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代吃人:什么!都吃出菜谱了? | 循迹晓讲

赛艇队长 循迹晓讲 2023-12-22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25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沈阳故宫线下活动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天津博物馆线下活动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天津五大道+庆王府线下活动


在古代中国,咱们的老祖宗一直面对人多地少且非常脆弱的自然经济,稍有不慎就会颗粒无收。再加上以秦制为主,各级官员层层盘剥,到民众这里,一旦面临天灾人祸,就会导致严重的饥荒。可以说咱们的老祖宗抵抗灾祸的能力极其低下。


◇ 朝廷设置的义仓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税


虽然官府的粮仓里虽然有粮食,但这些救命粮食往往被官吏想方设法贪墨掉,所以官府设置赈灾的义仓可以理解为一种“税”。等到天灾来临,地方官员是无无法从仓库拿出一粒粮食来,那么民众唯一的粮食来源就只能是民众自己,即史书上的“人相食”三个字。


春秋时期,楚国攻打宋国,宋使华元就说现在国内粮食早就吃光,老百姓舍不得吃自己的孩子,所以拿自己的孩子换别人家的孩子吃。这就是“易子而食”的出处,也是第一次有大规模人吃人的记载。


◇ 古代民众终年生活在高压下,和平年代尚且出现“民不举子”的现象,一旦遇到灾荒,首先被牺牲掉的就是老弱 图源于电影《1942》


此后史书中每当出现天灾结果,大都逃不掉“人相食”这三个字。有明一代仅被记录于《明史》各个皇帝本纪中的严重饥荒就有近140起,被后人所吹捧的“康乾盛世”基本上年年闹灾荒,一斤人肉只要六七文钱,比大米便宜多了。史书里的“米肉”,“菜人”,“两脚羊”这样的名词,其实都是指吃人肉。


民间吃人肉都吃出菜谱了,朝廷就不来管管么?真不管,而且朝廷军队饿急眼了,也会拿普通人当军粮。《魏晋世语》记载:“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翻译过来就是:曹操的大军眼看要断炊,手下的谋士程昱为解主公燃眉之急,强征粮食,一次为曹军送去了三日的粮食,其中包括不少腌制好的人肉。程昱这么做是主公军粮催的急,实在是没办法了,虽然是为了曹家,为了后来的大魏好,但他这种做法损失了不少朝堂之上的人望,到最后也因此事没能坐上三公的位置。


◇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程昱形象


我们看这段历史,可能觉得是程昱送人肉才引来众人不满,其实程昱略其本县,也就是把自己老家给抢了,可能他的发小邻居们都成了人肉干,在古代是极其看重乡土情的,官员们会把提携同乡后人当作自己的责任,程昱不但不照顾同乡,反而把乡党给做成单兵口粮,自然就大失人心。也就是说,他之所以风评差不是因为他搞人肉干,而是他把同乡做成肉干,这在时人看来是不能接受的。


实际上,古代中国历史上吃人肉的大英雄可以说比比皆是。


唐朝安史之乱,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把江淮屏障睢阳城围得铁桶一般。城中将士建议张巡弃城突围,可是张巡、许远认为,睢阳乃江淮门户,而大唐钱粮都要仰仗江淮地区,一旦弃守睢阳,大唐就得提前完蛋。


于是,张巡决定死守睢阳,以待援军。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中粮草已经吃完,然后城中士兵开始吃马、捕鸟雀、抓老鼠,最后城中的百姓也拿来当军粮。他们先吃妇女,妇女吃完以后,就挑选那些不能打仗的老弱病残来吃。等这些都吃的差不多了,张巡回到家里杀掉了自己的小妾,分给将士们,许远见张巡献出小妾,也将自己的奴仆杀了供将士们充饥。


