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東渡滄海的大明遺忠——隱元禪師

楚狂兒 京都伽藍記 2021-06-23

清軍入關之後,明朝軍民殉節死難者前赴後繼,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闔門赴義、舉城被屠者史不絕書。與此同時,在亡國亡天下以後的歲月裡,很多人拒絕與清廷合作,持節自守,保持著高度的自尊。這些人通常被稱為「遺民」,英文多譯為loyalists,即忠誠者。如齎志以歿的黃公宗羲、顧公炎武,東渡日本的朱公舜水先生,都是著名的遺民。


世變之來,宗門不能獨免,雖已毀衣出世,仍刻刻與眾生同休戚。


被尊為「南嶽和尚」的臨濟宗高僧繼起弘儲暗中組織義軍,期望光復,數次下獄,史載「滿清入主後,師每寄懷故國,思謀匡復,吳、越間義師屢興,師實左右之。曾被逮捕,自忖必死,後以義士力救得免」。


他的弟子徐枋(即蘇州名士徐汧之子)記錄其師,每逢國難日,「必素服焚香,北面揮涕,二十八年,直如一日」,令聞者動容,人稱「以忠孝作佛事」。


曹洞宗高僧覺浪道盛保護了很多抗清志士,遺民投其門下者,先後有進士倪嘉慶、方以智等,後皆主江西名山大寺法席。道盛法師曾因感情激動,忍不住直呼明太祖為「我太祖皇帝」,為忌者所告、「坐師獄中,擬以大辟」,一度被問成死罪。


出獄後組織雙選社與不二社,會通儒釋二家之學,他認為,選儒或者選佛,都是對前朝遺民的延攬與庇蔭。不管儒門或是佛門,在二宗妙叶的思維中,道盛勉勵遭逢國變的弟子們應勇於接受時代的考驗,惟有被洪爐般的世界磨成,才能成為扭轉造化的英雄,才不愧是能作萬世快心之事的千古傷心人。這是雙選社、不二社的立社宗旨,也是道盛法師對於社中弟子的深切期許。後來方以智將雙選社、不二社的活動重心移往江西新城,正是以繼承道盛禪師的遺民志節為己任。


還有,隱元禪師。


隱元隆琦(1592-1673),俗姓林,名曾 ,福建福清人。二十一歲時至南海普陀山拜觀音菩薩萌發菩提心,披剃於鑑源興壽,參學於密雲圓悟門下,後同返黃檗山,創建獅子巖道場,為臨濟正傳三十二世,大力復興黃檗山一脈,黃檗山儼然成為明末南方禪宗重鎮。


隱元隆琦像 喜多原規筆

明亡後許多遺民不願降清而削髮為僧,拜入隱元禪師門下。如千呆性安,俗姓陳,名雲瑞,長樂人,甲申之變時年九歲,後落髮為僧師事隱元。南源性派,俗姓林,號香林,福清人,順治二年(1645)披剃,師事隱元。獨往性幽,俗姓歐,名琪,字全甫,閩候官諸生,順治八年(1651)披剃,師事隱元。獨耀性日俗姓姚,名翼明,字興公,浙海寧人,南明魯監國職方主事,順治九年(1652)披剃,師事隱元,凡此不勝枚舉。


還有很多遺民居士,有的在海外,如何毓楚、魏爾潜、林守殿等人。有的在海內,其中有南明政要,如東閣大學士劉沂春,建國公鄭彩,定西候張名揚,國姓爺鄭成功等人,都與隱元禪師往來密切。


從中不難看出,隱元禪師及其弟子在修道的過程中,深度參與了反清活動,如獨往性幽為人慷慨激昂,素有節操之名,就參加了張名揚的北伐隊伍。獨耀性日,深懷反清複明之志,也直接參與了鬥爭,而且隱元禪師還在萬福寺保護了一批危難中的反清志士,從他與道嶽等人的信中或多或少地都反映了這一事實。


清兵破浙東四明山、舟山後,南明眾多抗清名臣戰死,魯王亦自去監國號,「辛卯之難,寺中星散」。(全祖望《南嶽和尚退翁第二碑》)這對隱元禪師精神上打擊很大,他在複魏爾潜居士的信回顧當時的情况說:「正君子道消之際,賢達豪邁之士盡付溝壑」。在隱元看來,振興禪宗與複明是分不開的,他把複明希望寄託在鄭成功等名將身上,寄託在南明永曆政權。


事實上這也是當時流亡海外明遺民的共同願望。如朱舜水於永曆十二年應鄭成功之召回國,參加北伐,翌年事敗後定居日本。所以,對隱元來說,雖然應邀東渡,但他更希望抗清形勢有轉機,然後再尋機回國。


在遷葬南明抗清名臣錢肅樂遺體後,於永曆八年清順治十一年(1654)正月,隱元禪師舉慧門如沛繼席黃檗,以三年為期,離開黃檗山萬福寺。經泉州、安海、於六月初三日抵達廈門,受到鄭成功,鄭彩等人的款待。六月二十一日,由鄭成功派戰船護送,隱元率領大眉性善,慧林性機、獨湛性瑩、獨吼性獅、南源性派等僧俗弟子計三十八人束裝東渡。七月五日抵達長畸,被迎進興福寺,後移住崇福寺。


期間寓日的明遺民戴笠(曼公)依隱元剃度出家,法名性易,號獨立,這是隱元東渡後收的第一個弟子。另外,木庵性韜、即非如一等人亦相繼東渡。


隱元向來主張忠孝兩全,他何嘗不想早日回到自己的祖國。如他在復未發禪人書中說:「塔事且緩,待吾歸山時為之未晚也,」又說:「斷然有成吾志,回山之日必也有期。」“有成吾志”是指南明政權光復浙,閩、就是他回山之日。


