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关键词讲述广州教育集团化办学之路!
这些年,广州教育集团化办学有效地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的差距,破解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适龄儿童“上好学”的需求,回应了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求。
纵观广州教育集团之路,
可以用“均衡”“优质”“强师”
“课改”“责任”五大关键词概括,
优质核心校意志坚定、体魄强健,
向薄弱校“输血”——
运送营养、精神引领,
提升成员校“体质”,
最终能够自我“造血”。
一、均衡
近年来,广州的教育集团如雨后春笋般破土成林,全市教育集团超80个。教育集团从办好每一所学校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响应了老百姓让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呼声。
城乡义务教育集群化发展
教育集团与乡村的碰撞,在扩大享受优质资源群体、促进教育公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老师是从化区温泉镇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教师”,但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上,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观摩了教育集团五六次名师直播课后,她耳目一新:“老师在教‘木字旁’的写法时,会先给孩子们讲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告诉孩子做事情要认真、坚持、讲方法。教学生动、形象好记。”
过去,广州部分乡村学校的教育面临“新读书无用论”与“择校热”并存的困境。一方面,随着生活改善,部分家庭收入增加, “读书无用论”蔓延,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不重视;另一方面,一些家长把孩子从农村转到城市就读,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大量流失,学生走得越多,学校教师超编问题就越严重,优秀教师补充不进来,学生更留不住。
自2017年以来,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以学科教研员为核心力量组建了项目组,项目组遴选市区优质学校或学科优秀团队作为引领,以“6(温泉集群6所小学)+2(温泉集群2所中学)+N(城区学校或学科团队)”模式推动乡村学校集群化发展。以教研机构为桥梁实现资源整合,引入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外围城区辐射延伸,以市域范围内的优质学校、学科优秀团队、学科名师为引领,逐步探索具有广州城市特色的城乡义务教育集群化发展实践模式。这种以教研机构为龙头进行资源整合的模式突破了地缘限制,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从化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李醒群指出,温泉镇不少小学教师教龄虽长,但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对课堂的互动性、引导性不够重视,遵循着多年来固化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与城区优质学校名师连接,带给他们的震动是巨大的,很多老师主动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开始重新摸索新的教学方法。
铁一学生在番禺校区的铁英创智空间上体验课
在白云区,均禾街6条村的孩子们,读上了老牌名校铁一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白云校区。随着2017年白云区区域教育集团化的大幕徐徐拉开,俯瞰白云,一张“三纵两横,网格圈画”的版图布局赫然在目:教育集团+教育微集团+教育联盟形成合力,覆盖131所学校(幼儿园),其中农村学校73所,基本囊括区内所有公办初中学校。今年9月,白云区引进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在钟落潭镇成立了高校托管的农村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育集团,作为一个专门以振兴乡村教育为主题的教育集团,实现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全学段覆盖。
广州市铁一中学番禺校区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曾是人们口中的“农村中学”,2019年初加入仲元教育集团后,中考成绩破纪录——2020年中考有29人考入仲元中学,创下该校“历史新高”,分得的26个指标到校名额全部完成。
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六年级的何镇霆同学还记得三年前他成为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北校区一员那天:“校长和值日老师都在校门口迎接我们上学,每位老师脸上都带着微笑向我们问好。我当时都没反应过来,直接就走进校门了。后来发现不止是第一天,而是从那之后的每一天,老师们都会迎接我们上学。”
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
