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发现龙凤坝⑩】民国都督杨柏舟
■起 人文龙凤 古韵流芳
03 民国都督杨柏舟
在辛亥革命时期,有一位朴素的土家族农民,坚定不移地追随孙中山,闹革命、举义旗,讨军阀、建共和,金戈铁马,驰骋疆场,在辛亥革命浪潮中挥洒热血,一世英名。他,就是贵州省首任都督、龙凤坝镇司城村人杨柏舟。公元1880年,杨柏舟出生于重庆市秀山县龙凤坝镇司城村(原为客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柏舟自幼性格倔强,不苟言笑。他7岁入私塾,勤奋好学,深得老师赞许。9岁丧父,一边苦读诗书,一边帮家里耕田,从小养成勤劳节俭、善良正直的品德。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杨柏舟读完私塾便设帐教学。收了20多个学生,自谋生活出路。他教书认真负责,深得学生爱戴。当时社会废科举、办武学,立宪、维新、反清复汉,救国救民等风声水起,17岁的杨柏舟,因受到当地王姓财主的歧视、压迫,愤然弃教从武,报考贵州武备学堂。当时,学堂共录取了18名学生,被传为“十八学士”。此后,杨柏舟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当时孙中山、黄兴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同盟会组织。之后,受孙中山指示,与尹昌衡、唐继尧、刘存厚等组织革命团体,还与刘炎基、仇亮等人多次在东京西国桥集会,共商光复中华大计。
1910年,杨柏舟从日本学成归国,再次回到贵州,清廷授予他“武举”称号,初任营务处帮办,数月后调任陆小总办(即校长)。在任职期间,他坚持改进教育设施,传播新思想,深受学生、士兵爱戴。1911年,武昌革命起义消息传至贵州,陆小学生和新军一标(清末军制,相当于团制)进步官兵,于辛亥年九月十三日(1911年11月3日)商定起义,拥戴杨柏舟为统领。他和新军队长赵德全临危受命,连夜领兵入城。贵州巡抚沈瑜庆见大势已去,便承认独立。咨议局长谭西庚、自治学社首领张百麟,当即在咨议局门前升起“汉”字大旗,挂出“大汉都督府”的牌子。次日各革命团体召开大会,推举杨柏舟任都督、赵德全任副都督。其时,起义军席卷半个中国,清王朝危在旦夕。清廷内阁总理袁世凯,命令冯国璋率兵攻打汉阳,武昌危急,黎元洪电告各省起义军派兵援鄂。同时,起义首领——湖南都督谭延闿、四川刘存厚也致电贵阳,请求贵州起义军出师援湘援川。在各省急电催请下,杨柏舟毅然决定让副教督赵德全驻省坐镇,叶占彪率一标士兵援川,自己率领二标士兵 3000 精锐援鄂,于辛亥年十月下旬从贵州出发,经铜仁、松桃、湘西,沿途招安抚降,进抵常德。不料风云突变,黎元洪致电杨柏舟返黔平匪。而滇军唐继尧又以借道贵州援鄂北伐为名,乘机占据贵州,阻止黔军回黔。民国元年(1912 年)2 月,杨柏舟只身东下南京,晋谒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遵大总统令正欲返回贵州视事,孙中山却为南北军权统一大计而辞职。袁世凯在北京做了临时大总统后,5月任命唐继尧为贵州都督。8月授杨柏舟陆军中将衔,任命为总统府军事顾问官,杨柏舟见回黔无望,遂把驻常德北伐黔军移交政府,在贵阳举行退伍仪式,悉数解甲归田。1916年袁世凯背叛民国,复辟称帝,改元洪宪。杨柏舟又悄悄去上海谒见孙中山,面请带兵讨袁。不久后,袁世凯一命归西,黎元洪继任总统,张勋复辟,拥溥仪为清帝,逼走黎元洪。杨柏舟又急走成都,与刘存厚商议讨伐张勋大计。不久张勋被段祺瑞“削平”,于是,杨柏舟便以四川代表的身份回到北京。1921 年冬,杨柏舟因养病回到家乡——司城村。1922 年夏,在他静养的小屋离开人世,葬于原秀山峻岭乡(今隘口镇)新院村猫山,时年42岁。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北平民国政府闻讣,拨大洋二千元治丧,并加“辛亥起义,回应武昌,建设共和,厥功甚伟,着宣付国史馆立传,以彰勋绩”等考语。半世英雄终归土,一心革命付与天。当我们离开风雨飘摇的杨柏舟故居时,心中升腾起许多唏嘘与感慨。硝烟散去,逝者如斯,唯有这座故居被光阴尘封,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怀念与追思。
往期推荐
◇小=͟͟͞͞ 心=͟͟͞͞ 地=͟͟͞͞滑=͟͟͞͞ !◇元宵节重要提示!◇喜讯!涉及秀山这些学校……
精彩视频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晓得你在看,给我点个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