獨耀是他信賴的弟子,原是南明官員,永曆十年清順治十三年(1656)八月二十日他致書隱元禪師說:「倘太平有日,達之朝廷,當奉詔徵召回國」,其「朝廷」即指永曆政權,當時李定國將軍已與國姓爺鄭成功相約以艦隊直取江南,故信中才有「倘太平有日」之句,這與隱元的「斷然有成吾志」純屬一個政治概念。


然而鄭成功兵敗後退守臺灣,不久病死。清廷下遷海令控制浙、閩,東渡船數激减,所以隱元禪師已不可能再回國。而國內志節之士紛紛遇害,宗門中人的政治態度亦發生轉變,比如隱元禪師的師父費隱禪師寫給隱元的信中就極力頌揚順治皇帝:「隆重濟宗,自古以來無比,要召善知識。……相聞亦欲召老僧」云云,諂媚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與隱元禪師的政治立場形成了鮮明對比。隱元禪師有國不能回,其內心衝突痛苦可想而知。


日本萬治二年(1659)六月,德川幕府下旨令隱元留住日本,開創禪寺,立黃檗宗。隱元禪師指定京都府宇治太和山為寺址,當即獲得幕府批准。


日本寬文元年(1661)五月,新寺落成,其建築、寺規、禪風行持都依照中國黃檗山萬福寺舊制,並且「仍以黃檗山萬福寺名之,志不忘舊也」(《隱元全集》黃檗開山普照國師年譜)。朱公舜水先生諱之瑜,舜水是他在日本取的號,「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國之情,隱元禪師也是如此,故國山水,遺民之心,念茲在茲。


日本寬文元年(1661)八月二十九日,隱元進山為京都府萬福寺第一代住持。自開山祖師隱元以後一直到第十三代,萬福寺的住持均為中國人,以後還有好幾代也是中國人,歷代住持中,來自中國的僧人就有十六位,世世為大明遺民。如今日本黃檗宗的本山,京都府萬福寺,寺內殿堂屋舍無一不是中國明代風格,念誦經文的發音也是模仿明代官話。


宽文十三年(1673),隱元禪師在京都示疾圓寂,世壽八十二。九年後,朱公舜水先生在江戶病逝,也享壽八十二歲。


隱元禪師以六十三歲高齡赴日本,把禪法傳於東瀛,終其一生未曾回到中國。他作為明末一代高僧,身處亂世而抱持「天變而道不變」的遺民信念,將黃檗宗從福建山間推向日本,完整保存了中國特色的禪宗法脈,成為日本禪宗三大派之一。並對日本的醫學、書法、繪畫、音樂、詩詞、建築影響極大,還被奉為茶道的中興祖師。在日本,其功績地位可與鑒真大師比肩而不遑多讓。


我們聽到明末故事,常常會覺得心中蘊蓄著一股不平之氣。這種不平之氣和人骨子裡的一些東西相通,要求我們不能把明朝僅僅當成屬於「過去式」的歷史,而不得不常常越過時空,深切地注視明朝的背影。


在這個重陽節,我懷著深深的崇敬和哀傷,來參拜隱元祖師的遺跡。

黃檗山萬福寺山門

國變依稀淚横臆,

江山寥落暮雲低。
秋來瘦骨如秋鶴,
猶著天朝舊日綈。

-------楚狂兒

黃檗山萬福寺祖堂

重九登高一举觞,
茱萸獨對竹冠黄。
家山淚盡胡塵裡,
唯向他鄉覓故鄉。

-------楚狂兒

通往隱元祖師塔的長廊

偻指巡簷七十年,國家消息尚茫然。
一腔肝膽成新碧,滿目星杓失舊躔。
楼堞茕茕秋气怒,金陵黯黯夜雲連。

如今祇有天堪問,孤孽不隨日月遷。

-------楚狂兒

禮拜祖師塔之處

秋聲振野九河翻,
半壁寒燈映素冠。
拂拭孤桐弦欲絕,
沉沉風雨夜如磐。

-------楚狂兒


隱元祖師舍利塔

欄杆拍遍春衫濕,
歌哭無端日倍遲。
遙睇景山雲似血,
老槐寂寂又新枝。

-------楚狂兒

隱元祖師塔前之碑


後學小子,長跪塔墓,不覺潸然。謹以拙詩呈上為祭。伏願祖師慈悲攝受,孤臣孽子,耿耿不滅者,此心而已。


其一


素帷明月悲胡角,清廟雍熙入夢多。
天地倉皇新柏秀,江湖板蕩漢冠峨。
時窮節凛孤臣淚,道在心丹白日戈。
銀勒北嘶期故主,馳驅再沐舊恩波。


其二


落花飛絮還澆酒,抱劍悲歌愁鬓皤。
舜水有心為樂毅,完淳無策效荆軻。
遺臣清白肝腸在,故國艱辛魂夢多。
誰念睢陽雙廟雨,胡塵深處泣銅駝。


其三


扶病西望渺渺波,傷懷只為漢山河。
北夷瘡痏衣冠盡,南紀蕭條道路訛。
薇蕨心甘孤孽在,畸人跡許白身多。
淒風苦雨如磐夜,淚落先生正氣歌。

交通:JR奈良線「黃檗站」下車徒步5分

地址:京都府宇治市五莊三號割34

門票:五百日元

參拜時間:9:00~17: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