黄埔区怡园教育集团以怡园小学西校区为龙头校,北校区为2018年民办小区配套学校租赁到期收回公办,生源以来穗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由怡园小学派驻团队接管,师资重组。
“2018年7月1日派出一位副校长、10位骨干教师,新招聘40位老师,稳住了这个1100人的学校。”校长袁超说,第一件事就是从区每年补助教育集团的150万元中拿出大部分,对北校区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之前的校园比较破旧,足球场坑坑洼洼的,跑道也掉色起泡了。暑假返校后发现学校变得焕然一新!除了铺上新跑道,还有两个漂亮的篮球场和一个足球场,上体育课不用再小心翼翼地,害怕摔跤了。”张婧怡同学对三年前的变化依然历历在目。
广州市黄埔区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之科普进校园走进怡园小学活动
接管后,两个老校区和一个新校区,老师之间跨区结对、师徒相授,备课、教研、进度、测试、评估完全一致。
品牌课程方面,引入击剑和篮球体育特色,北校区建起了崭新的击剑馆、篮球场,成立击剑队、开展篮球训练,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
在美育方面,四至六年级学生免费学习尤克里里,2019年成立蒲公英室内乐团,今年就拿到黄埔区美育节器乐类比赛一等奖。
“学校有民乐团、弦乐团、合唱团、舞蹈队、啦啦操队、击剑队……同学们都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团队。学校还支持鼓励我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我曾经参加过建筑模型比赛,获得了一等奖;我还参加了区武术比赛,获得组别第一名。”何镇霆同学说。
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论坛
短短两年,怡园小学北校区的教学质量和口碑快速提升,获得社会广泛赞誉。
怡园教育集团的学校(校区),全部位于大沙地学区,2020年总规模89个班,学生3900人左右,是黄埔最大的小学,极大促进了该区域孩子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
据介绍,黄埔区目前成立基础教育集团10个,覆盖学校43所,班数1150个,人数47480人,涵盖11个学区,公办学校覆盖率达到54%。
全市各区教育均衡大放光彩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广州各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中,教育集团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番禺区教育局中小教科负责人陈浩川介绍,番禺教育均衡化表现亮眼,几乎没有出现学生扎堆报考某校的情况,因为各个片区教学资源相对均衡,而2019年成立的两所区属教育集团更是在此基础上,将更优质教育资源下沉。
天河区主题宣教活动在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举行,学生向国旗敬礼
由于历史原因,天河区教育整体呈现西强东弱的格局,通过集团化办学,利用教育集团在中心区域的优质资源,向东部和北部的薄弱学校辐射。天河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建辉介绍,天河有公办教育集团5个,覆盖了全区32间公办学校,占全区公办学校32%;集团内学生数达43900人,占全区公办中小学的比例达43.6%。已基本实现天河北地区和珠江新城优质资源全覆盖。
增城区积极推动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增城区教育局副局长曾锦波介绍,增城区现有6个中小学教育集团,涵盖区内12所中小学,占区内中小学校的8%。加上学前教育集团,增城区的教育集团已达到14个,在集团化办学工作上进行了多元化探索。
“‘优质、均衡’一直是海珠区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区内各学区、板块内学校共同开展教科研、培训、管理活动,建立起捆绑发展的‘优质学校发展群’,充分发挥联盟式管理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带动片区学校迅速提高整体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海珠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兴说。
“让南沙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南沙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侯静敏亮出了“十三五”期间的成绩单:引进广州市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广大附中南沙实验学校,广州实验教育集团的湾区实验学校、湾区实验幼儿园,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执信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南沙学校,建成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全市集聚最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新增学位5.2万个,学位总体充足,基本能满足南沙居民的入学需求。
