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电影《科尔贝格》:为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拍? |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1943年,纳粹德国战局不利,甚至德国老百姓都对战争前景犯嘀咕,纳粹的宣传部特别着急,戈培尔想尽办法去提振士气,可是现实的战况太惨,没什么宣传能唤起军民的信心,那就只能从历史中翻旧账搞个史诗电影。
◇ 1935年,戈培尔陪同希特勒视察电影公司
德意志民族历史悠久,从神罗到普鲁士,一路走来武德充沛,名人辈出,什么红胡子巴巴罗萨,腓特烈大帝,这都是德国人的骄傲,选哪段历史去拍呢?戈培尔天天埋在书堆里研究,最后选了1804年的科尔贝格围城战。
为什么选它?因为这次战役中,普鲁士军队可是抵抗拿破仑的角色,他们在名将格奈森诺的带领下,坚守孤城。后世的德国人对这场战役特别自豪,也有不少艺术加工。最关键的是,这种所谓的坚守孤城,跟当时的战局特别契合,就它了。
◇ 格奈森诺指挥部队在科尔贝格镇内英勇抗击法军
历史事件选定了,接下来就得写剧本。当年的历史不能直接用,得改的符合纳粹的宣传。比如说当年拿破仑战争中,普鲁士跟英国俄国组成同盟抵抗拿破仑,而当时英国俄国可是德国的敌人,于是在大背景的故事中,这俩国家国干脆提都不提,就是普鲁士靠一己之力坚守城池跟拿破仑死磕。
◇ 油画中的内容反映的是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法军开过柏林勃兰登堡门的场景
◇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纳粹耗费巨资拍摄的《科尔贝格》,其剧本是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德裔犹太文学家保罗·海泽的舞台剧剧本基础上进行改编
具体到故事本身,科尔贝格围城当时之所以结束,是因为普鲁士跟法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割让了大片领土,这种事情能提么,当然不能。所以,在最终敲定的剧本当中,普鲁士军民联手打败了法国人,如此才能凸显德国人军民团结对抗外敌的精神嘛。
有了颠倒黑白的剧本就可以拍电影了。纳粹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可谓是下了血本。在二战那会儿,正经的彩色胶片非常昂贵,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二战彩色照片其实都是战后上色的,但为了拍好这部电影,戈培尔专门联系德国的阿克发胶片公司,为这部电影赶制了彩色胶片,为的就是生动形象地展示“德意志民族的光辉时刻”。
光有彩色胶片还不算,史诗片,战争场景得需要大场面嘛,这方面戈培尔给《科尔贝格》一路开绿灯,为了营造最真实的场面,德国宣传部帮助电影制作组找来了十八万群众演员参演本片,这个规模跟现在常年躺平在横店的群演人数差不多,在当时创造了“群众演员最多”的世界纪录,每人每天能有五帝国马克的工资,这比一名工人的薪水都高。
◇ 电影《科尔贝格》中数量众多的群演
当然,刨开工资,这些群演还得穿上19世纪的衣服,服化道都得考虑进去,这笔开支就成了天文数字。
当然,毕竟是战争片,所以军人是不可缺少的。在这十八万群众演员中有五万名是当时德军现役的官兵,这相当于三四个师的兵力了。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德军各处的战线都岌岌可危,哪儿哪儿都缺人,前线指挥官们恨不得一个师拆成好几个去用,而那些回国休假的官兵,德军也都尽量想办法缩短假期,好让他们赶紧回前线填窟窿。
情况如此危急,戈培尔却命令休假的士兵去电影拍摄地报到,穿上19世纪那种笨重的军服,继续忍受折磨,可见纳粹对这部电影有多重视。当然,电影拍摄的画面感要尽量真实,所以拍摄爆炸场景用的都是真家伙,为此还炸死了两名群众演员,真可谓是用生命在拍戏。
◇ 电影《科尔贝格》中的“雪景”,全部是食盐
而且,电影拍摄的科尔贝格围城战有许多冬天的镜头,电影要拍这些的时候是1944年夏天,那会儿没有人造雪,也不能等到冬天。那怎么办?尽管盟军空袭已经让铁路线瘫痪,德国国内物资供应也非常紧张,戈培尔博士还是用命令铁路系统调集了一百多车皮的食盐,就这么白花花的洒在地上充当积雪,任凭人马践踏。
