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12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秦晖、鲍鹏山:个人·时代

水木 友朋说 2019-12-13


文:节选自鲍鹏山老师《个人眼中的商鞅》


商鞅的变法,商鞅的改革,他的问题在哪里?把国家放在第一位。在商鞅的时代,战国的时代,除了他所代表的法家以外,跟他基本同时代,稍晚一点,有孟子代表的儒家,有庄子代表的道家。那么这三家的政治学或者说他们的政治伦理,诉求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做一个简单描述的话,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目标就是国家强大。而孟子代表的儒家,它的诉求是人民幸福。庄子代表的道家可以说是个人的自由。


我觉得儒家的人民幸福和庄子道家的个人自由,这两者之间应该说是可以融通的,因为人民要幸福的话,幸福的第一个条件,毫无疑问就是自由。如果人自由了以后,我相信人们自己会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的幸福。所以在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之间,我们看出来,他们更多的是一种融合的互补关系。


而儒家和法家之间,包括和道家之间,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他们之间一直有一种斗争,包括制度上的秦制和周制的斗争。


为什么国家的强大会和个人自由,人民幸福产生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本来说国家的强大,可以给我们国民的幸福提供一个很强烈、很重要的一个保障,这是我们今天很多人的一个美好愿望。国家强大了,我们就幸福了?


但事实上不是这样。有时候国家的强大是建立在对人民的一种过分控制基础上,这一点在商鞅改革下的秦国表现特别明显。


首先我们要对商鞅有一个了解,了解他什么,先说他的学术和爱好。

国家大了以后,他从小喜欢刑名之学,而他所处的时代特别有意思。


当时的山东六国和西方的秦国之间处于一种特别的对立状态,而且这种对立挺有意思,这种对立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一般的外交关系,甚至也不是经济上的关系,它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关系。


六国并不认同秦国的文化,所以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六国他们开会,他不邀请秦国,我们今天世界上也有什么G20对吧?那个时候的话,应该叫G6,其他五国开会的时候从来不带秦国玩,这个秦国老觉得自己特憋屈,特别屈辱。


显然在文化上他是一个病人,你的文化有问题,你同他们的价值观有差别,你没有那个时代的普世价值观。所以我觉得秦国和六国的冲突主要是这个问题。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诸侯微秦,诸侯把秦国不放在眼里,鄙视它,瞧不起它,好在秦孝公能够知耻而后勇。他发了一个诏书,希望有人能够给他帮助,把秦国搞强大起来,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现象我觉得也挺好玩的,就是当你被别人鄙视的时候,有时想的是因为我不够强大才会让人鄙视!


假如我是个小偷,我偷了东西,然后被别人抓起来把你揍一顿,我不是反思我不能做小偷,而是我反思的是我更强大一点,别人揍不过我。


你觉得这个反思是不是有问题?我觉得反思就在这点上,他有问题,他想着我强大了以后,哪怕我野蛮,我用野蛮的力量也能让你们服从,我也能获得自己的尊严。


所以秦孝公下的这个诏书里面的两个关键字是什么?


是强秦。


他不是让秦国变文明,而是让秦国变强大,这是他的诉求。商鞅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而商鞅在此之前已经在魏国憋屈了很久,他找到他的机会,实际上这一段记载也很有意思,商鞅到秦国以后,他与秦孝公有三次对话。


商鞅真的是一位很有胆量的人,有决断的人,按说他获得一个让秦孝公接见他的机会并不容易,按照我们今天来说,给你一次面试的机会,你应该表现好,毕竟没有第二次机会。但是商鞅非常自信,他相信会有第二次,甚至他相信还会有第三次,这跟他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


商鞅就是一个特别自信的人。


当然它这个自信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他找的这个人,跟秦孝公的关系是很特别的。那么因为有这样的自信,他第一次给他谈帝道,第二次谈王道,最后谈霸道,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好像是商鞅本身是愿意搞王道,搞地道的,不想搞霸道,只是秦孝公不喜欢。


但是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都误解,甚至是司马迁的误解。我觉得商鞅谈帝道、谈王道,跟秦孝公去谈,我觉得他是在试探。


他在试探秦孝公,你到底想搞什么,你如果要搞帝道搞霸道,那我真的跟你搞不到一起。所以商鞅是明白的,秦孝公是不明的,秦孝公以为商鞅要和他搞帝道搞王道。实际上我觉得商鞅在这地方恰恰是把自己藏在后面。试探这一点是法家经常干的事,法家这方面的手段很多。


后来韩非的法家一个手段之一就是我本来有这个真实的想法,我把真实的想法隐藏起来,说成一个跟我真实的想法截然相反的想法,我看你是什么反应。


然后我判断你的想法,这是法家的一个基本手段。所以我觉得根据商鞅后来的行为,它绝不是想搞帝道王道搞不成了,退而求其次才搞发霸道,他自己就是这种人,他就是搞霸道,不然我们无法解释他后面的那些行为。他后面的行为和他的个性,太合乎一气了。


最终商鞅和秦孝公两人终于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接下来就是为这场改革做舆论的准备。


我记得好像是列宁讲的一句话,叫没有革命的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那么首先搞一场大辩论,我们78年的改革开放,也是从一篇大文章开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商鞅在秦孝公组织的这一次辩论上,和当时的秦国保守派做了一场辩论。按说这场变成看起来好像是势均力敌的,秦国的保守力量非常强大,也应该有他们的逻辑和他们的理论。但是没想到这场辩论一边倒,保守派和商鞅的对抗根本没有撑到第一个回合的结束,他们就已经满地找牙了。商鞅的这番话实际上有记载,我在这就不说了,我把它概括了一下,总结了一下,用鸡汤式的方法做个归纳。


比如说

第一条:做事不能犹豫不决,做人不能优柔寡断。


错了吗?没错。


第二条,智慧和道德高出常人的人,命中注定要被人非议和污蔑。


所以你如果是这样的人,你就不必在意。


第三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人多不是力量,真理才是力量,敢于坚持真理的人才有力量。


错了吗?没错,杀伤太厉害了,这句话出来像个急速的炸弹一样,所以保守派被炸晕了!