◇ 《张巡守城》的连环画


吃到最后睢阳成为一座空城,据史料记载,先前睢阳城中有四万户口,待被攻破之时,城中只剩四百人。张巡被叛军抓获后撬开他的嘴,发现一口牙全掉光了,张巡说是恨不能杀贼,咬牙都咬碎了。其实从医学解释就是人肉吃太多,长时间没有维生素摄入所以牙掉了。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时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有记载,“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妇女次之,男子又次之。”这里的淮右军,指的是以朱元璋为首的各种乱军。他们吃多了,就总结出各种吃人肉的经验和烹饪技巧。比如先用沸水浇泼活人,刷掉外层死皮,然后再进行烹饪。所以有人说什么朱元璋农民出身所以爱民如子,都爱到自己肚子里了,这爱得真够深沉。


◇ 图为明清时期灾荒食人年份分布图  图源《明清时期灾荒食人现象的时空分布分析》陈岭

◇ 图为明清时期灾荒食人县数区域分布图 由图可知,出现灾荒食人的区域主要为北方五省以及淮北地区 图源《明清时期灾荒食人现象的时空分布分析》陈岭


有人说人类的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中国古代历史第一个不服。


1648年,清朝和南明爆发永州之战,南明永历朝廷派出大军攻打永州,双方打了3个月,永州城内的粮食吃完了,城内的清军开始捉人为食,到当年年底永州城破,清朝守军基本全军覆没,南明军队打扫战场,发现清军的军营里到处都是吃剩的人体组织,尤其是在永州府衙看到的最恶心。


时人钱秉镫在《所知录》中记载:“城破之日,洒扫官署,所剔妇人阴弃不食者出之,计十五石。”


清军抓到妇女后会把女性的器官切下来扔掉不吃,这些东西就堆在衙门里,南明军队一统计,吃剩的这玩意足足有15石,1石大约是120斤,明代一斤有590克,15石大概是一吨多点。哪位导演永州之战拍成电影,绝对拿下奥斯卡


所以,在古代把人吃人成习惯的乱世下,能让自己不被吃,还能保护别人不被吃的人,那是相当难等可贵。比如说三国时期的田畴,田畴最早是幽州牧刘虞的幕僚。刘虞被军阀公孙瓒杀死后,田畴不肯与公孙瓒合作,率领宗族出走至徐无山中,寻找合适地点建设坞堡,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形成了一个自治社区(详见:古代坞堡:韭民如何在“大灾变”中保命?| 循迹晓讲)。


◇ 田畴(169年—214年),字子泰,右北平郡无终县(今河北省玉田县)人。东汉末年隐士。图为田画像

 ◇ 乱世中的坞堡 图源自《全景手绘中国史》

此后,不断有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前来投靠田畴,逐渐积攒了几千户人口。田畴征求众人的意见,被推举为行政领袖,制定了法律和礼仪规范维持治安,不仅让大家有饭吃,还兴办了学校,教育百姓子女读书识字。


公孙瓒覆灭后,袁绍、袁尚多次拉拢田畴,授予他官职和将军印信,田畴均拒而不受,因为如果接受军阀的官职,那就意味着他这个世外桃源将被逐渐兼并吸收,为军阀的争霸事业提供炮灰和物资,直到后来曹操统一了北方,两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田畴的自治小王国才不得不归顺曹操。


可能在别人眼里,田畴的功绩太微不足道了,但笔者认为在乱世之中,田畴能让自己庇护下的普通人像个人一样活着,不至于被做成肉干,这在史书中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沈阳故宫线下活动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天津博物馆线下活动

◇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天津五大道+庆王府线下活动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lo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添加下方微信号,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为何说驼峰航线是“死亡航线”也是抗战的生命线?| 循迹晓讲


“驼峰英雄”陈文宽,死亡航线上的传奇飞行员 | 循迹晓讲


办学校,创苗文,建医院,伯格理为啥要为苗人献出自己的一切?| 循迹晓讲


走西口:老祖宗为啥拿命赌明天?| 循迹晓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