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为家长,你真的懂90后的孩子们吗?

水木 友朋说 2019-12-13


友朋会有幸邀请许纪霖教授与严峰教授一同聊一聊在当今这个时代下,作为次世代的90后与00后,在现代社会中的认知与他们创造的私密“语言”


认识次世代

(连载)


文章源于二位导师的部分对谈记录


严锋教授:谢谢张会长,谢谢友朋会,能够让我有机会来这里和大家交流,今天谈的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话题,这些年,因为我是做网络文化研究,包括新媒体和文学的关系,并不是研究青年和次世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接触到青年群体,加上我特别喜欢HIFI,在这里面和年轻人就会产生一定的交流。另外我教的学生,也是眼看着他们从80后,到90后,现在是00后,确实他们有很大的不一样,

 

这个话题刚才许老师也讲到,其实是很有意思,也是很有意义的,这个话题不光涉及到我们的下一代,怎样去判断他,也关乎到我们国家未来的走势,同时也有一个非常切实的问题:我们怎么和我们的孩子相处。这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大的问题,因为社会技术、媒体发展越来越快,这些东西其实是在加大这个世代的鸿沟。在每个世代都遇到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没有哪个世代像如今的我们所遇到的如此这般巨大。

 


对待青年一代,我非常喜欢和他们交流,甚至可以说,我喜欢他们胜过于我的同代人。一般来说社会上对90后00后这些次世代人,有一定的批评,说他们爱玩游戏,这个也是在批评我嘛,老实说我比他们还要爱玩游戏。

举个例子,这是我在前段时间微博上发的一些东西,里面正好谈到我对90后的一个基本认识,那么你们看,这个微博不能长,所以我用了一个高度概括化的句子,我和90后交往的一些粗浅映像是:


比较单纯但并不愚蠢,

有点任性但尊重规则,

彬彬有礼但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但并不冷漠,

有一些宅但并不孤独。


这并不是一个极端化的表述,尽量从一个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角度去解答,倒不是要刻意的去取悦他们,这只是我在和他们交往过程中得出的第一映像,所以把这作为一个引子,在后面,我们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引子延伸开。


这条微博阅读167万,1400个点赞,135个评论,414个转发,这在微博上还算可以的,说明有一部分人还是认同我的观点。你们看,这是一部分的评论,我给大家读一点吧,评论有人说:

“谢谢,这确实是对我们90后内心世界的认知。”

还有人发“赞同”

我后面还补充了一条:喜欢点赞但不喜欢评论。

也有评论说“其实我是非典型90后,更倾向于并不单纯但是干净”

我后面还要讲一下为什么90后比较单纯,这是我对他们比较强烈的认知,这个单纯可以从褒义和贬义的双方面去说,从贬义上说就是低龄化,幼稚化,不想长大,等等。但是从好的一面上说,他们的心地是善良纯净的,没有那些肮脏的很多算计的思想,特别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一代代往上都比较严重。


你们看这条评论“我也是非典型性90后,更倾向并不单纯但是干净”他也接受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简单,包括自己也不是那么纯净,但是他还是想要做一个干净的人。我认为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啊。“不太任性但有自我。”我之前说的都是比较任性的一部分,所以他说我们90后也有不太任性的。这就很有意思,你们看,90后的孩子也有很好的与你沟通的意识,同时也是比较彬彬有礼的,“善于交际但无多挚友,偶尔孤独但不断前行。”我觉得这些讲的都很文艺,你们看这些90后孩子都讲的很好,其实他们说的和我的观点并不都矛盾,所以我特别喜欢和他们交流,但和我的同时代就交流的不是那么好。其实在微博上这样非常好,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可以互相补充。这里有一个心理学者说,90后特别是93年后,整体心理健康的程度,和内心安全感的程度,要高出前辈们,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作者是我的一个微博好友,专门研究心理学的,也经常到我这里来评论,所以我的微博里有各种各样的,有年轻人,也有专家,也有学者,其他大V啦,当然也有来捣乱的。这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后辈,在心理上也有比我们成熟的那一面,只是在于他们的行为方式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而已。

 


下面我来说说这个次世代文化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我们去认识这些年轻一代,这些特点不仅仅局限于90后或者00后孩子身上,我感觉目前已经开始向全社会泛化、渗透。这里面的东西太多了,我只能挑一些有代表性的来和大家分享,首先就是“萌文化”,这个词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不光是词,包括那个表情包,它已经主流化了,甚至50岁60岁的人都在用。


我们都知道这里面有一个文化传播的路径,最早是起源于日语,当时是指对动漫的人物有一种狂热的情感。换到我们来说,这个“萌”让我们想到的就是小草和花儿的发芽,是一种出生的非常美好的状态。但是后来在日本本土,它也衍变成一种非常可爱的意思。那么这种可爱呢,是包含了一种童年化的倾向,最后在传播到我们这里的时候变成了一种审美的特点和心理的特点,想留住少年或者说童年,想始终保持一种童年的心态。


