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一九八四》出版七十年 !再见,乌托邦!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本号,带您看异样的风景!侵权或商务合作微信5392393QQ同号,欢迎结尾处点赞,多谢!

《一九八四》是如何在中国出版的

本文原载于《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27期,作者徐庆全、康慨,原题《奥威尔的中国漫记》。

每一次纪念他的诞辰,每一次荣耀他的忌日,我们都会发现,乔治·奥威尔的预言历久弥新。他的警告如夏日的雷声,从遥远的地平线滚滚而来,在我们的窗外轰鸣:“老大哥在看着你。”

今年(2013年)更是如此。不久前,中央情报局的前外包员工29岁的爱德华·斯诺登出逃香港,揭露出美国政府大规模监视公民通信的棱镜计划,之后他高度戏剧化的逃亡之路,以及由此而生的无尽争论,《一九八四》再一次唤起了老读者与新青年的共鸣。

奥威尔的大名遂在媒体评论中(尤其美国媒体)不断出现,催生了美国读者对《一九八四》的巨大需求,该书在亚马逊网上书店的销量因此暴涨百分之七千,成为第二畅销的经典小说,仅次于有当红同名电影支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而中国知识分子与奥威尔结识60多年,他的代表作品《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在中国传播近30年,不论现代或者当代随时代更替经历了不同的理解阶段。

他乡遭遇奥威尔

作为左翼知识分子,乔治·奥威尔没有到过中国也不曾去过他著名作品《一九八四》里映射的苏联(现已是前苏联),他到过离中国最近的地方是印度和缅甸,但不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对他的认知。

早在1940年代,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同英美苏等国组成同盟国,作家萧乾以《大公报》海外版的特派记者的身份被派往英国伦敦,当时的乔治·奥威尔恰巧也在英国,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远东部长,负责印度等东亚国家的广播任务。英国的出版社邀请萧乾写英文作品,其一就是《蚀刻》。

萧乾在后来回忆中说:“《蚀刻》的出版,为我带来了不少朋友,其中特别应提一下的是《畜牧场》(即《动物庄园》)及《一九八四年》的作者乔治·奥维尔。他读后给我写了一封十分热情的信。当时他正负责对印度广播,并在组织一批关于英国及苏联文学的广播。那是1941年纳粹开始侵苏,英国由反苏突然转为一片苏联热时。他约我也做了有关中国文学近况的广播。他在信中说:“我要使他们知道现代中国文学是多么生气勃勃。”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关注由王之团队打造的三个微信公众号王之风景线、东丫岛奥富兹盛典(分别点击可关注),以及微博“战斗在丛林中”(http://weibo.cn/zdzclz  复制该链接可在浏览器中打开),为您推送精彩资讯和独家看点,期待与您携手共进拥抱自由与梦想!小编微信1036793618与QQ同号。

这之后,可考的在报纸上第一个公开介绍奥威尔的中国知识分子,应是钱钟书。他发表在1947年12月6日《大公报》上的一篇书评,评价的就是奥威尔一本名为《英国人民》的书。在二战期间,钱钟书曾携妻子杨绛留学英国,而且40年代的中国,已有很多的英文著作流传于市,而奥威尔的英文书,在当时的中国大陆,并不难买到。

在这篇书评中,钱钟书写道:“作者渥惠尔即奥威尔的政论、文评和讽刺小说久负当代盛名。至于其文笔,有光芒,又有锋芒,举得例子都极巧妙,令人读之唯恐易尽。”

那个时候,那本让他之后成为不朽、出版于1949年的《一九八四》还没有写出来。而萧乾和钱钟书都提及了他的另一本寓言小说《畜牧场》(即《动物庄园》)——他的另一部反极权主义的小说,小说通过猪的起义与革命,以及后来在猪领导下各种动物的命运,昭示了革命在其实现之后的变异过程,革命并不能一劳永逸,相反,革命的最大问题恰恰在于革命本身。钱钟书也曾说过一句异曲同工的话:“革命在实践上的成功往往意味着革命在理论上的失败。”

