官以来,张廷玉从没受过一次责备。看来吃亏果然要趁早。张廷玉受不了这种羞辱,没几年就死了。


乾隆假惺惺作诗:后原与配食,遗训敢或更,求享彼过昭,仍享吾意精。斯人而有知,犹应感九京。还写了个注释:张廷玉犯了这么大错误,我还让他配享太庙。我对张廷玉如此优容保全,如果他地下有知,不知道会怎么感激涕零。


张廷玉死了,但这件事儿影响极大。全国官员不满,大量为张廷玉申辩,私自设灵堂。乾隆看不好收场,把德保卖了,说他办事儿不利。德保被罢官削爵。


张廷玉案说完了,从这个案子我们就能明显看出来,乾隆这孙子人品极差,极其自私。如此羞辱一个托孤老臣,而且是个真能干的托孤老臣。什么叫托孤?两层意思,一方面让他辅佐皇帝,另一方面是让皇帝给他养老送终。如果说大清皇上有谁不孝,那乾隆皇帝肯定算一个,他这就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乾隆享受着雍正留下的宝贵财富,转头不认账,对这些财富大肆羞辱。


更重要的是,张廷玉案之后,官员对皇帝失望、不信任,甚至憎恨。功高如张廷玉,也会被玩弄羞辱,不得善终。而且就算帮皇帝干了脏事儿,最后也会被皇帝卖了,谁还有心思好好干活。


而且您琢磨,这刚乾隆14年,这会儿的官员还算有点儿气节,还有站出来为张廷玉伸冤的。那要到乾隆44年呢?54年呢?那会儿的官员被乾隆影响了三四十年,还会有人有这种气节么?你要有这种气节,那下场跟张廷玉一样了,而且只能更惨。所以官员开始以乾隆的喜怒为唯一标准,清朝中后期,官场乱象始于此事。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ol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添加微信号:readrenxin,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有“小华约”之称的集安组织打谁最在行?| 循迹晓讲


内河炮艇:沙俄横行黑龙江的撒手锏 | 循迹晓讲


侏罗纪系列电影:「冚家铲」就是控制狂的最终下场 | 循迹晓讲


战争如此残酷,为何还要讲人道主义?|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