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桂兵《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出版

堂内小编 中古史研究 2021-02-2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2019-12页数:559定价:298.00元 装帧:精装系列: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书系ISBN:9787030639011




作者简介





 吴桂兵,江苏海安人,四川大学汉唐考古方向硕士,南京大学汉唐考古方向博士,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领队。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为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南京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魏晋南北朝考古、佛教考古、汉唐中外文化交流考古、田野考古学等,曾先后赴韩国、美国参加东亚佛寺遗址与园林遗存、荣山江流域考古研究、六朝物质文化与礼仪等国际学术会议,201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魏晋南北朝考古、佛教考古、汉唐中外文化交流考古、田野考古学等。出版《两晋墓葬文化因素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详列中国中古时期(东汉晚期至辽宋)的墓葬考古材料,梳理佛教因素进入丧葬的不同环节及过程,揭示中国古代墓葬制度与礼俗在中古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中古丧葬礼俗的重要变化,就是宗教因素的进入,佛教是其重要表现。本书在传统考古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墓葬考古研究的整体认识与空间分析,强调丧、葬、祭的一体性。本书还引用了历史文献、出土文献、佛教典籍、笔记小说等材料。同时,借助于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方法,阐述了佛教因素在墓葬考古学研究中的复杂性。中古墓葬本质上是“儒释老庄尽穷旨趣"的名利场。






目次




绪论 第一章 汉代佛教因素遗存 第一节 汉代遗址中出土的佛教因素遗存 第二节 四川地区汉墓佛教因素遗存分析 第三节 其他地区汉墓佛教因素遗存分析 第四节 显节陵上的“浮屠”像 第二章 三国两晋时期的佛教因素遗存 第一节 南方吴晋墓葬中佛教因素遗存分析 第二节 忠县涂井蜀汉崖墓中的钱树佛像与白亳相俑 第三节 曹操墓出土的画像“舍利” 第四节 新疆地区汉晋时期墓葬中的佛教因素遗存第五节 佛教因素遗存与“晋制”  第三章 天人、僧人与佛像——南朝壁画墓中的佛教因素 第一节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帝王陵墓壁画 第二节 襄阳、常州、邗江、余杭的壁画墓 第三节 闽侯南屿南朝墓墓室壁画的空间分析 附录 高句丽壁画墓中的佛教因素(附百济武宁王陵)  第四章 “珉床雕户”与“洞房石室”——北朝墓葬中的佛教因素 第一节 葬具 第二节 墓室壁画 第三节 娄睿墓佛教因素的整体认识 第四节 “混合”的入华粟特人墓葬 第五节 “确载”与“形似”——李希宗夫妇墓与崔氏家族墓 第五章 从地下到地上——隋唐墓葬中的佛教因素第一节 佛寺(附论石椁与神道石柱) 第二节 幢、塔 第三节 墓门 第四节 俑、佛像、衣物疏 第五节 陀罗尼经咒 第六节 吐蕃丧葬礼俗中的佛教因素 附录 唐代僧人墓葬特征 第六章 五代十国丧葬礼俗中的佛教因索 第一节 唐代佛教因素的延续 第二节 五代十国的新因素 第七章 宋、西夏墓葬中的佛教因素 第一节 北宋皇陵、西夏陵中的禅院 第二节 宋代家族墓地的佛教因素 第三节 郑州及周边宋代壁画墓 第四节 南方宋墓与佛教 第八章 经咒、经幢与西天荼毗礼——辽代丧葬礼俗中的佛法 第一节 庆陵的幢、庆州的塔与耶律琮的神道碑第二节 宣化辽墓 第三节 辽墓中的佛法 结语 “儒释老庄尽穷旨趣”——中古丧葬礼俗的“名利场”主要参考书目 
(感谢科学出版社为本号提供讯息)

于赓哲《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出版

「何谓制度」专号:《中国中古史研究》(第七卷)出版

焦杰《中古文史存稿》出版

高明士《中国中古礼律综论续编:礼教与法制 》出版

雷家骥《中古大军制度缘起演变史论》(上中下)出版

夏滟洲《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出版

朱振宏《跬步集:从中古民族与史学研析洞悉历史发展与真相》出版

郑弌《中古敦煌邈真论稿》出版

龙成松《中古胡姓家族研究》(上、下)出版

《简修炜先生中古史论集》出版

胡宝国《将无同:中古史研究论文集》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