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位法官推荐的十本人文好书
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受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来自书本,不是来自作者,不是来自约定俗成的文字而是来自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来自客观世界中尚未表达出来而且尚无合适的词语表达的部分。
——伊塔洛·卡尔维诺
推荐人 | 俞硒
浦东法院法官 第二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
来源 | 微信公众号 | 庭前独角兽
每逢「红叶黄花秋意晚」的时节,法院里便增添了许多青春洋溢的面庞。法科生选择进入法院,多数源自对三尺法台的向往;非法科生选择进入法院,也有内心对这片正义神圣之地的倾慕。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然而,当激浊扬清的热血与家长里短的琐碎相遇,当专业术语的高冷与千奇百怪的现实碰撞,你准备好正视、接受与应对了么?
原 则
[美]瑞·达利欧 著
刘波、綦相 译
中信出版集团
在投资领域,《原则》这本书风靡全球,让人如获至宝。为什么?作者瑞·达利欧(RayDalio)是掌管17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他多次奇迹般地成功预测出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巨大变动,最著名的是成功预测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他很早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在市场上开始一笔交易,都会将决策的原则与标准记下来。他还将这种方法应用到生活与管理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我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是它帮助我发现真相是什么,并据此如何行动。」
你会提出疑问,这样一本跨界的书,对于法院工作有何价值与意义?我们先来看书中最基本的一条工作原则,「让热情与工作合二为一,并与志同道合者倾力推进」,这应该是你选择司法事业的初心,甚至希望这是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初心。「先把你的必做之事做完,再做你的想做之事」,当你手头的书记员工作繁杂无序时,这条细化原则是不是会起到效果?「撇掉无关细节,让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呈现出来」,这种求简的思维方式,难道在你分析案件、调研思考时不重要?「对于快速学习和有效改变而言,头脑极度开放、极度透明是价值无限的」,当外界环境不变化,持续积累是优势;如今社会日新月异,法院人是否就只能固守陈规?人工智能是否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只是这本书的冰山一角,因为作者提供了足足500多条宝贵的原则,构成了一套基于逻辑、理性和常识的系统思考智慧。按捺不住了吧,建议准备好小抄本边看边记录下来。
这本书实质上已经超越了成功学,传授诸多原则不是作者的宗旨,而是要告诉你,每个个体都应成为独立的思考者,应从一个更高层次的自己出发,倾听内心的声音,发现属于自己的最重要的原则。
《大法官说了算》
点击图片直接购买
何帆 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说实话,与法学有关的译著不是我喜爱的类型(导师的译著除外),因为能翻译得「信达雅」的人不多。会去看这本书,开始纯粹是因为作者。说起何帆,法院人都会微微一笑。作为系统内「传奇」般的存在,他兼具很多身份。首先是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法学博士;曾当过警察,后投身刑事审判,现主要从事司法改革规划工作。他又是知名译者,自2009年起利用业余时间译介了十多部域外法政作品。他还是清华大学的兼职教师,开设一门名为「中国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的课程,据说非常火爆。当然更为人知的是网络大V的身份,其个人运行的「法影斑斓」 微信公众号以逼格高而著称。
看完,才发现这是一本趣味盎然的书,当然本书是作者的原创而非译作(他有多次强调)。在这里,美国最高法院的大幕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你会看到美国大法官是如何产生的;会看到进入网络时代,美国法官们会在判决书的脚注中引用「维基百科」词条;会看到美国法官助理与中国的不同;还会看到一起判决可能直接影响美国的民主走向……
本书的副标题是「美国司法观察笔记」,不管从体系安排、内容筛选,还是字里行间,你却可以看出一名中国法官的现实关切。事实上,也只有具有如此经历与视野的中国法官,才能够向我们展示更为全面客观的美国司法生态,并引发更为深层次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言「虽然法院在不同国家的地位、权威有所不同,但所遵循的司法规律,却有许多共通之处。」域外的司法制度与实践,对于了解并完善我国司法制度,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回想在法学院象牙塔内,我们常会用到比较法这种学术研究方法,查阅域外时新的学术成果或资料原文,并将有益部分借鉴至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建议中。在当下司法实践中,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法官们出于实用主义更多专注于案件处理本身以及中国本土法律制度。推荐这类书,期待你能继续保持一份国际视野和多维思考角度。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才是新时代法院人应有的特质。
