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玉钧|从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到国家公园的完整性

教席秘书 UNESCO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
2024-09-08
编者按为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遗产保护利用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UNESCO Chair)倡议发起并联合教科文组织相关教席单位和二类机构共同主办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学术论坛在线上召开。论坛期间,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空天研究院等2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著名学者共同围绕世界遗产与世界文明、世界遗产与考古、海洋遗产与丝绸之路、文化景观、人居型遗产、活态遗产、历史城镇等不同的遗产类型所面临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就不同院校、不同专业间如何开展合作,围绕目前世界遗产领域国际人才短缺,利用世界遗产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经验不够丰富等问题,分别从理论到案例,从国际实践到国际传播、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进行讨论。 为促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成果分享交流,推动遗产学术共同体发展,论坛秘书处整理了所有参会嘉宾的发言内容,经作者授权,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参会嘉宾发言内容,供遗产研究者及遗产爱好者学习参考。


从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到国家公园的完整性


张玉钧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研究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导言

本次分享的主题是“从世界遗产到自然遗产”,这是有关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到国家公园的完整性的一个题目。我主要从4个方面给大家介绍,首先是世界遗产与国家公园之间的关系,其次分别是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和国家公园的完整性,最后就是我提出从相对完整性走向协同保护的这样一个个人的想法。


1.世界遗产与国家公园的关系

世界遗产和国家公园,这两个概念我们都很熟悉,但说到完整性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原真性,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提到原真性(或真实性)的时候,强调它的“不受损”,提到完整性的时候强调它的“不缺失”。那么世界遗产和国家公园之间通过原真性和完整性来建立关系,两者之间保护的目标都是保护它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所以这两个是共通的。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到目前为止世界遗产共有1154项,今天参会的嘉宾也都强调了这些。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现状,即文化遗产数量占比最多,然而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偏少,其中混合遗产更为稀缺。那么今年大家都知道是中国首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5周年,1987年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5项,而混合遗产只有泰山1项。

1.1 世界遗产与美国国家公园

从世界遗产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先看美国的情况。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跟中国不一样,(美国)有很多偏重文化的东西,它有400多个unit单位,那么这其中我们所说的纯粹的国家公园,或者说狭义的国家公园共有62处。我们梳理了美国国家公园进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情况,以1978年(进入世界自然遗产)的黄石公园为代表,到目前为止美国共有13处国家公园拥有世界自然遗产。

美国这个情况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在1978年跟黄石公园一并进入遗产名录的时候,还有一个叫梅萨维德国家公园,这个公园它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这也许是根据当时不同的一个评定标准。这个公园有它的一个特点,因为是印第安人的历史遗址,但是把它划成了一个国家公园。接下来我们对照一下,说说国家公园的一些标准,那么黄石公园当然是自然遗产,主要强调了它的一些风景特征还有它的这种地球历史进化的过程。

图1 世界遗产与美国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

因为大家都是研究遗产的,相信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自然遗产的这些情况。我想在此说明的是我们可能需要关注一下国家公园的完整性,或者是关注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其实从自然遗产的以上这些特征来讲,跟我刚才说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是无法割裂的。因为现在讲自然遗产的完整性,是因为它也是动物的避难所,包含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我们国家公园也特别强调生态系统演化的一个过程。比如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当然东北虎豹是它里面的旗舰物种,但是也包括范围内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包括针阔混交林这样一个演化的过程。

大峡谷国家公园也是同样的,它也是以自然美景为突出特征,但是它强调的是地质历史的变迁,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四个年代的呈现都非常全面。另外它代表性非常强,涵盖了北美7个自然带中的5个,生态系统的类型非常多样。我再举个例子,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也是类似的,它强调的是动物栖息地。那么我们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其实也强调的是栖息地。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栖息地也是生态系统。那么梅萨维德国家公园它主要强调了一些什么呢?当年的划定标准我们无从考证,如果按现在的标准也许不会划定为国家公园,这就是一个特例,也没人去解释这个事情。


