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所“未来学校”管理的系统设计

未来学校建设 未来学校建设 2022-03-28

“互联网+教育”时代,如何进行教育方式的变革成为学校改革的重点。成都市成华小学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日常工作的深度融合,成为成都市首批“未来学校”试点校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在探索中,成华小学提出自己理解的未来学校特征:


  • 学校愿景和发展战略鼓励创新;

  • 技术支持下的学校全面变革,教师得到充分培训,未来教室得到充分使用,未来管理全面信息化,学校和教师能够接纳和适应技术发展趋势和潮流,积极支持学校变革;

  • 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在技术的支持下能掌控学什么、怎样学、从哪里学、何时学等问题;

  • 学生的高阶认知和问题解决学习目标得以实现;

  • 教师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设计学习活动,通过周期性的方法和技术来支持持续的能力提升。


围绕这些愿景,成华小学以未来学校的管理改革为主线,串联教学、德育和后勤,将学校工作一盘棋思考,以管理变革带动全方位的未来学校发展。

1
应对“未来学校”的管理挑战:
结构化思考,构建多元、共享的“开放”管理生态

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一所尝试走进“未来”的学校,倘或没有系统化、结构化的思考,不能有效地聚合理念、技术、人才、资源,不能以扎扎实实的管理细节做基础,恐怕只能成为一片盲目飘动的“浮云”。

在成华小学看来,无论未来技术多么先进,“未来教育”也只是促进学校卓越管理、课程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师生发展服务的一种技术支撑。在“未来”之上构筑的师生幸福家园,构建开放、多元、包容、共享的管理生态,才是学校“未来管理”的目标所在。

基于这样的思考和顶层设计,学校围绕“未来管理”进行了系列思考:课堂教学、教务服务、教学评估、学习档案、德育发展、后勤服务……“一网打尽”,即通过未来信息化这样一个流通渠道,成华小学对学校管理进行了通盘的结构化思考。

“未来学校”的管理方式要求“组织扁平化、合作无边界化、分工去中心化、交流无障碍化”因此,成华小学在学校管理中,一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交流以去中心化为原则,效率至上,责任至上。

比如:学校减少召开教师大会,即使开会也不发纸质通知,学校的各项数据分析和报告实现无纸化,学校通过信息化办公平台、QQ群、微信群等“四通八达”的管理网络,实现了“点对点”的管理。

通过分类开通对话渠道,学校建立了公开、严谨、责任明确的反馈系统,实现了有效的分工合作,既保证了工作的高效、快捷,又做到管理的透明、公正,更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和互联共享。



2
应对“自上而下”的科层管理:
系统化思考,搭建扁平、一体的“智慧”管理平台

传统的学校组织结构一般以金字塔型为主, 实行科层制制度管理, 结构呈现“校长—分管副校长—职能处室—联点行政—年级组—班主任(备课组)”的形式,这样容易形成组织结构分工过细, 管理幅度过小、层次重叠, 工作效率低的状况。

扁平化、一体化管理则是一种通过减少中间管理层,扩大信息沟通范围,增加管理幅度,实施权利、目标和任务分解,强化责任对接的管理模式。其内涵的实质是缩减管理层次,减少管理环节,下移管理重心,分化责权对等,利用分权式管理,让各级主体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智慧管理的核心不只是将传统的工作搬到互联网上去做, 而是运用信息技术去实现原来无法完成的工作,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辅助学校管理, 支持学校管理职能, 帮助学校管理部门了解、掌握学校各项工作状态, 监测、调控、评价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 并且为学校领导提供有助于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 从而减轻学校管理人员劳动强度, 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效率。

优化硬件,提供高速优质的信息化支持环境

在硬件配备方面,成华小学为了支持学校管理模式变革,投入专项经费进行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硬件支持环境打造。学校现建有标清录播室1间、高清便携录播设备1套,微机室4间,广播室2间、电视台2间、远程会议室2间,未来学校孵化室2间,图书室2间,网络中心机房2间,核心路由器2台,非编系统2套、安全监控系统3套,平板教学设备10套计440块平板,10个专用路由器。


