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课堂】部编版四年级(上)第15课《女娲补天》知识点+图文解读+视频精讲

兰老师 兰语文 2023-03-27

添加关注

加个星标

获取更多语文资料



兰老师寄语

“兰老师”微课堂——为孩子们的家庭学习提供最专业的指导

课文朗读


课文讲解


字词学习


知识点

、我会认组词

措cuò(措施、惊慌失措)

混hùn(混沌、混乱、混淆)

项xiàng(项目、一项、项链)

熄xī(熄灯、熄火、熄灭)

塌tā(倒塌、塌陷、死心塌地)

杀shā(杀掉、杀死、被杀)

颂sòng(传颂、歌颂、千古传颂)

绩jì(成绩、功绩、丰功伟绩)


二、多音字

隆:lōng(黑咕隆咚)lóng(隆冬)

创:chuàng(创业)chuāng(创伤)

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

扎:zhá(挣扎) zhā(扎针)zā(扎辫子)


三、近义词

创造——创建 幸福——快乐 燃烧——焚烧

立刻——马上 危险——危急 寻找——寻觅 

传说——据说


四、反义词

创造——毁灭 燃烧——熄灭 难过——高兴  

危险——安全 欢声笑语——唉声叹气


五、理解词语

窟窿:洞,小孔。

山冈:不高的山。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非常旺盛。

围困:团团围住,使处于困境。

塌下:倒,下陷。

挣扎:用力支撑。

熄灭:停止燃烧。

危险: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传说: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六、句子解析

1.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2.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女娲不辞辛劳地找五彩石,她是一个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人。


七、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2.女娲为受难的人们做了哪几件事?其中哪件事写得最详细?

求雨灭火、造船救人和炼五色石补天(最详细)


3.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答:起因:天塌地裂,人类被困于水火之中。

经过:女娲求雨神来灭天火,又造船救出洪水中的人们,然后决定把天补上。她历经千辛万苦找来五彩石用神火冶炼成液体,朝天空的大黑窟窿一泼。

结果:大窟窿被补好了。


4.不周山被撞断后,对人类造成了什么影响?

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5.你能说出女娲是怎样的人吗?

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勇敢善良、无私奉献的女神。


八、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写共工因败给祝融后撞断了不周山这根撑天的柱子,天破后人们惊慌失措。

第二部分(3):写女娲决心修补天和地,让人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三部分(4):写女娲为补天而四处寻找五彩石,用大乌龟的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击杀恶龙,吓退野兽,堵住洪水。

第四部分(5):写在女娲的不懈努力下,天和地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


九、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讲述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天补好的故事,赞扬了女娲不怕危险和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期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往期:


第1课《观潮》

第2课《走月亮》

第3课《现代诗二首》

第4课《繁星》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习作一《推荐一个好地方》

《语文园地一》

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6课《蝙蝠和雷达》

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8课《蝴蝶的家》

习作《小小“动物园”》

《语文园地二》

第9课《古诗三首》

第10课《爬山虎的脚》

第11课《蟋蟀的住宅》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习作三《观察日记》

《语文园地三》

第12课《盘古开天地》

第13课《精卫填海》

第14课《普罗米修斯》


——END——


来源: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秋季统编1-6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高清电子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