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明《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出版(附后记)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20-8
页数:518
定价:86.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101147537
吕文明,1982年6月生,山东海阳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9)、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18)、山东省第四批齐鲁文化英才(2016)、山东省第二批签约艺术评论家(2018)、山东师范大学首批东岳学者青年人才(2018),被评为山东师范大学杰出青年、十佳教师。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济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六年前,当我把研究的视角聚向“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的时候,就注定了我的学术研究之路不会单纯停留在书法上。受我的导师王志民先生影响,我一直在努力追求打通文史哲三大学科、在宏观和综合的学术视野下研究魏晋思想文化和艺术发展。所以,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政治与社会变迁视阈下的艺术史观”立项为分水岭,我的科研开始发生研究视阈的转向。在这种转向中,我开始关注儒学、玄学、佛学等重要问题,学术视野进一步开阔起来。当我把魏晋书法研究放诸思想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宏大视阈中时,魏晋书法发展的脉络就逐渐清晰起来,我对这个中国书法发展的关键期进行了深入剖析。而这种关注又绝不是无中生有、无所依托,我对魏晋书法研究的载体是当时的世家大族。虽然魏晋时期的文艺发展几乎都出现了家族传承的迹象,但它们中没有一种像书法这样典型,特别是王羲之及琅那王氏家族的出现,更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的传承发展作了最好的注脚。我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学术关注中全面展开。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王志民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今生有幸拜读在先生门下,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对先生从畏惧到尊敬、依赖,最终以至崇敬。先生对于人生的豁达和对于学术的执着都对我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从先生身上感受到的是学术大师的风范和慈父般的深情。感谢顾亚龙先生、郑晓华先生、娄以忠先生、孟鸿声先生对我学术和书法的指导,作为书法界的前辈师长,他们以最大的宽容和热情引导我在书法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感谢齐鲁文化研究院江林昌教授、丁鼎教授等诸位师长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中华书局徐俊先生、罗华彤先生对本书出版给予的支持和建议,感谢陈乔女士的精心编审。感谢我的爱人沈昱君对我的理解和包容,她默默地承担着家庭的全部重担,让我可以没有牵挂一路向前。我的研究生廖妙清、李明阳、陈嫣虹、闫璐在书稿的校对上做了很多工作、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研究生郭晨为书稿拍摄了大量图片,在此一并感谢。
还有不到一个月我就38岁了,离孔子所谓“不惑之年”已越来越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做学术研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文科研究常被人视作“无病呻吟”“自我陶醉”,虽然张横渠说了那么豪气的大话,但是毋庸置疑,文科的学术研究确实解决不了社会实际问题。然而,我却越来越离不开读书和学术研究了,除了作为一份工作、一种事业,最主要的还是它让我找到了心之所在,让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钱穆先生说:“我不敢认为自己在学问上有成就,我只感到在此茫茫学海中,觅得了我自己,回归到我自己,而使我有一安身立命之处。”把做学问作为安身立命之所在,这应该是文科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然而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它需要知识储备、岁月磨砺和心智成熟的共同作用,于我而言,这是永恒的追求。
屈子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5月17日深夜匆匆
(感谢中华书局,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常耀华《隋初唐书法美学研究》出版(附:白乐桑序)陈志平《唐宋书法史拾遗》出版刘世军/黄三艳校注:《画史校注》(附前言)赵华《赵孟頫闲居考》出版周淑舫《六朝吴兴沈氏文化世家研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