对了,后记请你一定要读下。作者本身就是一部励志之书。他那句「匆匆与生活讲和,岂非负了少年?」,是否有戳中你。
延伸阅读:何帆签名印章版《大法官说了算》增订本
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
朱苏力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送法下乡》是与前述两本风格迥异的书,初看书名,或许会让人误以为是某法制宣传资料。这是朱苏力教授关于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的力作。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基层,法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错综复杂,往往有着更为直接、生动、鲜明的反应和体现。这种复杂,往往会让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你猝不及防。
或许你还难以将魔都与「乡土」二字结合起来,正如七年前的我一样。从法科生转向司法岗位,欠缺的并非理论积累,也非学习能力,恰恰是「接地气」的能力。法院新人多数会被派往审判业务一线,其中又有多数是在基层审判一线。正是基层审判一线,解决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案件纠纷。「接地气」,实际上是一种让老百姓尊敬并信任的能力。即便在派出法庭工作了七年有余,我至今仍觉不足。如何抛开名校与高学历的光环,抛开张口就来的法言法语,学会用老百姓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这是法院新人要上的第一课。而这些,是在法学院无法理解感悟,也无法学习实践的。
推荐阅读这本书,不需要执拗于学者的观点是否正确合理,也不需要指摘著书所处的年代已稍显陈旧。我国的乡土社会固然在发生着变化,但很多特质依然存在。带着作者的问题一同去思考,研究我国基层司法的意义是什么?为何需要送法下乡?中国基层法官为何要关注纠纷本身的解决?习惯性规则是否应被允许进入司法?等等。深入了解我国基层司法的种种,得以尽快适应并融入,进而寻找到自我的价值,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
苏力教授在书中说,「我追求的不是那种从生活世界中完全分离出来的抽象原则,而是力求在生活中展现理论的力量。」将宏大的法治理想,落实到具体与实践,这正是法治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的职业意义。
延伸阅读:苏力:我喜欢的 10 种书;苏力:什么是你的贡献?
王阳明大传
[日] 冈田武彦 著 杨田 译 钱明 校
重庆出版社
有人说,千古两大完人王阳明与曾国藩。王阳明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你对他生平谜题不好奇么?为了体验「格物致知」,他去「格竹」怎么会失败?年轻时沉溺于骑射、词章、求仙等,最终为何回归儒学?新婚当日留宿道观是否真有其事?此书在查阅详实的史料与研究成果,以及多次考察阳明遗迹的基础上,向我们逐一解开诸多谜题,补充不为人知的细节,展现了其传奇的人生轨迹与悟道的心灵之旅。
作者冈田武彦先生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哲人,国际阳明学大师。日本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心学被传到日本之后,甚至成就了「明治维新」。此书是作者花费了二十五年心血的作品。为了研究阳明心学,曾亲访中国八省区八十余县市,行程两万余里,并对中国多处阳明古迹等修复进行了捐助。他认为,学问有本末之分,西方哲学乃「枝叶探求之学」,而阳明哲学则为「培根之学」,意义更甚。
阳明心学风靡久远,影响广泛,足证其魅力所在。法院的工作是定分止争,面对各种负面情绪,你是否能把控好自己的情绪与内心?法官的职业是寂寞的,经受形形色色的诱惑与冲击,你是否还能保持澄净如初?一起来学点心学吧。在这里,心学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自我解脱或者现实逃避,而是一种社会担当,以及博大的胸怀。王阳明也因此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这份责任担当,何尝不是我们的职业所需要的。
有人说,阳明心学是一种心灵鸡汤。我认为,其更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具体在此不作剧透。他是如何把一件件天大的难事化解的?通过「事上练」,迎难而上、洞悉全局、梳理思路。看完书你会觉得,自己遇到的都不是事儿,何不抓住「困难」这个机会历练自己呢。与此同时,强大的内心与完善的人格便开始悄悄修炼了。
是的,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温柔的正义
[美]琳达·赫什曼 著 郭烁 译
中国法制出版社
正义是温柔的吗?还是正义应当是刚硬的?
具有温柔感性特质的女性,是否适合从事理性和冷酷的法律职业?
在男性主导的法律职业中,女性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与优势?
