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月橋 | 京都的情侶分手聖地
傳說情侶如果走在渡月橋上回頭的話之後就會分手,也有傳說不止渡月橋而是整個嵐山地區都是分手雷區,為什麼嵐山會有這樣的傳說呢?
這和兩位女性有關。據說有個平家的武士叫做「齊藤時賴」愛上了一個女官「橫笛」,偏偏時賴的父親認為兩人的身分差太多,不但極力反對還讓時賴出家。過於思念時賴的「橫笛」便跑去高野山找時賴,但是時賴躲在紙門後不敢見她,只說這裡沒有一個叫做時賴的人,「橫笛」傷心欲絕最終投身渡月橋下的大堰川自殺。
而另一位女性則是新田義貞的妻子「勾當內侍」,新田義貞反抗足利尊氏失敗,結果在越前戰役中被流矢射中身亡,死後首級被割下送往京都,回到京都的途中「勾當內侍」將丈夫的首級偷出埋在大堰川渡月橋畔。她們的怨靈不散,凝聚在渡月橋上。不可回頭,便成了渡月橋對情侶們的咒怨。
也有一個說法和法輪寺的「十三參拜」(十三参り)有關。
據說小孩子在13歲的時候要前往法輪寺參拜虛空藏菩薩,這樣就能得到菩薩的智慧,但是參拜結束後途經渡月橋時不可以回頭,不然會把得到的智慧還給菩薩,不知何時就演變成情侶經過渡月橋回頭的話就會分手,不過仔細想想有法可破,如果情侶們從嵐山大街的方向前往法輪寺參拜後走到阪急嵐山搭車,這樣就不會再經過渡月橋啦!
一個人對某物的愛,以其阿賴耶識中所藏的愛種子為生起之因。各人宿世的業習不同,阿賴耶識中愛的種子各异,故愛的根性不等。因愛而有取,執著所愛為實有而貪取不舍;因取而“有”,形成生於三界的業因;因有而“生”,由業力牽引,在三界六道中受生,被動地禀受某種既定的生命形態。因生,必然免不了老死憂悲愁歎等種種痛苦。《楞伽經》卷三云: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諸患,皆從愛起。《楞伽經》卷二云:愛樂女人,纏綿貪著,種種方便,身口惡業,受現在樂,種未來苦。
渡月橋的分手傳說,其實,是深染了佛教思想的對橫笛和新田義貞妻子的同情。回頭便是執著,執著便是苦。而真正的解脫,就是要放下執著,所謂的分手,便是放下。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梅雨季拍攝了幾張雨中的渡月橋。突然想起陸遊的一首詩。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高中時讀這首《臨安春雨初霽》,最喜歡的是“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這種恬然的生活狀態;不過彼時老師說這首詩中的名句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後世評說這句“繪盡江南春的神魄”。現在再讀這首詩,卻覺得“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和“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才是最讓人倍感無奈的。
小時候看這首詩時不覺得有什麼好,長大後才明白——
這首詩是有故事的人才能發出的慨歎。
梅雨季拍攝的雨中渡月橋
雨中渡月橋感懷
楚狂兒
清渚白沙茫不辨,孤舟漁火棹歌遙。
夷齊尚可飽青蕨,嵇阮何能醉綠瓢。
萬里浮雲風卷絮,兩崖古樹暮生潮。
長安應是簫笙夜,細雨披襟渡月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