2018年荔湾区大手笔谋划、大力度推进,成立了“3+6”教育集团。与广东实验中学等省市属优质资源合作共建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广雅、协和3大教育集团,同时成立以区属示范性高中等学校为龙头的真光、一中、四中、西外、南中、中国教科院荔湾实验等6大教育集团,共涵盖区内的42所学校54个校区。在“推进集团化办学的策略研究”专题调研问卷调查情况汇总中,对集团化背景下目前学校发展的满意程度,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比为88.8%;实施集团化办学后学校办学情况比以前更好了的占比为62.95%。这些数据说明一年多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先进办学理念的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办学文化的共生,集团化办学初见成效。
二、优质
质量是每一个教育集团、每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在集体化办学的过程中,广州的教育集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根据自身特点,深入探索集团内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教研交流与合作,发挥教育集团整体优势,挖掘成员校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名校办到家门口
典型个案:铁一番禺校区服务亚运城30万人
“学校有国际标准的足球场、10条跑道田径运动场、恒温恒湿游泳池、12个标准羽毛球场、30个乒乓球场……初二的儿子超级能跑,班上戴眼镜的同学也不多。”在天河软件园上班的江先生把家安在亚运城,住房200多平方米、两个孩子,“有铁一的优质学校,开车上班半小时能到也很方便,同样的价格在市区住房面积会小很多。”
广州市铁一中学番禺校区
铁一中学番禺校区于2012年建成,时任总校书记的周伟锋主动请缨去番禺校区作“开荒牛”,带着教导主任等十来位骨干,加上全国招聘的老师办学招生。学校配备高级天文台、水生生态探究园,20间独立的练琴房、大型舞蹈、管乐与合唱排练厅等,多方面满足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第一届高三学生重本率达到38%,第二届58%,第三届80.5%,现在稳定在85%以上。
随着亚运城入住人口的增多,铁一复制这套办学模式,于2018年、2020年继续开办广铁一中天成中学、广铁一中天峰中学。集团内学校实行“五统一”管理:统一办学理念、统一育人目标、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校园文化、统一质量监控。在教学上实现同教材、同教辅、同进度、同考试、同教研,全方位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让亚运城30万居民都能享受到铁一的优质教育资源。
如今,铁一教育集团已经有10所成员校,覆盖越秀、番禺、白云、黄埔、清远,在艺术、体育、科技教育等方面也硕果累累,被誉为“校风优良、人文浓郁、学生青睐、家长信赖”的精品名校。
11月16日,总校长周伟锋给铁英班同学们送去了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赠言“先成人,再成才”,“人生会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困难、解决问题非常重要。”周伟锋说,办教育集团最明确的目标就是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除了成绩,也要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身心健康、品德的培养。
中心城区优质资源扶持薄弱地区学校
典型个案:执信帮扶从化流溪中学,
成绩与综合素质双飞
广州市从化区流溪中学初一到高三,200多名老师教着2200多名学生。7年来,该校老师全员都到广州市执信中学跟岗学习过,教务处、学科组、年级组建立了每周四例会制度,集中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实行“巡课制度”和“推门听课制度”,举办“年级观课周”活动,关注学生成长,打造高效课堂。
广州市从化区流溪中学徒步研学
2012年8月,时任市长陈建华要求执信中学对口帮扶从化六中(后改名流溪中学)。2013年4月底,原执信中学钟立副校长正式兼任该校校长,五人合作共建管理团队到任,执信中学与从化六中合作共建工作正式拉开,同时也开始了广州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扶持薄弱地区学校的实践和探索,具有开创性意义和引领辐射作用。
七年来,流溪中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中考、高考中得到验证,五年连续获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2014学年大专以上上线率为99.1%,创从化六中建校18年来历史新高,本科上线率63.75%,创建校历史新高;2017学年,高考上重点线的达80人,本科上线率76.12%,超2016学年10%;是整个广州地区各中学提升率最大的学校之一。
广州市从化区流溪中学高三动员大会
除了成绩,流溪中学的学生全面发展,连续五届获得广州市合唱节一等奖,连年获得从化市美术大赛初中组团体冠军,合唱项目被广州市教育局首批评定为艺术教育重点基地, “‘德艺融合’育人模式的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广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校被评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广州市第三批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广东省艺术特色学校。
构建教育共同体智慧办学
典型个案:市教研院将先进教育理念付诸实践
广州10个市属教育集团中,广州实验教育集团尤为特别,2017年12月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作为核心单位组建,目前已经有9个成员单位(含教育集群)。