第四条:大多数人才智平平,德行一般,智不能料事,德不能担事,力不能任事,眼光不能看得远,胸襟不能容的多,这些人不是依靠的力量,恰恰是需要抵制的阻力。


第五条,做小事可以和众人商量,做大事只能自己决断。


啥样的观点,还有第六条:法也好,礼也好,本质都不在于一些所谓的条文和制度,而在于这些条文制度背后的价值,价值永恒,条文和制度随时可变。


你没法反对他。商鞅讲得好。这是我根据它的缘由,我自己总结这么几条。


但是为什么根据这样的,我们看起来没有一点问题的几条,最后的商用的改革却变成了一场灾难。


为什么是灾难?我等会也会讲。因为有这么一条,商鞅忘记了,也是我们很多人都忘记了。


那就是:光有事实是不够的,你还得有价值。



文:节选自秦晖教授“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历史观”


其实刚才我们已经讲了,文明也好,文化也罢,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和某一民族相关的,实际上是指一种价值偏好。


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价值偏好,比如说饮食,衣着,各方面,包括喜欢过什么节等等,都是有些偏好的。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因为我也到了这把年纪了,这个偏好要发生改变也不太容易。所以我还是习惯中国的这一套,西餐我就吃不惯,西装我也不喜欢穿。而且老实说,我非常反对所谓的抵制圣诞这样的一种说法。但是我个人还是不怎么过圣诞的


这其实是一种文明的选择,或者说是文化的偏好了。但我们刚才也讲了,这个文明也好,文化也罢,它其实还包含了一种普世价值。这个普世价值最容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最容易体现的就是在当两种东西都存在的时候。比如一个野蛮社会,一个文明社会,同时供你选择的时候,你愿意到哪里去?


如果没有对比,说实在的,一般人们也感觉不到什么,比如对于一个完全生活在蛮荒状态中的人,对于外部世界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那么不管是猎头部落也好,是茹毛饮血也好,我相信他们都会自得其乐。

因为毕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嘛。


但是一旦有了选择以后,这个情况就不一样了。这里我要讲,在我们所说的改革以前,这个历史观是强调人类由落后,发展到先进,这样一种进步的。大家知道从启蒙运动开始,人类逐渐对这个进步有了一种信念,后来又有了一种追求。


而且很多人还把这个进步当做一个客观规律来看待,也就是说好像所有的民族都必须经历过“某一种”发展的道路,而且这个发展的道路用我们以前的说法叫做: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或者说毛泽东以前有一句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讲的大概都是这个意思,其实大家都在走同一条道路。那么区别只在于这条路上,你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大家知道改革以前,我们认为过去中国是走在后面的,用那个时代的说法,西方已经是资本主义了,而我们还停留在半封建状态。


但是到了现在,我们比西方要先进,西方是资本主义,我们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而且曾经有一度我们还想向共产主义迈进。那么不管是我们在他们前面还是在他们后面,总而言之,我们那个时候是相信存在不同社会,不同人群的,其主要是先进和落后之别。


大家请注意,那个时候我们如果也讲文明,也讲文化这个词,通常不会把它和广义上的民族联系起来。


但国家、族群,是相关相联系的,并且与所谓的发展阶段紧密相连。

那个时候谈的文化,不是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这种并列文化,而是谈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而这种文化,当然是先进超过落后。所以文革的时候有一句话,现在我们都不讲了,叫做“破四旧”。


什么叫“破四旧”,就是破除所谓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讲的简单点,旧的就是坏的,新的就是好的,或者说好的就是新的。


由“破四旧”之意引申而来,西方的资本主义要不得,中国古代的封建也要不得,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苏联总要得了。可事实是苏联也要不得,因为苏联是苏修之封,所以“要不得”囊括了这个世界文化的一切,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都包括在里头了。


总而言之,我们要破除一切旧的,创立一个新时代,但是这说法到了改革时代就已经过期了,而且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已经过期了。


......................................................


《格局》小视频



......................................................


《非正常思维哲学研究课》视频



......................................................


推荐阅读


许纪霖:互联网正颠覆等级森严的专业学术场域


杨奎松: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激变


龙应台:新的“野火”,从哪里开始?


雷颐:“文革”中的三次地震


鲍鹏山:商鞅为何从改革家变成“全民公敌”


陈忠康:董其昌的“艺”与“禅”


许知远:柏林墙与深圳河


谢祥京:《唐仁和口述:家父唐生智与南京保卫战》


秦晖:南非经济腾飞源于独特的制度安排


陈丹青:记吴冠中先生


秦晖:美国百年中的制度与贸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