2017年,成华小学新增3套平板教学硬件,包括135块平板,6个无线路由器,3个管理推车,总计配备平板电脑581块、无线路由器19个、管理推车12台。已建成的未来教室包括学生平板电脑、多功能组合桌椅、教学主控计算机、lcd屏幕、电子白板、教学多点触控、集成学科工具集、配套教学资源等。

已全面建设好校园网,实现光纤进校园,百兆宽带到桌面,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有独立的信息中心,配置了5台服务器,分别用于学校网站服务、视频直播点播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平板教学互动服务等,并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备份。每个办公和教学场所均有网络终端模块,校园办公区域架设无线网络,实现了高速上网。

系统设计,搭建畅通无阻的“智慧”管理系统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系统的才是有生命力的”,遵循这样的理念,成华小学在未来学校管理平台的建设上不仅投入人力、物力,建立制度,更基于学校需要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和规划。

精细管理,提升教学、教务、课程、德育管理效益

学校建立服务于教学管理的巡课系统,分管行政、值周行政使用巡课系统实时记录课堂情况,随时随地的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巡课报告,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全程监控。巡课系统的使用,实现了无纸化管理,智能生成巡课报告,减少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巡课效率。

而常态化的巡课不仅检查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规范,还检查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等情况。通过后台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并及时解决教师或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效地监督管理教师上课情况,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了服务于课堂管理的“选课系统”,学生可以通过PC端或手机端进行自主选课,名额有限,先报先学。不仅提高了学生选课的积极性,也让学校对选修课管理更轻松、规范,让老师、学生、家长都满意;建立了服务于德育管理的“点点微评”,给老师和学生家长搭建了一个实时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社交和成长等各方面的表现。

同时系统还根据班级管理和学科特点,设置了6个版块内容,包括早读和课堂表现、两操、午间文明用餐、课间文明休息、放学准备、班级工作等内容,鼓励教师从这6个方面全面地、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关注学生长期的发展潜质;在教务管理方面,学校引入钉钉平台,利用钉钉开展报事报修、请假调课、工作日志、会议预定、安全隐患上报等工作,实现沟通精准、协同高效、跨平台、跨系统的云端移动办公,给广大教师和后勤人员带来了极大便利。

民主管理,实现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共管共治

成华小学的学校行政管理团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巡课系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巡视,可以通过巡课系统后台调阅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报告,在教师会时根据分析报告的指标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促使分管行政人员、教研组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同时,学校的管理权限延伸到了每一位老师,每一位老师都可通过点点微评系统及时参与学生和班级管理,及时评价反馈,突破了过去班科联系需要面对面的时间、空间局限,进一步实现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目标。学生也通过智慧平台实现了自主管理。学生何时入校,何时离校,只要一刷卡,家长手机端立刻得到反馈,避免了监管漏洞。学生到校后,打开电脑,有每天老师提前安排的早读内容,到校学生自主管理进行任务式晨读。学校还通过平台定期向家长们推送课程信息,帮助家长了解课程,便于家长指导低段学生选择自己喜欢、适宜的课程。

通过平台推出“家长一日体验教师”、“家长一日驻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家长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愿意参与的活动进行报名,各项活动均有家长参与和反馈。激发了家长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兴趣,更好地行使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监督和建议的权利。



3
应对“数据孤岛”的现实问题:
创新性行动,实现数据分析、数据决策的“科学”运用

未来学校治理的核心将基于数据。新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学校管理决策层通过对“全样本”数据的分析,无疑可以实现由经验预判治理到数据预测治理的飞跃。

另一方面,学校管理中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通过对海量教育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进行更科学化、更人性化和更智能化的管理,同时提供更富个性化、精准化和最大需求化的教育服务。数据驱动学校创新,分析促进教育变革。谷歌等搜索平台利用搜索改善其人工智能,越搜索越聪明。

学生学习是信息传递与信息重构,如果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数据产生的过程,那么学校就可以像谷歌一样,不断发现规律,优化教学服务和管理体制,从而让学校变得聪明。未来学校的大数据采集更加自然而广泛,汇聚成学生成长和学校服务大数据系统。


你可能会感兴趣 

学校如何组织?教师怎样学习?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发布最新提示 | 头条

研究未来学校建设,这8个维度很关键


来源丨 文轩高中教育

编辑丨 雅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