背靠大树好乘凉,作为把控全市教学质量的专家,教研院的教研员们直接指导学校教学改革、融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发挥实验性与先导性。
包括北部分院副院长在内的7位教研员2019年10月开始进入广州市花都区秀雅学校,为语、数、英等学科提供教学、教研帮助。例如,副院长杨和平是语文名师,帮助老师们改进作文教学;数学教研员周明艳是竞赛教练出身,尤其擅长数学思维训练指导;英语教研员李家丽有多年的英语一线教学经验,帮助学校开展英语听说和阅读教学诊断与改进,并拓展英语课外阅读。
教研员们每周为学生集中上课两个半天,还根据学生需要,为拔尖生、偏科生、后进生等提供个别答疑、辅导。此外,参与学科组备课,让教师快速提升。每周三是数学科组的教研时间,在听课结束后,教研员或是加入老师们一起集体备课,或是直接和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广州市花都区秀雅学校人文素养实践课堂
教研员来到秀雅学校之后,潜移默化地把“智慧阅读”的理念带入了课堂。今年,秀雅学校有两个数学科的市级课题,都和智慧阅读有关。教研员搭建研究框架,课题组老师一起参与研究。
秀雅学校老师朱锦华说,之前也开展过书本阅读的实践,但是不够系统,后来在周明艳老师的指导下,课题组推进研究,“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原来数学也可以这么去讲”。
为通过体育培养学生坚持和坚定的品质,李明老师为秀雅学校设计了“长跑+飞镖”的组合式课程。今年8月全省第一家中小学内设专业飞镖室在秀雅学校落成,每周固定开设飞镖课程,受到学生热烈欢迎。
学校还被评为广东省科创与STEAM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广州市智慧阅读实验学校、花都区主题式导研备课及听评课实验学校,师生获奖论文315篇。
“花都区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学校的教育实力差距较明显。”花都区教育局副局长梁国洲表示,2019年3月花都开始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学,除引进了广州实验教育集团等市级以上名优教育集团,区自身共组建教育集团12个,涵盖城乡、公民办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不同学段的学校共61所, “构建教育共同体的方式,加强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广阔平台,进一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共享为“支点”打造优质
典型个案:为老城区“微型”学校,
弥补了场地硬件设施的不足
优质的“支点”是共享。教育集团核心校,从教育理念、文化、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为成员校“输血”,完善成员校的“造血机能”提升“体质”,最终实现自我“造血”。
荟贤小学趣味运动会
去年8月份,属于番禺中学教育集团的荟贤小学开始招生,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区域内站稳了脚跟,今年小学一年级招生十分火爆。番禺中学副校长何友根说,荟贤小学的老师经常到番禺中学附属学校小学部参加教研活动,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对他们的教育理念、管理水平、专业发展以及教科研的能力都有明显提升。
海珠区不少学校是典型的老城区“微型”学校,学校场地、硬件设施不足,教育集团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核心校同福中路第一小学在滨江西路第一小学校安置工程期间,安排滨江西路第一小学的学生每周到同福中路第一小学的南、北校区上信息技术课,根据实际需要跨校区上体育课等,解决临时校区运动场地不规范、没有专用场室的实际问题,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孩子能平等享有学科课程受教育权利。
广州市第五中学校运会
广州市第五中学发挥其在科技教育上的优势,启动集团学校“科雅育人”特色体验活动,每年科技月活动,滨江学校、26中学等初一级师生到校参加“科雅育人”特色体验活动,集团成员学校学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五中还主动开放运动场,供成员学校的初三毕业生进行中考体育项目的训练,解决场地不足制约学校体育课开展的问题。
荔湾区各教育集团建立了共享机制,实现设施设备、人力资源、教研科研等共同管理及科学调配,促进教育集团资源共享。图书馆、操场、专用教室以及教学设备仪器集团内相互开放,无偿使用。打造网络资源库,各校学科课程资源、教科研成果、学校特色发展项目等有形成果上传,互通有无。如一中集团利用科大讯飞智学网建立集团化校本题库和教学集备资源库,利用云盘实现教学资源共存共享。
天河区实施“新名校”计划,体育东教育集团在集团化办学的引领下,实现管理的标准化和均衡化,将原体育东路小学三校区均衡后拆分成三间核心校,打造出体育东路小学海明学校、体育东路小学兴国学校两间新名校。
“集团化办学是多所学校通过各种形式捆绑起来联合发展的一种办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合作共进’,目的是发挥优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实现组团内学校共同提升。”荔城街第二小学校长刘映桃说。
三、强师
老师是教育集团的“血浆”,运送一切红细胞、白细胞、营养物质,参与免疫,凝聚血液。如何保障每个老师的教学质量,调动每个老师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是教育集团面对的挑战。
