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弹结合,大国崛起

陈 辉 晨晖点兵 2022-07-19

点击上方“

晨晖军事



可阅全部文章


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前世今生(四)

陈   辉

原子弹没有导弹相助,就好比腿残的巨人,无用武之地。中国导弹为核武器插翅,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但它是塔爆,并不能形成足够的核威慑,它必须与有效的运载工具相结合,才能完成打击敌战略纵深的使命。因此,研制战略导弹的历史重任又拉开了序幕。

  1966年10月19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主持核弹、导弹两弹结合的会议,聂荣臻元帅、张爱萍副总参谋长以及研究核武器的部分专家参加了会议。要知道,把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起来,组成有实战价值的导弹核武器,是件既复杂又艰巨的事情。外国人嘲笑中国光有原子弹,没有运载工具,是有弹没枪。美国人说: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发射有核弹头的导弹,花了12年的时间,因而断言:5年内中国不会有运载工具,至少10年才能掌握导弹核武器。

  可是,中国人偏要打破外国人的预言,创造人间奇迹。其实,两弹结合的研制工作,在蘑菇云尚未形成之时便已展开了。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了。

1958年3月在朝鲜战场上屡立战功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军志愿军第20兵团回国接受新的任务。

1958年3月27日,我国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在西北某地开始兴建,1960年建成。
  1958年9月,解放军某航空学校改编为中国第一所导弹学校。外交部长陈毅元帅视察试验基地1959年6月,在大西北茫茫戈壁滩上,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导弹核试验基地。

1963年12月,鉴于我国原子弹、中近程地对地导弹的研制工作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以及美、英、苏三国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后出现的国际形势,中央专委研究了核武器的发展方向问题,责成国防工办、国防科委组织有关部门立即对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作出全面的计划和安排。

张爱萍上将长年奔波在大漠深处、深山僻壤,与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参试部队官兵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为解决核试验中的难题,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随后,中央专委决定待原子弹成功后,立即开展核弹头的研究设计,并加快中近程地对地导弹的研制,力争早日把配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导弹装备部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批准了这一计划。

  由于没有实践经验,研制过程中,对如何鉴定导弹原子弹头的性能有一个认识过程。1965年11月国防科委和二机部经过深入分析后认为,为了研制出经过实际飞行考验的核弹头,必须先进行飞行状态下的“冷”试验,在确有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飞行“热”试验。飞行“热”试验最好按全当量、全射程来安排,以达到实际考验“两弹”结合技术是否过关的目的。

  12月31日,二机部向中央专委提出上述建议。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会议,对这一建议作了慎重研究,责成有关部门多做几种设想,进行研究比较,然后提出方案供中央专委审定。

  周恩来说:“进行这样的试验,我总是不放心,怕掉下来,二、七机部研究一下,七机部保证不掉下来,二机部研究万一掉下来,保证不会核爆炸。”  聂帅问:“导弹和原子弹结合,在我国本土上进行热试验,大家说说看,到底有多少成功的把握?”  会议室一下子沉静下来。

  聂帅说:“你们放开讲。”

  钱学森首先说了自己的估计,接着其他同志也一一发言,大家都认为“百分之九十的把握还是有的”。

  听了大家的发言,聂帅沉思片刻,右手在桌子上有力地一拍:“就这么定了。科学试验总是有成功,有失败,谁也不敢打百分之百的保票。有百分之九十把握,我们就可以下决心了。”

盛夏时节,一辆汽车一颠一颠地奔驰在草原的简易公路上,似一只出没在波峰浪尖中的小船。
  驾驶室内,安全技术部门的负责人苏耀光对司机说:“能不能再快一些,再颠一些?”  司机点点头,用力一踩油门,里程表上的指针指到80公里/小时。  苏耀光看看表:“就这样,猛跑,越颠越好。”车上载的是一个真正的原子弹。  在两年前的一次试验中,原子弹娇气得像个刚刚出世的婴儿,为减少震动,特意将一个沙发抬上了吉普车,原子弹裹着毯子放在沙发上,人们仍不放心,一路上技术人员还小心翼翼地守护着。

  当时还做了不少试验,各种环境的试验,受热有没有问题,震动有没有问题,从导弹上掉下来能不能摔响,安全不安全,可靠不可靠,一点一点地算,一项一项地试,有些试验条件不具备,就用土办法。按周总理指示的,一切经过试验,各方面都没问题了才行。

1964年6月29日7时东风二号导弹在发射场点火升空,发射成功,导弹准确命中1000公里以外的预定目标。中国自行研制的导弹终于获得成功。

1966年8月在经过17次严格的测试发射试验后,东风二号甲导弹正式定型,并被确定为核弹头的运载工具,执行两弹结合飞行试验任务。

1966年10月25日,聂荣臻受毛主席、周总理的委托,第二次飞抵导弹试验基地,亲自指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