在中国初识《一九八四》

1949年,《一九八四》在西方国家出版,逐步收到了广泛的赞誉与反响。这一年,新中国成立。曾在英美留学的知识分子,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开始重新渴望回到中国。

1950年,奥威尔告别人世,《一九八四》却在这个世界上慢慢地传播,留学生巫宁坤正在筹划回到已经建立新政权的中国,他也是奥威尔作品的读者。

左图/由奥威尔的小说改编的电影《1984》剧照。右图/7月4日,美国波特兰市,反对者举着“老大哥已经知道得够多了”的标语抗议政府的监控计划。美国“复兴第四修正案”团体选择在独立日这天发起全美示威活动,抗议国安局(NSA)藐视宪法搜集情资。美国法律第四修正案规定,民众及其财产享有免受“不合理搜查的权利”

多年以后,巫宁坤在回忆录《一滴泪》中谈到了当年这本书对他们的影响。巫宁坤写道:“1951年7月18日早晨,阳光灿烂。我登上驶往香港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伯顿夫妇和政道前来话别。”而彼时,巫宁坤不仅读过《一九八四》,而且随行的行李箱中就有一本——作为科学家的李政道想的显然比他更多。

《一九八四》出版后,奥威尔在给朋友的信中曾经提到过他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我并不相信我在书中所描述的社会必定会到来,但是,我相信某些与其相似的事情可能会发生。还相信,极权主义思想已经在每一个地方的知识分子心中扎下了根,我试图从这些极权主义思想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引出其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巫宁坤的感受,让这句话感觉不到矫情。

那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奥威尔,少数知道的知识分子也不能读奥威尔。巫宁坤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奥威尔,讨论《一九八四》。

在回忆录中,巫宁坤曾这样回忆学生们及自己的感受:“我只得临时抱佛脚,每天在手提式打字机上写讲稿,用生吞活剥的阶级斗争之类的新概念新名词装扮英国文学史。其中肯定有不少驴唇不对马嘴的地方,好在全班二十几个男女学生大多心不在焉,有的忙于谈恋爱,有的忙于搞进步政治活动,也有几个真正热爱文学的男生找上门来谈论《正午的黑暗》和《一九八四》之类的作品,或是借阅我带回来的美国小说。”

学者刘绍铭在《生命·爱情·自由——重证《1984》的价值》一文中说:我第一次看《一九八四》,是念大三的时候(1958年底)。那个时候掌握的英文单词有限,悟力不高,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没有什么特别感想。后来在美国教书,有一门涉及“预言、讽刺、政治小说”,才再用心地再看了一两遍。

唯一一部“极度震撼”

第一位把《一九八四》译成中文的是翻译家董乐山。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大陆开始陆续出版了许多灰皮书等内部读物,在这些书中,并没有奥威尔的作品。随着政治空气逐渐宽松,开始有人接触到奥威尔,这其中,就有董乐山。

董乐山1924年出生在一个开始没落的宁波中产商人家庭,排行老三,从小接受良好教育,自比巴金小说《家》中叛逆的觉慧,读中学时就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1950年考上新华社外交部。在翻译国际新闻电讯稿时,他就接触到了奥威尔这个名字,但无法读到他的作品,“不过从上下文来看,可以大概知道他是反极权主义的”。

直到70年代后期。一个偶然机会,董乐山读到那本传世名著《一九八四》,他这样回忆当时的感觉:“我这一生读到的书可谓不少,但是感到极度震撼的,这是唯一的一部。因此立志把它译出来,供国人共赏。”1978年,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陈适五在外文出版局主持一本《国外作品选译》,专门刊登“某些有参考价值而篇幅过长或性质不合的材料,供领导及其他同志参考”,陈适向董乐山约稿,他选择了《一九八四》。

1979年4~7月,《一九八四》在《国外作品选译》分三期刊登,这是《一九八四》与中国读者的第一次见面。印数5000份,内部发行。董乐山得到的稿费是千字4元。

第一次刊出时,董乐山特意在《关于本书及其作者》的说明中解释:《一九八四》同札米亚金的《我们》和赫胥黎的《奇妙新世界》一起被称为“反面乌托邦三部曲”,这是与资本主义萌芽期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安德里亚的《基督大都会》的“乌托邦三部曲”相对而言的等等。