师徒制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5年,从“教学初体验”到英语教学骨干、班主任、英语科组长、广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佘欣然只用了5年。
2015年中山大学毕业后,佘欣然来到黄埔区怡园小学任英语老师。学校实行“青蓝工程”,她与有20多年教龄的戴虹结为师徒。除了日常的上课、教学,师徒还开展低年级教学研究。学校的英语科组承担了区、市的教研任务,这些给了佘欣然很多成长机会。她参与科组“单元模块整体教学”教研,得到很多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教师培训机会,不断上校、区、市级公开课,不停地磨课,对于英语教学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讲小老鼠的绘本故事,佘欣然配上地图板书、加上动词短语中的介词,让学生们复述故事时,语言变得更为准确和流畅。
2017年9月,佘欣然已经成长为英语科组长,也开始带徒弟。她鼓励新入职的老师多参加公开课,陪着她们磨课,拉着她们剪教学视频,并分享给科组老师,把传帮带精神传递下去。
集团统一招聘教师
培训跟岗确保质量
“报到已有两个半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番禺校区与天成校区初一数学备课组在赵主任的带领下每周三组织学科研讨会,两人上课,其他人听课,而后集体评课,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 这是铁一白云校区的伍日清老师跟岗学习时写下的体会。
铁一教育集团每年统一招聘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新老师,这样的跟岗学习,是新老师的必由之路。“招聘环节集中全集团的骨干老师当评委挑选应聘者,优中选优。”校长周伟锋介绍,新老师入职后,不管在哪个校区工作,都要集中到校本部参加培训、跟岗学习,才能上岗。
每名跟岗老师都分别配备了学科教学指导老师和班主任管理指导老师,全程参与老教师备课、上课、评课、批改作业的各个环节。拥有丰富经验的指导老师,手把手对青年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成为学子求学路上优秀的领航人。
在跟岗老师陈佳琳眼中,语文课除了课本知识的传授,还囊括着一份人文情怀和文学素养:“要具备极高的感悟力、责任心与热情度,才能打开同学们的想象空间,引领他们穿越古今,深刻感悟到课本内外那些属于创作者的时代心得与体悟。”
在跟岗期间,廖苏华老师时常静下心来细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等。”经过长期积累,她快速成长为一个“用灵魂教书”的老师。
人文阅读涵养教师人格气质
想在二中教育集团当老师,不难,因为不唯学历、不唯毕业学校;可也非常不易,在二中教育集团当老师,得专业扎实、阅读面广、学养深厚,有兴趣爱好,性格有弹性。
二中的新老师,首先得过书写关,练成软笔、硬笔、粉笔三笔好字。因为张先龙校长相信,老师就是做示范的,不仅教书示范,做人更要示范,“做老师得从一笔好字开始示范。PPT做得再好,字不好,校内评分也会打低”。
此外,读书从老师开始,每位老师每年读多少本书、什么书,学校都有指引:“老师自己首先学养要深厚,教育不仅是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老师在学生面前展示的是全部的人格,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价值观、对知识的态度,都是对学生的影响和示范。”
张先龙鼓励二中系的老师们阅读、思考、写作,专门成立了教工读书会,大力推进阅读,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全体老师也为同学的自由阅读创设尽可能大的空间。他认为老师应“不止于老师”:有热爱地行大道,有情怀地做实事,有气节地当老师。
建立机制探索教师合理流动
统一招聘、培训、同教研、同备课,是不少教育集团内教师成长的常态。作为集团化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流动是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教师应该怎么流动?流动多少?流出骨干教师会不会削弱集团核心校的办学水平?这也是教育集团化办学路上,各区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南武教育集团党建活动
海珠区根据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发展需要,在编制和岗位总量范围内,不断合理配置学区或集团学校教师资源;逐步落实中小学教师聘用倾斜政策以及岗位结构比例设置调整政策,新增的高级岗位数预留一定比例用于学区或集团核心学校交流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聘任。试点以学区或集团的核心学校名义进行招聘,打造学区和集团教师“蓄水池”,确保教师流动有“水源”。新招聘的教师在招聘单位工作满三学年后,由区教育局根据区内公办学校实际情况,实行跨校调配安排工作,优先在学区、集团核心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黄埔区在常规配编标准之外,增加公办基础教育集团发展的专项编制或员额,由集团核心学校掌握,用于集团理事会内设机构及核心成员学校输出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加强公办基础教育集团内教师的横向交流,集团核心成员单位每年交流到其他成员单位的符合条件的教师比例不低于10%。对主动交流到其他成员单位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其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提拔使用等,促进区域内教师均衡配置。
