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人团队最后剩8人!深圳95后女生去西藏无人区,干了这件事
今日天气:多云间阴天,有阵雨,部分时间雨势较大;气温26-30℃;南风2-3级
西藏是很多人心中的“圣土”
藏北无人区的绝美风光
更是让无数人心生向往
《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剧照。
土生土长的深圳95后女孩饶子君
在青春的年龄
做了一件很多人一生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大三末期前往西藏
执导拍下了首部羌塘纪录电影
《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755dipdp8&width=500&height=375&auto=0
《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预告片
8月31日,该片将于全国上映。该片以藏北无人区恢弘壮美的风光为背景,讲述了一群怀揣梦想的电影人探索藏北无人区普若岗日冰原,并在生命禁区完成自我找寻与和解的故事。
8月16日,导演饶子君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的“尚影周”主题沙龙活动中,分享了在羌塘拍摄背后的故事,并接受了深晚记者的专访。饶子君说,这部影片不仅仅是自己的处女作,更担负着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让她感悟到了人生的本意,也重走了“攀登者”父亲饶剑峰曾走过的路。
饶子君在深圳。深圳晚报记者 冯明 摄
遇见羌塘
48人团队最后剩8人
羌塘与阿尔金、可可西里、罗布泊并称为中国四大无人区。这个西藏北方辽阔的高地,有着60万平方公里的无人之地,平均海拔大于5000米。饶子君团队此次目的地普若岗日冰原位于羌塘腹地,是世界上除了南北极以外最大的陆地冰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在近百年历史记载中,从未有人环绕过这片冰封了十六万年的极寒之地,而他们就要完成这样的挑战。
《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剧照。
经过艰难严格的无人区拍摄许可申报,饶子君带着一车的设备,坐了五天五夜的小货车从深圳赶往拉萨。高寒缺氧、失温迷路、暴风大雪是这片神秘之地留给她最深的印象。昼夜温差30度,全员都被冻伤。饶子君回忆,当时的行走体感如同在平原地区负重近25公斤,穿越冰河时则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如履薄冰”。拍摄团队出发时有48人16辆车,但很多人因身体不适提早退出了拍摄团队,在40多天的拍摄后,已经锐减至仅剩8人3辆车。拍摄结束后,饶子君体重跌了8公斤。
谈到为何首部作品要挑战这么困难的题材,饶子君坦言,她想将这部影片送给天国的登山家父亲,作为自己的成人礼向他致敬。如今,《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入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并在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荣获“红枫叶奖”纪录片单元“最佳剪辑奖”。取得这样的成绩她自己很感恩,“这比高考还紧张的答卷,终于交出手了。”
纪录电影《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主创分享沙龙。 深圳晚报记者 冯明 摄
追忆父亲
西藏是离他更近的地方
虎父无犬女。饶子君的父亲饶剑峰除了是深圳的企业家,也是一名“攀登者”。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山峰,他登顶的就有10座。若不是在挑战巴基斯坦南伽帕尔巴特峰时遭遇恐怖袭击,或许“14座高峰大满贯”早已被他踩在脚下。
2013年6月30日,饶剑峰的追悼会在深圳殡仪馆举行。在千余位前来悼念的亲朋面前,饶子君致完了悼词,其中最后一句话她写道,“他不复存在,因此他无处不在。”为感知这份“无处不在”,她重返父亲攀登梦开始的地方:西藏。“我知道他作为一个父亲是怎么样的,也知道他作为一名企业家是怎样的,但我不知道他作为一位登山家是什么样。所以我想要重走他的路,虽然我没有攀高峰,但也想去挑战高海拔,因为那是可以离他更近的地方。”
饶子君在这次羌塘之行找来的“故人”,是曾与父亲合作过两次8000米攀登的向导。站在父亲曾经的向导旁,听他曾经的故事,感受他曾到达过的高度,看他曾看过的风景,成了饶子君追忆的方式。“父亲曾告诉我他登山的体验是‘生和死,步步求生’。我曾经只能通过言语分析这几个字的意义。直到我站到海拔6000多米的冰川之上,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呼吸、心跳,甚至大脑中血管流动的疼痛感,这些不适宜生命存在的难受,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存在。”
《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剧照。
重生蜕变
收获“向死而生”的力量
饶子君是土生土长的“深二代”,小学毕业于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中毕业于福田外国语学校,高中就读于红岭中学,2013年以全国第13名的专业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导演专业。跳出舒适的生活圈前往羌塘,她说既刺激又兴奋。
拍摄前夕,饶子君与全团队的人一同签署了生死谅解书,踏上了这段很多人看似疯狂的旅途。她说,“我们不是去找死,而是去认清死亡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但即使它在,我们也可以得偿所愿,会让人更加珍惜当下所有。”
被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紧紧怀抱的羌塘,完整保留了“地球母亲”的史前风貌。跟车队赛跑的藏羚羊,像哈士奇一样在你面前打滚的野狼,让饶子君感受到原生态下动物的自在,“如若我们不去,可能很多人还不会了解羌塘。我们想把现在最真实的西藏拍给大家看。”
《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剧照。
当大家终于到达普若岗日冰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为之震撼。站在有十六万年历史的冰墙面前,饶子君感慨人类历史与这块冰相比竟如此短暂。
饶子君在深圳。深圳晚报记者 冯明 摄
“斗转星移,人类文明曾在羌塘诞生过,也消亡过,这是它‘死’的意义。但即使是在这片死地,你依然能发现生机,丰富的高原系统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都在体现着生的价值。这就是向死而生的力量。”她说,现在每当生活中遭遇困境,想想在无人区的经历,便没有过不去的坎。羌塘是片净土,更是治愈她心灵的秘密之地。
为这位深圳姑娘点赞
深晚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华强北高层住户起火,保安半小时光敲门不报警!物业3人被拘
一锅丝瓜汤让一家三口险丧命!千万小心,这样的瓜不能吃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贾茹
编辑 | 林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