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傅钢强,魏歆媚,刘东锋: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基本表征、应用价值及深化路径
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基本表征、应用价值及深化路径
01
文章来源
作 者:傅钢强,魏歆媚,刘东锋
单 位:上海体育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
原文刊发:《体育学研究》2021年第4期
02
作者简介
傅钢强,男,1983年生,浙江绍兴人,博士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场馆设施运营、乡村体育发展。近3年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和《体育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各1项。2020年入选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
03
文章概要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概念是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于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举办的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近几年,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逐渐兴盛,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旅游等遍地开花。折射到体育领域,人工智能广泛渗透到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以及体育产业等各个方面,尤其对体育场馆的智慧化转型产生了重要的技术驱动作用。然而,技术进步带来的“工具理性”并不能直接转换为“价值理性”,因此,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推动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对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基本表征及主要应用价值进行了全方位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化了其发展路径,旨在更好地发挥体育场馆在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石作用。
......
展望我国“十四五”和2035年的发展蓝图,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技术体系将更加广泛而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体育场馆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实现在技术应用、服务创新、管理高效和功能综合等方面的开辟创新。当然,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同时,也应理性思考其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总之,人工智能与体育场馆的深度融合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场馆转型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环节,以切实推动场馆走向智慧之路。
04
作者贡献声明
刘东锋:提出论文思路;
傅钢强:撰写论文;魏歆媚:修改论文。
傅钢强,魏歆媚,刘东锋《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基本表征、应用价值及深化路径》一文已在中国知网(CNKI)首发,欢迎大家下载关注。
长按二维码
阅读全文
傅钢强,魏歆媚,刘东锋《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基本表征、应用价值及深化路径》
注:如需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
推荐阅读
◾ 黄谦,熊优,崔书琴,郑倩,岳文飞:社会支持、退役准备与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
◾ 高天野,刘建:退役运动员可持续生计资本评价与精准帮扶策略研究
◾ 沈克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形态与方略举措
◾ 柴王军,陈元欣,李国,李杨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阻滞表现、 畅通机制与保障措施
◾ 刘晴,罗亮,黄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