这样的假雪在当时的技术下拍电影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当时德国都已经陷入绝境,这么浪费物资,说是暴殄天物一点都不为过。
◇ 参演的士兵都是临时抽调来的现役部队
就这样折腾到1944年10月,这部纳粹德国的史诗电影终于拍摄完毕。整个电影的花费是800万帝国马克,这相当于现在的3亿多美元,可以买下四百多辆豹式坦克,相当于德军在西线全部的装甲兵力。
在当时,东线苏军已经打到了波兰境内,西线盟军在法国长驱直入,而纳粹德国却把大把大把的钱用在拍电影上,真是太不可理喻了。
但是在纳粹高层看来,宣传工作是头等大事,就算这个电影耗资巨大,那也值得。等后期剪辑啥的弄完准备上映的时候,已经是1945年1月了。戈培尔非常重视这部电影,准备在1月30日举行首映典礼。这一天是纳粹夺取政权12周年的纪念日。当天,希特勒有气无力的演讲之后,这部电影就准备正式向观众放映。
◇ 电影上映仅仅一个月后,科尔贝格就被苏军攻克,图为被苏军击毁在科尔贝格城内的德军“追猎者”坦歼
◇ 战争结束后科尔贝格80%的城区被毁
但这个时候,整个柏林已经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哪儿还有电影院。所以戈培尔把柏林一座地铁站里改成了电影放映厅,草草举行了公映仪式。在公映仪式结束后,纳粹宣传机构曾经希望在德国各地公映这部振奋人心的“励志电影”,所以票价给定的非常便宜,只有0.7帝国马克,几乎是请人看电影。
但在当时,大多数德国城市跟柏林一样被炸成了巨型垃圾堆,且不说这里如何还能留下电影院,当时的德国民众们是过一天算一天,哪还有心情去电影院受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呢?
无奈之下,纳粹宣传机构转而采用了一种十分尴尬的手段去做宣发,那就是印刷宣传海报。各级机构全力开动,在短时间内印刷了大量的《科尔贝格》电影海报,并且将这些海报送到德国境内的每一个角落,以“激励民众继续固守国土”。
◇ 纳粹德国印制的电影《科尔贝格》海报
除此之外,德军还派出了飞机,将电影的海报和胶片拷贝空投给盟军包围圈内的德军部队,试图“激起他们的抵抗热情”。这些胶片拷贝有没有在包围圈放映,现在是无从考证。就算放了,这玩意儿也没什么作用,因为大部分德军包围圈没过几天就都投降了。
不过这种景象也就维持了不到俩月,到了1945年3月下旬,电影被强令下线。为啥,因为这个时候,科尔贝格这座城市已经被苏军占领,如果看电影的民众再想起这个,问你科尔贝格现在如何,你怎么回答呢,那不就是打自己一个大嘴巴么,就这样,这部纳粹德国最后的电影作品,投入巨资,占用了巨大的国家资源之后,仅仅上映了不到两个月就给撤档。而纳粹德国也在一个多月后土崩瓦解。
等到二战结束之后,《科尔贝格》的故事逐渐吸引了一些电影爱好者的兴趣。有人要求重新放出电影,于是联邦德国政府最终在1965年将《科尔贝格》重新发行,当然这是个审查版,动不动就会来个注释,生怕观众想歪,今天这个片子还能在互联网上找到,从这当中也能看到纳粹德国荒诞不经的末日场景。
电影《科尔贝格》的故事讲到这里就可以告一段落。现在看会觉得纳粹在那种濒临崩溃的情况下还投入大量资源去拍电影,这不是二么,要是这些资源給用到前线,没准儿纳粹还能再多蹦跶几个月。
不过,整个电影的制作拍摄,却非常符合纳粹高层的逻辑,纳粹从起家到壮大,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宣传,在他们看来,只要宣传做到位,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这是他们的成功经验,也成了他们的路径依赖。到战争最后,即使明摆着宣传不灵了,纳粹还是本能地抱着宣传不放,这才有了《科尔贝格》电影的荒诞剧。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线下游活动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ol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添加微信号:readrenxin,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美军为啥喜欢把敌国战机捧上神坛?| 循迹晓讲
国君葬礼为何变成“外交盛宴”?| 循迹晓讲
卢克纳尔:一战中,以德服人的“海上骑士” | 循迹晓讲
从排斥到接纳:百年前的美国唐人街都经历了啥?|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