而第二期连载时,《关于本书及其作者》改成了“编者按”。此“按”比董乐山的说明简短得多,内容与说明大抵一样,不同之处是加了一句:奥威尔“是一个从‘左翼’转到极右翼的作家”,以及最后一句话强调:“为了知己知彼,本刊从上期起全文刊载”。

在中国的第一个高潮

1980年,一名正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专业的学生从《国外作品选译》中看到了《一九八四》,事后他回忆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不管怎么说,乌托邦和历史还有一点区别。前者未曾发生,后者我们已经身历。前者和实际相比只是形似,后者则不断重演,万变不离其宗。”

这个学生叫王小波。

80年代,花城出版社也找到董乐山约稿,他再次推荐此书。1985年,花城出版社出了内部发行版《一九八四》,直到1988年,作为《反面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出了公开发行版。

奥威尔在中国的传播迎来一个高潮。奥威尔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捧。

追捧的原因,王小波也有过不错的总结:“是因为有些人以为生活就该是无智无性无趣。他们推己及人,觉得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看法。既然人同此心,就该把理想付诸实现,构造一个更加彻底的无趣世界。”王小波反对这样无趣的世界,因此以奥威尔为师,进行小说创作,进行散文写作,他的作品从写作手法还是从细节描述上,都“很奥威尔”,甚至《动物庄园》中那只叫做拿破仑的猪,也会超越时空,成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黑铁时代》里,所描写的“黑铁公寓”也类似于《一九八四》里监狱式住所。

明白了就不走这条路了

出生于50年代的止庵,正是在1985年、他26岁时第一次阅读到了《一九八四》。何怀宏、刘苏里等人也是在这个时期读到这本书的。止庵记得,他读《动物庄园》更晚一点儿,他回忆说,“读《动物庄园》时,每每联想到早年读过的《联共(布)党史》。当下很感懊丧:假若起先到手的是这一本,而不是那一本,自己或许能明白得早一点儿吧”。

之后的28年,他不止一遍重读。而且只要有机会,他就向友人推荐这本书。有人问起对其影响最大的书,止庵想了半天还是举出这本《一九八四》。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比止庵小两岁,但他直到1994年,才借得了一本花城出版社于1988年首次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一九八四》。因为向朋友“显摆”,还弄丢了。直到6年后,他才从一个书商朋友手中弄到两本新的,还给当初借他书的朋友。

止庵仍记得,在最初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书的内容带给他的极大震撼。“尤其是那个开头。写打算去掉一个人,不能只从现实中去掉他,因为他在历史中存在,还要在历史上去掉这个人。温斯顿(主人公)的工作就是干这事。谁不行了,就奉命从过去的报纸、杂志、书籍,各种影像中删除这个人。我自己对历史一向很感兴趣,后来我发现,我们的历史竟然就是被温斯顿删改过的,真是一塌糊涂。举个例子,苏联文学我原来看了不少,但是读了一部《苏维埃俄罗斯文学》之后,看到这书上写的我大多都不知道,而我知道的这本书上大多一笔带过,甚至连提都不提。这给我很大打击,我发现,我原来的整个的文化背景都是假的,实际上这个背景后面藏着一个真的东西,而我以假的为背景了……

自1988年后至今,《一九八四》在广州、上海、辽宁等地经不同出版社不同译者,已出了近10个中文版本。

止庵认为,这本书真正的历史意义并不是预言的多么一针见血,而是在于:有个东西,当时大家虚幻地认为它是人类可能应该走的一条路,奥威尔告诉大家,这是一条危险的路。大家明白了,就不走这条路了。