你当然可以去批评,但我觉得这不是挺好嘛,这些都是跨世代文化上的差异,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包括过了童年的人,他还是希望通过这个萌文化在心理上不断的去复归童年,我觉得这种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也是现代生活的一种反应,我们这个人和我们这个世界都变得越来越复杂,生活越来越累,包括技术、人际、社会、职场,我们都不堪其苦,所以我们都渴望一种简单,包括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也有这样的简单生活,或者说回归田园,向往诗和远方,包括我们要去休假啊、旅游啊,其实这里面都包含了一种回归,在心理学上,用荣格的心理学术语叫“退行”,这绝对不是一个负面的词,荣格认为人出生以后,面临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叫“前行”,步入社会,接受教育,去进入职场,最后面对一个成人的世界,但是这个时候你会遇到很多心理的损耗,挫折,创伤,各种各样的困扰,包括能量的耗尽,那么怎么办呢,你就要去退行,那么这个退行就非常重要,为了保证你的心理健康,退行有很多种的形式,比如去休息啊,旅游啊,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一种心理上的支撑,那么退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做梦,睡觉后在梦里面其实也是能量的一种恢复。这个概念被文学、电影、音乐引用了之后,也同样的在制造一种退行的梦幻,制造和坚硬痛苦的现实世界不一样的一个梦幻的时空,那么你在里面可以去休息去补充能量,那么我要说的是,这个“萌文化”同样是次世代的一个退行的方式,有意思的是,它的年龄下限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本来我们要更成人的时候才需要这样一种退行,我觉得这和我们的社会更早的早熟也有关系,所以说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的孩子气,怎么老长不大啊,他不想长大啊,其实背后恰恰是因为他过早的长大,现代社会过早的把他们抛入到这样一个成人的现代性的社会里面,所以他们更加在表现出一种抵抗,或者自我的一种调节,这种调节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方式,那么就包括这样一种“萌文化”。



那么这样一种“萌文化”不光是我们的孩子需要,其实我们成人也很需要,这种“萌文化”在表现上看上去很夸张,线条和对比色都很强烈,这个简单其实很不简单,背后有非常复杂的审美构成,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我知道这个背后太博大精深了,你不要小看它。简单的卖萌是很可耻的事情,那是会被鄙视的,这个卖萌是有门槛的,有技术含量的,甚至这个萌点对另外一群人是完全没有吸引力的,比如有的人喜欢双马尾辫,而这点对于喜欢黑长直的就完全没有意义,对他们来说萌点完全不存在,另外有的喜欢“呆”,这个呆当中又分天然呆还有其他的一系列,这个复杂程度已经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了,所以这个背后是一个非常大的审美空间。我们这代人的审美空间可以说是一个大一统审美标准,但是到了我们孩子这个时代,他们的审美空间是分的很细很细的,所以你说我们怎么去理解我们的孩子,你不仅要理解他的萌,还要理解他是哪一种萌,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而且呢,这里还有一种后现代的属性,原本有一个宏大的共同目的,所有人都要去解放全人类,不许你不去。但是现在有的孩子就说,我先来解放我自己吧,这里就意味着后现代碎片化和零散化,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萌”是一个非常去中心化、零散化的一个概念。而且“萌文化”不光是属于年轻人的这个群体,现在看来它也在朝着不同人群群体去蔓延渗透,

 


许纪霖教授:你讲到“萌文化”,我这两天就看了《奇葩说》,里面大家最喜欢的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女孩子叫颜如今,这个颜如今你看到可能没什么感觉,怎么说呢,就是给人感觉胖胖的,矮胖型的,完全不入眼,甚至是大妈式的。一眼看上去是这种感觉,但是她在奇葩说里是人气最旺的,我就问我的学生,你们希望请谁到校园来做分享,他们一口同声回答:颜如今。所以我就有很大的好奇心,为什么对90后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说实话我看了两集,到现在我也很喜欢她,如果我接下来再看《奇葩说》,就是想看她,为什么呢,她就是一个典型的呆萌,呆萌到什么地步呢,平时她不说话,孤言寡语,就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女生,但是很喜欢辩论,一旦到了场上,妙语连珠,人家是一套套道理,她是用日常生活中非常智慧的方式讲那种大实话,很有意思。说她呆,确实有点呆,按照中国的说法,这叫大智若愚,看上去很愚,但是有大智慧。所以你一说,我马上就想到了颜如今。


刚才你讲到王朔,王朔被大家认为是顽主,大家都看过他电影的玩世不恭,但是我在想,90后和王朔完全是两代人,王朔是50后,但是骨子里是非常反50后文化的,为什么说呢,他是有极强的政治意识的,他是反政治的政治,把过去这套所谓宏大叙事统统解构掉,但是他是在这个文化里面出来的,骨子里也是这个文化的塑造者,你看王朔他们做的《我爱我家》,里面最好玩的角色是傅明老人,我们非常熟悉的那套革命语言,他非常熟练,当傅明的女儿要去美国了,他会习惯性的说:替我向美国人民问好。这是随口捏来,这种老干部气场是非常足的,虽然王朔是反政治的政治,归根到底还是革命文化的产物。



但是我觉得现在这批90后,根本上是处于另外一个世界,这些孩子们根本不去理会王朔的这个解构,他们把王朔这个顽主完全的抛在一边,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这非常正常,这些孩子都早早的进入了社会,比我们还更懂得成人世界的残酷,但是越是这样,越要给自己创造一个梦幻似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充分自由的,完全属于他们的。

但是他们也有复杂的一面,比如说他们从来不追求人格的统一,明显感觉到,他们在这个应试世界里,你让我说什么话,我就说什么话,因为我迎合你说可以换来高分,一点不会有心理的纠结,这个世界该是怎样就是怎样,但是他们会给自己留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童话的,是梦幻的,当然可能是在游戏里,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但一定会有这么一个私密的世界存在。


......................................................


《格局》小视频



......................................................


推荐阅读


陈丹青对谈秦晖:是被当作叛徒处死,还是作为一个烈士而死?


多半除了水还是水,不是排泄物是什么?


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


秦晖评二月河作品:戏说嘛,何必当真。


陈丹青:东京日记


没有思想,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


こんにちは、どうですか(你好,感觉如何)


秦晖:南非:中国的前车之鉴


杨绛:钱锺书是怎样读书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