如果你是女生,难免会有上述困惑。推荐的这本书,是两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法律从业者,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大法官奥康纳和第二位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合传。作者以温情的笔触,讲述了她们如何追求平权以及对法治的孜孜奋斗。采用「双线交叉」的叙事方式,将两位出身、政治立场、性格截然不同的主人公的人生轨迹交织在一起,向我们展现她们所处的相似的社会背景,以及相似的人生轨迹与奋斗目标。特别是奥康纳于1981年被提名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在推动男女平等方面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两位主人公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后,以女性的温柔守护正义,处理的有关就业歧视、堕胎、性骚扰、学校性别隔离等案件,引起重大社会反响。如本书序言所评,她们配得上「伟大」的字眼。
你会惊叹于两位主人公浓墨重彩的职业生涯,但更重要的是看到她们共同闪耀的人格魅力,以及改变世界的强大信念。进入法院之后,你会发现身边的女法官有很多,她们正以独特的女性魅力演绎法官的新时代涵义,撑起司法事业的半边天。女法官温柔细腻的特质,恰恰是一种职业优势。比如,更善于做当事人思想工作,处理案件更为细致全面,在挽救、教育失足未成年人方面更能发挥作用。
天平的一端是公平,另一端是温情。拥有一颗博大仁义之心,能够温暖感化整个世界。其实在法治背后,也正需要强大的社会温暖、社会道德的支撑。
如果你是女生,是否已经充满力量?好了,请自信地开启你的职业之旅吧!
延伸阅读:奥康纳和金斯伯格,如何用法律改变世界
推荐人 | 斯蒂芬·布雷耶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译者 | 何帆
译者按:在2011年一次采访中,布雷耶大法官提到对其司法理念与智识水平影响最大的五本书,并对每本书进行了点评和推介,其中,一句话点评是针对普通读者的,而更详细的推介则针对广大法官读者。
《论美国的民主》
一句话点评:一部从社会学和政治学角度分析美国民主制度的杰作。
对法官的推介:宪法法院的法官,始终踯躅在法律边界。我们必须去判定,某部法律是否超出美国法的范围。现在,有些判断会比较困难。例如,堕胎到底有没有逾越宪法界限?公立校园内的祈祷行为是否违宪?这些问题都很难回答。民意代表们经过形形色色的争吵和协商之后,在许多领域进行着上述判断和界定。托克维尔详细概括阐述了这一过程。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
一句话点评:每个美国人都该读本书,任何想了解美国的人也是一样。
对法官的推介:人们能从这本书中,学到比电视或广播里更多的东西。里面谈到过度两极分化的政治。里面也谈到,由于公共媒体总往坏的方面看,人们已很难透过问题进行思考。博客和互联网则让情况变得更糟糕。我相信其中许多批评都是事实,也有许多夸大其词。但是,无论面临什么挑战,体制的运转都得仰仗我们。
《鼠疫》
一句话点评:我们那一代都在谈论此书。
对法官的推介: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尽力制止灾难,因为灾难始终在人们内心盘桓。为了远离灾难,我们建立了独立的司法机构,通过解释成文宪法的含义,维护人们的基本权利。欧洲如此,美国如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也正这么做。我的工作虽很细微,却也构成抵御邪恶的一分力量,防止二战时的罪恶重现。
《如何以言行事》
一句话点评:这本书有助于我避免落入因语言不精确导致的陷阱。
对法官的推介:奥斯汀建议,确有必要超越字面含义,结合上下文对语言进行理解。当你审查一部法律或声明时,上下文是非常重要的。国会作出的一项声明,只要满足特定程序要件,就成为法律。结合上下文,有助于我们解释包括法律语言在内的各种语言。文章主旨在上下文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奥斯汀提醒我们,解释法律时,必须更加重视立法意图。
译者注:《如何以言行事》的作者奥斯汀是牛津日常语言哲学的领袖人物,这本书是他1955年在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讲座上的讲稿。据上海季风书园老板严博非先生介绍,当年许国璋先生曾想将这本书译成中文,结果译了5页,就译不下去了。后来外研社索性直接推出了这本书的英文影印本,一样卖得很好。幸运的是,2012年10月,商务印书馆终于推出了本书中译本。
《追忆似水年华》
一句话点评:普鲁斯特在构建人物个性与描述生活图景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天才。
对法官的推介:我们在写作时,必须牢记风格的重要性,并努力阐明自己的观点。普鲁斯特向我们展示了这么做对生活的意义,法官若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大有裨益的。
关注「麦读」公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经典文章:
精要目录 集成目录 微课 公共课 栏目精选
回复 实务书单 给你 30 份良心书单
麦读新书《写给法科生的信》已经上架各大电商自营,亦可点击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