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课堂】部编版四年级(上)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知识点+图文解读+视频精讲

兰语文 兰语文 2023-03-27

添加关注

加个星标

获取更多语文资料



兰老师寄语

“兰老师”微课堂——为孩子们的家庭学习提供最专业的指导

视频精讲


知识点

一、我会认组词

延:yán(延安、延长、延迟)

昔:xī(昔日、往昔、今非昔比)

笋:sǔn(春笋、竹笋、笋干)

茅:máo(茅屋、茅草、茅舍)

炕:kàng(火炕、土炕、上炕)

旦:dàn(元旦、一旦、危在旦夕)

媚:mèi(妩媚、明媚、一笑百媚)


二、多音字

厦:shà(大厦)xià(厦门)

露:lù(雨露)lòu(露怯)


三、近义词

昔日一一往昔 茁壮一一繁茂 犹豫一一迟疑 

明媚一一明净 奥秘一一奥妙 温热一一温暖

满目琳琅一一美不胜收 顶天立地一一威风凛凛


四、反义词

破旧一一崭新 辉煌一一暗淡 昔日一一今朝 

首壮一一柔弱 明媚一一昏暗 犹豫一一果断

美妙一一丑陋 顶天立地一一低头折节


五、理解词语

追寻:跟踪寻找。

昔日:往日;从前。

茁壮:(动植物、年轻人、孩子)强壮;健壮。

叮咚: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

清香:清淡的香味。

开荒:开垦荒地。

镢头:刨土用的一一种农具,类似镐。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茅屋:屋顶用茅草、稻草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小。

犹豫:拿不定主意。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六、句子解析

1.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第一小节通过两个比喻句,把我对延安的追寻比作是燕子对春光的追寻和小树对雨露和太阳的追寻。从而表现了我对延安追寻的急迫和必要。


2.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讲开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讲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3.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七、问题归纳

1.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

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3.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

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课文主题

本课是一首诗,诗的第一、二两节写对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赞扬和对人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扬延安精神的希望。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往期:


第1课《观潮》

第2课《走月亮》

第3课《现代诗二首》

第4课《繁星》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习作一《推荐一个好地方》

《语文园地一》

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6课《蝙蝠和雷达》

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8课《蝴蝶的家》

习作《小小“动物园”》

《语文园地二》

第9课《古诗三首》

第10课《爬山虎的脚》

第11课《蟋蟀的住宅》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习作三《观察日记》

《语文园地三》

第12课《盘古开天地》

第13课《精卫填海》

第14课《普罗米修斯》

第15课《女娲补天》

《语文园地四》

第16课《麻雀》

第17课《爬天都峰》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习作例文》

第18课《牛和鹅》

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第20课《陀螺》

口语交际《安慰》

习作五《记一次游戏》

《语文园地六》

第21课《古诗三首》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23课《梅兰芳蓄须》


——END——

来源: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秋季统编1-6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高清电子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