1.2 世界遗产与中国国家公园
上述是美国的情况。中国目前的情况是第一批设立了5个国家公园。这5个国家公园中的3个是拥有世界遗产的。其中就包括第一批申请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当时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为主包括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一起申报的。还有大家熟知的武夷山国家公园。那么我想强调的是这里有一个先后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国家公园,如果是原来(比如说在多少年前)就有的话,那么我们现在说的自然遗产或者是混合遗产的数量可能就不是今天这个数字了。其实这里的问题就是先有国家公园还是先有世界自然遗产这样的问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范围或规模可能还会发生变化。

图2 中国国家公园区位图

比如说现在的可可西里,是2017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大家看图中这有一条线,实际上是青藏铁路和公路,线的左边是可可西里的自然保护区。当时申报的时候,不可能因为一条路就把范围限定住,因为涉及到一个藏羚羊的迁徙线路,羊群都到卓乃湖边去繁殖,也算是他们的避难所。当时主要的目的是以保护藏羚羊为主进而保护整个高原生态系统。那么我们把视角放得更广一些的话,可能这个范围今天就不一定这么划了,因为藏羚羊是从三个方向来的,可能范围还要更广,所以当时有这么一个尺度的变化过程。

图3 可可西里指定的遗产区域及其缓冲区域(来源:https://whc.unesco.org/en/list/1540/)

上述是美国的情况。中国目前的情况是第一批设立了5个国家公园。这5个国家公园中的3个是拥有世界遗产的。其中就包括第一批申请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当时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为主包括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一起申报的。还有大家熟知的武夷山国家公园。那么我想强调的是这里有一个先后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国家公园,如果是原来(比如说在多少年前)就有的话,那么我们现在说的自然遗产或者是混合遗产的数量可能就不是今天这个数字了。其实这里的问题就是先有国家公园还是先有世界自然遗产这样的问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范围或规模可能还会发生变化。

那么后期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范围,现在把可可西里容纳进来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也同样有这样一个过程,当时申请的时候实际上是四川这一部分大熊猫的栖息地,以标准十(OUV)在2006年的时候申请。当时这个地区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当然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最新规划还没有正式发布,但是它还包括了甘肃的白水江,还有陕西的青木川等自然保护区。所以如果我们从大熊猫的栖息地这样的角度出发的话,现在再去重新评定世界遗产,它肯定不是同样的范围尺度。武夷山也是这样,在评定时也有变化。在1999年申报的时候,它是不包括江西这一部分的。那么后来到2017年把江西这一部分也加了进来。同样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的划定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1.3 世界遗产与日本国家公园

我们再看看日本,日本到目前为止有34处国家公园,其中有三处是世界自然遗产。日本国家公园的制度类型叫做地域制,因为日本人口密集,农耕国家纯自然的部分或者是按美国的说法叫Wildness这一部分比较少,那么仅有的像屋久岛的这几片就比较珍贵了,而且面积还比较小。它保护的是岛屿这种生境,包括特殊的植物区系。

还有在北海道的知床国家公园,这里也保护着一个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另外还保护候鸟及一些珍贵濒危的海鸟,所以显得比较珍贵。还有一个就是小笠原群岛,它反映了一些物种的变化情况。像达尔文当年探索物种起源,有一些特殊的物种或标志性物种的进化过程,具有显示性的意义。

图4 日本国家公园区位图

1.4 世界遗产与国家公园关系总结

我们把上面的这些简单地总结一下,我用“多多少少”来概括,总体而言世界遗产文化遗产偏多,自然遗产偏少,混合遗产则更少;而国家公园的情况是自然遗产多、混合遗产少、文化遗产更少。美国13处世界遗产有1处文化遗产,这可能是一个特例。我们再总结一下,无论世界遗产还是国家公园,其目标是一致的,但两者之间的内涵所指是有所差异的。