发射前最危险导弹对接工作开始了。

承担弹头与导弹对接任务的操作手叫田现坤,一个入伍只有三个月的四川籍战士,为了精准操作,田现坤必须钻进导弹和原子弹头之间,仅有的50公分缝隙。

田现坤为了操作方便,就把防护皮衣脱下,只穿了一件衬衣和部队的绒衣,钻了进去。将经过单独测试合格后的原子弹头与导弹体对接是一项重中之重,险之又险的工作,要把密密麻麻的插头一个个精准的连接起来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致,特别是连接引信时,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正常40分钟完成的操作,田现坤用了80分钟精准完成。他下来后身上都麻木了,说给衣服给衣服,当时聂荣臻元帅接住衣服给田现坤披上。

因零距离接触核弹头,受核辐射剂量大,田现坤于1992年底去世。即使在患重病就医时,当医生询问这位老兵是否接触过核辐射,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

10月27日早上八点半,试验进入30分钟准备,操作手赵符修全神贯注地调整着舵机的精度。

而他保持这个动作已经快一个小时了,手冻的都快捏不住 。舵机调整的精度,将直接关系导弹飞行的命中精度。

赵符修深知自己手底下的些许误差,就可能导致导弹偏离预定航向,造成无可估量灾难性后果赵符修凭着对毛主席负责,对国家负责,人民负责的责任他用冻僵的双手继续调整,最后调到真正达到四个零,就是四个舵机都保持在一个垂直线

赵符修撤离后,发射阵地只剩下地下控制室的七个人。

  导弹发射基地地下控制室距发射台最近,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万一试验不成功,后果不堪设想。

在距离发射场坪只有160米的地下控制室,执行指挥操作任务的“阵地七勇士”他们是:第一试验部政委高震亚、参谋长王世成、发射中队长颜振清、点火操作员佟连捷、唯一战士操作员徐虹、技术助理员张其彬和补加液氧的关键人物刘启泉,立下了“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的铮铮誓言!

第一试验部政委高震亚在七人中年龄最大、职务最高,也是唯一的政工干部。本来他的岗位不在地下控制室,但他主动申请到地下控制室担任阵地临时党支部书记。试验前几天,高震亚找到一位田干事,说要给自己剃光头。田干事碰到徐虹,把这事告诉了他。徐虹马上明白,高震亚是在“剃头明志”,他已经准备好要“上战场”了。

发射二中队中队长颜振清的儿子那时刚出生,他专门跑回家抱了儿子一会儿,还给妻子洗了几件衣服。直到试验解密后,家人才意识到工作忙起来经常不顾家的颜振清当年的反常。

试验前一天,加注技师刘启泉应三位同样来自哈军工的战友相邀,在戈壁滩留影。照片上4个青年开怀大笑,刘启泉笑得最灿烂。退休后,他在一篇博客中为这张旧照配文:“当时为啥拍这张照片,我们心里都很明白,但是谁也不愿说出来。这就是:诀别前无声的赠言。”

  “15分钟准备!”阵地指挥员王世成下达了口令。首区指挥所请示国防科委并周总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离发射时间只有七八分钟了。测试最后的参数时,大家全神贯注,激动而又紧张地轮流着相互检查了一遍,直到确信无误后才放心。

上午9时10秒,王世成下达了“点火”的口令。操纵员佟连捷沉着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顿时,一声轰鸣,导弹托着核弹头,喷着浓烈的火焰起飞了。

此时,地下控制室里静极了,大家凝神屏息,连大气也不敢出,似乎周围的空气也凝固了,个个焦急不安地等待着外部世界的最后消息。

遥测仪器不断传来无线电信号:“程序转弯”,“发现目标”,“遥测信号良好”,“导弹飞行正常”。

  爆炸的壮观景象是前几次核试验中所未能见到的。随着隆隆巨响,火光冲天,导弹运载着核弹头,像一条怒吼的巨龙直冲云霄,导弹精确地命中目标。因为是在高空爆炸,火球明晰得一尘不染,其辉煌和美丽前所末见,世间万物都无法比拟。火球与位于东方上空的太阳遥相辉映,整个空中闪烁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彩带,目标处顿时出现难得一见的景观。终于,从目的地传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核弹头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两弹结合圆满成功。

  新华社《新闻公报》中指出:1966年10月27日,中国在本国的土地上,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武器的试验,导弹飞行正常,核弹头在它预定的距离,精确地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

  消息传出,举世震惊。

  美国国务院在保持了一天的沉默之后,于28日发表声明说,这次试验是在美国“预见的时间之内”进行的;苏联却只用21个字简单地报道了这个消息。

试验成功后,聂荣臻元帅在给毛主席、周总理的报告中,讲到“在自己国土上用导弹进行核试验,并且一次就百分之百地成功,这在国际上是一个重大创举……从第一次核爆炸到小型化核弹头,美国用了十三年(1945—1958),苏联用了六年(1949—1955),我们只用了两年,比美国快六倍半,比苏联快三倍。

  中国有了原子弹,又有了运载工具导弹,成立战略导弹部队的条件成熟了。

50年前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参试部队官兵,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让世界震撼的壮举,在一次又一次撼天动地的发射中托举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有一种精神,不可战胜的精神 !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往期回顾

周恩来巧妙命名的部队



开国上将陈士榘为原子弹安家落户


大国之盾    

惊天巨响

晨晖军事(chenhuimilitary)出品 

审稿:陈辉

编辑:冬凌

美编:小竹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晖军事

纯军事纪实原创文章公众号 

国内仅此一家欢迎点击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