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高三市二测质量分析会
天河区建立公办学校教育集团成员校之间组团式流动机制,开展“校级干部+中层干部+骨干教师”交流,核心学校优秀教师示范、辐射引领,帮助带动成员学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提升。例如113中学教育集团与华师附中每年互派教师开展教学,干部参与华附的行政会议,学习华附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113中学与华附两校教师经常在一起集体备课、交流,分享教学资源。
高中和初中教师合理流动,是白云区集团化办学的一大探索。白云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充实了初中教师师资力量,也促进了初中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满足了中考改革学科和高中选课走班的教学需求。
花都区实施“激励倾斜”制度,完善“岗位评聘”与“绩效分配”相结合的奖励驱动机制。花都区教育局副局长梁国洲介绍,教育集团通过设立集团名师工作室、建立“教研训一体化”集团研训制度、项目式培训学习、跟岗培养、师徒结对、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等措施,使各学科、各领域在集团层面形成骨干教师引领团队,为区内教师提供多种发展路径,为青年教师培养提供丰厚土壤,进一步提升花都区教师队伍现代化水平。
四、课改
如果说办教育集团是“输血”“造血”,课程就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让每个学生涵养知识、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各大教育集团致力于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将核心校的优质课程流动到成员校。
朝话夕拾,“新六艺”埋下种子
2018年,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立,由华东师范大学名教师刘良华出任总校长,覆盖知信小学、金影小学等5个校区,200多名教师,3600多名学生。
该集团每天早上第一节课比广州其他小学长5分钟,设置“朝话”——老师花5分钟时间与学生分享四大名著、《古文观止》等传统经典中的故事。例如谷雨这天,知信小学副校长刘佳彬给孩子们从谷雨讲到五谷杂粮、粮食安全、袁隆平院士和杂交稻。“每位老师自由选择话题,让1-6年级学生都能听懂即可。”集团总校长刘良华说,不求孩子们能立刻理解,只要埋下一颗种子,未来也许就会生根发芽。
晚上“夕拾”,鼓励老师和学生撰写当日教学与学习的反思与回顾。学生写下今天怎么上课、哪些没听懂、哪些很有趣。“既是一个整理知识的过程,更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过程,老师会发现讲的东西未必学生都懂了。”刘良华说。
学校推行德智体美劳情“新六艺”课程,六年级毕业时所有学生必须能做到“六个一”: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写一手好字,唱一首拿手的歌,掌握一项以上的乐器,掌握一项以上的运动技能,会做四菜一汤。
广雅四校联动语文教学改革
初一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主要课文是《伟大的悲剧》(传记文学)、《太空一日》(纪实作品)、《带上她的眼睛》(科幻小说),拓展文本是《海底两万里》《人类群星闪耀时》《空中的旗帜》。如果你是语文老师,会怎么教?带着学生一篇篇讲解过去?那就out了!
广州广雅实验中学研讨课堂
广雅实验学校语文科组的老师们经过长期课程研发,将文本的共性、关键知识提取出来,设计成“探险与科幻”主题的项目学习课程(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幻想探险地,运用细节描写完成写作,以任务驱动完成整个单元的学习。整个课堂,老师抛出问题和任务、驱动课堂节奏和进展,同学们思考发言、自己寻找答案得出结论,在项目完成中,获取知识和学习能力。
广雅教育集团总校长叶丽琳介绍,PBL语文学习方式已经在集团内成员校之间联动开展,2019年1月以广州广雅实验学校、广州白云广雅实验学校、广州西关广雅实验学校、东江广雅四校为试点,成立广雅教育集团大语文学科组,开展四校联动教研。四校大胆探索,共同推动集团各校初中语文的整体性教学变革,为教育集团如何开展教研联动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案例。
优质课程向课堂要效率和质量
一所优质学校的特色和质量重在课程。教育集团纷纷在课程上下苦功,研发优质课程,并根据各成员校特点改良,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
天河区各教育集团打造适应集团发展的中小衔接课程、初高中衔接课程,打破学段限制,开展跨年级跨校区选课,为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一年级的学习奠基,减少盲目择校现象,构建优质均衡的教育生态。
越秀区教育局局长陈学明介绍,从2018年起,在部分成员校、部分学科组实行联合教研和期中考试统测统改;创新性地开展“精品活动课程”走校制等,逐步加强集团内各成员校特色项目的对接和学生培养的衔接。
在白云区部分教育集团内,特色课程、智慧课堂已成为集团内响当当的招牌:广州大同教育集团内就发掘与推出一系列优质课程——大同文化特色课程、流溪河畔木棉红红色课程、大同科创课程、大同足球特色课程、大同外教外语系列课程,极大丰富集团学生的课外兴趣发展需求。
荔湾区各教育集团依托核心校学科基地和成员学校优势学科,建立集团中心教研组,指导各成员校的学科教学教研工作;建立集团教学改革试点基地,构建一体化培训体系,带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