反乌托邦三部曲+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5册)仅168元/套

点击了解详情并可预订货到付款

点击上图中的二维码可直接下单


巨著问世前后:奥威尔最后的斗争

摘自2009年06月10日东方早报


“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

这平凡的开篇,引出不平凡的伟大作品。1949年6月8日,乔治·奥威尔冷酷的光辉著作《一九八四》出版,成为最具20世纪特色的文学经典之一,影响极其深远。60年后的今天,即便世易时移,它仍然常读常新,不断唤起老读者与新青年的共鸣,从不失其重大意义。

英国多家大报连日来刊文纪念。《独立报》采访了包括安德鲁·莫申、菲利普·普尔曼、露丝·兰德尔和特里·普拉切特在内的多位作家,畅谈《一九八四》及奥威尔对其个人的影响;杰里米·帕克斯曼则在《每日电讯报》撰文,大赞奥威尔的散文水平。一些值得转述的记录与档案也在近日公开。

1941-1943年,奥威尔在BBC工作两年,内容出众,播音水平却遭人诟病。

书写中的奥威尔

奥威尔擦拭长枪

BBC档案:播音刺耳,不愿在广播中浪费时间

英国广播公司(BBC)日前在其网站上公布了19份奥威尔档案——二战期间,他曾在该台东方部全职工作两年。《泰晤士报》从中挑出一份备忘录,系BBC当年主管海外业务的JB.克拉克写于1943年1月19日,文中对奥威尔(本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的播音感到大为难过,指其语音单调而毫无生气,并建议将他调离一线,不准再碰麦克风。

奥威尔的播音没有录音存世,但同代人无疑对他干巴巴的语音颇有印象。西班牙内战期间,他曾被子弹击中咽喉,弹孔犹存。他又是老烟枪,且患肺结核多年,讲话之无力可想而知。其传记作者大卫·泰勒也披露,奥威尔总想掩饰自己的伊顿口音,遂故意用听起来不那么精英的“河口音”讲话。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回忆,屋里要是人多些,奥威尔的讲话就听不清了;如果置身嘈杂的晚会,他索性啥也不说。

档案显示,1942年10月,奥威尔致信大诗人TS.艾略特,请老前辈来台里做节目:“带上您能弄到的一切食物,再带条毛巾——您还需要厚靴子和雨衣。”

BBC此番公布的档案中,还有奥威尔与台方入职谈判期间的信函。布莱尔先生在信中要求得到作为“乔治·奥威尔”能够拥有的言论自由,而不受限于英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和BBC战时的宣传宗旨,以免文名受损,被战友弃作“叛徒”。

奥威尔是有名的左翼人士,一贯秉持反帝立场,显然与英国当时的东方政策、特别是其印度政策不合拍。

BBC同意了他的要求。但他仍然在1943年9月递交了辞呈,理由既非噪音难听,亦非受到台方审查,而是由于认识到“我正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公众的金钱于无结果之工作。我相信在当下的政治环境中,英国对印度的宣传广播乃几无希望的使命”。

人生苦短,他更大的愿望是早点远离体制,回家写小说,写他的《最后一个欧洲人》,即后来的《一九八四》。

1949年6月8日出版的首版《一九八四》。

与死神赛跑:“他战胜了自己”

无需在此重述《一九八四》构建的可怕图像、书中广为流传的新创语汇,以及此书重大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但我们必须要向偏执而自虐的奥威尔,向他朱拉岛上的最后斗争脱帽致敬。

离开BBC之后的几年里,奥威尔家中变故丛生:收养幼儿理查德,却在手术台上因麻醉事故失去爱妻,但《一九八四》的写作已经断续开始。1946年5月,奥威尔坐上火车,逃离伦敦,一路北行,抵达内赫布里底群岛中的朱拉岛,《观察家报》主编大卫·阿斯特借给他一处岛上农房,供他专心写书。

他不到43岁,却已丧偶一年,鳏夫带小儿。孤独及恐惧,驱使他连续向漂亮女青年求婚,甚至以对方能尽早做寡妇,享受版税遗产为诱饵,却均告失利。他已因肺病而咳血,又不想人知。

