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 读《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 : 纪实摄影的艺术》
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纪实摄影的艺术
作者:【英】乔纳森·戴 著 林大江 译
把身体当枢纽的罗伯特 · 弗兰克
文 | 吴毅强
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大家非常熟悉了。但系统研究它的文本不多见。蚂蚁摄影组织翻译过一本《Looking in: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相当厚实权威,但并没有出版(原因参照上一篇),有兴趣的可以去蚂蚁摄影公众号免费阅读。
现在这本书由英国作家乔纳森·戴写于2011年,全书几乎没有配图,纯文字,但写得平实易懂还不失深度,翻译也挺通顺,快的话两三天即可看完,作为中文世界第一本系统评论《美国人》的书,非常值得一读。
《美国人》的重要性已经无须再提。作为读者来说,更想知道的是,什么造就了它的重要性?作者从三个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三个部分也构成了全书的框架。这三部分互相独立,可以打乱阅读,这大概也符合弗兰克的心意。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美国人》创作的条件和处境。这是我收益最多的部分。因为我从摄影史书上读到过,弗兰克创作《美国人》的大概情况,但非常粗略,大意为,弗兰克颠覆了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及构图理论,为主观性摄影,为新纪实摄影开创了道路。至于弗兰克为何会作出如此颠覆的创作,并没详说。这本书清晰地勾勒了几个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告诉我们,从图式表层模仿,是不可能复制他的成功的。
首先,作者简述了弗兰克从欧洲去美国的过程。这部分交代了大的时代背景。弗兰克出身优渥家庭,从瑞士移居巴黎,再来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刻板与颓败和美国的混乱与活力形成对比。此时的美国,是一个歌颂平凡生活的世界,快速消费品,好莱坞电影电视,嬉皮士音乐,垮掉派诗歌,波普艺术等等,对通俗文化的兴趣,也催生了摄影的繁荣和转型。
其次,作者勾勒出了,作为摄影师的弗兰克与纽约先锋派的密切交往。这部分交代了艺术史背景。与艺术界人士的交往,对弗兰克产生了直接影响。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德库宁就住他隔壁,德库宁认为摄影和绘画是平等的。实际上,弗兰克选择的道路,确实有点像当时纽约画派的抽象主义者,重自我表现,直觉、个人意识非常浓厚,和传统忠实的纪实摄影拉开了距离。那个时候的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都脱离开所谓文雅(优美),涉及丑陋、残忍和死亡。纽约画派不少画家热衷“姿态绘画”或者“行动绘画”,比如波洛克,作者把弗兰克的摄影称为“姿态摄影”,有一种即兴发挥的感觉,与波洛克异曲同工。他们也都和当时的即兴爵士演奏相通。另外,他还和同时代的意识流写作保持了同步。比如给全书写序的凯鲁亚克,他的《在路上》就是如此。没有这些艺术家和作家诗人的滋润,不会有《美国人》的诞生。
再者,作者还提及弗兰克自身的因素。弗兰克是天生具有叛逆精神的人,比如弗兰克对杂志委派的任务一般不太信任,因为那意味着失去对照片的掌控权,不自由。他从瑞士来到纽约就不是为了安稳来的,他追随自己的天性,想尝试新的东西,去游荡,去冒险。和凯鲁亚克一样,活在当下。所以,弗兰克在《美国人》中,和过去的自己做了告别,他之前的风格可以归入50年代所谓“艺术摄影”一类,给人愉悦,感伤,充满浪漫气质。作者用了“文雅”一词来形容这种风格,这是当时画廊艺术摄影师作品的标配。弗兰克要做的,就是同这种风格划清界限。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讲的是《美国人》的拍摄主题以及照片之间的关联和编排。这两部分和摄影师的关系更为直接。你能读到,弗兰克为何选择美国国旗作为视觉上的篇章纽带,为何拍摄自动点唱机、加油站、公路、汽车、旅馆,路边摊等俗不可耐的事务,它们如何成为了宗教的替代物?这些事务的陌生感、反讽和喜剧性并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与斯泰肯“人类大家庭”展览和标准石油档案照片中,那些美好和谐并不相同的美国。在最后一部分中,作者对照片之间的逻辑关联下了很大的笔墨,一张一张地分析说明,这对我们的读图能力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由于弗兰克个人的原因,针对他的作品研究其实还刚刚开始,这本中译本的问世,也许将进一步带动国内对这位大师的深度研究。
总之,这是一本对于研究者、摄影师和艺术家都值得推荐的书。有一个小建议,关于翻译的,长句太多,可以适当增加断句,便于理解。
推荐指数:★★★★★
作者简介
吴毅强,浙江大学美学博士,摄影艺术批评家
往期精选
公众号新开一个栏目《千字短评》,希望用简短的文字,对摄影艺术领域发生的现象及动态进行及时地批评,参与当下摄影艺术文化知识生产。包括思潮、书籍、作品、展览及一般的生态批评。
栏目宗旨:不能说真话,那么请闭嘴。
欢迎投稿
微信:wuyiqiang926
邮箱:393222588@qq.com
入群请添加管理员微信
Gofor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