那么我在这里就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性的概念。在这里可以通过举例来更好地理解相对完整性,上面提到的武夷山国家公园,从福建省域这个角度来说,当时认为已经很全面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治理体系的成熟,从区域发展这个角度出发应该把江西的部分也纳入进来。从国家公园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划定方案仍需继续调整。它们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从面积来讲,国家公园与世界自然遗产是不一致的。


2.世界遗产的完整性


关于世界遗产的完整性,我在这里不多做赘述了。我想强调一下《操作指南》的后半部分,也就是标准7-10。其实现在很多遗产地或者自然保护地实际上还不属于国家公园,但将来纳入国家公园的潜在遗产地应该不在少数,比如说泰山或者是黄山,这可能会大大增加世界自然遗产数量。从国家公园方面来看,当然也需要强调这些自然遗产的属性,包括强调地貌特征和物理过程完整性。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当时在评定的时候实际上是群星点缀式的,分布星星点点是不连续的,当然在第二期扩大了它的范围,为此将其划定为国家公园可能性不是太大。但是当时把它作为自然遗产去统一申报了,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也是这样的,目前更确切的来说目前它只是黄海候鸟栖息地。从长远考虑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说到可可西里,首先卓乃湖作为藏羚羊的繁育地是必须提到的,其次就是藏羚羊的迁徙路线。在申报国家公园的过程之中,要不要把可可西里涵盖进来,也有一个反复考虑的过程。


图5 《操作指南》中世界遗产的完整性
3.国家公园的完整性

国家公园的完整性实际上就是我们刚才强调的“不缺失”,具有足够面积和充分的组成要素,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 维持自然区域的价值与特征。清华大学杨锐老师的团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组成要素的完整性还包括文化景观。最近《生物多样性》杂志在这方面发了好几篇文章,大家可以参考。那么还是拿三江源来举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后,青海省开始探索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设立。这里实际上有一个尺度变换的过程,“三江源”这个词实际上指代好几个意思,比如说三江源地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还有三江源国家公园,这里面有一个历史的探讨过程。在2014年开始探讨国家公园方案的时候,也提了生态完整性,侧重于源头,然后以保护区作为核心资源,这个时候实际上是不包括可可西里的。当然也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包括行政区划、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同时也提到了原真性。但是这个划分现在看来是有缺陷的,比如说黄河源这一块有一个鄂陵湖,大家都知道当时我们把它划出去了。后来到了试点阶段,就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说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还有保护地的优化重组,这个时候就把可可西里也扩进来了,重点是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包括可行性和社区参与这一块,都进行了一些全方位的探讨。到了国家公园目前这个阶段,凝练了生态系统完整性,景观的独特性,还有管理的可行性这一块,那么大家看它整体性就比较强了。


图6 国家公园的完整性评估框架
4.遵从相对完整性走向协同保护

最后我想总结两句,我们说的完整性当然离不开原真性,要遵从相对整体性走向协同保护的过程。我们现在说的一些数据统计,它实际上是在自然保护地整合之前,或者说国家公园的整体方案还没有出台之前做的一些事情。可能下一步基于国家公园的自然遗产数量会有很大变化。比如说我们现在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数量18项,其中涉及国家公园的有3项,那么还有6项是位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的,16项是属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计划。大家知道COP15第二阶段会议马上要在加拿大召开,其中还有9项混合遗产列入MAB计划生物圈保护区。
当然我们的发展成就是不错的,在国际上的总体评价也挺好。现在还要强调一下,大家都知道《建立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的指导意见》特别对国家公园进行定义,这个定义特别强调了“4个最”,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国家国土空间里边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最独特的自然景观、最精华的自然遗产和最富集的生物多样性,这“4个最”将来要纳入到国家公园的体系里面。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吧,有不太合适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可以直接观看视频全文:
温馨提示: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字整理:成子萱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字校审:张玉钧 老师


往期推荐:



保继刚|哈尼梯田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詹长法|国际语境下海洋考古遗产的探索与保护

王心源|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实在性与评价标准真理性的思考——兼谈作为一门科学的文化遗产研究是可能的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UNESCO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