罗伯特·麦克鲁姆(Robert McCrum)刊文于6月10日的《观察家报》,重引《一九八四》的开篇: “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麦克鲁姆感叹,这水晶般的句子背后,实有常人难以想见的艰辛。若找来奥威尔的手稿,一看即知。纸上不同颜色的墨水,难以计数的修改与重写,无不指证作者心底的狂潮,时刻在拍击着他,强迫他笔耕不息。

1946-1947年迎来了几乎20世纪最冷的冬天。彼时之英国,正挣扎于战后之大凋败。肺流血心也流血的作家,独处荒凉的外岛,还要自托使命,以纸笔预言未来的梦魇。西班牙内战,二战的浩劫,哪一样不是极权的血光之灾,此时一股脑涌上心间。但他决定卖掉这条命,为了小说。再不写这故事,他将永无可能。

麦克鲁姆说,奥威尔简直自寻绝路。朱拉岛上的老屋建于崎岖乱石的空隙,四间逼仄小屋,生活几近原始,没电,也没电话,烧饭用卡乐气,取暖用泥煤和石蜡。一台电池收音机是他仅有的与外界单向联络的工具。

他来到岛上,只带一张行军床,一桌二椅,少许锅盘。斯巴达人的简单生活,只令他专注于工作。当地老乡记得这位布莱尔先生:瘦高个儿,面无血色,脸带忧伤。他仍旧吸烟——不是香烟,是用粗黑烟丝手卷的大炮,一干起活儿来,室内空气便污浊不堪。他在其中隐现,恍如雾中的饿鬼。

但工作进展顺利。1947年7月底,他致信其出版人,已完成初稿,后又称再需六个月打磨。不料他与幼儿及亲友泛舟海上,意外翻船,幸无人溺亡,奥威尔的病肺却被冰冷海水所伤,随后两月,他陷入重病,却狂热地投入誊改工作。打字机在荒岛老屋里乒乒乓乓响着,终日不停。11月,他终于瘫倒在床上,“病得要死。”他在信中说。阿斯特从美国弄到了链霉素,寄往奥威尔在海尔麦斯的医院。1948年3月,肺结核的症状一度消失。就在准备出院前,他收到出版商的催稿信,要求他务必在12月前交稿。事后证明,麦克鲁姆写道,这封信等于“又往他的棺材上钉了颗钉子”——奥威尔死定了。

他回到朱拉,继续改稿。这是不顾一切的、有去无回的战斗。等待与死神履约的时候,天堂的荣光洒在他身上:1949年6月8日,《一九八四》在英国出版,五天后在美国上市,并立刻被视为杰作。年轻的新妻也到手了。1949年10月,在伦敦大学学院医院,奥威尔迎娶了31岁的索妮娅·布朗奈尔。

幸福的白驹飞驰而过。1950年1月21日凌晨,46岁的奥威尔肺动脉突然迸裂,造成体内大出血。护士来看他时,他已经死在了病床上。此时,索妮娅正在城中酒吧,与老情人卢西安·弗洛伊德等人聚饮。1980年去世前,她长期为此内疚。

首版39年后,董乐山译《一九八四》由花城出版社首次公开发行中译本。无需在此重述《一九八四》构建的可怕图像、书中广为流传的新创语汇,以及此书重大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但我们必须要向偏执而自虐的奥威尔,向他朱拉岛上的最后斗争脱帽致敬。董译1988年版《一九八四》的结尾:“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往期精彩荐读

关于我们的身体和健康或许这些话题你还被蒙蔽着!
美国立国原则之一:自然法真谛,美国的建国基础
美国中期选举后该何去何从?
74张顶级照片,太壮观了!给大家欣赏欣赏!
Crazy!工农兵宣传队,在当时有多牛?
美国特朗普们的“夕阳红”比中国的要更加绚丽夺目
全解析:2018维密落幕,依旧丰乳肥臀!


热门小说汇总请复制下列链接浏览或收藏:
热门小说精选(一)https://url.cn/5xx16bS
热门小说精选(二)https://url.cn/59Q077E
热门小说精选(三) : http://t.cn/EwZKfXC
阅读更多敏感或被屏蔽的文章,请关注微博
http://weibo.cn/zdzclz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