广州市六十五中教育集团龙头学校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是广州市首批智慧校园实验校之一,2015年开始互联网+教育,利用大数据预测学生专业倾向,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利用大数据开发和利用师资资源是优势。接下来,线上线下学科新型混合教学模式这项实验成果将推广到集团内所有成员学校。
增城广附是增城教育集团发展的一个缩影。2018年初,原广州市增城区实验中学委托给广大附中管理。短短两年,增城区实验中学构建了国防教育、STEAM课程、数学和信息奥林匹克竞赛培育,开办家长学校,推出教学质量的提升工程、活动育人模式等系列改革措施。“学校校风、班风有了质的提高,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取得社会各界的较好评价,改变了原来实验中学留不住新塘小学优秀毕业生的现状,近两年来,近500个学生回流到增城区实验中学。”校长王孝锦说。
五、责任
在教育集团核心学校的校长口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责任”。在他们看来,作为优质学校,辐射、输出本校的资源与能量,帮助提升其他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尽可能让更多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是他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促优质均衡是名校的社会责任
百年名校执信中学,其教育集团拥有11所学校(校区),辐射越秀、天河、南沙、海珠、番禺、增城、从化、佛山和清远等区域,校长何勇说:“全社会需要优质均衡的教育,执信要尽一个名校的社会责任。”
广州广雅实验学校语文项目化学习课堂
另一所百年名校广东广雅中学,教育集团之路已经走了20年,辐射花都、白云、粤东、粤西等地。校长叶丽琳总结,集团化之初是共享名校资源的1.0版:“后来慢慢意识到社会对于名校的期待,进入到成员校各有特点、优质发展共建的2.0版,目前是智慧共生的3.0阶段。”
“教育办得好造福万民,办得不好误人子弟。”这是铁一校长周伟锋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2012年亚运城还是一片荒芜的时候,铁一开办了番禺校区,只要是亚运城业主的孩子,百分之百入读,成为区域民生保障的“定心丸”,为亚运城吸引人气、快速繁荣发展出了一份力。
周伟锋说:“这么多人需要优质学位,我们就去办。国家发展中,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带来新的生机,开办新校区,能为孩子提供优质学位,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兴办教育集团,让校长们深刻感受到,教育对于解决人民群众迫切的需求,国家的繁荣富强意义重大。
让每个孩子得到尊重和全面发展
教育集团的校长们还认为,自己肩负传播先进教育理念的责任,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每个孩子得到尊重和全面发展。
南武教育集团运动会
大学教授当小学校长,刘良华的追求是让孩子们在学校有尊严地生活:“让每一个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每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尊严地坐下。”
这需要老师学会赏识每一个学生,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反馈时,由定性式回应转化为描述性反馈。2019年6月起,广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正式启动集团教学改革,开始 “用钢笔录像的叙事评课”与“基于视频图像分析的课例研究”两种教研方式,“我们不鼓励老师们说‘回答得不错,请坐!’。而是希望老师们能够记录孩子回答中的某几个关键词,并复述孩子的回答。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刘良华说。
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彭毓老师的“钢笔录像”如是表述:“慢半拍”是我对0801(8组第1个学生)的第一印象,当其他同学读句子时,他才拿出尺子;“认真努力”是我对他的第二个印象,读课文时,他只读自己认识的字,磕磕绊绊地把内容读完。老师表扬他很积极之后,他每一个问题都举手。其实课堂中存在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虽然不够“快”,但足够努力,相信给这些孩子多点关注和鼓励,假以时日,他们一定也会成为班里的明星学生。
让学校的人与事都有教育启迪意义
在广州的学校里,二中系的饭堂知名度和好吃程度都数一数二。除了有糖水、小吃、卤水烧鹅、蒸饭、煲仔饭、自助火锅、铁板烧,还有永远都吃不腻的咖喱鸡、辣椒炒肉、意粉,就连一盅两件的广式早茶都有。“饭堂质量就代表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如果天天讲学校多好,但饭堂都办不好,怎么让人相信?”张先龙认为,一所学校中任何事情、任何人都具有教育启迪意义,包括清洁阿姨、饭堂员工、门卫保安,都能够让家长和学生体会到善意、温暖和感恩。
校长张先龙说,二中不崇尚“学霸”“牛娃”,而把温顺淳良、文质彬彬、温润如玉的同学尊为“男神”“女神”,只想坚守着把每一个少年培养成真诚、善良、健康、快乐的人。从校长到学生,恪守“让自己认真地过一生,而不是飘过”,坦然接受生活赋予的酸甜苦辣,能体会各层次人的喜怒哀乐,学会所有该会的生活技能。
来源:广州市教育局 羊城晚报社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